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止观说起。此二法众说纷纭,但起码有两种功能,一是得定(世尊所说得抓住五
只小动物),二是能观察。如果是把此二者看成两种实修法就会出现自认为修□婆舍
那比较好而不重视奢摩他的讲法(反之亦然),另外就是一些强调修XX观的教派会认为
自己才是在修止观的观。以止观来说中土一直都在提及此二道,只不过用的是另外的
名词,也就是三解脱学中的『定、慧』。止者得定,观的结果是得解脱慧。所以戒能
生定,定能发慧原因在此。
以当生证得解脱来说止观二道是必要的,然止道是更必要也是重要基础。因为要能观
的前提是心不掉举,否则当你想观察时心里一直出现Miranda keer走秀的画面,那就
无法观。然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止观的观,其所观察的是心。因此经典中所说得白骨
观/不净观这类和安般法同属止道,而不是观道。因那是为了入止道而选用的对治法
门,对治身见的执著。其他类推。
以解脱道来说大略分三种。也就是阿罗诃慧解脱/阿罗诃俱解脱/三明
《中阿含经》卷24〈因品4〉:「「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
著,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慧解脱。」(CBETA, T01, no. 26, p. 582,
a14-17)
《中阿含经》卷24〈因品4〉:「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
,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
俱解脱。」」(CBETA, T01, no. 26, p. 582, a29-b4)
三明解脱是有神通的弟子能证知,以神通观察三界一切众生之死此生彼如处火宅,而
自然止诸漏。下列以比丘罗云为例(世尊也是这种类型,差别在於世尊无师自悟并於
霎那间成就一切智)。
《增壹阿含经》卷7〈安般品17〉:「
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注:安般法),欲心便得解脱,无复众恶。有觉、有观,念持
喜安,游於初禅。..(中略)..游於四禅。
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尘秽,身体柔软,知所从来,忆本所作,自识宿命无数劫事。
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
生、千生、万生、数十万生,成劫、败劫,无数成劫、无数败劫,亿载不可计,我曾
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乐,寿命长短,彼终生此,此终生彼。彼以此
三昧,心清净无瑕秽,亦无诸结。亦知众生所起之心,彼复以天眼清净无瑕秽,观众
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
。
或有众生,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诽谤贤圣,行邪见,造邪见行,身坏命终,入
地狱中。或复众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诽谤贤圣,恒行正见、造正见行,
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是谓天眼清净无瑕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
,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复更施意,成尽漏心,彼观此
苦,如实知之。复观苦习,亦知苦尽,亦知苦出要,如实知之。彼以作是观,欲漏心
得解脱,有漏、无明漏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
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
是时,尊者罗云便成阿罗汉。」(CBETA, T02, no. 125, p. 582, b5-c5)
上述的三种是解脱道的三大分支,其中的阿罗诃慧解脱数目最多,三明及俱解脱最少
,原因由上述三种解脱道的次第可知一斑。以世尊早期的弟子很快证阿罗汉道的弟子
来说,他们大多本来就有深厚定力,修习离欲後马上就证阿罗汉(彼七识住及二处知
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者),这是最快也是数量最多的方式。请注意经中的离欲不
是普通人的离欲,那是高级的欲,例如以诸禅为解脱,住彼乐彼。而普通人连修定都
很难。
《中阿含经》卷29〈大品1〉:「
尊者舍梨子复三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亦不嫌此五百
比丘身、口、意行。世尊!此五百比丘,几比丘得三明达?几比丘得俱解脱?几比丘
得慧解脱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达,九十比丘得俱解脱,馀比丘
得慧解脱。舍梨子!此众无枝无叶,亦无节戾,清净真实,得正住立。」」(CBETA,
T01, no. 26, p. 610, b20-27)
现在来看看止观,阿难尊者和上座有过这麽一段谈话纪录。
《杂阿含经》卷17:「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上座上座名者所,诣已,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问上座
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於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
观。」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於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於观,多修习已,当何
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
观俱修,得诸解脱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16-25)
这里的『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通常被解释成先修止或先修观
,但以实修的过程来看,止道会先成就原因如前所述。然止观二道本身是互相以螺旋
状的方式互相成就。也就是:
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止道得定後,须修观道才能有解脱慧(智果)。
修习观已,亦成於止-->然要有稳定的观察力,则需要有止道的基础才能稳定的观察
禅境。如同水清不动後能看进水底一样。也因此修观道後如果有困难,则要回来修止
道,如此相辅相成。
而上述的止观二道的修习在前面的解脱道的三大分支(阿罗诃慧解脱/阿罗诃俱解脱
/三明)都具备,差别在於俱解脱/三明得证者,将观察的能力(经中称为智通)修到极
致,能观察到最微细的心,也因此能入灭心定当下了解了何为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