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问各位前辈
#1
@Facebook
什麽是内法□外法□内外法?

什麽是内观□外观□内外观?

谢谢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
@Facebook
@@"~ 我非前辈,可称法友(讨论佛法的网友)

以下提供个人的看法:

此例用:我、我所、相在,其对应如下:

内法:我。

外法:我所。

内外法:相在。

内观:对内法的观察。

外观:对外法的观察。

内外观:对内外法的观察。

我有呼吸、器官、四大、六根...,

所以内、外、内外法展开可以形成很多说法出来。
Thu Dec 31 19:15:06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
@Facebook
还是茫然,但,我依然感恩法友您。
Thu Dec 31 19:34:38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
@Facebook
曾听过慈莲寺大愿法师(法师是阿含道修行者)解释过做各位参考~"内法"是正思维
,"外法"是善知识~
Mon Jan 04 10:46:4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
@Facebook
Red Chan 请问你问的经文上下文是什麽?
Thu Dec 31 21:48:27 2015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
@Facebook
前辈您好,

好内法?外法?内外法,我在杂阿含经有看过。

内观□外观?内外观是曾听过东南亚某位法师提过。
Fri Jan 01 12:07:3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
@Facebook
〈大念处经〉在解释四个念处之每组项目之时,即从开始到结束,不断反覆的出现一
段经文,并且是在每次说明一组念处之後出现。表示每组念处都需要以这样的方法来
练习;好似一个公式。共计出现21次;身念处出现14次(前5种修行对象5次+墓园九观
9次)、受念处1次、心念处1次、法念处5次。

在此,将此不断出现的修习公式,做一说明。

…如此,

停留在内在身而观察身(随观身),

停留在外在身而观察身,

或停留在内在与外在身而观察身,

或停留在身而观察现象(法)的生起,

或停留在身而观察现象(法)的消灭,

或停留在身而观察现象(法)的生起与现象(法)的消灭,

只现起『有身体』的念,仅是为了智与忆念(的增长),

他停留於不会依靠、在世间中不执取任何事物。

比丘们!比丘如此停留在身而观察身。

(…受、心、法,皆是如此)

根据公式的第一段,观察内在身、外在身…

这是说,如此的观察练习,应从自己身上(内在身)开始。然後再观察他人(外在身)。
为何还要观察他人?因为观察别人,有时更容易看到,自己没看到的。最後,就是交
替观察自己与他人。

公式的第二段,观察现象的生起、消灭…

这便是当观察身时,要实际体验,该身的缘起与缘灭现象。

公式的最後一段…

在观察身体的时候,建立起对那身体的念,只为了增长智与忆念。

何谓,不会依靠於什麽,也不执著任何事物?此意,专注再专注,观察什麽就观察什
麽,不加任何价值、不予染色,如此观察,自然不会想去依靠也不会去执著。

这个观察内在身、外在身的模式,在佛陀在教导修习方法时会常常出现。表示这是一
个修习要领。
Fri Jan 01 11:07:3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8
@Facebook
【补充】上述的「身」是指与身体相关的修行对象,〈大念处经〉里提到的是观察,
「呼吸、身体姿势、身体动作、身体组成(粗的)、身体组成四要素(细的)、观察□体
腐灭的九阶段」。

入出息(?n?p?na观呼吸,音译安那般那,简称安般):藉由观察呼吸的出与入,安置
纷乱的心,以提升正念。

姿势(iriy?patha身体的姿势,四威仪):藉由观察行、住、坐、卧,四种瞬间姿势的
觉知,提升正念。

正知(sampaj?na正确、平衡的了解;深思的):清楚每个短暂动作细节的观察,看的
时候专注在看、肢体伸曲时专注於伸曲,穿衣服时专注於穿、吃食物时专注於咀嚼…
等,充分了知,应该做什麽,就做什麽,无有他念。相较於四威仪,专注□围较细微
。

厌恶的作意 (pa?ik?la-manasik?ra,32分身):藉由观察身体的组成,支解成32部分
,可以破除对我们身体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身体的真实本质,引发清晰、平静与
喜悦,来脱离对身体的欲贪。支解的32部分例如,身体之发、毛、齿、皮、肉、筋…
肠、脾、肺…血、脓、痰、汗、唾、涕…等。

