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无记是十四个佛陀不予回答的问题:
1. 世间常:宇宙的主体是永恒不变的吗?
2. 世间无常:宇宙的主体是无常的,会消失而一了百了(断灭论)吗?
3. 世间亦常亦无常:宇宙的主体是常也是无常吗?
4. 世间非常非无常:宇宙的主体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吗?
5. 世间有边:宇宙有边界吗?
6. 世间无边:宇宙没有边界吗?
7. 世间亦有边亦无边:宇宙既是有边界、又是没有边界吗?
8.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宇宙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吗?
9. 如来死後有:如来死後常存吗?
10. 如来死後无:如来死後不存在吗?
11. 如来死後亦有亦非有:如来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吗?
12. 如来死後非有非非有:如来死後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吗?
13. 命即是身:生命(灵魂)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吗?
14. 命异身异: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吗?
外道的问题本身就有错,不是从因缘观如实地看世间,所以佛陀才不加以讨论或回答
这些问题。
十四无记的「世间无常」和佛教所说「世间无常」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实际的意义却
不一样。十四无记所说的「世间无常」是将宇宙(世间)视为一个主体、大我,认为
这个主体是无常,会消失而一了百了,属於断灭论。佛教所说的「世间无常」则是基
於因缘的分析,描述人世间的迁流变化,而非有一个主体、大我。
十四无记中「如来死後无」和佛教所说的「涅盘」也不相同。十四无记所说的「如来
死後无」是将如来视为一个主体、灵魂,认为这个灵魂会消失而一了百了,属於断灭
论。
如果如来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那就是「我见」;如果认为如来死後就没了,那
就是「断见」,而佛陀则发现且证知世间是「缘起缘灭」的:不管身心,都是无常的
,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叫做如来。而在究竟的
角度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於五阴了,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那
又怎麽能说如来死後有、如来死後没有呢?问题就错了,因此不予回答。
十四无记中「命异身异」和佛教所说的「轮回转世」意义也不同。十四无记的「命异
身异」认为有个永生不变的灵魂,佛教则认为身心都是持续因缘变化的,所谓的意生
身或中阴身也是因缘生灭。
要如何正确地看待「十四无记」的问题?可参见卷十第262经:「如实正观世间集者
,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於二边,说於
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离於有、无的二边,离於断、常的
二边,以因缘法讲说世间完整的面貌。
关於佛陀应对「十四无记」的说法,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五第106经、卷三十二第
905经、卷三十四第962经,《中阿含经》卷六十第220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
18经欢喜经。
《杂阿含经》「婆蹉种出家相应」的内容为卷三十四第940~956经,记录佛陀及弟子
和种姓为婆蹉的外道出家人的互动和说法。婆蹉原先一直执著在十四无记的问题上,
後来佛陀引导他离於十四无记的戏论,依於佛法观察世间,并亲自体证佛法,他发现
佛法的利益後也从佛出家,後来证得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