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
@Facebook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阿难以自己的话总结出证得阿罗汉不出四种次第
。这四种次第都和止、观有关,但「为掉乱所持」这一次第不论南北传都莫衷一事,
连南传经文的译者都很头大,因此四个南传译本彼此间也有很大的差距。

在跳入文字的比对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佛世时的阿罗汉是怎麽证道的?

诸如《杂阿含经》卷十八第495经:「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乐;得
信乐已,心得欢喜、息、乐、寂静三昧、如实知见、厌离、离欲、解脱;得解脱已,
悉能疾得无馀涅盘。」(CBETA, T02, no. 99, p. 129, a18-21) 「由戒生定、依定
发慧」的戒定慧三学,是通用的证道次第。

佛世时许多弟子善根深厚,或是先从外道老师学过头陀行乃至四禅八定,这些弟子身
业清净,听了佛法後有的是当下思维法义而证果(「观为先导而修习止」),有的是
依定谛观四圣谛证果(「止为先导而修习观」),而佛陀也教大家著重七觉支,尽量
定、慧平衡地修持(「止与观双运而修习」)。这些证阿罗汉的佛弟子如雨後春笋般
,纷纷亲证涅盘。

对律藏有基本了解的人都知道,佛教初期的僧团是没有戒律的,因为没有人身业不清
净、没有人走偏了而惹出麻烦,有清净之实自然不须戒律之名。後来僧团人数越来越
多,有人不清净而惹了麻烦,才「随犯随制」,制立戒律以防非止恶。

基础不好的佛弟子,在获得定、慧之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障难,也就有各种对治以
帮助调伏身心。像难陀比丘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刚出家时一直怀念他美□的妻子,
修行无法有进展,因此佛陀以方便对治,让他上天看天女、下地看火锅,他了解了因
果,也就调伏了心念。(对这段历史不熟悉的同学,可参考 http://0rz.tw/PpVFC,
http://0rz.tw/xZwOF 。)

佛陀是这麽形容原先的难陀:「其有说言大力者,其唯难陀!此是正说。其有说言最
端政者,其唯难陀!是则正说。其有说言爱欲重者,其唯难陀!是则正说。」至於难
陀2.0则是:「而今难陀关闭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习,正智成就,堪
能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CBETA, T02, no. 99, p. 73, a23-29)

调伏了无法安心修道的障碍之後,难陀由一爱欲深重的男子汉,摄守律仪、调伏六根
,由戒生定、依定发慧,成为梵行清白的阿罗汉。

这就是第560经当中所说的「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正坐住心
:善住心、局住心、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

难陀无法忘怀妻子,正是「掉乱所持」,而佛陀的方便对治,则让他能「以调伏心坐
」。这一个关闭根门的阶段,也相当於三学的「戒」。

打通了这个关节,难陀等等业缘缠身的佛弟子也都能像立刻证果的师兄们,好好修习
止观以证得阿罗汉了。

总言之,阿难总结的四个次第中,「止为先导而修习观」、「观为先导而修习止」、
「止与观双运而修习」是利根者,不须要另外学戒的阶段,直接就修习止、观,开启
定、慧了。

而「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代表的正是业缘缠身的众生,要先有戒等调伏、对治
的阶段,清除了障难,而能在止、观上得力。

这也呼应同卷第563经所说:「受持如是具足净戒,宿业渐吐」(CBETA, T02, no.
99, p. 147, c17) 「戒」和「调伏」、减轻业缘,是一体的两面,调伏好了,而能
「由戒生定」,进修於止观。

如今佛陀已灭度,没人带我们上天下地,但还是留下了许多调伏的方法,诸如念佛、
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等十念,还有许
多的方便法如礼佛拜忏(念佛、念戒的综合应用)、五停心观(例如不净观对治贪、
慈心观对治□、因缘观对治痴),为的不外乎调伏心念以修习止观。

若有同学修习止观许久仍没有突破,正是阿难所说的「为掉乱所持」,应该要回到调
伏的基本功,例如从八关斋戒开始,修习的结果自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知道
怎麽持八关斋戒的同学可参考 http://0rz.tw/gR6Pm 。)
Thu Oct 09 10:34:56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2
@Facebook
《杂阿含经》「为掉乱所持」一句,相当的南传经文的四个译本:

1. 菩提比丘英译: "a monk's mind is seized by agitation about the
teaching."

