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1
@Facebook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实务上有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

《杂阿含经》第560经中,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4%B8%80#五六○

阿难归纳以下四种可成就阿罗汉的次第:

1. 先止後观:先著重修定,後来才修观慧。另外像佛世时外道打坐很厉害,有定力
但不知道四圣谛,听了佛法後开启智慧而能成道。

2. 先观後止:先著重观慧,後来才补足定力。

3. 调伏掉乱,然後止观:无法入定,因此先用调伏的方法排除障碍,才能顺利止观
。

4. 止观并行:止与观交互并行地修。

经文中「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都是在说「止」,而「
分别於法、量度」或「於法选择、思量」是在说「观」。

另外上上周参加读经班的同学可注意,此经大正藏的标点很乱,刚才已大改版过,标
点改正确後,这经会比先前好读许多。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2
@Facebook
大纲兄 ,1.2.何解?先导是何解??
Sat Oct 04 13:45:30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3
@Facebook
1. 先成就止而後成就观

2. 先成就观而後成就止

举例来说,佛世时外道打坐很厉害,有定力但不知道四圣谛,听了佛法後开启智慧立
刻成道,就是1。或是佛弟子先著重修定,後来才修观慧,也是如此。

相反的,著重观慧的法门,之後才补足止的,就偏向於2.

4. 是在修行过程中定与慧尽量均衡,就七觉支来说定慧均衡是最好、最稳当的。

3. 是一直没止也没观也不放弃,紧紧地抓住佛法,总有一天还是会修成定慧而成就
。这也是後世所谓「弘佛道」的基础,喊烧的人总有一天会吃进去。
Sat Oct 04 13:52:2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4
@Facebook
大刚兄,请问「止观一心」何以归类於止,而不是同时归类於观呢?其实际的行法与
4止观双连而修习有何不同之处?谢谢
Sat Oct 04 15:23:0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5
@Facebook
王兄所提出的也是我在标点时曾思考过的问题。直接讲结论:

这边只是标点的不同,如果标点为「止观、一心」,那麽「止观」是定慧皆有,「一
心」则著重定。

标为「止观一心」,解释为「修行止观到心专注、定的状态」。「一心」又作「心一
境性」,著重在定。

因为这句话连著几个词都是在讲「定」的同义词,中间突然冒出一个定慧皆有,会比
较奇怪,因此才标点为「止观一心」。

实际上这几个定的同义词不重要,反正就是要表达「定」的概念,像南传此段经文就
只一个字「定」带过,没提到各同义词。
Sat Oct 04 16:01:54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6
@Facebook
关於「止为先导而修习观」以及「止观双连而修习」有何不同,一般说来只是程度上
的差异:

著重「止为先导而修习观」的门派,会先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後修习观。

著重「止观双连而修习」的门派,会先修初禅,然後以初禅定的馀势修习观、分析五
阴等等。然後才修习二禅,再以二禅定的馀势修习观。

条条大路通罗门,这些方法都有其适应的群众。
Sat Oct 04 16:07:01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7
@Facebook
「止观和合俱行(SA.560)」,南传作「止与观双连而修习」(samathavipassana?
yuganaddha? bh?ve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开发宁静与洞察结合成对」
(develops tranquillity and insight jointed in pair)或「开发平静与洞察连结
」(develops serenity and insight in conjunction),并解说其模式是先进入初禅
,然後出初禅,应用洞察(观;□婆舍那)於那个经验,即:在初禅中看五蕴为无常,
易进入苦与无我,然後进入第二禅,以洞察随观(contemplates;凝视),应用相同的
成对程序於其他禅,一直到证初果。按:「止」(samatha),音译为「舍摩他」,「
观」(vipassana),音译为「□婆舍那」。

(出自庄居士对读)
Sat Oct 04 16:09:46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8
@Facebook
报告 我有问题, 上面提到:比丘的心意被对法的掉举紧紧地握持

也是可成阿罗汉的途径之一,那我想到,五盖中有:贪、嗔、掉举、睡眠、疑,我读
过南传的禅修注释跟北传注释,大概掉举就是心不在当下,而抓住某物或被某物抓住
,这样的掉举,也是可成圣果的途径吗?

意思是否是:这位比丘虽然没有止而心定起观,也没观而後止,只是心中一直被法抓
住,这样也有证圣果的机会吗?

