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
@Facebook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佛陀常教导弟子如何辨别善知识,最常见的是以观察对方的「戒」作为开始: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4经表示应当依据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这五个
条件,找到该亲近奉事的比丘。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教导我们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
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
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肤浅的表相。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相应於戒、定、慧,是否没有贪、□、痴。

《中阿含经》卷36〈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连经则列出十个条件:修习禁戒、广
学多闻、作善知识、乐住远离、乐於燕坐、知足、常行於念、常行精进、修行智慧、
诸漏已尽。

《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80经则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
、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行」),才应奉事。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长寿王品2〉第85经真人经以及《增壹阿含经》卷8〈安般品
17〉第9经则进一步表示:如果因为我出身高、长得帅、谈吐佳、有名气、诵经持律
学论、行头陀行、持戒、清修、证得各种禅定,而「自贵贱他」,就不是善知识的作
为。

这也呼应最前面佛陀说的「惭、愧」的条件,善知识不会自我抬举,而是修证无我。

至於神通感应、道场大小、捐款多少、宗派师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都不在条件
之内。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2
@Facebook
谢谢 Anderson Chang、 蔡忏摩、 林煌仁、 Dennis Chiu、 Jane Huang 等大德参
与讨论。大家提供的素材都很好,而我基於「佛在经中说如何辨别善知识」的命题,
无法将各式内容都收录,因此只收录佛陀在经中所回答的(不包含论),以及佛陀针
对「如何辨别善知识」这个问题回答弟子的内容,而不包含诸如「亲近善知识有什麽
功德」、「善知识从何而生」、「如何成为善知识」这些内容,不代表这些议题不重
要 :) 另外有些经文的意涵已包含在上述各经,而原经文不是在讲有哪些辨别善知识
的条件的,也不另外引用,若有遗珠之憾还请见谅。
Wed Oct 21 09:12:36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3
@Facebook
见到《增壹阿含经》卷8〈安般品17〉第9经以及《中阿含经》卷二十一〈长寿王品
2〉第85经所述,作个补充: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

  普明菩萨会

「又大迦叶!四种破戒比丘,似善持戒。何谓为四?

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大小罪中心常怖畏,所闻戒法皆能履行,身业清净、口业清净
、意业清净、正命清净;而是比丘说有我论,是初破戒似善持戒。

复次,迦叶!有一比丘诵持戒律,随所说行,身见不灭,是名第二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

复次,迦叶!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取众生相而行慈心,闻一切法本来无生,心大惊怖
,是名第三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复次,迦叶!有一比丘具足修行十二头陀,见有所得,是名第四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
Wed Oct 21 09:16:05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4
@Facebook
谢谢 Dennis Chiu 提供的《大宝积经》的经文,这已是更高的高求了 :) 此经的要
求中,只要有我见、有我所见,也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修行就不圆满
。这是用来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他人的,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 :) 因此听完这
段开示後,五百比丘心得解脱,更多的比丘得法眼净,也就是没有我见、我所见了。
Wed Oct 21 09:44:59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5
@Facebook
T32n1635_p0062a07(05)□如胜生胜□解脱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因善知识故。

