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经的用语中,人的身心及世间的一切可区分为:
1. 色:物质(例如身体)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2.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3.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
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麽颜色。
4.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5. 识:识知;觉知。
以上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
凡夫执著认为在五蕴中有恒常不变的「我」。举例而言,就「身体」与「我」的关系
而言,凡夫可能误认:
1. 身体是「我」:身体就是恒常不变的「我」,至於受、想、行、识都是由这个「
我」所拥有的东西。
2. 身体异「我」:身体之外有恒常不变的「我」。例如以为「识」甚至所谓的「灵
魂」是「我」,而身体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3. 身体和「我」互相含摄:「我」处於身体之中,或是身体处於「我」之中。例如
认为有造物主(大我)遍於一切物质(也包括身体)之中,一切物质都有造物主在其
中,但造物主却又不是物质。
以上三类认为有「我」的见解,佛经中称为「色是我」、「色异我」、「相在」。
佛陀则发现五蕴都是因缘生灭的,一切的身心运作中没有不变的「我」。例如人的身
体属於色蕴,随著年纪的增长,身体内所有的细胞早因新陈代谢而不一样了,物理世
界也是一直迁流变化的,没有恒常不变的色阴。心理也是如此,刹那生灭,更没有恒
常不变的「我」。
执著於五蕴而引起烦恼实在不智。於是佛陀教导我们如何认清真相,修证无我的智慧
,才能彻底地放下自我(无我),也不挂念身外之物(无我所),断除烦恼执著,解
脱生死轮回,获得真正的自由。
若想要深入了解五蕴相关的法义,也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一等「阴相应」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