2. Thanissaro 比丘英译 "a monk's mind has its restlessness concerning the
Dhamma [Comm: the corruptions of insight] well under control."

3. 元亨寺中译: "比丘意离於法之掉举,彼坚持。"

4. 庄春江中译: "比丘的心意被对法的掉举紧紧地握持。"

巴利藏两个英译完全相反,两个中译也完全相反。

比对北传经文,以及相关的戒定慧三学法义,对了阿难所说有较弘观的理解之後,可
知巴利藏中的「法」字应该是指广义的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
或道理,障碍了修行者而有掉举,不是特指「佛法」。
Thu Oct 09 11:17:2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3
@Facebook
感恩 邱大刚学友的帮忙,了解良多,小弟读後有一另外衍生实修问题: 在行者掉举
後而调伏心後,依狮子吼标点版本经文所示为:以调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
住心、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化(化字意义不明,个人解读,上述从调伏心到等化,
为止道的修持),是否表示了 为掉举所困的行者,调伏心後,修的是止道,而非观道
,是否又表示了下面两种意涵:

1.掉举者,不适合修观,如七觉支 经文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str=%E4%B8%83%E8%A6%BA%E6%94%A
F&path=SA0714.htm所示;但另一问题是:掉举者调伏後,修止(定)者 ,便能得解脱
吗?(不用在心定後,再修观?)

2.承1.,假设经文不需再补充,是否表示了,掉举者,虽然是掉举,但具有(观)的作
用,一旦掉举者调伏心而修止,即能解脱(因为之前的掉举已具观的作用)?

个人经验:情绪起伏大时,无法做好的决策,在这种时候硬要思考,连思考都会被扭
曲,这时候需要放松,好决策会自己浮出来。

掉举的心里被某事抓住的状态,我个人经验,就是一直想某件事,很累,但也不能说
没有用,因为想还是会有些产出结果

补充教材:圣严法师曾开示过:如果打坐真的状况很差,宁愿散乱也不要昏沉,至少
散乱还是清醒的(个人记忆,出错请纠正)
Mon Oct 13 22:00:4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4
@Facebook
先给 陈建 一个赞,读得真仔细 (y)

这议题我以前也思考过,思考完也没记下来,陈建的回覆提醒了我在这方面补充如下
:

就文字上来看,汉译四部阿含(及大部份翻译经典)在重覆讲述一个概念时,会将经
文简化,甚至越来越简化;相对的,巴利藏五尼柯耶则会将全句覆述。这只是不同语
言习惯的表达方式的不同,就像写电脑程式的人有的落落长一个函式包入所有的程式
码,有的则会将程式精简处理、模组化,但程式跑出来的结果要是一样的。

第560经就是汉译简化处理的例子,完整的经文是:

1. 若比丘、比丘尼坐,【止】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
等受,【观】分别於法、量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

其中「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都是在说「止」,而「分
别於法、量度」是在说「观」。

第二段还没有简化,否则会无法表达意义:

2. 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观】於法选择、思量,【止】住心:善住、局住、调
伏、止观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离诸使。

第三段是问题所在,先跳过,来看第四段:

4. 比丘、比丘尼【止+观】止观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则断诸使。

很明显的第四段将止、观的描述全部跳过了,是经过简化的。

我的判断是第三段的止、观叙述简化了一半:

3. 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止】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
伏、止观一心、等受化。【观省略了】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

为什麽这麽判断?一是从意义来看,下封再述。一是从文字上比对,巴利藏没有简化
文字的习惯,而此四段在南传经文都只有开头不一样,後来的经文都一模一样,也就
是说第三段并没有特别表示省略了什麽步骤。