T32n1635_p0062a08(02)□流出一切菩萨行法。善知识者。有大威力。

T32n1635_p0062a09(03)□而能圆成诸菩萨故。善知识者。

T32n1635_p0062a10(08)□而能出生一切菩萨诸善根故。善知识者。

T32n1635_p0062a11(09)□普能结集一切菩萨修学所行。善知识者而为根本。

T32n1635_p0062a12(06)□能令一切菩萨深心清净故。善知识者能为守护。

T32n1635_p0062a13(04)□增长一切福蕴故。善知识者是所爱乐。

T32n1635_p0062a14(06)□获得一切佛菩提故。善知识者而能摄持。

T32n1635_p0062a15(07)□令诸菩萨不堕恶趣。使令不退转於大乘不越菩萨学处。

T32n1635_p0062a16(01)□出过愚夫异生之地。亦不弃舍声闻缘觉之法。

T32n1635_p0062a17(00)□复为作护。善知识者。

T32n1635_p0062a18(09)□能令一切失道之者还归正道。闻正法者引令解入一切佛法
。

T32n1635_p0062a19(02)□善知识如母。能令一切悉生佛家。善知识如父。

T32n1635_p0062a20(01)□广为有情资育利益故。善知识如乳母。

T32n1635_p0062a21(03)□善护一切令离罪业故。善知识如仆使捍劳。

T32n1635_p0062a22(03)□能入生死大烦恼海为拔济故。善知识如举棹人。

T32n1635_p0062a23(01)□运载有情至一切智智大宝洲故。诸修正行者。

T32n1635_p0062a24(00)□若欲往诣善知识所。应如是作意。

T32n1635_p0062a25(04)□使其身心清净勤勇。其心如地。悉能荷担诸重担故。

T32n1635_p0062a26(00)□心如仆使。随所欲教令悉为作故。其心如犬。

T32n1635_p0062a27(00)□常所警吠为守御故。当观自身如病人想。

T32n1635_p0062a28(01)□善知识如医师想。所教示法犹如药想。

T32n1635_p0062a29(03)□依教所行如病除想。

T32n1635_p0062b01(12)□凡如是等因善知识故得深心清净。已随诸善知识所教令法
而善修行。

T32n1635_p0062b02(01)□即能增长一切善根。

T32n1635_p0062b03(10)□如雪山王一切药草树林皆悉依止。依止善知识亦复如是。

T32n1635_p0062b04(04)□能成一切佛法大器。又如大海众流所归。

T32n1635_p0062b05(05)□菩萨因善知识从彼出生故。

T32n1635_p0062b06(12)□即得圆成一切菩萨行法及一切佛法。如宝积经云。佛言。
迦叶。

T32n1635_p0062b07(04)□如人乘船入其大海。而於中流船忽破坏。

T32n1635_p0062b08(05)□是中或有依一版木或馀椽木。随得所依安隐到岸。迦叶。

T32n1635_p0062b09(00)□菩萨乘於一切智心之船亦复如是。

T32n1635_p0062b10(03)□忽於中流坏失菩萨乘法。若遇善知识而为依止。

T32n1635_p0062b11(01)□彼即还得一切智心。

T32n1635_p0062b12(10)□乘诸波罗蜜多法运载而行到法界洲。迦叶。

T32n1635_p0062b13(10)□所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而悉依止善知识故。

T32n1635_p0062b14(07)□是故於诸善知识所供养承事而为最上。若佛在世。若涅盘
後。

T32n1635_p0062b15(00)□应当勤行。斯得无量福行圆满。

T32n1635_p0062b16(05)□毕竟果报而悉成办。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32/1635_005.htm
Wed Oct 21 10:36:09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6
@Facebook
http://dharmazen.org/X1Chinese/D33SProb/P4-391.htm这一篇算是深入浅出了~
Wed Oct 21 13:03:22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7
@Facebook
邱善友所言确实 ?? Sadhu!×3
Wed Oct 21 22:18:59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8
@Facebook
万一踩到地雷。。还有个法门~~楞严??????
Thu Oct 22 09:36:46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9
@Facebook
《楞严》如同□镜般,能够分析修行路上各种歧路,有楞严大定能破五十阴魔。但光
是「楞严」二个字则只是文字,现在很多摆明的附佛外道或诈财骗色的也在推广楞严
咒,像卢胜彦一类。因此佛法还是以「正见」为先,否则蒙著眼睛在地雷区乱跑,纵
使有多少先进仪器都还是会踩到地雷 :)
Sun Oct 25 14:01:57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0
@Facebook
魔上师也讲经,只是99.9是正见,0.1是剧毒。。。。。一般人根本分不出来,一入
魔网便累世出离不了了
Sun Oct 25 23:10:28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1
@Facebook
举个实际的例子:二十多年前,有位网友跟著上面提到的某附佛外道修法。印象中他
是持六字大明咒,终日持六字大明咒後得一梦,这梦很明显是说他的师父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细节就不谈了,当年网友有发表在佛教版。)

