您有新信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1
melon
.
各位师兄新年好 ^_^/

由於不久之後读经班即将读到〈四谛品〉,很荣幸地轮到小的导读。对於
四圣谛,小的有很多地方读不懂也想不明白,但四圣谛实在太重要了,所
以决定先上版来请教大家相关问题,还请师兄们不吝多多指点,谢谢!<(_ _)>


● [问题一]
   请问造成「八苦」的原因,各是来自对什麽的渴爱呢?

   大家都知道,「苦」是苦的现象,一般指八苦;而「集」是苦的原因,
   也就是渴爱贪著。那麽请问「八苦」,各是来自对什麽的渴爱呢?

   1.生的痛苦,来自对 ~ 的渴爱?
     →

   2.老的痛苦,来自对 ~ 的渴爱?
     → melon猜:青春?

   3.病的痛苦,来自对 ~ 的渴爱?
     → melon猜:健康?

   4.死的痛苦,来自对 ~ 的渴爱?
     → melon猜:生命?

   5.怨憎会的痛苦,来自对 ~ 的渴爱?
     → melon猜:自己所喜欢的人、事、物,或幸福、顺境?

   6.爱别离的痛苦,来自对 ~ 的渴爱?
     → melon猜:同上。(4、5应该是一组的)

   7.求不得的痛苦,来自对 ~ 的渴爱?
     → melon猜:也同上?


   另外,以下整理自《中阿含经》卷7〈31舍梨子相应品 分别圣谛经11〉,
   一并提供大家参考,若有错读还请不吝指正,感谢!
   ======================================================
   1.生苦:生=从妈妈肚子里出生,「兴起五阴,已得命根」。
           生苦=人出生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忧戚。

   2.老苦:老=头白齿落、壮盛日衰、老态龙锺、肌缩皮缓。
           老苦=人衰老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忧戚。

   3.病苦:病=身心的一切疾病。
           病苦=人生病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忧戚。

   4.死苦:死=死丧散灭、寿尽破坏、命根闭塞。
           死苦=人死亡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忧戚。

   5.怨憎会苦:怨憎会=自己讨厌的地、水、火、风、空、识,偏偏一直被
                       自己见到、听到、闻到、□到、摸到、想到。
             怨憎会苦=怨憎会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

   6.爱别离苦:爱别离=自己喜欢的地、水、火、风、空、识,偏偏一直不被
                       自己见到、听到、闻到、□到、摸到、想到。
             爱别离苦=爱别离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

   7.求不得苦:求不得=
               * 想要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烦恼。
               * 对於不合意的事,希望变得尽合我意。
               * 对於合意的事,希望永远保持。

             求不得苦=以上三件事,其实根本不可能发生,所以感到痛苦。
   ======================================================





● [问题二]
   请问为什麽八正道可以让我们灭除一切对人、事、物的渴爱执著呢?又,
   是每一正道都可以吗?还是要依序完成八正道才可以彻底灭除渴爱执著?


   以下整理自《杂阿含经》卷28,(其实是抄我自己以前的小笔记啦 :P),
   也一并提供大家参考:
   ======================================================
    1.正见
      * 对佛法有正确的观念、见解。
      * 正见如曙光,八正道乃至解脱如白昼随後来到(748经)
      * 以明为根本,起觉力《杂26、667》,是为正见(750经)
      * 以明为前相 → 生诸善法 → 生惭愧 → 生正见(749经)

    2.正志(另译为:正治、正思维、正筹量)
      * 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

    3.正语
      * 离四种恶语行:绮语、妄语、两舌、恶口。

    4.正业
      * 离三种恶身行:杀、盗、□。

    5.正命
      * 正当如法的职业。

    6.正方便(另译为:正精进、正勇猛)
      * 欲、精进、方便、持续不断。

    7.正念
      * 念随顺、重念、忆念、不妄、不虚。

    8.正定
      * 一心不乱、三昧。此为贤圣等三昧(754经)
   ======================================================






● [问题三]
   请问以下这一经的意思,比较接近哪一种呢:
   1. 若要谈论俗事,不如谈论四圣谛。
   2. 若要谈论俗事,不如谈论这件俗事当中的苦、集、灭、道。

   ======================================================
  《杂阿含经》卷16第41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论:
   「或论王事、贼事、&#39722;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
   间言语事、事业事、诸海中事。」