因此汉译的译者在第三段表达的是在止观前加了一个「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
然後止,然後观就省略了,他可能想说读者自己会想,而没注意到这个地方省略了会
造成不同的解读 :)

《杂阿含经》的翻译不像唐代译经院有上百人,而是译者、传译、笔受等小猫两三只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就精进地完成翻译,没有多馀的人力反覆读好几遍、看是否可
能省略的地方会造成误解,因此同一个词在《杂阿含经》中会有不同的中译,不像唐
代译经的用词统一。但纵使不够统一,由於重要的法义佛陀是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
,依法闻思修自然能体会更细部的意涵,因此也不致於对於修行有太大的影响。
Tue Oct 14 07:54:20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5
@Facebook
就法义来看,人的一生大多时间是在散乱心、也就是掉举中度过,因此不缺掉举啦
:D

掉举当中还是能做很多事,例如闻、思,布施、持戒、忍辱……等等,只是就止观来
说,掉举的帮助很有限。

当然,不一定要坐著才能止观,行住坐卧都可以四念住修行,只是行、住的修行效果
常没有坐禅的效果好(像本经四种方法都讲明了是「坐」),也是因为较多掉举等因
素。等功夫深了,行住坐卧都可以一如,但毕竟不是大多人的境界。

因为人的一生已经太多掉举了,所以实在不缺掉举,也不会单纯因为从掉举转而入定
就在没有慧观的情况下悟道。

不过陈建的经验也是有其道理的,通常在开始打坐的第一、二柱香容易有灵感,平时
思考的俗事沈淀了,大石块落下,较轻的念头或灵感就浮现出来。过了这个阶段,才
能心无旁骛的打坐。
Tue Oct 14 08:15:4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6
@Facebook
个人认为圣严法师讲的应该如陈建列出的七觉支经文中说的:

《杂阿含经》卷27:「微劣犹豫,若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者,此则非时,增懈
怠故。」(CBETA, T02, no. 99, p. 192, a1-3)

打坐太过昏沈,就不要修定啦,不管经行或拜佛,效果都比坐著昏沈好,也避免培养
出坐著睡觉的习惯 :D
Tue Oct 14 08:27:33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7
@Facebook
谢谢大刚与陈建。仍有一个问题想□清,觉照念头的经验中,有时念头如瀑流不断涌
现(a),好比刚看完电影或是作完研究;有时涌现的念头稀疏且轻微,没有什麽力量
。另外一种觉照的经验,尤其在精神亢奋的状态,会更倾向攀缘念头(b)而迷,发展
为各种梦想。想要请问,掉举应是如上的a或是b呢?
Tue Oct 14 15:00:45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8
@Facebook
刚刚观心念时,好像自己得到了答案… a与b是一事,正因为倾向攀缘念头,使得念
头在觉照下仍然发展了短暂的时间,短暂的迷觉反复发生,便有了一种好像念头不断
涌现的感觉。掉举的本质似乎是一种贪?
Tue Oct 14 15:44:35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9
@Facebook
个人也认同王兄自己得到的答案,以及掉举是一种贪的结论。
Tue Oct 14 19:30:11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0
@Facebook
感谢 邱大刚学友的详细回覆,不过由大刚兄的回答引出我其他的问题XD,大刚学友
提到南传经文的开头是不同,结尾一样,我看了南传经文,发现跟汉传有一样省略的
问题,我同意大刚学友的看法,应该是止跟观都要有,才能证悟,第三段应该是省略
或者是传抄的问题,但发现南传一样有 掉举後修止得道的问题,经文如下: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60.htm

增支部4集170经/双连经(庄春江译)

..........................略

1.学友们!这里,比丘止为先导而修习观。当止为先导而修习观时,他的道被生起了
。他实行那个道,修习、多修习。当他实行那个道,修习、多修习时,结被舍断了,
烦恼潜在趋势被消除了。

