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三十七道品的定义而言:
《杂阿含经》道品诵下包含「念处相应」、「正勤相应」、「如意足相?」、「根相
应」、「力相应」、「觉支相应」、「圣道分相应」、「安那般那念相应」、「(三
)学相应」,除了最後二个以外,前面所有的就是三十七道品,可以说是在《杂阿含
经》的目录就大致看得出来三十七道品。不过这「目录」是近代学者如印老等从南北
传经论整理的,现存《杂阿含经》中本身的「目录」标的卷次参差(南传《相应部尼
柯耶》的「目录」也都是後代整理过。)详情可见: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6%9C%AC%E6%9B%B8%E4%B
D%BF%E7%94%A8%E6%96%B9%E6%B3%95#杂阿含经_的相应教
《增壹阿含经》卷3〈8 阿须伦品〉:「若有一人出现於世,便有三十七品出现於世
。云何三十七品道?所谓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真行,
便出现於世。云何为一人?所谓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CBETA, T02, no.
125, p. 561, b19-23)
北传其它经典则很多,例如:《大般涅盘经》卷1:「三十七道品法,所谓四念处、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1]支、八圣道分,汝应修习精勤思惟,此法
能令到解脱处。」(CBETA, T01, no. 7, p. 193, a2-4)
《修行本起经》卷2〈5 出家品〉:「何谓三十七品?一为四意止,二为四意断,三
为四神足,四为五根,五为五力,六为七觉意,七为八直行。周而复始,苦空非常,
无相无愿。『」(CBETA, T03, no. 184, p. 470, b23-26)
就「四神足」而言,单看《杂阿含经》来说,「如意足相应」已佚失,同样佚失的有
「念处相应」的後半段、「正勤相应」、「根相应」的前半段,不过大多数概念在其
他阿含中也有说明,北传很多其他经典或多或少也有相关的内容,只是要自己拼凑比
较辛苦。南传的「如意足相应」还在,也是一个值得参考的途迳。站上蔡老师以前认
为从实修来说南传的「如意足相应」有修改为偏向国文化的嫌疑,不过我不知道这依
据为何,只能当八卦。原则上个人认为有参考总比没参考好,「如意足相应」我会参
考南传的对应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