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内身、外身、内外身
#1
@Facebook
「内身、外身、内外身」

《杂阿含经》第610经中提到身念处在观察「内身」纯熟後,可以观察「外身、内外
身」;受念处在观察「内受」纯熟後,可以观察「外受、内外受」;心念处和法念处
也是如此。

这是说四念处的修习是先观察自己、再观察他人或外界。

然而《阿含经》中没有详细的定义「外身、内外身」乃至「外法、内外法」,论典大
多主张四念处的「外」是指「他人」,「内外」则是对观察的对象作如实的理解,不
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而是客观地、不执著地、如实地觉知。

以念住「外身」为例,可以观察他人的身体甚至自身以外一切的色,例如就修习「不
净观」来说,观察他人的身体也是「不净」的;就修习「四界分别观」来说,观察身
外的物理世界也是由四大构成的。觉知「内外身」则已不计较是身内还是身外,不是
由自我中心来区分,而是客观地观察物理世界的本质、组成元素都是一样的。有禅定
能力的人可藉由禅定而觉知,尚没有禅定能力的人则依据科学也能理解自己的身体和
外界的组成元素都是一样的。

以念住「外受」为例,要完全觉知他人的受,须要有他心通。没有他心通的人,则可
以透过观察他人的身体行为、表现(也就是觉知「外身」纯熟),以发展对於他人的
感受的觉知。觉知「内外受」则已不计较是自己的受还是他人的受,不是由自我中心
来区分,而是客观地观察受的本质。

没有他心通的人,也能透过观察他人的外表而推敲他人的内心状态,这个概念在经典
中有提到,例如《中阿含经》卷四十八〈双品4〉:「缘於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
当以二事求解如来:一者眼知色,二者耳闻声。」(CBETA, T01, no. 26, p. 731,
b9-11)

c.f. 


?(六一○)[0171b14] - agama: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是华人界第一个佛学专站。提供佛学讨论交流,基於佛陀遗教,探寻佛陀本怀,实践於日常生活,见证於慈悲智慧。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内身、外身、内外身
#2
@Facebook
.......[论]问曰:四念处中有种种观,何以但说十二种观?所谓若内、若外、若
内外?

复次,何等是内?何等是外?内外观已,何以复别说内外?

复次,四念处中,一念处是内,内法中摄,所谓心;二念处是外,外法中摄,所谓受
与法;一念处是内外,内外法中摄,所谓身。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8/1509/048.htm
Tue Nov 04 21:32:39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内身、外身、内外身
#3
@Facebook
在 《念住:通往证悟的直接之道》 这本书的第五章「5.1内随观和外随观」中,无
著比丘有对於各种论的「外身」的定义,作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可以见到论中的各种
解释五花八门,不过合理的解释就那几个 :)

此书中译电子版从以下网址下载: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ati_index.htm
Tue Nov 04 21:45:23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内身、外身、内外身
#4
@Facebook
我不知道大刚兄的感觉如何?me~~~>大智度论比较清楚(内外身)
Tue Nov 04 22:44:52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内身、外身、内外身
#5
@Facebook
大智度论是列了几种不同的解释,然後说这些都说得通。

不过这本来就是大智度论的风格,倒不是在此议题上有何特殊 :)
Tue Nov 04 22:47:28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内身、外身、内外身
#6
@Facebook
对了,本次关於「四念处」,和无著比丘的讨论会连载在「狮子吼□同学会」社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talk/

因为不是100%讨论经文,因此不适合放本社团;也不是单纯的提问,所以不适合放「
佛法、佛学与佛教」社团,就放上「同学会」社团了:)
Tue Nov 04 23:12:09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内身、外身、内外身
#7
@Facebook
摸头发,用镜子看头发,剪头发下来看头发,这三者就不同
Fri Nov 07 00:04:43 2014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