要素的作意(dh?tu-manasik?ra四界分别观):无论身体在何处,要观察这个身体是要
素所组成,即,在这身体中的地、水、火、风四要素。了知身体不外乎是四要素的暂
时组成,断除对身体的执著。

墓园九相(nava-sivathika墓园九观):藉由观察□身,由肿胀、出血、腐烂…一直到
骨血露出…风化成易碎白骨等九个过程,思维自己的身体原来也会一样变成如此,了
解是个无法避免的结果,并生起对身体厌恶的心,而脱离对身体的执著。前说的32分
身是观有生命的,墓园九相是观无生命的,是透过死□与败坏过程,产生厌恶脱离心
,与32分身产出的清晰、平静、喜悦是不太一样的。
Fri Jan 01 11:43:1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9
@Facebook
前辈的意思是

内法=外法,於内注意自己的受想行。

外法=外观,於外是观察人□事□物

内外法=内外观,於内外是内要注意心识变化,及外在事物影响内心的变化,...
.,

写到最後,我好像又打结了。

三者都有关系,相互影响啊!
Fri Jan 01 12:20:3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0
@Facebook
更正上文:

内法=内观,於内注意自己的受想行。
Mon Jan 04 11:53:5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1
@Facebook
您大致有抓到意思了。不过四念住是从念身开始,念身熟练了进阶而念受,然後才进
阶念心,最後才念法。

因此一般不会跳级直接念内法、外法、内外法,在还没修习身念住之前要彻底理解内
法、外法、内外法本来就不太容易 :)

精确地说,「注意心识变化、注意受想行」是在「受念住」(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
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及「心念住」(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
心念是否有贪、□、痴、散乱等状态)的阶段,「法念住」是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
知五盖、七觉支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育七觉支、证知四圣谛。这是已很进
阶的念住了 :)
Tue Jan 05 00:18:4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2
@Facebook
感谢前辈。
Tue Jan 05 07:21:1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3
@Facebook
若有误解前辈意思请见谅!
Fri Jan 01 12:24:0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4
@Facebook
上面的法友说的都没错。我试著说的通俗一点。

法 指的是一切现象及事物。

外法 指的是外在的事物,如山河大地。

内法 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尚有末那与赖耶的七八识,可以暂时不管)

观 指的是以般若的空性,观察一切法都是因缘有,而自性空的。

所以外观便是观察所有山河大地都是空性,而不执著有,内观是观察所有的识也是空
性,并没有一个我存在。

如果想了解多一点,建议可以到法鼓山上课,他们教的很简单,很清楚。
Sun Jan 03 11:39:2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5
@Facebook
「内法、外法、内外法」应是出自《杂阿含经》,例如卷二十四讲「四念处」的「法
念处」的相关经文,都有提到: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4.html

经中常提到身念处在观察「内身」纯熟後,可以观察「外身、内外身」;受念处在观
察「内受」纯熟後,可以观察「外受、内外受」;心念处和法念处也是如此。

但《阿含经》中没有详细的定义「外身、内外身」乃至「外法、内外法」,论典大多
主张四念处的「内」是指自己或身内,「外」是指「他人」,「内外」则是对观察的
对象作如实的理解,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而是客观地、不执著地、如实地
觉知。

因此「内法」可解为自心的诸法,「外法」可解为外在的一切诸法,「内外法」则是
内外同时观,不再区分内或外,只是客观的念住观察。

不过这个议题很复杂,前面 CK Lee 说得是正解,有兴趣深入研究的人再读上述卷二
十四的连结了 :)

另外,「外观,内外观」似乎不是经典中的专有用词,可能只是该法师方便解释用的
说法。
Tue Jan 05 00:10:1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6
@Facebook
了得……
Tue Jan 05 00:38:1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7
@Facebook
http://buddhism.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8802/what-is-meant-by-inner-an
d-outer-meditation