如果这位网友没有正见,而是将附佛外道当成真佛,他恐怕会想:「这是天魔来考验
我的信心,我的师父才是真佛。」没有正见,什麽资讯都会被扭曲。

所以还是要回归佛说的,以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这些条件,以客观、智慧
的观察及思考,找到该亲近奉事的比丘 :)
Sun Oct 25 14:18:52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2
@Facebook
如果真的遇到坏上师,不要惊恐,要按照戒律去做,多印经放生或帮助人,就容易招
感善缘来帮忙,不要惊吓的到处求神问卜,甚至做出杀生祭拜神祈的事。。。一定要
如理如法
Sun Oct 25 14:36:56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3
@Facebook
多印经放生?只是造成社会环保的问题

那些随手可得经书是正知正见?

放生=放死,前阵新闻才报导,某水库有人放生,造成鱼死浮在水面,造成污染。
Sun Nov 01 13:03:01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4
@Facebook
不管是好是坏,也要有因缘才成,楞严经还有外道写书摆在书局贩售呢!真是可怕~
Sun Oct 25 14:40:31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5
@Facebook
普贤行愿品节录:若人於此胜愿王。一经於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
於彼。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
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普贤菩萨会帮助众生远离恶知识喔??~~学普贤
菩萨发菩提心??。。。要记得前提是不复再造恶业
Sun Oct 25 23:03:11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6
@Facebook
《大宝积经》:「弥勒!复有二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云何为二?一者、於奢摩他(止)常勤修习;二者、於□钵舍那(观)而得善巧
。是名为二。」
Sun Oct 25 23:26:52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7
@Facebook
普门品节录: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念观音菩萨即可
获救,这个理论可看楞严经的耳根圆通章,一点也不迷信
Mon Oct 26 00:57:37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8
@Facebook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186.htm

中部47经/考察经(小双品)(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树林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召唤比丘们:「比丘们!」

「尊师!」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麽说:

「比丘们!不知他人心法门的考察比丘应该为了识知『遍正觉与否』而对如来作探查
。」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能
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後,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那样的话,比丘们!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麽说:

「比丘们!不知他人心法门的考察比丘应该在二法上对如来作探查:在能被眼与耳识
知的法上:『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污染法,对如来来说,那些被发现与否?』当探查
他时,他这麽知道:『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污染法,对如来来说,那些不被发现。』


当探查他时,他这麽知道:『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污染法,对如来来说,那些不被发
现。』之後,他更进一步探查:『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混杂法,对如来来说,那些被
发现与否?』当探查他时,他这麽知道:『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混杂法,对如来来说
,那些不被发现。』

当探查他时,他这麽知道:『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混杂法,对如来来说,那些不被发
现。』之後,他更进一步探查:『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净法,对如来来说,那些被发
现与否?』当探查他时,他这麽知道:『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净法,对如来来说,那
些被发现。』

当探查他时,他这麽知道:『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净法,对如来来说,那些被发现。
』之後,他更进一步探查:『这位尊者是这些善法长时间的进入者,或者是暂时的进
入者?』当探查他时,他这麽知道:『这位尊者是这些善法长时间的进入者,这位尊
者不是暂时的进入者。』

当探查他时,他这麽知道:『这位尊者是这些善法长时间的进入者,这位尊者不是暂
时的进入者。』之後,他更进一步探查:『这位已变得有名的、已得到名声的尊者比
丘,这里,一些[他有关名声的]过患被发现吗?』比丘们!因为,只要比丘是未变得
有名者、未得到名声者,这里,一些过患不被发现,但,比丘们!当比丘是已变得有
名者、已得到名声者,这里,一些过患被发现。当探查他时,他这麽知道:『这位已
变得有名的、已得到名声的尊者比丘,这里,一些[他有关名声的]过患不被发现。』


