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
@Facebook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心解脱是三果圣者的能力之一给划掉?

说明:本版的另一篇讨论,有许多的引用来源。不同的翻译者、不同的经文中,对同
一件事物的定义名词常会不同。为尽量避免文字上的出入、寻求真实义,

所以本串讨论只引用《杂阿含经》,《杂阿含经》应是大家最多的认同和共识,希望
要加入本串讨论者,都只引用《杂阿含经》,如此才能尽可能的避免掉文字不同人翻
译的不同定义。
Sat Sep 21 21:50:15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2
@Facebook
以下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下面的讨论主轴有:五下分结、三果(阿那含)、贪欲、心解脱。一一依经来推论。

A、

定义三果(阿那含)

杂阿含经

<928>佛告摩诃男:「优婆塞【阿那含】者,五下分结已断已知,谓身见、戒取、疑
、贪欲、□恚。

<797>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
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
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B、

由上面A可知,三果阿那含圣者是断五下分结,而【五下分结】的定义是:

<918>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恚

C、

三果阿那含圣者与初果、二果不同处在於,五下分结中的【贪欲】

初果、二果的定义如下:

<917>身见、戒取、疑。此三结断得须陀洹(初果)

<797>何等为斯陀含果(二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

D、

因此继续来看,三果阿那含圣者的特色是断【贪欲】

<62>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於五受阴生我见系著,使『心系著』而生【贪欲】。比
丘!多闻圣弟子有慧有明,於此五受阴不为见我系著,使『心结缚』而起【贪欲】

<267>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於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使染,□恚、愚
痴使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诸比丘!长夜『心【贪欲】
所染,□恚、愚痴所染』

<614>佛告比丘,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心得【离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
说彼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心解脱故』

<1332>已调伏【贪欲】,其『心得解脱』。

E、

由D中可以看出因为【贪欲】、『心系著』、『心结缚』,使得心不得解脱;离【贪
欲】,则能『心解脱』。

下面是更多离【贪欲】,则能『心解脱』的经文证明:

<710>贪欲染心者,不得不乐…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

<710>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
,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5>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

於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
,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

<1>【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2>观色无常如实知者,於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1181>善知『心解脱』,解脱【一切贪】

<1268>佛告天子:【爱喜】灭尽,我『心解脱』

由上面引用的经文可以推论出:断【贪欲】者,就有『心解脱』的能力;而三果圣者
的定义就是能断五下分结,【贪欲】是五下分结其中之一。

因此结论是:心解脱是三果圣者的能力之一。”确认”把它划掉是错误的。
Sat Sep 21 21:50:52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3
@Facebook
.

延申阅读

F、

三果阿那含,不是究竟,还有向四果的空间,他还得要向四果继续进前,才能证得阿
罗汉,所谓四双八士之一的「向阿罗汉」

《杂阿含》550经:「…修随顺行,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
,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
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

三果圣者,不会完全都不需要过程,就直接一下子证得四果,其过程就是「向阿罗汉
」。

G、

《杂阿含经》中找不到”五上分结”这个名词,若要说四果和三果的差别,在查阅经
文中发现,其差别是在【智慧、断愚痴、断无明、永尽无馀】。像气球断破後,还有
有气球的碎片,永尽无馀就连碎片都没有了。

<60>若比丘不乐於色,『心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乐,『心得解脱』(已
证三果)

<60>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前际俱见,【永尽无馀】;前际俱见,永尽无馀已;
後际俱见,亦永尽无馀;後际俱见,永尽无馀已;前後际俱见,【永尽无馀】,无所
封著。无所封著者,於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者,亦无所求;无所求者,自觉涅盘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证四果)

<490>舍利弗言:「涅盘者,贪欲【永尽】,□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
尽】,是名涅盘。」
Sat Sep 21 21:51:09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4
@Facebook
是否请各位先说话初果至四果or三果,其实证过程从头到尾何?了解实证过程自然就
知道断啥。
Sun Sep 22 09:03:53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5
@Facebook
这篇不错,只是fb不能连按两个赞。可否请精进模□hank先起个头,谈谈实作上如何
证三果?电流可转成光能是理论,找到钨丝发现灯泡则是实证。
Sun Sep 22 09:23:30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6
@Facebook
谢谢 linus