Goenkaji 将 bahiddh? 释为「the surface of the body」。

中文版:
http://dhamma.sutta.org/downloads/0901-Maha_satipatthana_Sutta_SN_Goenka.p
df 第27页
Tue Jan 05 08:04:0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8
@Facebook
英文版:http://www.vridhamma.org/Discourses-on-Satipatthana-Sutta 搜寻经文
:Iti ajjhatta? v? k?ye k?y?nupass? viharati, bahiddh? v? k?ye k?y?nupass?
viharati, ajjhattabahiddh? v? k?ye k?y?nupass? viharati.
Tue Jan 05 08:09:5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9
@Facebook
谢谢提供资料。
Tue Jan 05 08:25:2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0
@Facebook
受益良多
Tue Jan 05 08:32:2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1
@Facebook
感恩善知识,能够受用。
Tue Jan 05 13:02:4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请问各位前辈
#3
@Facebook
什麽是缘?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
@Facebook
我觉得“缘”起於心念,念一起会有“缘”或“无缘”。每个人的思想(思考)有价值
存在,不论人际五伦互动或工作职涯,自我心中已设有“目的”(目标)与价值。
Mon Jan 16 19:36:48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
@Facebook
谢谢您的回应。很棒。很受用。
Mon Jan 16 19:37:44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
@Facebook
“价值”并无非单方决定,以经济学的观点看哲学之“价值”思考,价值本身无对错
与尊卑,从哲学思考“价值”,这是一种“选择”。佛学学佛在天物人的关怀与尊重
,所以学佛者觉得众生生命平等,人人皆有可能是自己前世轮回中的父母。在佛经的
回向中,佛与菩萨的作主,拔除恶业而解困,以上是我的想法。
Mon Jan 16 19:45:52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
@Facebook
Mon Jan 16 19:47:5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8
@Facebook
以现代心理学来看“缘”与“相生”“相克”,缘之厚与薄,起因於彼此精神思想之
认识与认同及交集多寡,也许先天彼此思考方式有不同,但可透过後天尊重同理与体
谅来增善缘。
Mon Jan 16 19:49:50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9
@Facebook
有些宗教修道人,直接批命相生相克,我觉得真是毁人不倦~
Mon Jan 16 19:52:14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0
@Facebook
失恋的最大痛苦不是不爱了,是彼此还相爱著,但上天不许,说时效完成......这般
失恋只能默默求佛来生再安排相聚。
Mon Jan 16 20:13:48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1
@Facebook
Mon Jan 16 21:10:24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2
@Facebook
Mon Jan 16 21:39:16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3
@Facebook
苦的重担交托给佛,我觉得形而上的佛与菩萨在,也庇佑著,只是经历苦的风雨走廊
,苦~
Mon Jan 16 21:48:3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4
@Facebook
先来睡了,明天才有力量“法喜”
Mon Jan 16 22:14:24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5
@Facebook
虽说前世的轮回与投胎转世,但今生我们有所心念与作为,所以有某些百分比的存在
,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增今生的善缘,并累积下世的善缘。
Mon Jan 16 19:39:30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6
@Facebook
Mon Jan 16 19:43:1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7
@Facebook
因业力而与所有众生发生的各种关系
Mon Jan 16 19:40:55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8
@Facebook
谢谢您的回应。很受用。
Mon Jan 16 19:43:2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19
@Facebook
有些企业单位用人还合八字,讲师给招募管理师的讲义中出现看面相徵人(也许对也
许不对,我不知道,也许这也是缘。无缘未必是不好的事)不过我觉得,可以在工作
中(包含家庭)调整一种团队学习正向成长的思维
Mon Jan 16 19:59:40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0
@Facebook
我请问喔,先有因还是先有缘?
Mon Jan 16 21:52:2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1
@Facebook
我觉得是“因”,有因然後有“缘”
Mon Jan 16 21:54:11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2
@Facebook
缘有很多.....有缘无缘也都是缘
Mon Jan 16 21:54:59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3
@Facebook
观自在,在静思中理清自己所求缘从何起,缘起缘灭时空交错与安排,宇宙时间的永
恒存在与灵魂的永恒存在,当心念契合,方向一致,终有一天会相遇,所以修善缘。
Mon Jan 16 21:59:49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4
@Facebook
加入讨论,请不吝指教!

因缘相依!从12因缘法可知因缘相依!

有因有原是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若於我我所而取,则於四识执取而生识住!
....若於色是我我所而取,爱乐赞叹缚著,封滞意生识,识生则攀缘,攀缘则识住,
识住则广大增长!若於色非我我所,不爱乐赞叹缚著,不封滞意生识,不生识则不攀
缘,不攀缘则不识住,不识住则不广大增长,不广大增长则不做意,不作意则无所为
作故则住已,住已知足足已清净......。

另外关於缘起於无明!无明因,无明缘!...若比丘无明厌离而生明,比无明复缘诸行
,若老死谁,老死谁所,老死即断即知,城永不生法,如截多罗树,断其根本!因缘
的本质为无始生死来的无明!.....所以佛陀的教义是明,解脱!