或者实务上是这样:对法掉举到某一程度就乾脆入定了XD`?
Tue Oct 07 22:58:54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9
@Facebook
另外一问题:北传经文看不出比丘的心被法的掉举所持(是由南传比对而推出掉举的
对象是法吗?),只看得出先有掉举,然後安住心,之後证道,我可以理解成 先有对
法的掉举,然後止,尔後道生起吗?
Tue Oct 07 23:58:4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10
@Facebook
陈建提出的是大哉问 (y)

这句话相对应的南传经文,四个版本(菩提比丘、Thanissaro比丘、元亨寺、庄春江
)就有四种不同的翻译法,互相抵触,就知道此处南传经文不见得比较不模糊了。

先说结论:这种类型一开始是「掉举所持」,也就是民间所谓业障深重啦,所以一直
混不出定慧,直到「以【调伏】心坐」,将卡关的原因对治了,才进入定、慧的阶段
。

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细谈。
Wed Oct 08 00:53:24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11
@Facebook
陈建 若不是您问起,我则一直以为「心被法的掉举所持」是走起疑情的那个路子?
有待大刚解答
Wed Oct 08 01:56:31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12
@Facebook
我的想法一开始跟 王翔昱 师兄很像,我还想说 禅宗的疑情被认可了勒 哈哈 疑到
最後也入定 也蛮符合 当今实修者的说法(EX:圣严法师)
Wed Oct 08 17:33:35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13
@Facebook
3.......为了被掉乱所持;为了调伏此心....依止观而使内心住於一处.....
Wed Oct 08 19:16:08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14
@Facebook
谢谢 陈建 的提问,这议题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阿难是用他自己的话讲出了
修学次第。由於细节很多,所以另开主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359688464204996/

以讨论。

关於「心被法的掉举所持」,巴利藏中的「法」应该是指广义的法,代表任何有形、
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 障碍了修行者而有掉举,不是特指「佛法」。

关於「禅宗的疑情」,看来人的根基,如果有成就阿罗汉的,也是在这四种之一。例
如因为打破疑情而悟道,则是以观为先导者;因疑情成团而先入定,则是以止为先导
者;修了好久仍被掉举所持,下定决心断臂求法之後听到「把心拿来安」而突破者,
则是调伏成功的。
Thu Oct 09 11:02:1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15
@Facebook
先从止观说起。此二法众说纷纭,但起码有两种功能,一是得定(世尊所说得抓住五
只小动物),二是能观察。如果是把此二者看成两种实修法就会出现自认为修□婆舍
那比较好而不重视奢摩他的讲法(反之亦然),另外就是一些强调修XX观的教派会认为
自己才是在修止观的观。以止观来说中土一直都在提及此二道,只不过用的是另外的
名词,也就是三解脱学中的『定、慧』。止者得定,观的结果是得解脱慧。所以戒能
生定,定能发慧原因在此。

以当生证得解脱来说止观二道是必要的,然止道是更必要也是重要基础。因为要能观
的前提是心不掉举,否则当你想观察时心里一直出现Miranda keer走秀的画面,那就
无法观。然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止观的观,其所观察的是心。因此经典中所说得白骨
观/不净观这类和安般法同属止道,而不是观道。因那是为了入止道而选用的对治法
门,对治身见的执著。其他类推。

以解脱道来说大略分三种。也就是阿罗诃慧解脱/阿罗诃俱解脱/三明

《中阿含经》卷24〈因品4〉:「「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
著,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慧解脱。」(CBETA, T01, no. 26, p. 582,
a14-17)

《中阿含经》卷24〈因品4〉:「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
,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
俱解脱。」」(CBETA, T01, no. 26, p. 582, a29-b4)

三明解脱是有神通的弟子能证知,以神通观察三界一切众生之死此生彼如处火宅,而
自然止诸漏。下列以比丘罗云为例(世尊也是这种类型,差别在於世尊无师自悟并於
霎那间成就一切智)。

《增壹阿含经》卷7〈安般品17〉:「

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注:安般法),欲心便得解脱,无复众恶。有觉、有观,念持
喜安,游於初禅。..(中略)..游於四禅。

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尘秽,身体柔软,知所从来,忆本所作,自识宿命无数劫事。
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
生、千生、万生、数十万生,成劫、败劫,无数成劫、无数败劫,亿载不可计,我曾
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乐,寿命长短,彼终生此,此终生彼。彼以此
三昧,心清净无瑕秽,亦无诸结。亦知众生所起之心,彼复以天眼清净无瑕秽,观众
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
。

或有众生,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诽谤贤圣,行邪见,造邪见行,身坏命终,入
地狱中。或复众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诽谤贤圣,恒行正见、造正见行,
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是谓天眼清净无瑕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
,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复更施意,成尽漏心,彼观此
苦,如实知之。复观苦习,亦知苦尽,亦知苦出要,如实知之。彼以作是观,欲漏心
得解脱,有漏、无明漏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
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

