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中说初果「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等於没有定。
相当的南传增支部第三集 85, 86 经, 经文节录如下: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学 处,
彼虽犯此亦还於净。何以故?诸比丘!我不因此而说彼[虽为圣人]是无堪 能者。然而
,凡於根本之净行[及]顺应於净行之中,彼之戒是坚固,又坚住於 戒而受学学处。
彼能尽三结故,成为预流、不堕法、决定、趣於正觉。 …… 彼能尽三结故,贪、□
、痴薄故,成为一来,唯来此世一次,即作苦之边际。
此经也是说以戒为主,定慧为辅,可证初果及二果。
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
彼虽此,亦能还於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堪能者。 然而
,凡於根本之净行[及]顺应於净行之中,彼之戒是确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学 学处。
彼五顺下分结尽故,成为化生,於彼处般涅盘,从彼世是不退转法。
以修戒定为主,慧为辅,可证三果。
五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全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
彼虽此,亦还於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堪能者。然 而,
凡於根本之净行[及]顺应於净行之中,彼戒是确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学学处, 彼漏
尽故,於现法自了知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而住。
戒定慧圆满,可证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