谈实证常会被提醒要"依法不依人",要谈的话也是另篇,或是在其他版面。

我想这篇的讨论,就单一主题就好,等 邱大刚 有空看完、回覆罗 ^_^
Sun Sep 22 09:31:53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7
@Facebook
实证过程即是整合所读的,理出从凡夫至证果之过程要作啥,知道作啥就知道能断啥
。不过如果本篇用意是要查杂阿含经文,那就另当别论。
Sun Sep 22 09:47:25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8
@Facebook
搬椅子, 看单挑.
Sun Sep 22 10:08:22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9
@Facebook
呵,王伟恩师兄别这麽说,寻求真实法义□真正的依法不依人的自由解释。欢迎大家
共同参与,只要符合主题□引自杂阿含经,都可。
Sun Sep 22 10:13:15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0
@Facebook
世尊说佛弟子应作两件事情,论说法义及圣默然。hank所提即是论说法义,只要是佛
弟子都会严肃看待本篇命题。
Sun Sep 22 10:19:13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1
@Facebook
不过严肃是内心严肃,发文时可能只穿内衣就是...XD
Sun Sep 22 10:20:58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2
@Facebook
哇,才不到半天没上来,就这麽热闹。随喜大家用功的讨论,也随喜 hank 努力查经
。

《杂阿含经》中「贪欲」一词多义,如果不分文义而混著谈,就容易造成误会 :)

《杂阿含经》中「五下分结」之一的贪欲特指「欲界的贪爱」,而不包含色界、无色
界的贪爱,否则「五上分结」就不该包括 「色爱」、「无色爱」了。

《杂阿含经》其他经文中,贪欲可指一切贪爱,包含三界的贪爱,和五下分结的贪欲
所指不同。例如以下二则经文中提到的贪欲:

《杂阿含经》卷3:「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是名为智。云何智者?阿罗汉是
。」(CBETA, T02, no. 99, p. 19, a8-12)

《杂阿含经》卷18:「涅盘者,贪欲永尽,□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
是名涅盘。」」(CBETA, T02, no. 99, p. 126, b3-4)

对事不对人,纯粹只是举反例啊:若依照 hank 本讨论第一篇兜经文的方法,把以上
二则经文文字放一起,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断贪欲」是「阿罗汉」的结论,另外再
找几经就能结论「心解脱不是三果圣者的能力」,跟 hank 的结论不同。这就是将多
义词视为一义的後果。

因此要讨论此议题,必须了解经典的义理及前後文,而不是把文字节录出来兜在一起
就搞定了 ;)

这点大家有共识吧? :) 有共识就可继续谈,没共识的话就要先□清什麽地方不清楚
。
Sun Sep 22 15:23:21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3
@Facebook
无论出家在家,男人习性都差不多,所以四众浑然ㄧ体是也。
Sun Sep 22 15:50:16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4
@Facebook
回david上文,可以的话,也请标个ABCD之类的符号,分细点讨论,才不会失焦、□
糊掉焦点了。

H、

上文你提及的:五下分结」之一的贪欲特指「欲界的贪爱」,而不包含色界、无色界
的贪爱,否则「五上分结」就不该包括 「色爱」、「无色爱」了。

→这是你个人的解释,非是经文的意思。除非明确找出支持你这论点的杂阿含经经文
。

谢谢你说的努力查经,的确会很清楚经文,不会轻易的被糊过去 :)

I、

比如你上文提的:《杂阿含经》卷3:「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是名为智。云
何智者?阿罗汉是。」

