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杂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记载的念佛行法
#1
@Facebook
「《杂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记载的念佛行法」

华人佛教徒应该都听过「念佛」,这是家喻户晓的法门。正由於这法门太普遍了,每
年阿含经读经班读到念佛的相关段落时,大家都想多多研究《阿含经》中是怎麽介绍
修行念佛的。而在四部阿含中,《增壹阿含经》卷二对念佛法门讲述相对最多,因此
该段经文自然成为大家每年必定朝圣的经文,今年也不例外。

《增壹阿含经》教如何念佛的经文全文可见: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1:%E5%A2%9E%E5%A3%B9%E9%
98%BF%E5%90%AB%E7%B6%93%E5%BB%A3%E6%BC%94%E5%93%81%E7%AC%AC%E4%B8%89#一

这段经文由於讲述的东西很多,看了之後常会让人难以消化,甚至有人会感觉到:「
念佛怎麽这麽复杂呀?到底是要念哪些东东?每四字一偈都是念佛要念的不同的主题
吗?」好像也没见过有人针对这段经文作较系统化的分析。

多读几篇经还是有好处,在读这段经文二十年之後,总算看到其基本的脉络了,原来
本经所载的念佛法,包含以下列的各个角度念佛:



1. 形像: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
十力具足,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



2-1. 戒: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



2-2. 定:如来三昧,未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慢强梁,诸情□怕,欲意
、恚想、愚惑之心、犹豫网结,皆悉除尽。



2-3. 慧:如来慧身,智无崖底,无所挂碍。



2-4. 解脱:如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言我当更堕於生死。



2-5. 解脱知见:如来身者,度知见城,



3. 觉他:知他人根,应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
者,皆具知之。



其中「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即「五分法身」(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
)。
Mon May 18 21:47:46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记载的念佛行法
#2
@Facebook
《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十、三十三所记载念佛是「念如来事」,并以如来十号(古
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
、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例。其中卷二十第550经并强调最好行、住、坐、
卧随时念佛。

《增壹阿含经》卷二记载念佛是念如来形像、五分法身(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觉他,这几个层面。在实作上是以坐姿念佛为主
。

其中《杂阿含经》的念如来十号,可说是後世持名念佛的本源;《增壹阿含经》的念
如来形像,可说是後世观想念佛的本源;《杂阿含经》卷五十第1349经甚至提到天神
观佛陀的足迹以念佛,各经所载可说是相通的,无非是以念佛陀相关的形像或功德作
为念住的入手处。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8%89%E5%8D%81%E4%B8%89#九三二
Mon May 18 21:50:11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记载的念佛行法
#3
@Facebook
还有一个或许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杂阿含经》和《增壹阿含经》中所教念佛法门的
叙述,次第是以持名(十号)或者观佛形象,带入对佛功德的思惟(十号是在说佛的
功德,五分法身也是在说佛的功德),基於此而成就念住。

个人试了是发现思惟佛的功德(次第思惟十号或五分法身)的效果蛮明显的,还请问
大家的经验或在相关经律研究的心得如何?
Tue May 19 07:42:15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记载的念佛行法
#4
@Facebook
个人实修经验,常在一个人独处时,胡思乱想,思考佛陀十号,会较无恐惧,而且我
之前因人际而生的不平衡感,也会稍稍被冲淡,可是我觉得思维佛十号,比较像念跟
思惟(行蕴),帕奥禅法操作上是将其当作止禅业处时,会刻意将十号其中一个捡出来
,专念如阿罗汉。总之,念佛陀十号比较像念(因为有一点点思考,不是安止於业处
),当然也可操作成止,是入门阶梯。从念佛引到六念:而印顺导师说:六念法门是
从浅通到深,我自己是觉得,一开始的六念比较是安心用,真的要更深,我觉得特点
是在:六念中的法,当我念完六念安心时,更深入的会去思考:法是甚麽?当观色无
常....

不过我自己实修时发现的一个误区大家可以参考:就是当心慌意乱时,不容易思考法
,在现实生活中,紧急状况如:看到不舒服者迎面而来、晚上要咪听赶报告时等等,
这个时候,心的状态因为是高举、紧张的,不适合思考[法],这时还是安止於[念佛
],不要用太多思考比较好,我自己由於个性极端,在这种状况下有时还硬要思考,
结果是:连手边的事都做不好,越思考越慌乱。(我想这跟七觉支应用的经文类似)总
之,佛法的应用,并非全然一体适用,还要看状况跟次第应用,有点复杂,但就好像
要随身带很多工具,水来土挡、火来水灭这样,不是所有问题都用一样的方法可以解
决。
Tue May 19 10:38:04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