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
@Facebook
什麽是「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

这是今天读经班对於《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09经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4.html#六○九 ,讨论许久的问题。

大家有什麽看法?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四念处集、四念处没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念处?集、四念处?没。谛听,善思。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如是随身集观住,随身灭观住,随身集灭观住,则无所依住,於诸世间永无所取。

Mon Nov 03 00:13:1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2
@Facebook
个人猜测浅见:作意於集法,则正见(如实正观)集法;作意於灭法,则正见(如实正
观)灭法。
Mon Nov 03 00:18:30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3
@Facebook
谢谢 Wizer 的回覆 :)

就经中常见「A集则B集」这样的句型来看,通常是说A缘生B,没有A就没有B。就这句
型的角度,Wizer 的解释似乎比较不符合。不过 Wizer 说的意义我是认同的,只是
似乎比较不是这句的直译。
Mon Nov 03 18:43:15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4
@Facebook
读经拾得的注解里,关於观身是在第一及二,应该是互为关联的修习解释?。但目前
看来第一及二似乎搭不起来。可能得在心里试著用白话说明以□清?
Mon Nov 03 20:05:0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5
@Facebook
想法的形成(法集)来自于思维运作(忆念集)。
Mon Nov 03 20:41:0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6
@Facebook
杂阿含609经 在 瑜伽师地论<摄事分> 解释 如下:

又瑜伽师

<观行>

了知<身等因缘>生已,复於<三世>身等诸法,住<无常观>;由住如是无常观 故,於
诸後有,终不依止後有爱住。



又现法中,於一切行,若内、若外,都不执取我及於所。



又於<未来>,当知安住<集法>随观;於<过去世>,当知安住<灭法>随观;於<现在世
>,生已无间尽灭法故,当 知安住<集、灭法>随观。



<修行过程>

由彼最初,於身等法观缘生性,悟入无常;悟入如是无常性已,於诸爱见杂染等处,
多修习住,净治其心,如是作意方得圆满,由此为依,能随获得究竟漏尽。



<总结略义>

又<一切法> ,以要言之,谓善不善,若杂染品,若清净品。

当知此中诸<杂染品>,皆用<非理作意>为集;诸<清净品>,皆用<如理作意>为集。如
是一切,总略说名作意为集。

<读经拾得>:

依<摄事分>的看法,这部经是在教导我们依身、受、心、法由粗至细观察所缘的三世
差别,由此悟入无常法性,进而修证圆满。

而<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可以说是观察由<不如理作意>而引生杂染的十二因
缘流转的过程,以及经由<如理作意>而还灭十二因缘的过程。还灭的过程我们还可以
参照杂阿含第8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



「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於<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
尽。如是,过去、未来受、想、行、识无常,况现在识。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
去识,不欣未来识,於现在识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Mon Nov 03 21:41:30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7
@Facebook
<集法><灭法><集灭法>的观行,<摄事分>也解释的很清楚:

复次、於诸行中,有四决定:一、无常决定,二、苦决定,三、空决定,四 、无我
决定。



    云何诸行无常决定?由三种相,当知过去、未来诸行尚定无常,何况现在!



何等为 三?谓先无而有故(诸行起),2.先有而无故(诸行尽),3.起、尽相应故。



     (集法对治断见)

   若未来行先所未有(未来行是过现所无的),(所以过、现、未)定非有者,是即应
非先无而 有,如是应非无常决定。由 彼先时施设 非有,非有 为先,後时方有,是
故未来诸行无常决定。



    (灭法对治常见)

   若 现在 从缘行生已,决定有(有,不变异了)者,是即应非先有而无,未来诸行
便应非是无常决定,现在诸行亦应不与起、尽相应。由现在行从缘生已,非决定有;
以有为先,施设非有,是故过去诸行无常决定。



   (现法无常决定)



  如是现在诸行,因未来行先无而有,因过去行先有而无,由此施设起、尽相应。是
故说言:当知去、来诸 行无常性尚决定,何况现在!是名诸行无常决定。

<读经拾得>:

有趣的是,现在法的无常决定,是总观集灭(过去未来)而生的。佛法讲说:一切法都
是新新而起,刹那灭去,我们以为的当下,转顺即成过去了,怎麽能够思念的到呢?
Mon Nov 03 21:51:54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8
@Facebook
To Linus Hsao: 的确这整卷的注解及拾得都还只是草稿,有待大家一起完善。为了
严谨,原则上「注解」提供直译,不加入任何个人的诠释,「读经拾得」则可加上合
理的诠释。您佬要不要帮忙解说一下?谢谢!
Tue Nov 04 00:23:40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9
@Facebook
蔡忏摩 的「读经拾得」很不错,我会思考如何整合进该卷的「读经拾得」中 :)
Tue Nov 04 00:24:46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0
@Facebook
六根的"食物"为何?和修习之间的关系为何?请回忆阿含经。
Tue Nov 04 18:37:1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1
@Facebook
许多人以为六根是以「境」为食,但其实是以六识(六种知觉)为滋养的食物。
Tue Nov 04 18:57:1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2
@Facebook
这边用「六根」的食物来分析身念处好像有点怪怪的 :) 因为此经是讲身、受、心、
法的集与灭,六根的「眼、耳、鼻、舌、身」是在身上没错,但「意」根是跟「受、
心、法」都有关,不是直接对应到身念处。