2.再者,学友们!比丘观为先导而修习止。当观为先导而修习止时,他的道被生起了
。他实行那个道,修习、多修习。当他实行那个道,修习、多修习时,结被舍断了,
烦恼潜在趋势被消除了。

3.再者,学友们!比丘止与观双连而修习。当止与观双连而修习时,他的道被生起了
。他实行那个道,修习、多修习。当他实行那个道,修习、多修习时,结被舍断了,
烦恼潜在趋势被消除了。

4.再者,学友们!比丘的心意被对法的掉举紧紧地握持,学友们!有那个时候:当内
心住立、安静下来、成为统一、入定时,他的道被生起了。他实行那个道,修习、多
修习。当他实行那个道,修习、多修习时,结被舍断了,烦恼潜在趋势被消除了。

学友们!凡任何在我面前记说达到阿罗汉果的比丘、比丘尼,全都以这四种方法,或
以其中之一。」

四段皆有定型句:他的道被生起了。他实行那个道,修习、多修习。当他实行那个道
,修习、多修习时,结被舍断了,烦恼潜在趋势被消除了。

前面不同 ,如大刚所述,但在我有疑问的那一句,被掉举所持,一样都省略观的步
骤

第四段:再者,学友们!比丘的心意被对法的掉举紧紧地握持,学友们!有那个时候
:当内心住立、安静下来、成为统一、入定时,他的道被生起了   经文摘要:掉举
->内心住立 入定而得道,一样没有观的步骤

发现了共通之处,北传跟南传都忽略了一样的地方(假设庄师兄的翻译是完整的),或
许是传抄问题,或部派根据的原本本身就有问题
Tue Oct 14 19:51:25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1
@Facebook
陈建 真是细心呀 (y) 有这样寻根究底、自己能深入经藏比对、而不随便相信别人怎
麽说的思考,的确才是深入经藏的正确态度。有这样的同学真不错,相信长久以往又
会多一位在佛法有扎实见地的高手。

陈建说得没错,我「脑补」了,没注意到庄居士南传译本第三段的议题,用我的想法
无法解释。

刚比对了一下,南传元亨寺译本第三段後面和其他几段的翻译不太相同,但二个南传
英文译本的第三段後面和其他几段的翻译一致,都只提到了掉乱後的「止」。菩提比
丘英译: http://noaimiloa.livejournal.com/49822.html, Thanissaro 比丘英译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an/an04/an04.170.than.html

二个南传英译本虽然在第三段前半的意义刚好解得完全相反,但由於将「对法的掉举
」解为「对佛法的掉举」,南传英译者的注解却反而类似形容禅宗的法门(例如「棒
喝」) :D

在这议题上我目前没有比较好的看法,得再研究研究,要不然就只能将各家看法并陈
了(反而南传英译者的观点像在为禅宗法门背书 :p )
Tue Oct 14 22:35:39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2
@Facebook
感恩 邱大刚  学友的努力找答案,我也只是看看发现一些细节而以,感谢大刚学友
(y) ,我自己刚去看大刚学友提到的南传英译,翻成对佛法的掉举真的变成禅宗啦XD

尤其是菩提比丘的翻译,看完蛮感动的,解说:为何心会被对佛法的躁动抓住呢?因
为有了解佛法的渴望XDDD

而且这种精神上焦虑一但解决,就会瞬间有对佛法的领悟XD

以我自己曾实修过的,便是一直去问自己的话头,直到被紧紧抓住

即 参话头参到变成参疑团,等到疑团破掉就会有洞见(我从没进入疑团过,只有参过
话头)

菩提比丘原文:

 It is possible, however, that the "agitation about the teaching" is
mental distress brought on by eagerness to realize the Dhamma. This state
of spiritual anxiety, when suddenly resolved, can sometimes precipitate an
instantaneous experience of awakening. For an example, see the story of
Bahiya Daruciriya at Ud 1:10.