末学才疏学浅,望有更多的讨论与指教。谢谢。南无佛法僧戒!
Tue Jan 17 09:53:36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5
@Facebook
还有个提问:“缘”起,会不会是另一个“因”生?因“因”生,所以“果”在时间流
等待?
Tue Jan 17 11:32:3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6
@Facebook
无因亦无缘 选我正解^^
Tue Jan 17 12:48:0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7
@Facebook
罗思 如果果已在,那如何要因缘而生,如果果报已存在,那不管你做不做任何事,
果报都必然存在!那就破坏缘起法,众生也就解脱的机会!因此您的说法似乎与世尊的
缘起法相违背!很容易堕於身异命异或是身即是命的说法。
Tue Jan 17 13:52:24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8
@Facebook
嗯,有同意您的看法,也有不同意您的看法,我的“有因不一定有果”的想法这可以
画个图,晚点再来
Tue Jan 17 13:57:26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29
@Facebook
@蔡伯峰  若无因无缘,则无善恶果报,无善无罪,无黑无白,无中生有。如此众生
有情也就没有尽苦的可能。此说是世尊所不许!!若无因无缘,何来缘生法,何来因缘
法!此与理相违背!!南无佛法僧戒
Tue Jan 17 13:58:16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0
@Facebook
@罗思 我同意有因不一定有果,此在阿含中也有讨论。因所成业,有果报业,也有不
果报业!
Tue Jan 17 14:04:29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1
@Facebook
赞赞赞......晚点我再回来~(蹬)
Tue Jan 17 14:08:59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2
@Facebook
按赞呦
Tue Jan 17 19:17:4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3
@Facebook
手机不让我按赞,晚点用电脑按赞喔
Tue Jan 17 19:31:15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4
@Facebook
先去完全俗事,等有空再来漫步在云端,喝茶禅聊??
Tue Jan 17 19:32:3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5
@Facebook
郑锡聪 谢谢你的回应。很棒。因缘本质为无始生死的无明。

我也深感缘的本质是起心动念。无起无终。就像是ㄧ个圆圈,往回跑找不到起因。往
前跑也到不了终点。
Tue Jan 17 20:31:58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6
@Facebook
张彩虹 缘没有本质 ~所以起心动念也不是缘的本质 这是倒因为缘吗? <==新名词?
没有实质的东西 你把它当成有 那就是无明
Tue Jan 17 21:08:0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7
@Facebook
郑锡聪 随喜赞叹 可能我观念直觉上是因缘无本质或者不变的意思 所以我直接打无
因亦无缘 世间上缘生法亦是真理
Tue Jan 17 21:19:2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8
@Facebook
蔡兄可能跳太快了,俱舍论第六卷开头"前言生相生所生时 ,非离所馀因缘和合",所以
当问"什麽是缘?",这种命题都是错的
Tue Jan 17 21:43:32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39
@Facebook
乔瑟夫 乔师兄 我觉得是要看针对什麽讲吧 一人讲一样 法次法向不同 答案自然不
同 毕竟讲眼根缘色尘再缘眼识 还是有讲到四缘法~可是若是讲到缘法有没有时(指其
实质法存在?)当然是没有 就像佛教核心真理 缘起法是实质不变的嘛? 当然也是没有
实质的 也是缘生的~相对於这世间而生的 那针对世间来说 当然还是有缘起法罗~所
以我认为该说这问题不够问的不够清楚? 到底问那个缘? 我单指是否有无实法而回答
Wed Jan 18 00:35:25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0
@Facebook
乔瑟夫蔡伯峰  赞叹随喜! 生起尽灭为之为舍,得彼舍以,离厌不厌离俱舍,此则寂
灭此则清净,谓之为舍。当舍无明而就明时,无明无复缘行,行缘识,乃至无老死□
悲苦恼!此时也就不再受因缘法则,成永不生法,如截多罗树,永断其根!因此因缘仍
属於和合有的□畴。虽不实有,但却和合有!因此若断因缘有,则会有,坏有想!和合
有仍为有的□畴,但可以灭尽向舍! 南无佛法僧戒!
Wed Jan 18 09:22:21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1
@Facebook
蔡伯峰 在杂阿含经中有一段经文,是问有的问题,大致内文如下,眼色缘眼识,是
否有?有;三事和合生受,是否有?有;於可意,可爱可念色生爱乐赞叹是否有?有;
爱缘取是否有?有;有缘取是否有?有;取缘生是否有?有.....。所以和合有或因缘有
仍为有的□畴,但不实有!因此和合有依然为认知有,虽非实有!但因为是和合有,所
以可以断,无欲,灭尽,尽舍,清净涅盘!如果非有,那我们还要如何解脱呢?解脱也
就不存在!如果实有,那也不应现在存在,而当来可灭!