→仔细看,是有多个层次的。

→智(慧)能断无明、成阿罗汉,而成阿罗汉圣者,是一切皆成就了,当然也包涵了三
果圣者特色的「断贪欲」。

→所以仔细分析这一句经文中的「"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

→「"调伏"贪欲」,这是初阶的降伏五盖者的能力。不必三果就俱有。

→「"断"贪欲」,如我前文中D、之论述,「断贪欲」是三果圣者的特色。

→「"越"贪欲」,如我前文G、中有提及,四果和三果的差别,在於【智慧、断愚痴
、断无明、永尽无馀】。像气球断破後,还有有气球的碎片,永尽无馀就连碎片都没
有了。

→因此,要引用这句经文来证明你的论点,是不足为证的,请再努力。

J、

同样的,你上文引用的经文:《杂阿含经》卷18:「涅盘者,贪欲永尽,□恚永尽,
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盘。」

→这是阿罗汉的能力,如我前文G、中有提及,四果和三果的差别,在於【智慧、断
愚痴、断无明、永尽无馀】。像气球断破後,还有有气球的碎片,永尽无馀就连碎片
都没有了。

→虽有提及【贪欲】,但其说法是【永尽】无馀,且有三果没有的能力断无明进而断
「愚痴」,是四果的特色,三果的特色是【断贪欲】。

→因此,要引用这句经文来证明你的论点,是不足为证的。

K、

→世尊说法是有其法次法向的,调伏→断→越、永尽无馀。

→因此你说的:『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断贪欲」是「阿罗汉」的结论。』是不成立
的。

→只有断贪欲,是三果;四果阿罗汉必需要调伏→断→越、永尽无馀贪欲,且要断除
无明者,才是阿罗汉。

以上,换您上场了 ^_^
Sun Sep 22 16:06:58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5
@Facebook
照 hank 在另讨论串的留言,hank 是认为《杂阿含经》有「五上分结」吗?而「五
上分结」是三果圣者和四果圣者的不同吗?还请确认一下。因为若 hank 是这样认为
的,上面这篇我看不懂 H 是什麽意思,还请指点。谢谢。
Mon Sep 23 00:18:12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6
@Facebook
david,好的,我来说明。

在说明前,如果david 对该串讨论的主题:”确认”应该得把,心解脱是三果圣者的
能力之一给划掉?

有要作说明,也欢迎随时补充说明 :)

H点的说明:原本你没提出的经文,我已有找出五上分结的经文了。

但关於你要证明的点:「贪欲」和「欲界的贪爱」、「色界、无色界的贪爱」是否有
相关?

这还要请你找出经文来证明你的见解。
Mon Sep 23 01:32:25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7
@Facebook
谢谢 hank 的提醒。二点先报告一下:

1. 前文这句话「昨天和 Heaven Chou 作了讨论,确认应该得把『2. 三果圣者的能
力之一』给划掉」是指我和 heaven 私下确认讨论的用词。我不是阿罗汉、heaven
也不是阿罗汉,这个私人的经文讨论「确认」不是「认证」,有错也可修改,语气上
武断的地方请见谅 :)

2. 对於「心解脱」一词,我们注释时其实没有提任何引申说法。作注释时必须尽量
直译,引申说法顶多让读者自行参考「进阶辨正」的诸方说法,而不会摆入注释中。
因此书上根本没有啦,请放心。只是就法义的探讨而言,既然有人提出不同的引申说
法,大家自然想探究,因此而有本社团的讨论串,希望就事论事的□清。

回到H点,还是要请 hank 先「确认」一个理解 :) 以避免我鸡同鸭讲了。请问 hank
认同「五上分结」是三果圣者和四果圣者的不同吗? 原则上佛教界不管南北传都定义
「五上分结」是三果圣者证阿罗汉时要断的结,因此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得先□清比
较好,才能避免讨论变成各说各话。
Mon Sep 23 10:25:03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8
@Facebook
楼上邱大刚已对本讨论串的主题:『”确认”应该得把,心解脱是三果圣者的能力之
一给划掉?』做出说明。

既然主题已□清说明清楚了,本讨论串也可说是告一段落了。^_^

谢谢大家的参与或观看,讨论中若有太过直言,或是文词上不周全之处,我向各位道
歉。

-------

回到讨论H点

这次为了要看清经文的原义,我是都丢掉自己既有的主观看法与概念,去看经中到底
是怎麽说明三果圣者的。

从这次的查经文中,我是没看到经中有明显说到『五上分结是三果圣者和四果圣者的
不同』,因此目前为止,丢掉自己既有的主观看法与概念下,我是不认同的,除非能
找出经文来佐证。