(心中被佛法抓住,但却还没入定XD,一旦对佛法的掉举解决,也就产生洞见===>禅
宗的操作)
Wed Oct 15 18:57:41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3
@Facebook
我自己想到一个解释,先声明是脑补,但启发於 大刚学友,即

行者们会感到掉举,是一般的掉举,但前提是行者已有对佛法的基础,即了解道理但
却未完全以止观体现,於是这位行者,想打坐却一直掉举,但知道自己这样是不对的
,[一直有想要修行佛法的意向,修止修观都好,却因掉举无法入定,也就是说:这
位行者感到掉举的前提,是一直把佛法挂在心中,但却被别的东西所影响,但行者的
意向却是朝向佛法的],也就因为这样,一但行者克服掉举,之前对佛法的修行意向
,修止修观都行,掉举为禅支的障碍,一但掉举去除,进入止道,可能连带的启动之
前把佛法放心中时累积的资粮,道便生起了。

即:行者虽然持续掉举,但背景脉络是行者一直想要修行佛法才有掉举的困扰,没学
过佛法的人可能认为掉举没甚麽,也就没困扰了。

同於大刚学友的,喊烧的人终究会吃下去(就算遇到困难)

第二,就可能解成对佛法的掉举,而在这种掉举中,可能隐含有观的意味(这里是我
的见解,不一定正确),当这种掉举也进入止,之前有的掉举之观,就跟止一起起作
用而生道。
Wed Oct 15 19:08:33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4
@Facebook
昨天好像有人问到止、观交替的问题,不过我一时找不到发问的原文,就回在这了:

南传的主流修行次第里,将止、观拆分成较细的分解动作,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修止
入定,出定後利用定的馀势来修观,因此主张止、观交替。例如先止入初禅,初禅就
是专心初禅,出了初禅时利用其馀势观察五阴而修观。

北传的主流修行次第里,则通常没有将止、观拆成分解动作,而较主张止观并行,修
止即有观、修观也终成止,只是初期重点的不同。

实务上每个人的根器不同、宿世修习的方法不同,最适合的方法不见得一样。有的人
学游泳要分解动作练习,有的人跳下水就会乱游了。

我所认识的止、观法门也不多,因此只是简单回答,还请站友知道较多的补充。

根据学术考查,现今所有的止、观方法,不论是南传还是北传,都是近代大师重新根
据经、论,而发明或发掘的,也就是说不论是哪一个国家,都曾有严重的佛教断层(
例如国王破佛),所以止观法门都失传过。还好留有经典文字,近代的大师再根据经
、论中的记述,自行实践後补足其细节,而传授各自领会的止、观法门。也就是说,
这些止、观法门是由近代大师各自定义的,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可言,也就不能说哪个
方法才是绝对正宗。所谓:「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都是好猫」。
Wed Oct 15 21:05:5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5
@Facebook
补充难陀火锅游记  原典出处 因为我没找到XD

北传:增壹阿含18品7经 南传:--(?)   关涉主题:事迹/降伏难陀之欲 (10/09/2013
21:50:21.美西时间更新)

增壹阿含18品7经[佛光本147经/2法](惭愧品)(庄春江标点)

http://agama.buddhason.org/AA/AAsearch1.php?str=%E9%9B%A3%E9%99%80&path=AA
147.htm
Thu Oct 16 23:07:43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6
@Facebook
Ud 1.10 这部似乎是 Ud 1.10 PTS: Ud 6

B?hiya Sutta: B?hiya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补充教材,菩提比丘引这部的动机我猜:可能是,学习佛法,有
些个案是从 内心怀疑自己是否解脱开始,也或许是某种对佛法的掉举,引起学佛法
的动机,进而修习

但疑问过後,如大刚学友所述,应该是 止观都要修,而佛陀在这一经的教导极其简
要,就是 看只是看 听只是听,类似正念的操作吧

大家可以看看,这样反而也无法把止观分出,只能说  印顺导师曾说过 杂阿含经有
些修法 是 定慧综合

Ud 1.10是小部经典  庄师兄没翻译,我有查到Thanissaro版本的如上

也有一个中文网站有翻译,但语法我看不太懂,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估狗一下
Thu Oct 16 23:31:33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7
@Facebook
周五和无著比丘讨论,他提到以前曾写了一篇文章,阐述南传三藏对此议题的看法:
http://www.buddhismuskunde.uni-hamburg.de/fileadmin/pdf/analayo/Yuganaddha
.pdf