   尔时,世尊於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
   堂,敷坐具於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为何所说?」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聚集,或论说王事……」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是论,论说王事,乃至不向涅盘。若论说者,
   应当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
   以者何?此四圣谛以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
   涅盘。」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CBETA, T02, no. 99, p. 109, c7-21)
   ======================================================


以上,谢谢大家!


melon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0年 2月24日 0:55:39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2
melon
● [问题四] :P

又,由於四圣谛是有次第的,体悟的顺序一定是苦 → 集 → 灭 → 道,
必须像阶梯一样,一阶走完才能到下一阶,没办法跳级。(《杂阿含经》卷16
第436经)

所以,看来圣者其实是先达到「涅盘」的境界,才知道「八圣道」的。那麽:

1. 八圣道似乎是解脱之後才悟得的道理,所以八圣道接近於「解脱知见」吗?



谢谢大家!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0年 2月24日 2:05:16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3
sici1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 [问题四] :P
> 又,由於四圣谛是有次第的,体悟的顺序一定是苦 → 集 → 灭 → 道,
                                           ^^^^

        分享一个小小的心得:
        一般人对「苦」的敏感度不一样,由於不一样,所以会影响想不想
        出离的动力,我曾经开玩笑(其实也不是开玩笑),我当初为什麽会
        在团体里待不下去,因为天天吃苦瓜,我天天吃苦瓜吃到快哭了,
        我一生中不吃苦瓜,结果一入团体天天吃怎麽会不哭? 而且是吃到
        被吓到了,像我这样的人,对「苦」的敏感度是很强烈的......所
        以常常会想出离.......

        我知道有些人很能吃苦,尤其是世间那种苦,以苦为乐且乐此不疲,
        像这样的人对「苦」的感知能力就有限,也不会想离苦,甚至觉得
        为什麽要修学佛法,现在已经很好了啊? 为什麽要离苦?

        我们文学院的老师,让我知道,对「苦」的敏感度强才能较清楚认识世
        间的春花秋月,世间无常,...有人可以完成忽略,日子好过就好过,大
        概是日子要努力过,所以不像"□□"没事做的人,看到春花秋月就会感时
        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因为对「苦」体认到了,知道「苦」的原因是缘於贪爱,贪爱灭了,就成
    就道了,道理不难,实践上对有些人而言却是将近二十年的事,与您分享~
 

> 必须像阶梯一样,一阶走完才能到下一阶,没办法跳级。(《杂阿含经》卷16
> 第436经)
> 所以,看来圣者其实是先达到「涅盘」的境界,才知道「八圣道」的。那麽:
> 1. 八圣道似乎是解脱之後才悟得的道理,所以八圣道接近於「解脱知见」吗?
> 谢谢大家!
Wed Feb 24 09:06:41 2010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4
sici1
※ 引述《sici1 (sici1)》之铭言:
>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我知道有些人很能吃苦,尤其是世间那种苦,以苦为乐且乐此不疲,

          忘了讲了 :p
          对於很能吃苦的,分享个人的实验心得 ~

     我曾经在打坐时,腿痛得不得了,我就观想癌症病房的病人,就像病人
     一样饱受痛苦,如果我想当下离苦,我该怎麽做?
     想到四圣谛,「苦」的集因是贪爱,当该灭什麽? 灭贪爱,就这样操
     作,看「苦」该如何去止息,当它止息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这过程,就是苦集灭道

     所以圣严师父说:受苦受难是大菩萨。我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这样的方法很快速,就不用二十年那麽久 ~        


> > 必须像阶梯一样,一阶走完才能到下一阶,没办法跳级。(《杂阿含经》卷16
> > 第436经)
> > 所以,看来圣者其实是先达到「涅盘」的境界,才知道「八圣道」的。那麽:
> > 1. 八圣道似乎是解脱之後才悟得的道理,所以八圣道接近於「解脱知见」吗?
> > 谢谢大家!

       行八正道,因为是正确的方法,行得好是一路上不会有那麽多苦,也就是
   说:修行也并不一样要吃讨苦吃,没那麽多苦受的人一样可以证道,.......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人都可以证道,不一定人人都要走苦行,.....
Wed Feb 24 09:56:10 2010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5
巫师
    仅供参考...

> ● [问题一]
>    请问造成「八苦」的原因,各是来自对什麽的渴爱呢?
>    大家都知道,「苦」是苦的现象,一般指八苦;而「集」是苦的原因,
>    也就是渴爱贪著。那麽请问「八苦」,各是来自对什麽的渴爱呢?