另外佛陀也说,.......若身即是命者,此是梵行者所无;若身异命异,次异犯行者
所无,离此两边,正向"中道";圣人出世,如实不颠倒正知,所谓生缘老死......,
若彼七无明厌离而生明,彼无明复缘诸行否?否也.......

所以直接将因缘合和所生当成无是不妥当的,但正因为是因缘合和有,所以也才能依
圣贤法,将一切尽舍,心善解脱,成於舍! 南无佛法僧戒
Wed Jan 18 09:39:2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2
@Facebook
当命题是错的,怎麽可以回答这麽多,对你们真是崇拜诶
Wed Jan 18 11:49:42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3
@Facebook
乔瑟夫 呵。请问如何命题才不是错?
Wed Jan 18 12:18:52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4
@Facebook
何谓缘起?还是何谓因缘?,这是两个命题,看你问那个
Wed Jan 18 12:22:52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5
@Facebook
乔瑟夫 我倒不认为这个命题是错的,而是讨论这主题其实广泛包含解释了您所提到
的下位的两个命题!

比如缘生法,所以不能否定了因缘生起的自然现象;因缘法则讨论了如何理解这个现
象,并讨论了出离的方式!

"缘生法","因缘法"可见杂阿含269经

提供参考以下连结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6.htm

楼主提问并未说及缘生现象(依序辗转生起之轨则)或因缘法则(此有故彼有,此起故
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因此在讨论中从缘起法的和合有,到因缘法的解
脱之道,这并不悖离楼主的提问!所以我才说这是一个大哉问啊!

末学的确所学不多,才疏学浅,理解可能多所谬误!想听听乔瑟夫多闻的如何来引导
我们探讨这个主题!望您继续不吝指教,毕竟佛以四摄众生: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南无佛法僧戒!!
Wed Jan 18 14:17:18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6
@Facebook
无缘未必是不好,有这缘必少那缘,
Mon Jan 16 21:56:0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7
@Facebook
简单的说,因和缘都是条件。因是主要的条件,缘是次要的条件。事事物物的形成和
改变,也是因为条件的聚集变化。佛教以为,除了众多条件之外,是没有一个主宰在
背後的。这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分别。~缘起论,是佛法的核心思想。
Tue Jan 17 08:25:10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8
@Facebook
缘生法,佛陀未出世,为成等正觉,缘生法即在!因缘法乃佛陀出世,成等正觉所悟
,所教导!
Tue Jan 17 09:56:3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49
@Facebook
若依“因”是主要条件,“缘”是次要条件,有因有缘,未必有“果”
Tue Jan 17 11:22:54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0
@Facebook
因为,因到果,有时间变数,使“因”到“果”产生变化(或消弭,或增长)
Tue Jan 17 11:24:45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1
@Facebook
随喜Franki Yeung,第一义空经:眼不实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
,异阴相续,除俗数法。云何为俗数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
灭故彼灭! 南无佛法僧戒!!
Tue Jan 17 18:54:1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2
@Facebook
谢谢师兄。对的 杂阿含335 [第一义空法经],把缘起无我的深义阐明了。
Tue Jan 17 19:49:29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3
@Facebook
罗思 我觉得时间并不会对果产生变数耶。会产生变数的是心念。当再次遇见时。对
前世仇恨的人改变心念。产生化解。对果产生变数。
Tue Jan 17 20:40:59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4
@Facebook
同意。是心念产生“果”的变化。所以“金刚心”有法力,法力在自己的心念之力。
但,心念的中道与福惠自己及他人之正念才是“法力”之所在,才不致修法修到执与
妄及偏离中道。念佛数万遍,念珠数算主要是“时间”改变“心念”,在数算中一次
次再思考念佛所求需要再求吗?其次,心念著佛观想佛,心念与佛同频,所以与佛有
所感应,而所求如愿。究其根本,是“心念”??
Thu Jan 19 01:30:14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5
@Facebook
Thu Jan 19 08:00:29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6
@Facebook
Franki Yeung 兄所说简洁有力,一语中的 (y)
Fri Jan 20 19:45:3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7
@Facebook
张彩虹,大哉问!缘的分类中最常见为四缘,分别是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
缘。您可以参考这篇http://www.ddm.org.tw/maze/227/page7.asp