或许 Linus Hsao 是想将这边的「食」解为「四食」?这点我当初也想过,这种解法
想起来就比较高尚,但仔细分析四食:「粗抟食、细触食、意思食、识食」则含括了
身受心法乃至五蕴的升起,不只是身念处。

不过 Linus 的想法也可引申出一个有趣的议题:四食是否各自对应到四念处?粗抟
食因缘生身,细触食因缘生受,意思食因缘生心,识食因缘生法??(後面两个怪怪
的 :D )
Tue Nov 04 20:57:49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3
@Facebook
很单纯的就是对一个修止观的行者而言,六根的食物为何?和修习的关联为何?什麽是
"随身集灭观住"?
Tue Nov 04 21:41:20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4
@Facebook
第一动是地基,基础盖的稳房子就不歪,可别急著跳第四动。
Tue Nov 04 21:43:2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5
@Facebook
想要了解609经,还可以对读几部经

( 三七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 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
者、抟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

(食集则身集)

若比丘 於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诸行增
长,行增长故当来有 增长,当来有增长故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
。

(食灭则身没)

若於四食无贪、无喜,无贪、无喜故识不住、不增长,识不住、不增长故不入名色,
不入名色故行不增长,行不增长故当来有不生、不长,当来有不生长故於未来世生老
病死、忧悲恼苦不起,如是纯大苦聚灭」。

( 五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 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观
此五受阴是生灭法,所谓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 …。想……。行……。(此
)识,此识集,此识灭。

云何色集?云何色灭?云何受、想、行、识 集?云何受、想、行、识灭?爱喜集,
是色集;爱喜灭,是色灭。触集是受、想、行集,触灭是 受、想、行灭。名色集是
识集,名色灭是识灭。比丘!如是色集、色灭,是为色集,色灭。如是 受、想、行
、识集,受、想、行、识灭,是为受、想、行、识集,受、想、行、识灭」。
Tue Nov 04 23:00:13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6
@Facebook
我自己觉得,阿含经的「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比较不容易理解,而南传的
「从作意集而有法的集起;从作意灭而有法的灭没」比较好解释。

我引用一段《阿□达摩概要精解》中的说明。

作意(manasikara):此巴利文的直译意义是「心的造作」。作意是令心转向目标的
心所;通过它目标得以呈现於心。

在南传论藏解释心路的过程中,缘根境而生识,并且对目标有初步的认识後(受、想
),就会产生造作(行)。这里的造作就是由作意来决定,若是如理作意,则产生的
是善心。若是不如理作意,则可能是对目标生起贪□痴心。

但不论是善是恶,都是由作意而起,所以就能解释「从作意集而有法的集起;从作意
灭而有法的灭没」。

反而是阿含经的「忆念」不知如何解释?「作意」可以解释是生起法的因缘,而「忆
念」似乎是说某法已经生起了,但因为忆念所以才知道这是某某法。

[後记] 以上的看法似乎不是很精准, 把心念处与法念处可能有混淆来说明, 我得再
想想才行.
Tue Nov 04 23:01:59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7
@Facebook
透过对读我们知道,集和没对一个修行者来讲 是 苦集 和 苦灭,也可以用十二因缘
的流转和还灭来说明。至於长养身体的食物是甚麽呢?让身体安住的有胺基酸、碳水
化合物、氧气……..一大堆,但解脱者关心的,是於「食」不生喜贪,而方法是正观
缘起。

( 九)

「色无常,无常即苦, 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
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 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
观。圣弟子如是观者,厌於色,厌受、想、行、识 。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
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Tue Nov 04 23:03:35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8
@Facebook
我在上上则自己的看加了[後记] :

以上的看法似乎不是很精准, 把心念处与法念处可能有混淆来说明, 我得再想想才行
.
Tue Nov 04 23:25:45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19
@Facebook
刚刚看了南传对应的经典,里面没有阿含的「随身集灭观住」那一部分,感觉单纯了
不少。

「比丘们!什麽是身的集起?从食集而有身的集起;从食灭而有身的灭没,从触集而
有受的集起;从触灭而有受的灭没,从名色集而有心的集起;从名色灭而有心的灭没
,从作意集而有法的集起;从作意灭而有法的灭没。」
Tue Nov 04 23:27:0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20
@Facebook
阿含经经文精确度高但也言简意赅,是师父的实修口诀,经常阿含中几句话,大乘经
典得花几百字来说明。

「随身集灭观住」是非常"实修"的描述,转成实修修习之断句方式为:

观 {随[(身集)灭]}  -> 住

请注意"观"是实作之法门的意思,所以移动至句首会比较容易理解意思。透过正确的
"观"能维持"住","住"的意思是「稳地不散动」。"观"会随法门不同而有不同的作法
,最好以一个自己修习中的法门(如安般法)的过程来思考四念处的理论。

世尊所说的止观二道,初期都必须练习「抓住心中那几只乱跳的动物」,也就是蹲马
步过程,换句话说四念处即是抓动物过程,会愈抓愈细。

此外,别忘了第1动之「观身」如果圆满,会达成"灭",请思考"灭"的是啥?如果把
第1动的"食"解释成以「食物滋养身体」,那要达成"灭"不就得不吃or死翘翘?