最近事太忙,之後再来摘重点。当中提到的专业名词或经文,先列上给大家参考:

* Imperfections of Insight (Vipassanupakkilesa):

Corruption of insight; intense experiences that can happen in the course
of meditation and can lead one to believe that one has completed the path.
The standard list includes ten: light, psychic knowledge, rapture,
serenity, pleasure, extreme conviction, excessive effort, obsession,
indifference, and contentment.

c.f. http://www.wisdomlib.org/definition/vipassanupakkilesa/index.html

* 婆醯经 / Bahiya Sutta (Ud. 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e7a0c900101s7m4.html

* 麻疯病者经 / Leper Suppabuddha (Ud. 49)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Sutta/Kutthi2.htm

* 无碍解道俱存品第一俱存论(舍利弗造)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7%84%A1%E7%A4%99%E8%A
7%A3%E9%81%93%E4%BF%B1%E5%AD%98%E5%93%81%E7%AC%AC%E4%B8%80%E4%BF%B1%E5%AD%
98%E8%AB%96
Sun Oct 26 13:29:36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8
@Facebook
[文摘来了]

《杂阿含经》「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
、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一句,相当的南传经文
的四个译本:

1. 菩提比丘英译: “a monk’s mind is seized by agitation about the
teaching. But there comes a time when his mind becomes internally
steadied, composed, unified, and concentrated; then the path arises in
him.” c.f. http://noaimiloa.livejournal.com/49822.html

2. Thanissaro 比丘英译 “a monk’s mind has its restlessness concerning
the Dhamma [Comm: the corruptions of insight] well under control. There
comes a time when his mind grows steady inwardly, settles down, and
becomes unified & concentrated. In him the path is born.” c.f.
http://uwf.edu/wmikulas/webpage/Leaves/website/canon/anguttara/an4-170.htm
l

3. 元亨寺中译: “比丘意离於法之掉举,彼坚持。友!彼安住正内、正止、趣一境
、正持时,彼之道生”。但是元亨寺在翻译《无碍解道》时,又翻译成「有比丘,意
有被诸法掉举之所捉。友!彼之心内惟定住,於定坐时,彼一趣得定而道生。」

4. 庄春江中译: “比丘的心意被对法的掉举紧紧地握持,学友们!有那个时候:当
内心住立、安静下来、成为统一、入定时,他的道被生起了。”

巴利藏两个英译看似相反,两个中译也完全相反,可见此句并不容易解释。

无著比丘曾 有篇论文解释 Yuganaddha Sutta 对此议题有所著墨,该文提到南传经
文的字句 dhamm’uddhacca (直译为「被法的掉举紧紧的握持」),有二种解读:

1. 根据南传「《无碍解道》〈1俱存品〉俱存论」中对此经的说明(此论相传是舍利
弗所造),有十种「观随染」(光、超自然知识、狂喜、平静、喜悦、极度的信心、
极度的精进、著迷、陌不关心、知足)能让人执著,不如实知其无常,而无法彻底的
洞察。执著「观随染」也就是「对法的掉举」,而无法证道。若能正坐住心、调伏了
掉举,就能证道。

2. 解为「对了解佛法的极度渴忘而带来的焦虑」,由於对佛法的极度渴望,听到佛
解说法义後就开悟了,例如 婆醯经 / Bahiya Sutta (Ud. 8) 所载。

该文并以从未修过止观的人却在听佛说法後见法作为例子,例如 麻疯病者经 /
Leper Suppabuddha (Ud. 49) 中记载的麻疯病人,初闻佛法竟然短期内证得解脱,
并解释这是因为佛陀的说法极为强大、极有穿透力,能直接打破听众的执著。

