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修习四念处
#1
@Facebook
《杂阿含经》卷二十四是「念处相应」的前半段,多为谈四念处的福利、譬喻,可惜
「念处相应」後半段经文佚失,因此详细的修行方法要参考《增壹阿含经》卷五〈12
壹入道品〉第1经、《中阿含经》卷二十四〈4 因品〉第98经念处经,及南北传其馀
相关经典,以下列举这些经中最常提到的四念处修习法:

一、身念处:身念处有很多种方法,每个人最适合的方法不同,但都著重在觉知当下
的身体状态以收摄心念,进一步则可以正念观察身体的本质。

1. 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例如走路时,觉知
正在走路;站著时,觉知正在站著;改变姿势时,觉知正在改变姿势;这样能不被各
种思绪牵著走,将心定锚在身体内,并进一步「正知」,而善护根门。

2. 观呼吸:例如知道目前的呼气或吸气是长的还是短的,是冷的还是热的,到更敏
锐地了解呼吸的开始、中间、结束,乃至呼吸对全身的影响。

3. 不净观:观察身体是由皮肤、不同的血肉器官、乃至骨头组成的,而得知美丽的
外表只是幻象,其实是不净的。

4. 四界分别观:分别观察身体的构成元素如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
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和构成外在物质的元素并没有不同,其实身体中无
我。

5. 腐□观:观察□体的腐化过程,而能体会无常,并放下执著。

二、受念处:

觉知当下的受是苦、乐、还是不苦不乐,单纯地了解是哪种受,发现受一直在生灭变
化,没有一个「我」在里面。

三、心念处:

觉知当下的心念是有贪、无贪、有□、无□、有痴、无痴,乃至散乱等状态,客观地
分析心念的变化、发现是无常的。

四、法念处:

修习心念处纯熟时,则可及早发现并调伏妨碍修行的心念,也就是五盖(贪欲、□恚
、睡眠、掉悔、疑),调伏了五盖则也就依次升起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
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觉知诸法、见缘起,证悟四圣谛。

以上所述的各方法、各步骤,皆一语代过,然而在实际修习时,通常反覆再三练习一
个步骤以至纯熟,初学时甚至须要以「天」计的较长久的时间,才进展到下一个步骤
,不只是文义上的理解,而要清楚、现前地觉知。

已修习四念处纯熟的人,若因日常生活的烦忧而使心散乱掉了,可先回到身念处收摄
身心,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1经所述,心念较安定後才进阶到其馀念处。

精勤修习四念处,能在行、住、坐、卧时都修行,并引生正定,终至成就道果。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四念处
#2
@Facebook
大刚兄:入出息只要觉知长、短息、全息、微细息,是否有觉知冷或热?感恩!
Mon Nov 03 19:35:35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习四念处
#3
@Facebook
《增壹阿含经》卷七〈安般品17〉是有知冷暖的这段:「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
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CBETA, T02, no. 125, p. 582,
a17-18)

不过微细的次第各经中并不统一,只要能念住在呼吸上以收摄心念,并提升心念的层
次,就可以了。因此後世对於烦恼浊重的人也发展了「数数字」的数息法,先加了一
个收摄最粗重烦恼的步骤。
Mon Nov 03 19:41:07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