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念处 是观察身体 ? - 1.
念处经(MN10)是南传佛教(缅甸,泰国,锡兰)圈备受推崇的一部经。可说是禅修
必备。
念处经里第一念处 - 身念处列有几项修练。
呼吸 - 安般念
行动,肢体觉知 - 在行、住、坐、眠、寤、言、默,善识之而住。
身分 - 发、髦、爪、齿、皮、... ...
四大 -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死□ - 膨胀而变色青黑,分化腐烂, ... ...
但是如果我们翻读其他经文却发现不同内容的身念处。且看下面经文:
1. 杂阿含255
摩诃迦旃延语婆罗门言:「善哉!善哉!汝能问我善守护门义。谛听!善思!当为汝
说守护门义。
「多闻圣弟子眼见色已,於可念色不起缘著,不可念色不起□恚;常摄其心,《住身
念处》,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於彼所起恶不善法寂灭无馀,於心解脱、慧解
脱而得满足;解脱满足已,身触恶行悉得休息,心得正念,是名初门善调伏守护修习
,如眼及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
2.「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诸比丘!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不倾向於可爱之色,心
不背离於不爱之色,正念现前(upatthitak?yasati 《具足身念》),思虑无量而住
,又如实知彼心解脱,如实知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无馀灭尽。以耳闻声……以
鼻嗅香……以舌……
3. 杂阿含1171
「诸比丘!我说此譬,欲为汝等显示其义。六众生者,譬犹六根;坚柱者,譬《身念
处》。若善修习《身念处》,有念、不念色,见可爱色则不生著,不可爱色则不生厌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於可意法则不求欲,不可意法则不生厌。是故,
比丘!当勤修习,多住《身念处》。」
4. 杂阿含623
「如是,比丘!若有沙门、婆罗门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善摄一切心法,
住《身念处》者,则是我弟子,随我教者。云何为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
色,摄持一切心法,《住身念处》。如是,比丘!身身观念,精勤方便,正智正念,
调伏世间贪忧,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复如是。是名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
声色,善摄心法,住四念处。」
从这些经文,身念住重点是於六触入处善守护。
与其说身念处的“身”是指肉身,倒应该把身念处解为身体的六入。
中阿含81经,念身的内容甚至包含四禅定,光明想等等。
这里要记住,经文中的“身”不一定是指肉身。例如初果断身见,这身见不是说把肉
身认为是我。而是把五阴身心当成是我。如杂阿含570经:“凡夫见色是我、色异我
、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识见是我、识异我、我中识、识中我。长者!是名
「身」见。”(相应部41.3)
经文中“有身”也是指五阴身心。见杂阿含123经。
不少学者认为念处经是相当迟,从不同经文剪贴编辑出来的一篇经文。
这里推荐台湾关则富先生的牛津大学博士论文修订而成的mindfulness in early
buddhism - new approaches through psychology and textual analysis of Pali,
Chinese and Sanskrit sources. Tse-fu Kuan 2008 由Routledge出版。不知是否
有中文版。
关先生纵览介绍近代学者对正念的看法,从巴、梵、汉文献探讨这个课题。也自提出
本身对身念处及四念处的演变的看法。此文在英语佛教论坛已经开始广为引用。极力
推荐。
(此文并非mindfulness in early buddhism的简介,请亲自翻阅)
下一篇: 身念处修法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