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线上版复习]卷8第218经,读经拾得
#1
melon
[读经拾得]

本经分析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第三至五支)三事和合,
才会有触(第六支),再由触引发之後的因缘。

若「触」灭,即可灭掉十二因缘後续的苦果: 触灭 → 受灭 →
爱灭 → 取灭 → 有灭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

→ 请问这里指的「识、名色、六入处三事和合」,就是指「识、
   境、根三事和合」吗?

   另外,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在这边顺便告诉读者「触」要怎麽
   灭呢?(好吧其实这是我自己想问的)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1年 5月22日 1:12:13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线上版复习]卷8第218经,读经拾得
#2
Heaven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读经拾得]
> 本经分析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第三至五支)三事和合,
> 才会有触(第六支),再由触引发之後的因缘。
> 若「触」灭,即可灭掉十二因缘後续的苦果: 触灭 → 受灭 →
> 爱灭 → 取灭 → 有灭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 =========================
> → 请问这里指的「识、名色、六入处三事和合」,就是指「识、
>    境、根三事和合」吗?

我觉得把根境识直接说成是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第三至五支)有点勉强。

因为缘起是有先後顺序关系,有些经文还指出十二因缘的识与名色是有特定的对象。

但根境识和合生触,这里的根境识是三者在同一个当下存在,不适合套入十二缘起中
的识与名色的内容中。

>    另外,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在这边顺便告诉读者「触」要怎麽
>    灭呢?(好吧其实这是我自己想问的)

若是要谈到完全的触灭,我就想到就是涅盘了。

一般经文就是谈无明灭,则无明触灭。也就是由十二缘起的根源「无明」灭起。

《杂阿含经》卷2:「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
、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
後明触觉起。」(CBETA, T02, no. 99, p. 11, b15-19)

这就是苦灭道迹,另外一种常见的苦灭道迹说法,就是行八正道。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Mon May 23 16:16:46 2011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线上版复习]卷8第218经,读经拾得
#3
邱大刚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 [读经拾得]
> > 本经分析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第三至五支)三事和合,
> > 才会有触(第六支),再由触引发之後的因缘。
> > 若「触」灭,即可灭掉十二因缘後续的苦果: 触灭 → 受灭 →
> > 爱灭 → 取灭 → 有灭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 > =========================
> > → 请问这里指的「识、名色、六入处三事和合」,就是指「识、
> >    境、根三事和合」吗?
> 我觉得把根境识直接说成是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第三至五支)有点勉强。
> 因为缘起是有先後顺序关系,有些经文还指出十二因缘的识与名色是有特定的对象。
> 但根境识和合生触,这里的根境识是三者在同一个当下存在,不适合套入十二缘起中
> 的识与名色的内容中。

    为避免争议,已将此处拿掉,让读者自由思考。

    其实这边若单看句型,还真是在讲十二因缘:
「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
死、忧、悲、恼、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是名苦集道迹。」

    以上是十二因缘的第6-12支。

    而这句之前,是讲「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
其中根、境、识,说硬要对映,是可对映到十二因缘的5,4,3支,
而且此处是三事和合,543的次序不重要。

    如果纯粹就句型来看,543连著6-12支讲,这边的确是可能
讲3-12支的,只是543的次序和十二因缘中345的次序不一样。

    二种可能性:
1. 三事和合不是十二因缘的3-5支,这边只是刚巧把三事和合
   接著十二因缘的6-12支讲。
2. 三事和合是十二因缘的3-5支,但由於佛陀初观十二因缘是
   逆观,才使得三事和合在十二因缘中的次序变成543。(以
   前在其它讨论中我说明过。)

    以上二种都只是可能,我也不肯定哪种才对,1毕竟是较
通俗的说法,因此删除读经拾得中2的说法。

> >    另外,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在这边顺便告诉读者「触」要怎麽
> >    灭呢?(好吧其实这是我自己想问的)
> 若是要谈到完全的触灭,我就想到就是涅盘了。
> 一般经文就是谈无明灭,则无明触灭。也就是由十二缘起的根源「无明」灭起。
> 《杂阿含经》卷2:「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
> 、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
> 後明触觉起。」(CBETA, T02, no. 99, p. 11, b15-19)
> 这就是苦灭道迹,另外一种常见的苦灭道迹说法,就是行八正道。

    除了 Heaven 以上所说的外,既然触是要三事和合,那麽
若能断三事和合,自然也就没有那个当下的触。例如禅定中关
掉眼根(不只是闭眼睛,闭眼睛有不苦不乐受),甚至因为睡
眠而眼根暂时关掉(不会有利益,但起码眼暂时不造业,如同
《杂阿含经》卷9第241经中说「宁愿睡眠也不愿眼识色」所说。)

    暂时没有触,不是解脱,只能暂时不造新业,过往的业力
仍是冒不完的。因此无间等的断无明才是治本之道。

    根据以上讨论,将以下内容加入218经的读经拾得:

===========================================================

有同学问:「触要怎麽灭?」

最根本的,无明灭,则无明触灭,也就是由十二缘起的根源「无明」
灭起。《杂阿含经》卷2:「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
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
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後明触觉起。」(CBETA, T02,
no. 99, p. 11, b15-19)

另外,既然触是要三事和合,若没有三事和合,自然也就没有那个
当下的触,例如禅定中关掉眼根,详见卷9第241经的经文导读。但
暂时没有触不算是解脱,只能暂时不造新业,无间等的断无明才是
治本之道。

苦灭道迹,微观的就是灭无明,巨观的就是行八正道。

============================================================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Sun Oct 7 17:03:05 2012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