经中有明显说出来的是:

→世尊说法是有其法次法向的,调伏→断→越、永尽无馀。

→「"调伏"贪欲」,这是初阶的降伏五盖者的能力。不必三果就俱有。

→「"断"贪欲」,如我前文中D、之论述,「断贪欲」是三果圣者的特色。

→「"越"贪欲」,如我前文G、中有提及,四果和三果的差别,在於【智慧、断愚痴
、断无明、永尽无馀】。像气球断破後,还有有气球的碎片,永尽无馀就连碎片都没
有了。
Mon Sep 23 11:01:17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19
@Facebook
我自己也是倾向将「心解脱」解释为阿罗汉圣者的证量,底下我解释一下我的理由,
我也无法有肯定的答案,只能算是个人的见解角度,供大家参考。



先看杂阿含第一经。



《杂阿含经》卷1: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CBETA, T02, no. 99, p. 1, a11-14)



我主要的根据也就是上面二段经文。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这是阿罗汉的解脱知见,我想
这应该是共识。



所以「心解脱」到阿罗汉之间,这句「若欲自证,则能自证」要如何解读?



我的看法就是它只是单纯表示「有能力自作证」。



例如一位数学家,若他想证明平面三角型二边之和大於第三边,只要他想证明就能证
明。我觉得这个例子就是「若欲自证,则能自证」的意思,表示他有能力,完全没有
困难。



另外,藉由南传相对应的经文及中阿含经的经文,也都可以看出同样的结果。



但如果说「心解脱」是三果的证量,则上文的意思变成只要三果想证四果,就能自证
。



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比较不合理。三果若继续修行,是有可能证四果,不过若要说成「
想要证就能证」,应该不是如此简单的感觉。



我举个例:



凡夫努力可证初果。

初果努力可证二果。

二果努力可证三果。

三果努力可证四果。



我想上面大家应该会同意,但我们可以说凡夫若欲自证初果,则能自证吗?我是感觉
这个语气说的太容易了,不太适合。



基於以上原因,所以我把「心解脱」解释为阿罗汉圣者的证量。



*********



回头看「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在经文中常可看到「爱」有三种。



《杂阿含经》卷12:「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CBETA, T02, no. 99, p. 85, b7-8)



三果圣者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於欲界出生,只出生在色界及无色界(无色界这部份有些
人看法不同)。



所以有人合理认为三果证者所断的欲贪是欲界的贪爱,但尚有色界及无色界的贪爱,
所以才会於色界再次出生。这也是其他经文提到三果圣者断五下分结的欲贪,却没有
断五上分结的色爱及无色爱。



认为心解脱是三果证量,则此处的喜贪尽只是指欲界贪;若认为心解脱是四果证量,
则此处的喜贪尽则是三界贪都尽断,而依最上面的推论,我也觉得後者比较合理,毕
竟是尽断,就表示没有任何贪爱还有残留。



*********



另一个理由,就是常看到心解脱与慧解脱一起出现。如下经文:



《杂阿含经》卷26:

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
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CBETA, T02, no. 99, p. 190, b17-20)



如果心解脱是三果证量,慧解脱是四果,那为何经文要谈到三果?又为何不谈初果及
二果?



如果经文是要谈究竟苦边(阿罗汉),只要谈慧解脱就够了,何必要加入三果的心解
脱?所以我认为这些都是阿罗汉,只是由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也就由心解脱来描述其
断三爱,由慧解脱来描述断无明,以及像慢等诸结也断,这就是阿罗汉的证量了。



*********



以上主要是我认为心解脱是四果证量的理由。不过话说回来,这都只是看法而已,不
敢说一定如此。我也觉得有时要看上下文,才能判断当时描述的情况。



也就是说「心解脱」也许不是一个有标准定义的名词,如上所说,「贪」有时是指欲
界贪,有时是指三界贪,而断不同的贪,也是可以说达到某种不同的解脱。例如「八
解脱」,它就是往上一个程度,就算是一种解脱等级,还可以分成八级。所以在断不
同贪,而有不同的解脱,这也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只能说,在我有印象的主要经文中,我认为的心解脱是四果圣者的证量,至於
是否有其他可能,我是不排除的。
Mon Sep 23 21:58:50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20
@Facebook
关於 heaven 的回文,提出我的个人看法

