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大概也无法进一步分析, 不过这个问题蛮有意思的, 我试著思考二种观点.
第一种就是试著由圣者的角度来看, 圣者在根缘境生识的当下, 根境识三者和合触,
圣者在如理作意下生起为明触, 触生受想而不造业. 这些根境识生起後立刻灭去, 这
也就是主文提到的, 生起的同时, 它也同时消失了, 而圣者在其中不见我、我所.
第二种就是以凡夫的角度来看. 其实由凡夫来看, 这些根境识也是生起的同时, 它也
同时消失了. 但因为我们的贪爱, 造下了业, 我们让这些心识不断互相攀缘下去, 不
断增长扩大, 并将视之为我、我所在其中.
至於 "因果同时", 我想到一个比喻, 那就是推骨牌.
当我们推第一个骨牌, 它也是因果同时, 当推第一个, 第一个就倒了. 此时因果就完
成了.
不过因为过去的诸多因缘, (过去有人排了骨牌), 因此第一个骨牌接著推倒了第二个
, 这一刹那也是因果同时的.
同样的因缘不断下去, 就会有更多的骨牌被推倒.
所以在微观的当下, 可以说当下的因果完成了. 但这不表示未来都不会有任何作用了
, 在巨观的角度来看, 就会看到不断的事件一直在发生, 而主要的原因可能可以推及
好几世之前的某个因缘.
以上是我对这个主题联想到的一些想法. :)
至於主文中的「而要放下事物的 "我" , 它只是多馀的!」我想在一开始有个想放下
的 "我" 也是无可厚非, 而文中教导就是要去「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就自然会放
下了. 而这里的「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我想到的就是阿含经中教导的观五蕴无常
、苦、空、非我.:
《杂阿含经》卷1: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
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
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1, a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