当探查他时,他这麽知道:『这位已变得有名的、已得到名声的尊者比丘,这里,一
些[他有关名声的]过患不被发现。』之後,他更进一步探查:『这位尊者是无畏的节
制者,这位尊者不是有畏惧的节制者,他对欲不亲近,以贪的灭尽而成为离贪的状态
吗?』当探查他时,他这麽知道:『这位尊者是无畏的节制者,这位尊者不是有畏惧
的节制者,他对欲不亲近,以贪的灭尽而成为离贪的状态。』比丘们!如果其他人这
麽询问那位比丘:『尊者以什麽理由、什麽推比,据此而尊者这麽说:这位尊者是无
畏的节制者,这位尊者不是有畏惧的节制者,他对欲不亲近,以贪的灭尽而成为离贪
的状态呢?』比丘们!当正确地回答时,比丘应该这麽回答:『像这样,当这位尊者
在僧团中住或单独住时,在那里,凡善去者、恶去者、教诫群众者[、不教诫群众者
],以及,这里,一些是在物质上被看见者、一些是不被物质染著者,这位尊者不因
此而轻蔑他。我在世尊面前听闻、领受:我是无畏的节制者,我不是有畏惧的节制者
,我对欲不亲近,以贪的灭尽而成为离贪的状态。』

比丘们!在那里,应该进一步反问如来:『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污染法,对如来来说
,那些被发现与否?』比丘们!当回答时,如来会这样回答:『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
污染法,对如来来说,那些不被发现。』『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混杂法,对如来来说
,那些被发现与否?』比丘们!当回答时,如来会这样回答:『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
混杂法,对如来来说,那些不被发现。』『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净法,对如来来说,
那些被发现与否?』比丘们!当回答时,如来会这样回答:『凡能被眼与耳识知的净
法,对如来来说,那些被发现。我有这个道、这个行境,但不因为那样而等同彼。』


比丘们!对这样说的大师,弟子值得为了听闻法而前往,大师对他教导更高再更高、
胜妙再胜妙、黑白及其对照法,比丘们!如大师对比丘教导更高再更高、胜妙再胜妙
、黑白及其对照法,这样,这里,他在那个法中的某个法以证智走到关於诸法的究竟
,他净信大师:『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僧团是依善而行者。』比丘们!
如果其他人这麽询问那位比丘:『尊者以什麽行相、什麽推比,据此而尊者这麽说:
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僧团是依善而行者呢?』比丘们!当正确地回答时
,比丘应该这麽回答:『朋友!这里,我为了法的听闻去见世尊,世尊对我教导更高
再更高、胜妙再胜妙、黑白及其对照法,这样,这里,我在那个法中的某个法以证智
走到关於诸法的究竟,我净信大师:『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僧团是依善
而行者。』

比丘们!凡任何人对如来的信以这些理由、这些语词、这些文句住立、生根、确立,
比丘们!这被称为有理由、根植於见、坚固的信,不能被沙门、婆罗门、天、魔、梵
、世间中的任何者动摇,比丘们!这样是对如来以法探求,而这样是如来被以法善探
求。」

这就是世尊所说,悦意的那些比丘欢喜世尊所说。

考察经第七终了。
Sun Nov 01 02:31:36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19
@Facebook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186.htm

中阿含186经/求解经(双品)(庄春江标点)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楼瘦剑摩瑟昙拘楼都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缘於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彼世尊正尽觉不可知,云何求解於如来乎?」

时,诸比丘白世尊曰:

「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

「比丘!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具分别说。」

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

「缘於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当以二事求解如来:一者眼知色,二者耳闻声。若有
秽污眼、耳知法,是彼尊者为有、为无耶?若求时,则知所有秽污眼、耳知法,彼尊
者无。若无此者,当复更求:若有杂眼、耳知法,是彼尊者为有、为无耶?若求时,
则知所有杂眼、耳知法,彼尊者无。若无此者,当复更求:若有白净眼、耳知法,是
彼尊者为有、为无耶?若求时,则知所有白净眼、耳知法,彼尊者有。若有此者,当
复更求:彼尊者为长夜行此法、为暂行耶?若求时,则知彼尊者长夜行此法,不暂行
也。若常行者,当复更求:彼尊者为为名誉,为为利义入此禅耶?不为名誉,不为利
义入此禅耶?若求时,则知彼尊者非为灾患故入此禅也。

若有作是说:『彼尊者乐行非恐怖,离欲,不行欲,欲已尽也。』便应问彼:『贤者
!有何行、有何力、有何智令贤者自正观如是说:「彼尊者乐行非恐怖,离欲不行欲
,欲已尽耶?」』彼若作是答:『贤者!我不知彼心,亦非馀事知,然,彼尊者或独
住,或在众,或在集会,若有善逝,若为善逝所化为宗主,因食可见彼贤者,我不自
知,我从彼尊者闻,面前谘受:「我乐行非恐怖,离欲,不行欲,欲已尽也。」贤者
!我有是行、有是力、有是智,令我自正观如是说:「彼尊者乐行不恐怖,离欲,不
行欲,欲已尽也。」』

於中,当复问彼如来法:『若有秽污眼、耳知法,有彼处此法灭尽无馀?若有杂眼、
耳知法,有彼处此法灭尽无馀?若有白净法,有彼处此法灭尽无馀?』如来为彼答:
『若有秽污眼、耳知法,有彼处此法灭尽无馀,若有杂眼、耳知法,有彼处此法灭尽
无馀,若有秽污眼、耳知法,如来灭断拔绝根本,终不复生,若有杂眼、耳知法,如
来灭断拔绝根本,终不复生,若有白净法,如是我白净,如是境界,如是沙门,我如
是成就此正法律。』

有信弟子往见如来,奉侍如来,从如来闻法,如来为说法,上复上,妙复妙,善除黑
白。如来为说法,上复上,妙复妙,善除黑白者,如是、如是闻已,知断一法,於诸
法得究竟,{靖}[净]信世尊:彼世尊正尽觉也。

复应问彼:『贤者!有何行、有何力、有何智,令贤者知断一法,於诸法得究竟,
{靖}[净]信世尊:彼世尊正尽觉耶?』彼如是答:『贤者!我不知世尊心,亦非馀事
知,我因世尊有如是{靖}[净]信:世尊为我说法,上复上,妙复妙,善除黑白。贤者
!如如世尊为我说法者,如是、如是我闻如来为我说法,上复上,妙复妙,善除黑白
。如是、如是我闻已,知断一法,於诸法得究竟,{靖}[净]信世尊,彼世尊正尽觉也
。贤者!我有是行、有是力、有是智,令我知断一法,於诸法得究竟,{靖}[净]信世
尊:彼世尊正尽觉也。』若有此行、有此力,深著如来信,根已立者,是谓:信,见
本、不坏智相应,沙门、梵志、天及魔、梵及馀世间无有能夺,如是,求解如来,如
是,正知如来。」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Sun Nov 01 02:32:01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如何辨别善知识?(汇整)
#20
@Facebook
如何辨别善知识?先了解善知识的定义。

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有段话既白话又清楚,提供给各位前辈。

怎样才算是善知识?不是因为他徒众多□寺院大、相貌好,或者是世法场中多知多识
。因为他有

「证」德:指三学修证-善戒清净成就,定成就,观慧成就。

「教」德:深入经藏,成就多闻,能开示引导学众,进修大乘正道。

「达实性」:实性是正法的别名,这或者由现证慧通达,或是从闻思教理得通达。

「悲愍」: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为利益众生)说法。

「巧为说」: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的为众生说法,容易了解,容易得益。
Sun Nov 01 12:45:36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