是时,尊者罗云便成阿罗汉。」(CBETA, T02, no. 125, p. 582, b5-c5)

上述的三种是解脱道的三大分支,其中的阿罗诃慧解脱数目最多,三明及俱解脱最少
,原因由上述三种解脱道的次第可知一斑。以世尊早期的弟子很快证阿罗汉道的弟子
来说,他们大多本来就有深厚定力,修习离欲後马上就证阿罗汉(彼七识住及二处知
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者),这是最快也是数量最多的方式。请注意经中的离欲不
是普通人的离欲,那是高级的欲,例如以诸禅为解脱,住彼乐彼。而普通人连修定都
很难。

《中阿含经》卷29〈大品1〉:「

尊者舍梨子复三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亦不嫌此五百
比丘身、口、意行。世尊!此五百比丘,几比丘得三明达?几比丘得俱解脱?几比丘
得慧解脱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达,九十比丘得俱解脱,馀比丘
得慧解脱。舍梨子!此众无枝无叶,亦无节戾,清净真实,得正住立。」」(CBETA,
T01, no. 26, p. 610, b20-27)

现在来看看止观,阿难尊者和上座有过这麽一段谈话纪录。

《杂阿含经》卷17:「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上座上座名者所,诣已,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问上座
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於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
观。」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於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於观,多修习已,当何
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
观俱修,得诸解脱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16-25)

这里的『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通常被解释成先修止或先修观
,但以实修的过程来看,止道会先成就原因如前所述。然止观二道本身是互相以螺旋
状的方式互相成就。也就是:

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止道得定後,须修观道才能有解脱慧(智果)。

修习观已,亦成於止-->然要有稳定的观察力,则需要有止道的基础才能稳定的观察
禅境。如同水清不动後能看进水底一样。也因此修观道後如果有困难,则要回来修止
道,如此相辅相成。

而上述的止观二道的修习在前面的解脱道的三大分支(阿罗诃慧解脱/阿罗诃俱解脱
/三明)都具备,差别在於俱解脱/三明得证者,将观察的能力(经中称为智通)修到极
致,能观察到最微细的心,也因此能入灭心定当下了解了何为涅盘。
Thu Oct 09 14:44:24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
#16
@Facebook
承上,以杂阿含560经来说,阿难尊者对於这四种求解脱道的行者,都会予以赞同并
鼓励他们(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阿难尊者对於解脱道的理论知之甚详,一听
就晓得对方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杂阿含经》卷21:「

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记说,我当善哉慰劳问讯,或求以四道。何等为四?

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
分别於法量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记说,我则如
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说初道。」(CBETA, T02, no. 99, p. 146, c22-28)

第一种行者是利根者,只要听到世尊诃责五欲就能心领神会,最典型的比丘就是除粪
比丘。这类人听闻正法後就能迅速的得证,因此经文中简单描述『比丘、比丘尼"坐
"』。一端坐下来就是心清净如除粪比丘,这类人证道很快。中国的禅宗如六祖慧能
大师就是此类人,一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马上心领神会,由六祖坛经可
知他的根基之利。

《杂阿含经》卷21:「「

复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选择,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观,一心
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离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记说,我当如是善哉慰
喻,或求是,名第二说道。」(CBETA, T02, no. 99, p. 146, c28-p. 147, a3)

第二种行者也是利根者,和第一种差别只在於需要反覆由各种角度思量并检择世尊的
教法,一样是很快的证道。

《杂阿含经》卷21:「「

复次,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
止观,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记说,
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说道。」(CBETA, T02, no. 99, p. 147, a3-8)

第三种是顿根者,虽名为顿根但只是和前述的比较之结果。这类行者虽然了解世尊所
说得教法,但习性使然如大刚所提的难陀比丘一下子无法断除情欲,也就是说道理都
懂但身体不听控制,这类人的心就是上述所说得『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也因
此需要以各种方式调伏。以难陀为例世尊用的方式比较劲爆,直接待他去天界和地狱
,当他看到地狱那一锅後,马上就吓醒了了解到世尊所说不虚。之後能静心修行一样
是证解脱。现世的行者能用的方式就是常见的白骨/不净/数息这类调伏法门

《杂阿含经》卷21:「「复次,比丘、比丘尼止观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则断
诸使。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记说者,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教诫,或求是,名第四说
道。」」(CBETA, T02, no. 99, p. 147, a8-11)

第四种则是前文所述的得三明或是俱解脱的行者,在此不赘述。
Thu Oct 09 16:40:28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