「若欲自证,则能自证」

heaven:「我举个例:凡夫努力可证初果。…」

→嗯…凡夫和圣者是有天差地别的,凡夫到初果是有很大距离和变数。圣者是决定不
会退转的。(虽然其他经、法师有不同的说法)

<947>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初果),不堕恶趣法,【决
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初果圣者就能【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所以也能说「若
欲自证,则能自证」,只是时间早晚,要证得比较久。二果圣者,若欲自证也是能的
,时间更快;三果圣者,也是一定能证的,时间快慢如何,可能我们凡人无从想像,
只能说比二果快。

*********

同一经文中,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可以放心的看:为什麽要用不同的名词?据此看出
更深的真实义。

『喜贪、贪欲、欲爱、色爱、无色爱』

这些如果都相同,为什麽要分设不同的词?

『断、越、永尽无馀』

这组用词也是,同一个翻译者,不同用词应有不同的涵意。

仔细看杂阿含经中的用词,我个人是觉得『字字精确』,毫不模糊。

如果能确定杂阿含经用词精确这事,再来看heaven提出的点,就能看出是把这些词有
些混为一谈,还有把别经、既有的概念用词可能也混入了:

heaven:

「欲贪是欲界的贪爱,但尚有色界及无色界的贪爱」

「认为心解脱是三果证量,则此处的喜贪尽只是指欲界贪;若认为心解脱是四果证量
,则此处的喜贪尽则是三界贪都尽断」

→「喜、乐」,这是两个不同程度、感受的字,喜是较粗糙、正合我意很高兴;乐是
平静安详、细柔绵密的舒服。

因此,「喜贪」是较粗糙的,「喜贪」尽只是「喜贪」尽。

另外,色爱、无色爱是否也是贪欲,这在经中没明显指出。有没有可能在断贪欲之後
,尚有未永尽无馀的、还有无明、痴,所以尚有色爱、无色爱。

→如果只要贪永尽无馀,就能出三界,那麽为何还要说断无明、痴、慢、掉,才能成
阿罗汉呢?所以反过来说,尚未离色爱、无色爱,有没有可能和贪不一定有关系呢?

所以引用heaven观察到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常看到心解脱与慧解脱一起出现…」

→心解脱断贪欲;慧解脱断无明、痴。才能出离三界。

→二果只是贪□痴薄,尚未断贪欲,所以在谈成就阿罗汉时,就不会也一并提及二果
、初果。

*****   ******

若能确定杂阿含经用词精确这事,再回头仔细看前文A~D的依经文推论,断【贪欲】
者,就有『心解脱』的能力;而三果圣者的定义就是能断五下分结,【贪欲】是五下
分结其中之一。因此结论是:心解脱是三果圣者的能力之一,当然四果也是有心解脱
的能力。

***** **** *****
Tue Sep 24 08:20:32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21
@Facebook
对吼,等等我自砍ㄧ下。甘温提醒。
Tue Sep 24 08:34:00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22
@Facebook
《杂阿含经》卷42:「於年少时盛壮之身,勤求财物者,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一富长
者;若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精勤修习者,亦可得阿罗汉第
一上果。於第二分盛壮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二富者;若复剃除须发
,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阿那含果证。」

(CBETA, T02, no. 99, p. 310, a13-20)

这段经文是佛陀在说一对老夫妇,若年少时出家修行,可证四果。若是壮年才出家修
行,可证三果。

我想用这个例子,应该就可看出三果并不是「若欲自证,则能自证」四果了。

>『喜贪、贪欲、欲爱、色爱、无色爱』

>这些如果都相同,为什麽要分设不同的词?