从阿难所说来看,只要是阿罗汉不可能只有观而没有止,也不可能只有止而没有观,
一定迟早具有止与观,只是入手处的不同。

该文应该是无著比丘在尚未研究北传四部阿含前所作,因此没有参考北传经文。细部
来看,如果参考北传经文,有二处和南传不同:

1. 北传是翻译为「为掉举所持」,并没有说是对「佛法」的掉举:可见对於原文中
的「法」,北传的传抄者是解读为广义的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
物或道理),而南传的传抄者是解读为「佛法」。(个人认为南传的翻译比北传的翻
译容易解释,但都可能是正确的。)

2. 该文提到对於「止观和合俱行」,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 Mahasalayatana
Sutta 也提到这个概念,因此该经的方法算是「止观和合俱行」。然而此经的北传对
应经典是《杂阿含经》第305经「六分别六入处经」,并没有「止观和合俱行」这一
句话。客观来看,这个例子似乎不见得适合作为「止观和合俱行」的例子,只是因为
巴利藏该经有这句话,因此被南传解经者归类为「止观和合俱行」。(个人认为「六
分别六入处经」的例子比较属於「先观後止」,是先有观慧,然後导致「止观和合俱
行」,也呼应经中说的「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
观俱修,得诸解脱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简言之,这个句子在北传及南传都莫衷一是,後世在解经时毕竟都是从其他经中找可
以附会的例子归於四种当中的一种,因此不必太在意此句的「标准解」为何,只要对
整体经典中对止观的教导有较广泛的了解,自然就包含这四类能导致阿罗汉的修习法
了,毕竟此经中阿难也只是用他自己的话将各种成为阿罗汉的止观法归类为四类。
Sun Oct 26 15:32:31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19
@Facebook
感谢大刚兄辛苦整理文献,按个赞 (y) 。看完大刚兄的文摘  我倾向於 观随染说法
,也跟我自己之前的猜想有点像,不过还是有点不确认,贴出来大家批评讨论,即:

 掉举的存在背景脉络是观,在观的时候,行者免不了的有观随染,但 一旦调伏观的
掉举,行者於掉举时并非没有观,掉举时具有同时存在的观,一旦掉举被调伏,行者
进入有用可导致解脱的观,而後止升起、道也升起,符合 [先观後止]的顺序,这个
方法是说,这个路线一样是先观後止,只是观的时候有瑕疵,要先调伏瑕疵。

但第二个说法也是通的,就是行者怀有对佛法的掉举,一旦某个机缘成熟,例如听佛
说法,便马上调伏内心烦恼,同时具有止心,道生起

(但这个是特例,只因为特殊机缘,便使止生起,同时证悟(观的资粮应该也包含在内
,这是我个人认为:道生起时,必定含有止观两资粮))

只是这个路线,经文记载是 生起止 而後道生起,没有描述到 观的心理状态,但我
认为没有描述观的心理状态不代表没有观的资粮

第二个路线实在很特别XD,我自己认为,怀有对佛法的掉举可以,但还是乖乖的修止
观卡实在,佛或特殊证悟机缘不容易遇到啊,但止观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Sun Oct 26 15:49:35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20
@Facebook
我也认同陈建的看法。为了避免个人主观太重,此经的「读经拾得」我会重写,因为
经文的意义不明,南北传的解读又差很多,要怎麽写才能尽量减少我个人(以及论师
)的主观成份,又要在短短的「读经拾得」内让一般人看得懂,还得再想想 :D
Sun Oct 26 16:08:00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21
@Facebook
感谢大刚学友的努力,这一经难写导读啊XD ,从难陀证悟因缘为前方便,再来讲止
观先後或同时交互应用,最後引用南传禅修去除观的杂染方式作结 ,脉络有点大,
个人见解:如果实修的话,还是回归原本,从难陀路线,学习五停心观,持八关斋戒
,调伏掉举,最後专心止观的路线概要
Sun Oct 26 16:16:01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22
@Facebook
[本经的「读经拾得」简化为如下。基本上是著重古文献中的观点,不提个人的观点
,以尽量客观。]

