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目前的「对应经典」,有二项补充建言:1.应增巴利原典出处资讯,2.
SuttaCentral将对应经典分为 full parallels & partial parallels,即更严谨分
为全部或部分对应,最好也能严谨细分,更能为学术单位所接受。
1. 巴利原典出处资讯,举例来说,《杂阿含经》卷33第926经
[对应经典]
《别译杂阿含经》卷八第151经。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1〈依止品1〉第11经。
这里「对应经典」是参考庄居士版本,问题在庄版经号不同於巴利圣典协会Pali
Text Society (PTS)所编经号,应是庄居士自己整理的经号,SuttaCentral 是采用
PTS的经号如下:
SuttaCentral:SA 926 T 99.926 迦旃延 T ii 235c27 SA2 151, AN 11.9
所以SuttaCentral是第9经,而非庄版的第11经
SuttaCentral:AN 11.9 [AN 11.10] Sandha [Saddha] AN v 322 SA 926, SA2
151
SuttaCentral指出「巴利原典出处」AN v 322,经号AN 11.9或AN 11.10,换句话说
,同一出处AN v 322,有二种经号编法,因经号编法有异,所以标明巴利原典出处资
讯,是很重要的。
[我在翻译无著比丘著作时,有时会参考庄居士的翻译,常找不到经文,才发现他自
己重编经号,希望Heawen Chou 帮忙建言,能补上巴利原典出处资讯。]
无著比丘书中注脚有经号AN 7.58及巴利原典出处AN IV 88,18,又刮弧说明菩提比丘
所编经号是AN 7.61如下:
AN 7.58 at AN IV 88,18 (translated Bodhi 2012: 1061, given as number 61)
speaks of contemplating impermanence, dispassion (or fading away),
cessation, and letting go.
菩提比丘所编经号是他个人整理,国际学术界是依据巴利圣典协会 (PTS)的经号。若
将庄居士自己整理的对应经典送出去,不标明巴利原典出处,经号编法又不同,这就
很难与国际接轨。[请教无著比丘经典时,若给菩提比丘所编经号,他未必能找到经
文,他要的是巴利原典出处。]
2. 对应经典有分full parallels & partial parallels, 举例来说,《杂阿含经》
卷1第1经
[对应经典]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蕴相应22〉第12经无常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蕴相应22〉第13经苦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蕴相应22〉第14经无我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蕴相应22〉第51经喜尽(一)经。
SuttaCentral:SA 1 T 99.1 无常 T ii 001a06 SN 22.12□14*
依据SuttaCentral SA1 有partial parallels [*] , 即SN 22.12□14*
目前的对应经典若能再作调整,实用性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