另,本经说到四念处修习要及格,都得各自达成"灭",因此想理解"灭"的是啥,就得
由经文解译出「实作的过程」为何。
Wed Nov 05 00:11:5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21
@Facebook
「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应该指的,是相当於唯识中五遍行:「作意、触、
受、想、思」中的「想、思」。

因为五盖(贪欲、□恚、睡眠、掉悔、疑)及一切诸法因「想、思」而生起、增上、
住著,如能见缘起,证悟四圣谛,那麽「想、思」则灭,则能调伏了五盖,诸不善法
亦没。则也就依次升起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
定觉支、舍觉支)趣向解脱。

因此可说「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为「想、思集则法集,想、思灭则法没
」。
Wed Nov 05 14:16:05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22
@Facebook
有一些细微处我还是无法分的很清楚, 例如这二段:

《中阿含经》卷24〈因品4〉: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

....中略...

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

(CBETA, T01, no. 26, p. 584, a5-25)

有贪欲心如实知算是心念处. 而法念处有提到五盖, 五盖也有贪欲盖. 那上面二段经
文的实际差别在哪里?

以「名色集则心集」来看第一句, 是很合理, 贪欲心也是一种心识, 符合「名色集则
识集」.

而法念处中五盖的贪欲, 若是用「不如理作意」而生起贪欲的角度来看, 也符合「从
作意集而有法的集起;从作意灭而有法的灭没」。

但如果第二句的重点在於要知道这种心(贪欲心)的名相称为「五盖」、「贪欲盖」,
那麽就需要想蕴的作用, 这样就符合「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不过我觉得
法念处应该不会把重点放在知道这些诸法的名称。
Wed Nov 05 15:25:48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23
@Facebook
周师兄提到「忆念」相当於唯识中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中的「想、思
」.在南传则是分成七遍一切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

我的看法是南传的「从作意集而有法的集起」就是指「作意」.而北传的「忆念集则
法集」是指「想」(纯粹依文解义, 而且念也多少有作意的味道, 只是「忆」看来是
最接近想蕴). 而五盖都是属於「思」心所的□围.

所以南北传的差别就在是「作意」或「想蕴」. 其实五遍或七遍都是存在的, 只是谁
为主角的问题而已.
Wed Nov 05 15:33:4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24
@Facebook
突然想到,或许底下经文第一句是针对「心」, 而法念处是指整体的, 例如爱有六爱
身, 眼爱, 耳爱....乃至识爱, 心中起贪爱是心念处, 整体的观察才是法念处的重点
.

《中阿含经》卷24〈因品4〉: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

....中略...

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

(CBETA, T01, no. 26, p. 584, a5-25)
Wed Nov 05 15:37:58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25
@Facebook
对於长期读摄事分的人(我)应该要提出一下:(瑜伽师地论....85卷)....为初邪界有
情,说因灭故行灭,由行尽门说无常性,为调伏彼邪胜解、界故。

为随第二邪界[P4]有情,说因集故行集,由行起门说无常性,为调伏彼邪胜解、界故
。

..........................................................................
.......................................初邪界(常见)←行尽门(因灭故行灭
)说无常性

         第二邪界(断见)←行起门(因集故行集)无常性
Wed Nov 05 21:01:1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六○九)[0171a2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26
@Facebook
《杂阿含经》卷26:「若不正思惟者,未起贪欲盖则起,已起贪欲盖重生令增广;未
起□恚、睡眠、掉悔、疑盖则起,已起□恚、睡眠、掉悔、疑盖重生令增广。未起念
觉支不起,已起念觉支则退;未起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不起,已起择法
、精进、猗、喜、定、舍觉支则退。」(CBETA, T02, no. 99, p. 189, b11-17)

四念住的「念」,梵文 smrti, 巴利文 sati,又译为「忆念」。因此「忆念集则法
集」意义可能同於「念集则法集」(只是这样读者更看不懂了),可以解释为有好好
实行四念处的话,则善法(如「法念处」讨论的七觉支)可升起。

注解如下,如有不精确的地方请指正:

 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有「忆念」才有「诸法」,没有「忆念」则没有「
诸法」。例如有四念处,才能培养七觉支,反之亦然。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从作意集
而有法的集起;从作意灭而有法的灭没」。可参见《杂阿含经》第704经所说,正思
维(如理作意)会令七觉支增长、五盖退没,不正思维(非理作意)会令五盖增长、
七觉支退没。
Wed Nov 05 23:11:44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