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4a 身念处、四念处修法
#1
@Facebook
4a 身念处、四念处修法

身念处其实是重要的教说。如长阿含12经。

佛告比丘。三法聚者。一法趣恶趣。一法趣善趣。一法趣涅盘 ... ... 云何一法趣
于涅盘。谓能精勤修“身念处”。是为一法将向涅盘。

据说阿难尊者还是修身念处证阿罗汉的。

以前我一直很迷惑:为何世尊说法甚深,缘起无常,非我非我所,集灭味患离,苦集
灭道,不落两边的中道。但是下手处却是观察身体的动作,姿态,四大,不净而且这
身念处还趣于涅盘?

我们从杂阿含637经看看身念处及四念处的修行过程。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修四念处。何等为修四念处?... ...

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其身行,护口四过,正命清净,习贤圣戒,守诸根门,护心
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於眼根住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於心,而
今於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

「彼以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住智正智。
彼成就如此圣戒,守护根门,正智正念,寂静远离,空处、树下、闲房独坐,正身正
念,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断世□恚、睡眠、掉悔、疑盖,离□
恚、睡眠、掉悔、疑盖,净除□恚、睡眠、掉悔、疑盖,断除五盖恼心,慧力羸,诸
障阂分,不趣涅盘者。是故,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
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其过程如下:

1.正其身行,

2.护口四过,

3.正命清净,

4.习贤圣戒,於六触入处,守诸根门,护心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 世间贪
忧、恶不善法不漏於心,...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

5. 平常 "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 都要“住智正智。”然後才能“
寂静远离 ... ... 正身正念,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 ...
断除五盖恼心。"  这样修行身念处才能“调伏世间贪忧”。

一些禅法以为,“清楚明觉”“身体”的“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就
是身念处的正念正知(也是有经文依据)。贪嗔痴主要是内心的烦恼,为何耗那麽多
心力在肢体动作,身分,不净呢?这身念处可是可以直趣於涅盘的呢。(如上举长阿
含12经)。

依此经“身念处”是於眼、耳、鼻、舌、身、意 根对境时:护心正念,住智正智...
... 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於心,断除五盖。(接下来就能修正定)。而且是无时
无刻“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都要如此。

「护心正念,住智正智」,“我的看法”是 - 正念正智的内容应该是於六触入处见
五蕴六入、忧悲恼苦乃因缘生的集灭法、苦法。而不是去正念正智地、水、火、风、
或轻柔慢的提脚,放脚之类的。

要修身念处,需见因缘法。见五蕴六入乃缘生法,乃无常,苦、无我、败坏之法。否
则要“眼见色时,不取形相,”“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於心”;这对耽溺於欲贪
、享乐欲贪、追逐欲贪的凡夫,怎麽能做到呢?心里可是百般不愿啊。不见缘生法是
苦法想要“眼见色时,不取形相,”“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於心”几乎不可能,
除了压抑和转移注意力,凡夫还有什麽好办法呢?

杂阿含621经可能给我们一些讯息:

佛告阿难:「此诸年少比丘当以四念处教令修习。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住,...
...乃至知身。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於心,
乃至知法。所以者何?若比丘住学地者,... 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 ... 正念正智
,寂静於心,乃至於法远离。若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尽诸有结,
正知善解脱,当於彼时亦修身身观念住,... ... 乃至於法得远离。」

注意点:

年少比丘 修四念处,是为了知身、受、心、法 - 修“如实知见”也。

比丘住学地者(得初果至三果)修四念处,是为了於法远离 - 修舍离欲贪也。

阿罗汉诸漏已尽 修四念处,是为了於法远离 - 修舍离欲贪也。

所以像杂阿含637经等经文直指“眼见色时,不取形相,”“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
漏於心”应该是已经对法如实知见,住学地圣者的修行吧。

下篇 - 4b. 身念处修法 与 六触入处如实知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