    这问题可以由十二因缘的锁链来思考,十二因缘分成四个□围。

    一:轮回之因(无明缘行->行缘识)

        因为不晓得解脱的道迹("无明"),而让我们因为发心造作身语意"行"。这
        些造业会产生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继续轮回,会继续轮回的原因是身语意"行"
        的业果都会在藏"识"里面多加一颗产生後世的种子。因此轮回不止。

    二:因不断轮回而生命诞生(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

        藏识的作用就是储存生命性质的参数库,世尊的比喻是如同种子需要
        三要素(空气/ 阳光/ 水分) 才能生长。无明为因,业为良田,因而种子
        能生长。有了造善恶业的远因,我们因而有後世的善恶报,这就是
         "受後有"。

        "受後有"的特性就是出生在六道成为众生,当"六入"产生就是身体(六根)长好了。

    三:无法出脱的原因(六入缘触->触缘爱->爱缘取)

        "六入缘触"是凡圣共有,"触缘爱->爱缘取"则是入圣者之流的行者所没有。
        由"爱"开始就是起心动念得开始("意"行),造业行的现象就开始了。

        产生贪爱当然就轮回不息。

    四:(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

     "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只要出生在三界,总不脱离最後的色身死去。

     如果说要思考『「八苦,各是来自对什麽的渴爱』,简单说就是六根对六境
     的渴爱(也就是产生贪爱)造成轮回不断,有轮回就有出生,有出生就可能产
     生八种苦,这是苦因的通则。但八苦本身由内容来看应该会因为生命型态
     不同而不同。经中的八苦只适用於南阎浮提,例如从北俱芦洲开始"生"就不
     会有不适感了。

>    ======================================================
>    1.生苦:生=从妈妈肚子里出生,「兴起五阴,已得命根」。
>            生苦=人出生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忧戚。
>    2.老苦:老=头白齿落、壮盛日衰、老态龙锺、肌缩皮缓。
>            老苦=人衰老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忧戚。
>    3.病苦:病=身心的一切疾病。
>            病苦=人生病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忧戚。
>    4.死苦:死=死丧散灭、寿尽破坏、命根闭塞。
>            死苦=人死亡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忧戚。
>    5.怨憎会苦:怨憎会=自己讨厌的地、水、火、风、空、识,偏偏一直被
>                        自己见到、听到、闻到、□到、摸到、想到。
>              怨憎会苦=怨憎会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

     "不喜欢"的人或事物"聚"在一起(怨憎-会),让我们有苦受,烦恼就来了。

>    6.爱别离苦:爱别离=自己喜欢的地、水、火、风、空、识,偏偏一直不被
>                        自己见到、听到、闻到、□到、摸到、想到。
>              爱别离苦=爱别离的时候,身、心都受到苦受、热受、烦恼。

      "喜欢"的人或事物"总有分开离别的一天"起(爱-别离),让我们有苦受,
       烦恼就来了。

>    7.求不得苦:求不得=
>                * 想要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烦恼。
>                * 对於不合意的事,希望变得尽合我意。
>                * 对於合意的事,希望永远保持。
>              求不得苦=以上三件事,其实根本不可能发生,所以感到痛苦。

      水喔~~

>    ======================================================
>    ======================================================
> ● [问题二]
>    请问为什麽八正道可以让我们灭除一切对人、事、物的渴爱执著呢?又,
>    是每一正道都可以吗?还是要依序完成八正道才可以彻底灭除渴爱执著?
>    以下整理自《杂阿含经》卷28,(其实是抄我自己以前的小笔记啦 :P),
>    也一并提供大家参考:

      我个人认为『正见』最先,『正定』最後。有正见就知道解脱的方法,
      就知道要如何过出离的生活方式『正志~正念』,最後证得解脱境也
      就是证阿罗汉需要禅定(正定)的功夫,而证解脱也需要正确的观念,
      否则会误入无色定而以为是涅盘。


>    ======================================================
>     1.正见
>       * 对佛法有正确的观念、见解。
>       * 正见如曙光,八正道乃至解脱如白昼随後来到(748经)
>       * 以明为根本,起觉力《杂26、667》,是为正见(750经)
>       * 以明为前相 → 生诸善法 → 生惭愧 → 生正见(749经)
>     2.正志(另译为:正治、正思维、正筹量)
>       * 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
>     3.正语
>       * 离四种恶语行:绮语、妄语、两舌、恶口。
>     4.正业
>       * 离三种恶身行:杀、盗、□。
>     5.正命
>       * 正当如法的职业。
>     6.正方便(另译为:正精进、正勇猛)
>       * 欲、精进、方便、持续不断。
>     7.正念
>       * 念随顺、重念、忆念、不妄、不虚。
>     8.正定
>       * 一心不乱、三昧。此为贤圣等三昧(754经)
>    ======================================================
> ● [问题三]
>    请问以下这一经的意思,比较接近哪一种呢:
>    1. 若要谈论俗事,不如谈论四圣谛。
>    2. 若要谈论俗事,不如谈论这件俗事当中的苦、集、灭、道。

