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常说「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88, a14-15),每一刹那缘生的意识都是新的,而不同於前一个意识了。
第289经以猴子在树上□来□去,随时就要抓新的枝条、放旧的枝条,比喻心、意、
识不断地生灭变异:
「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
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
佛教的论中一般认为前一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刹那的意根,也符合本经中「放一取
一」的比喻,每次辗转缘生的意根及意识都是新的、无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