我是认为这些都有不同的意思,才会用不同的词。

> 因此,「喜贪」是较粗糙的,「喜贪」尽只是「喜贪」尽。

我觉得经文是针对五蕴来谈的,也就是对五蕴的喜爱与贪染都彻底尽除,才能说是心
解脱。

况且,若只是指粗糙的「喜贪」尽,我想应该还无法称为「心解脱」。

推论起来,「色爱」与「无色爱」应该是属於三毒中的「贪」,而三果尚未断「色爱
」与「无色爱」,这样似乎不能说他们对色蕴乃至五蕴的贪已尽,所以我才认为三果
的贪未尽,所以无法称为「心解脱」。

而五下分结所断的「贪欲」,一般则解释为对欲界的贪爱,用以区别色爱及无色爱,
这也就是我上面所说这些词都是有不同的意思的。

只有四果圣者才是「贪」永尽(三毒皆永尽),我觉得这样才能算的上「解脱」。这
也符合这些经文的描述:

<1>【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1181>善知『心解脱』,解脱【一切贪】

<1268>佛告天子:【爱喜】灭尽,我『心解脱』

<490>舍利弗言:「涅盘者,贪欲【永尽】,□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
尽】,是名涅盘。」
Tue Sep 24 23:44:43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23
@Facebook
像底下的经文, 更容易看出心解脱能直接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
知不受後有。』这就比较像是阿罗汉的证量了.

《杂阿含经》卷8: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於眼当正思惟、观察无常。所以者何?於眼正思惟、观察无
常故,於眼欲贪断,欲贪断故,我说心正解脱。耳、鼻、舌、身、意,正思惟、观察
故,欲贪断,欲贪断者,我说心正解脱。如是,比丘!心正解脱者,能自记说:『我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CBETA, T02, no. 99, p. 49,
b18-24)
Wed Sep 25 00:34:06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24
@Facebook
现在卡在一个点:心解脱是四果有的能力,但四果有此能力,不能就说三果是没有的
。上面卷8举的可能就是这种情形。

也许请 heaven 看是否能找出下面这段我的依经推论哪儿有问题,这样应该较快 ^_^

***** ******

若能确定杂阿含经用词精确这事,再回头仔细看前文A~D的依经文推论,断【贪欲】
者,就有『心解脱』的能力;而三果圣者的定义就是能断五下分结,【贪欲】是五下
分结其中之一。因此结论是:心解脱是三果圣者的能力之一,当然四果也是有心解脱
的能力。

***** **** **

→里面有个重点我再提一下,依经文有明确的指出能「断」贪欲,就是有心解脱的能
力了,那怕这个断贪欲只是断欲界的贪,依经的定义就是有心解脱的能力了。而「断
贪欲」,依经也明确的指出是三果圣者,就能断贪欲。

:)
Wed Sep 25 08:42:05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25
@Facebook
以这几天查询一些经文的情况看来, 我觉得也许杂阿含的译文不是很精准, 或者可以
说, 早期的经文在谈心解脱此事并不是有很精确的定义.

也就是说, 我觉得心解脱是描述心离贪, 而离一分贪, 就有一分解脱, 离二分贪, 就
有二分解脱, 不是很精准的定义. 八解脱就是一个例子, 可以切成八份. :)

而三果是一个里程碑, 至少在欲界众生的角度来看, 一切欲界能贪的他都断了, 所以
也可以说三果的心 解脱了极大的程度, 只剩下细微的上界爱染还没去除.

另一种情况是指四果的解脱, 这种就是指一切贪染都断尽, 是彻底的心解脱, 有一些
经文就是在描述这部份.

所以我觉得经文说三果断贪, 而後来的论则明确指出此贪是欲界贪(不知有没有经也
如此说?), 有可能是经文其实没有分那麽细, 没有那麽精确, 但後人为了整理出一套
完备的理论, 所以才有後来的分别.

这些都只是我自己根据经文推想出来的, 没有做过详尽的研究. (不知有没有这类的
论文了? ^^)
Wed Sep 25 11:53:21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讨论主题:”确认”应该得把
#26
@Facebook
嗯,那就剩一个最完美的方法了:有参与该串讨论者,咱们相约在三果(含)之後见
^_^ 後会有期 ^^

hank 合十
Wed Sep 25 16:34:01 2013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