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没看到大正藏中有『非想非非想入处无法修观是经论一致的说法』的这种结论
,以sati所举的长阿含该经文本身并没有这种解释。其中『...「先有想生然後智?
先有智生然後想?为想、智一时俱生耶?」佛言:「先有想生然後智,由想有智。」
...』是世尊在回答『想知灭定』中如何证得解脱,和非想非非想能不能起观并无关
联。
《长阿含经》卷17:「
梵志又白佛言。诸想中。何者为第一无上想。
佛言。诸想.诸言无想。於其中间能次第得想知灭定者。是为第一无上想。
梵志又问。为一想。为多想。
佛言。有一想。无多想。
梵志又问。先有想生然後智。先有智生然後想。为想.智一时俱生耶。
佛言。先有想生然後智。由想有智。」(CBETA, T01, no. 1, p. 110, c4-12)
这其中有一点很容易混淆,那就是该经文中的『想』和五蕴的想蕴是不一样得。这也
是为何sati所引的经文中提到入了非想非非想後一样『有"想"可得』。
《长阿含经》卷17:「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不用处。入有想无想处
。梵志。彼不用处想灭。有想无想处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彼舍
有想无想处。入想知灭定。梵志。彼有想无想处想灭。入想知灭定。以是故知有因缘
想生。有因缘想灭。彼得此想已。作是念。有念为恶。无念为善。」(CBETA, T01,
no. 1, p. 110, b11-18)
接著世尊在一次说明如何灭非有想非无想处。
《长阿含经》卷17:「彼得此想(非有想非无想)已。作是念。有念为恶。无念为善
。彼作是念时。彼微妙想不灭。更□想生。彼复念言。我今宁可不为念行。不起思惟
。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灭。□想不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
灭。□想不生时。即入想知灭定。」(CBETA, T01, no. 1, p. 110, b17-23)
在非有想非无想中修观时,观察到的就是经中的另一种形容词『念』,并思维『有念
为恶,无念为善。』。该念是啥?那就是四识住(请查阿含经)中所描述的启动四识
(色受想行)的核心,也就是『识』。也就是说,观察色受想行时观察到的是"识"的四
种运作方式,而到了非有想非无想时,修观就必须要能观察到这个最核心的元素(也
就是识)并灭之,才能灭非有想非无想。灭了非有想非无想就完成了灭五蕴(还不是
涅盘,但有了证涅盘的资格),此为阿含中世尊所说的解脱道之法次法向。而上述经
文是以"念"来形容这个四识住的基本元素。
sati所引的长阿含经中,用了几种方式来形容那个最基本的核心,一是念(如上),一
是想。
《长阿含经》卷17:「彼复念言。我今宁可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彼不为念行。不起
思惟已。微妙想灭。□想不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灭。□想不生时。即
入想知灭定。
佛告梵志言。善哉。善哉。此是贤圣法中次第想灭想定。」(CBETA, T01, no. 1, p.
110, b28-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