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经时有讨论到几个问题,因时间有限,不能一次把所有的问题都列完,
那就容我陆续整理放上来吧,且这样也让问题看起来比较清楚简洁。 :)
在此先整理的问题是生死智通,不知大家觉得什麽是生死智通?
◎ 中阿含卷十九(八十)《迦□那经》
诸贤!我已得如是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学生死智通
作证。诸贤!我以清净天眼出过於人,见此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妙与
不妙,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
依文解意,生死智通是指「了解生死的运作道理」,这很容易地便令人联想到
宿命通,但因同经文中已有一段在描述宿命通了,所以感觉上应该不是。
◎ 中阿含卷十九(八十)《迦□那经》
诸贤!我已得如是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学忆宿命智通
作证。诸贤!有行有相貌,忆本无量昔所经历,谓一生、二生、百生、千生
、成劫、败劫、无量成败劫,彼众生名某,彼昔更历,我曾生彼,如是姓、
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饮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命
讫,此死生彼,彼死生此,我生在此,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饮食
、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命讫。
看法一:
且对照这两段,经文次序上是先讲宿命通,再讲生死智通,因此生死智通是宿
命通的进阶,宿命是知道自己的因缘始末,生死智通是了解别人的因果。也就
是生死智通属於宿命通。
看法二:
生死智通便是天眼通,除了因为经文少了天眼通外,另一个理由在於经文上有
这句「清净天眼出过於人」。
看法三:
生死智通不属於任何一项,因以底下经文为例,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天眼与生死
智是不同的两项。若天眼是生死智通的话,又为什麽会分开。
◎ 杂阿含卷三十四(九六四)
佛告婆蹉:「有二法,修习多修习,所谓止、观。此二法修习多修习,得知
界、果,觉了於界,知种种界,觉种种界。如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
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
非想非非想入处,令我三结尽,得须陀洹;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
含;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种种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
、生死智、漏尽智皆悉得。是故,比丘!当修二法,修习多修习,修二法故
,知种种界,乃至漏尽。」
但若不属於六神通之一的话,这算是佛教特有的神通吗?
不过似乎鲜少听人提起,若不是刚好读到这一经,还真不知道有这个名目。 :Q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或者更好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