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1
@Facebook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而在中国
更为人所熟知的是龙树说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就实修而言,四念处所观的受包括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什麽是什麽,例如禅
定有乐受,佛陀教我们直接观乐受(在如此观能增益善法、减少不善法的前提下),
不加以人为的判断。除了对治的状况外,通常不是直接把乐受给观成苦受。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3经: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5%8D%81%E4%B8%83#四七三

则显示佛陀也常说「诸受是苦」,表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和「诸受是苦」
并不违背。

还是听闻说法的人要避免误会,实修时有什麽程度就依次第而观什麽,亲自体证,而
不是口头禅。

四念处的修习有各个层次,例如《杂阿含经》卷十九第536经就提到超越「厌离」最
後是「厌离不厌离俱舍」:「若比丘於内身起厌离想,於内身起不厌离想、厌离不厌
离俱舍想,正念正知。如内身,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
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作厌离想、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住正
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连!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CBETA, T02, no. 99,
p. 139, b28-c5)
Wed Aug 13 23:22:0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2
@Facebook
很多人喜欢把所学的结论化,知识化,不注重原理推导与实作。就像是滥用了公式与
口诀。这是危险的。总不能说,反正最终要推举600磅的哑铃,哪中间直接跳过去,
直接去推600磅,这样是会被压扁的。而且佛陀的重点原意本来就是"观察"本身,也
就是大纲兄所说:不加以人为判断,就只是老老实实的观察,其实光是观察本身就足
以改变自己原来常走的神经路线,保留其他角度看法的可能性,光是这样对於身心就
有强烈的力量影响
Thu Aug 14 22:05:51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3
@Facebook
除了对治的状况外,通常不是直接把乐受给观成苦受。.......大刚兄,您是刚跟谁辩
论还是什麽原因写这篇?
Thu Aug 14 22:36:08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4
@Facebook
是的,如实观察世间两边相而不执著两边相(又名:双照双离,或分别一切法,不起
分别想),可入「中道实相观」。通常除非「对治贪等烦恼」以及「破除执著」之外
,是不必加上个人身心感受或个人之见地、主张为宜,只是一心观只是观、止只是止
。简而言之:破执而不立敌是也。
Sat Aug 16 09:29:4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5
@Facebook
To 乔瑟夫:

> 您是刚跟谁辩论还是什麽原因写这篇?

单纯是前周的读经进度在卷十七,那时太忙了没post上来,现在才post上来啊。这是
经上写的,是第473经中异比丘提出的疑问,不是跟谁辩论 :D
Sat Aug 16 11:32:23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6
@Facebook
参考 Cheng Soon Lee 及 乔瑟夫 的 feedback,为避免误会,因此将「读经拾得」
略为修饰如下,以更客观、中立:

就实修而言,四念处所观的受包括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什麽是什麽。例如禅
定有乐受,佛陀教我们直接观乐受(在如此观能增益善法、减少不善法的前提下),
不加以人为的判断。

若是作为对治的修法,例如以「不净观」对治贪欲,才会「观身不净」、「观受是苦
」,以既定的看法代入修观。
Sat Aug 16 12:16:4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7
@Facebook
佛陀於何时?何经中教我们观乐受?请邱师兄解小弟迷惑,阿弥陀佛!
Sun Aug 17 05:30:51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8
@Facebook
受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Mon Aug 18 13:58:56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9
@Facebook
承接 乔瑟夫 的贴文。四念处中的第二念处:观受。

《长阿含经》卷5:「时,梵童子又告忉利天曰:『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当更为汝
说。如来、至真善能分别说四念处。何谓为四?一者内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
除世贪忧。外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精勤不
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内身观已,生他身智;内观受已,生他受智;内观意已,
生他意智;内观法已,生他法智,是为如来善能分别说四念处。」(CBETA, T01, no.
1, p. 35, c25-p. 36, a4)

四念处的观法,很多经论都有在讲,多到「族繁不及备载」。  ^_^  哈哈  :D
Mon Aug 18 15:03:33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10
@Facebook
原来我自己也没有在读别人的贴文!!  哈哈哈哈    :D    真是对不起大刚同学了
!  :P
Mon Aug 18 15:11:3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11
@Facebook
昔日六祖:不思善,不思恶,其意为何?又何谓「如来藏」?
Mon Aug 18 19:36:4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12
@Facebook
To 常溯: 在「四念处」的修习中,单纯的觉知是基本的方法,尤其在练习禅定时,
会适切地运用禅支以提升定力。

例如经中就有载在修习安那般那时:「若有时圣弟子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
行息觉知,入息念时如心行息入息念学,心行息出息念时如心行息出息念学。是圣弟
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有时圣弟子心觉知,心悦、心定
、心解脱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心解脱出息念时如心解脱出息念学,是圣弟子
尔时心心观念住。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CBETA, T02, no. 99, p. 208,
b1-9)

在修「受念住」时,是「有喜觉知、乐觉知……」等各种受时,单纯的体验,念住於
其上,而可「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就是说如果有不同的
感受,则觉知该感受。

这是禅坐阶段性摄心的技巧,最终还是要体悟出无常、苦、无我的真相,如同该经接
下来一段所说《杂阿含经》卷29:「若圣弟子有时观无常、断、无欲、灭,如无常、
断、无欲、灭观住学,是圣弟子尔时法法观念住。异於法者,亦随法比思惟,是名修
安那般那念,满足四念处。」(CBETA, T02, no. 99, p. 208, b9-13)
Tue Aug 19 00:12:58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13
@Facebook
Cheng Soon Lee 说得有道理。这社团最宝贵的就是有各位诸上善人的贡献,能从各
个角度来提出针砭。毕竟文字是有局限性的,能有大家帮忙指出没能正确表达的文字
,让义理的传达能更为完整、精确,真是福气啦!

依据以上讨论,将文字进一步润饰如下,如有不精确处也请随时指出,谢谢!

<<<<<<<<<<<<<<<<<<<<<<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而在中国
更为人所熟知的是龙树说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最常见的实修四念处的方法是单纯的觉知以摄心,例如修「受念住」时单纯的觉知目
前所感受的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不加以人为的思考。例如禅定有乐受,就觉
知乐受(在如此而能增益善法、减少不善法的前提下),而能收摄心念、提升定力。
直到修「法念住」时而能体悟出苦、空、非我的真相。

也有的修法是以正见代入而修观,例如「不净观」是「观身不净」,本卷第467经也
载:「观於乐受而作苦想,观於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CBETA,
T02, no. 99, p. 119, a27-29)

本经则显示这二类修法在佛教都是可行的,佛陀表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和
「诸受是苦」并不违背。

因此,实修时看修行的目的,有什麽程度就依次第而修,亲自体证,而不是口头禅。

>>>>>>>>>>>>>>>>>>>>>>
Tue Aug 19 00:30:28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
#14
@Facebook
四念处应该要跟五停心分开,五停心是止,四念处是观,但不净观(九想)修持则有
可能直接成就,天台的次第禅观依安般法的修持五停心的阶段叫做有漏禅法,四念处
配合十六特胜的修持法是亦有漏亦无漏禅法。
Tue Aug 19 00:38:21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