祝福慧俱增,南无佛法僧戒!
Tue Jan 17 09:58:48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8
@Facebook
系统动力学??
Tue Jan 17 11:25:20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59
@Facebook
条件=因,诸条件的聚集配合或互相影响=缘,业力成熟=因缘具足。而就连条件(
因)的本身也是必须由其他条件的聚集配合或互相影响(缘)才能形成的。
Tue Jan 17 11:56:54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0
@Facebook
因 缘  果。前果又成因。    因缘果……  因缘果……。如何煞车或跳出?
Tue Jan 17 12:15:5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1
@Facebook
产生回圈。当产生回圈想要突破困境瓶颈,一个发心(心念)想要追求幸福的勇气,产
生行动的力量。所以不论煞车或跳出回圈,基本的内在动力(心念),是想要更幸福的
生活品质。开智慧,能先思考到回圈,自己与生活平面诸般中产生的系统动力对自身
幸福或痛苦的影响
Thu Jan 19 01:18:14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2
@Facebook
回圈本无害   不慎变成灾。
Thu Jan 19 09:08:50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3
@Facebook
善的回圈当然ok
Thu Jan 19 12:54:38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4
@Facebook
轮   涅   是二?不二?非一?以上皆是?以上皆非?其它?
Thu Jan 19 18:44:17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5
@Facebook
八正道
Tue Jan 17 13:46:2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6
@Facebook
谢谢各位前辈的回应。
Tue Jan 17 20:43:11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7
@Facebook
谢谢多闻的启发提问!
Wed Jan 18 19:00:18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8
@Facebook
郑锡聪 您好有修养
Wed Jan 18 19:05:40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69
@Facebook
Thu Jan 19 09:19:2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0
@Facebook
这问题  可否  借我。我想也在line群组    问问  我的同学们?
Tue Jan 17 21:09:50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1
@Facebook
欢迎喔!也欢迎把同学集ㄙ广意的分享来这。
Wed Jan 18 00:44:15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2
@Facebook
谢了
Wed Jan 18 06:44:45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3
@Facebook
缘这个字後来已经是通用的生活用语了,但是在佛教中,缘起法有精确的定义,而且
是很核心的教理。

像是四圣谛---苦、集、灭、道,以及之间的关系,就有缘起的相关教导穿梭其中。
苦谛---简单来说,五取蕴即是苦。苦的生起,有它的原因,就是集---贪爱。苦谛说
的是存在的现象,集就是说生起的原因。详细解释,就是十二缘起的流转。

第三圣谛是灭谛。也就是烦恼永尽无馀的涅盘,也就是苦的完全止息。涅盘是无为法
,非生灭,所以只有趋向的方法,就是第四圣谛---道谛。道谛也可以由十二缘起的
还灭来解释。

所以,流转与还灭合起来就是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界灭。可以参考以下经文
:

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53.html
Wed Jan 18 23:23:21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4
@Facebook
非常谢谢您的分享
Thu Jan 19 08:04:36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5
@Facebook
随喜多闻!苦 苦集 苦灭 味著 苦患 离 !
Thu Jan 19 09:24:5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6
@Facebook
缘起甚深,所以当舍利弗听到马胜比丘说的偈子:【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
灭即道,大师说如是。】理解其深意,就证了初果。从身心皆是缘所生法出发,仔细
思维,虽然还跟不上尊者老老师兄的洞察,还是有不少启发的 ^^

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296.html
Wed Jan 18 23:35:21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7
@Facebook
再次感谢您的回应及分享。
Thu Jan 19 08:05:06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8
@Facebook
感谢多闻分享
Thu Jan 19 09:20:43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79
@Facebook
什麽是缘?夹杂善恶在心中的所现(阿□达磨俱舍论 第7卷)
Thu Jan 19 09:58:42 2017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请问各位前辈
#80
@Facebook
Time: Thu Jan 19 10:26:49 2017
Array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