      个人认为是(2),因为苦就存在於世间,当由观察世间现象了知苦
      ,这也是世尊所教导的方式。

      在无佛之世能自行这样观察的就是辟支佛了。

>    ======================================================
>   《杂阿含经》卷16第411经:
>    如是我闻:
>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论:
>    「或论王事、贼事、&#39722;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
>    间言语事、事业事、诸海中事。」
>    尔时,世尊於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
>    堂,敷坐具於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为何所说?」
>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聚集,或论说王事……」如上广说。
>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是论,论说王事,乃至不向涅盘。若论说者,
>    应当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
>    以者何?此四圣谛以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
>    涅盘。」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Wed Feb 24 12:00:19 2010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6
sici1
※ 引述《sici1 (sici1)》之铭言:
>         在团体里待不下去,因为天天吃苦瓜,我天天吃苦瓜吃到快哭了,

          对了,前阵子同学提到打坐时火气大怎麽办? 我突然想到为什麽
          团体会吃苦瓜,因为吃苦瓜可以降火气,对适合的人很有帮助~~

          因为我个人是属於虚弱体质的,并不适合吃苦瓜,但对大多数人
          来说,苦瓜反而是降火气的良药。

          anyway,还是case by case吧! 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常常需要被照顾
          的人~~ :p
Wed Feb 24 12:01:50 2010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7
melon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这问题可以由十二因缘的锁链来思考,十二因缘分成四个□围。
>     一:轮回之因(无明缘行->行缘识)
>         因为不晓得解脱的道迹("无明"),而让我们因为发心造作身语意"行"。这
>         些造业会产生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继续轮回,会继续轮回的原因是身语意"行"
>         的业果都会在藏"识"里面多加一颗产生後世的种子。因此轮回不止。
>     二:因不断轮回而生命诞生(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
>         藏识的作用就是储存生命性质的参数库,世尊的比喻是如同种子需要
>         三要素(空气/ 阳光/ 水分) 才能生长。无明为因,业为良田,因而种子
>         能生长。有了造善恶业的远因,我们因而有後世的善恶报,这就是
>          "受後有"。
>         "受後有"的特性就是出生在六道成为众生,当"六入"产生就是身体(六根)长好了。
>     三:无法出脱的原因(六入缘触->触缘爱->爱缘取)
>         "六入缘触"是凡圣共有,"触缘爱->爱缘取"则是入圣者之流的行者所没有。
>         由"爱"开始就是起心动念得开始("意"行),造业行的现象就开始了。
>         产生贪爱当然就轮回不息。
>     四:(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
>      "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只要出生在三界,总不脱离最後的色身死去。
>      如果说要思考『「八苦,各是来自对什麽的渴爱』,简单说就是六根对六境
>      的渴爱(也就是产生贪爱)造成轮回不断,有轮回就有出生,有出生就可能产
>      生八种苦,这是苦因的通则。但八苦本身由内容来看应该会因为生命型态
>      不同而不同。经中的八苦只适用於南阎浮提,例如从北俱芦洲开始"生"就不
>      会有不适感了。


谢谢 mage 补充!

由於最近小的稍微有认真思考四圣谛,当我再回头读《杂阿含经》卷1-3,
忽然觉得有些点的连结似乎更清楚了!而且重点是,我发现就如 mage
说的,五蕴、六入、十二因缘和四圣谛,根本全部都是一组的,互相呼应,
表里一致,真是令人开心啊 :D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0年 2月27日 11:01:45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8
melon
※ 引述《sici1 (sici1)》之铭言:
                                       ^^^^
>         分享一个小小的心得:
>         一般人对「苦」的敏感度不一样,由於不一样,所以会影响想不想
>         出离的动力,我曾经开玩笑(其实也不是开玩笑),我当初为什麽会
>         在团体里待不下去,因为天天吃苦瓜,我天天吃苦瓜吃到快哭了,
>         我一生中不吃苦瓜,结果一入团体天天吃怎麽会不哭? 而且是吃到
>         被吓到了,像我这样的人,对「苦」的敏感度是很强烈的......所
>         以常常会想出离.......