本经中阿难用他自己的话讲出了四种可成就阿罗汉的修学次第:

1. 先止後观:先著重修定,後来才修观慧。另外像佛世时外道已修禅定,但不知道
四圣谛,听了佛法後开启智慧而能成道。

2. 先观後止:先著重观慧,後来才补足定力。例如先观「无常」,有观慧後而能「
舍」,因此修定得力。

3. 心意被对法的掉举紧紧地握持:修观但是卡关,调伏了障碍後才有突破。

4. 止观并行:止与观融合并行地修。例如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的修习,可
以同时具有止与观的功能。

经文中「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都是在说「止」,而「
分别於法、量度」或「於法选择、思量」是在说「观」。

这四种次第都和止、观有关,根据阿难所说,可知阿罗汉不可能只有观而没有止,也
不可能只有止而没有观,一定具有止与观,只是入手处的不同。

其中「心意被对法的掉举紧紧地握持」这一种次第,南北传的经文有较大的差别,南
传经文的翻译也莫衷一是。较主流的解读是根据南传《无碍解道》论中所述,有十种
「观随染」(光、超自然知识、狂喜、平静、喜悦、极度的信心、极度的精进、著迷
、陌不关心、知足)能让人执著,不如实知其无常,而无法彻底的洞察。执著「观随
染」也就是「对法的掉举」,而无法证道。若能正坐住心、调伏了掉举,就能证道。

对这一种次第,南北传其馀的各种解读则收录在线上的「进阶辨正」中。

c.f.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1.html#五六○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7%A0%94%E8%A8%8E_%E7%
82%BA%E6%8E%89%E4%BA%82%E6%89%80%E6%8C%81_%E4%BB%A5%E8%AA%BF%E4%BC%8F%E5%B
F%83%E5%9D%90_%E6%98%AF%E6%8C%87%E4%BB%80%E9%BA%BC%E4%BF%AE%E6%B3%95
Sun Oct 26 17:03:08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23
@Facebook
印象中南传一般是认为止观无法同时修,因为南传把止观的分解动作拆得比较细,止
就专心止,止完才观。不过在南传『无碍解道』这部论中,解释此经经文列了十几种
「止观俱行」的修法,看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的修法就是有办法「止观俱行」
的?例如观「无相」既能增进慧,也能增进定?

我把该品放在: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7%84%A1%E7%A4%99%E8%A
7%A3%E9%81%93_1%E4%BF%B1%E5%AD%98%E5%93%81_%E4%BF%B1%E5%AD%98%E8%AB%96 提
供有兴趣的人参考。不知道我这样解读是否正确?

(本版还是以经律为依归,只是这经可参考的资料太少,所以也查查论。)
Mon Oct 27 21:13:09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0经中
#24
@Facebook
南传应该还是有止观俱行的情况,主要是在证果时候。我引用一段《阿□达摩概要精
解》的内容:

当他如此观照时,由於其智已成熟,(他感到:)「如今(道)安止即将生起。」於
是,在有分断之後生起了意门转向;随著生起的是两个或三个缘取目标的无常等任何
一相的观智心。它们被称为遍作、近行与随顺。当行舍智与随顺智圆满时也被称为「
导向出起之观」。

--《阿□达摩概要精解》第九章:业处之概要

有老师提到,这一段就是在谈「止观双运」(止观俱行)的状态。

我个人的理解是,当我们以色法为所缘,修止达至一心时,可证入色界禅。再以名法
或概念法为所缘,修止达至一心时,可证入无色禅。而这里所谓的止观双运,是先修
观禅,例如以「无常」为所缘,观察五蕴的无常相,这就是「观」。如上文所说,当
观智成熟时,会生起(道)安止,也就是以「无常」为所缘而达至「一心」,此时同
时是止与观,接著行者就可生起果定,证得圣果。

这时就是止与观俱行的状态。
Wed Oct 29 01:48:09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