所以您讨厌吃苦瓜这件事,听起来像是怨憎会苦?

其实怨憎会苦的原因,到底是对~在渴爱,这点我真的想很久。後来
有一次读经班,大家讨论到提婆达多对世尊的「怨憎会」(苦),到
底是因为他「爱」(集)什麽时,我们 jeroci 说了很解我疑惑的话。
jeroci 说,提婆达多当初之所以这麽恨世尊,可能是因为提婆达多
最爱的,其实是他自己的面子吧。

所以您若以後再吃苦瓜,也许可以问自己:「我讨厌吃苦瓜,是因为
爱什麽?」:P

话说我小时候也完全不碰苦瓜的,吃苦瓜是苦受,但是长大之後吃苦
瓜有时反而变成乐受了 :P

又好像若有人超爱吃芭乐,吃芭乐就是乐受,但若有一天他去拔牙了,
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乐受就变成苦受了。

牙齿好的时候,吃芭乐很开心,恨不得全世界芭乐都供我一个人吃,
心里还 OS:「怎麽这麽好吃啊~要是我以後吃不到了怎麽办啊~」。
就容易生起贪心,贪心很炽热,是苦。(此例可能接近於求不得苦?)

牙齿不好的时候,吃芭乐很痛苦,也许会绝望的追忆之前吃芭乐的快
乐,或气医生医术太烂拔得你很痛,或怨父母生给你的牙齿基因不优。
就容易起□心,□心很炽热,是苦。(此例可能接近於怨憎会苦 + 求
不得苦?)

也就是说,不但苦受会让我们「心苦」,连乐受也可能让我们「心苦」。

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的苦受与乐受,其实和心苦不苦,并
不必然有关系。

例如圣者在生病的时候,就是身苦心不苦;等真的永断生死、不再投
胎後,生、老、病、死都没了,当然什麽苦也都没啦~

另外,个人觉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相对的、变来变去的,
没有什麽东西能让我们永远觉得喜欢,或永远觉得讨厌。个人认为,
这种变来变去、捉摸不定的过程(讲「专业」一点大概就是「无常」
吧),本身也许就是一种令人烦恼不安的「苦」吧 :)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0年 2月27日 14:49:22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9
sici1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所以您讨厌吃苦瓜这件事,听起来像是怨憎会苦?
> 其实怨憎会苦的原因,到底是对~在渴爱,这点我真的想很久。後来
> 所以您若以後再吃苦瓜,也许可以问自己:「我讨厌吃苦瓜,是因为
> 爱什麽?」:P

      现在还是能不碰就不碰,虽然可以体会自己为什麽会讨厌苦瓜,
      大概这类的事人家是不会勉强一定要接受,但因为刺激太深刻了
      後来我整个人因为「苦瓜」而改变,.......

      比如我会观察喜欢吃苦瓜的人,观他们的功德,他们是一群跟我
      很不一样的人,他们很能吃苦,且辛勤工作,因为苦瓜我也反省
      很多,....... 我不是能吃苦耐劳的人,跟他们比起来,而且因
      为这个缘故,吃东西也不再讲究,吃什麽都好,大概是学佛学得
      早,那是24岁的时候的事,当时体验到了,幸好改变不会太难,
      人的习气难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喜欢好逸恶劳,本来有因缘可以这样过日子,但因为「苦瓜」
      让我放弃这样的生活,觉得受用良多,......爱面子也是,也因
      为「苦瓜」让我知道自己爱面子,......现在吃到苦瓜是不会有
      痛苦的觉受,但我不会刻意去吃,如果吃到了,可能还很享受呢! ^_^
      炒豆豉配白饭果真很好吃,不过那不会是以前的我能体会的事 :p
Sat Feb 27 18:19:59 2010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10
sici1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所以您讨厌吃苦瓜这件事,听起来像是怨憎会苦?

      幸好是苦瓜让事情变复杂,大概是表情实在是太难看了,
      害人家以为她煮的菜真的有那麽难吃吗 XD

      怨憎会就这样结下去了~~唉!

      不过後来体会到误会也不需要太解释,尤其是在人多的情况
      下,把那种「厌恶」放下时,误会会自动解除,就不用解释
      太多了~~ :D
Sat Feb 27 18:29:21 2010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