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
@Facebook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与「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

《杂阿含经》第1246经以提炼黄金譬喻,解说修得正定的次第,可作为在打坐时状态
的对照及重要指南。

本经提到在修正定的阶段中,除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除善法觉、不为有行所持
,这些较进阶的历程,有些类似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不取:「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法相」(CBETA, T08, no. 235, p. 749, b5-6)。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15经说「亲属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等四种
觉想,能滋长五盖中的「掉悔盖」。

《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4经以漂流木譬喻修行的过程。若漂流木不卡在岸边(内
、外六入)、不被人捡去(「人取」=爱凑热闹,相当於本经的「亲属觉、人众觉」
)、不被非人捡去(「非人取」=求生天上,相关於本经的「生天觉」)、不被旋涡
卷进去(舍戒)、不腐败(犯戒)的话,则一定会安全流到大海(涅盘)。

□注释:

* 亲里觉:想念亲属。此处的「觉」即「有觉有观(有寻有伺)」的「觉(寻)」,
是投向的注意力。又译为「亲属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亲族寻」。

* 人众觉:想念民众、国事。又译为「国土人民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地方寻」
。

* 生天觉:想念行善、升天,没警觉到随时可能死亡。又译为「天觉」、「不死觉」
。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与名誉有关寻」。

* 有善法觉:还有想念善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进一步剩下法寻」。

* 有行所持:被勤修(加行)所把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进入被有行折伏後妨碍状
态的」。又译为「有行拘执」。

* 为法所持:被法(规□)所把持。又译为「法性之所拘执」。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 《杂阿含经》第1246经以提炼黄金譬喻,解说修得正定的次第,可作为在打坐时状态的对照及重要指南。 本经提到在修正定的阶段中,除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除善法觉、不为有行所持,这些较进阶的历程,有些类似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不取:「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CBETA, T08, no. 235, p. 749, b5-6)。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15经说「亲属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等四种觉想,能滋长五盖中的「掉悔盖」。 《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4经以漂流木譬喻修行的过程。若漂流木不卡在岸边(内、外六入)、不被人捡去(「人取」=爱凑热闹,相当於本经的「亲属觉、人众觉」)、不被非人捡去(「非人取」=求生天上,相关於本经的「生天觉」)、不被旋涡卷进去(舍戒)、不腐败(犯戒)的话,则一定会安全流到大海(涅盘)。 □注释: * 亲里觉:想念亲属。此处的「觉」即「有觉有观(有寻有伺)」的「觉(寻)」,是投向的注意力。又译为「亲属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亲族寻」。 * 人众觉:想念民众、国事。又译为「国土人民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地方寻」。 * 生天觉:想念行善、升天,没警觉到随时可能死亡。又译为「天觉」、「不死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与名誉有关寻」。 * 有善法觉:还有想念善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进一步剩下法寻」。 * 有行所持:被勤修(加行)所把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进入被有行折伏後妨碍状态的」。又译为「有行拘执」。 * 为法所持:被法(规□)所把持。又译为「法性之所拘执」。

Sun Jan 10 22:47:09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
@Facebook
本则读经拾得感谢 蔡忏摩、 Melon888 、 陈建 、 陈正哲 等同学提供,族繁不及
备载。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5%9B%9B%E5%8D%81%E4%B8%83#一二四六
Sun Jan 10 22:48:3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
@Facebook
两点想法:

1. 真得不须要把「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讲得太玄虚飘缈。佛陀在《阿含经》中多次解释要达成这些步骤的渐次实修次第,这
些都是确实可达成的程度,但都不是靠口头禅达成的。

2. 台湾少数学原始佛教的同学会被宋泽莱等人误导而仇视般若经典,其实完全不须
要。《阿含经》及《尼柯耶》在讲述进阶的定、慧时,有不少和般若经典直接对应或
贯通的经文,除非把般若经典误解为玄学(这则可能是少数末世北传论师的口头禅误
导的)。

佛陀说法实在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宗派观念太重
而斗诤,如同政党操作太过头,都不容易完整的反映实情 :)
Mon Jan 11 00:33:4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4
@Facebook
修行要次第去芜存菁

杂阿含(一二四六)告诉我们修行要去芜存菁,其修行次第整理如下:

修行的次第:

1.「净心进向」去?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

2.「净心进向」去 ?垢,欲觉、恚觉、害觉。

3.「净心进向」去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

4.「净心进向」以「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

5. 即使得诸三昧,但「有行所持」,则犹如池水周匝岸持,为法所持,不得寂静胜
妙,不得息乐,尽诸有漏。

6.如得诸三昧,但「不为有行所持」,则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一心一意,尽诸有
漏。

7.要离诸觉观〈第一禅〉,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如是正受,纯一清净,离诸
烦恼,柔软真实不动。於彼彼入处,欲求作证悉能得证。
Mon Jan 11 08:32:3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5
@Facebook
「思惟除灭」应作何解?
Mon Jan 11 09:09:1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6
@Facebook
思惟除灭:参考杂阿含(二六七)经:「诸比丘。当善思惟 观察於心。所以者何。
长夜心为贪欲使染。□恚.愚痴使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也
就是以「念异相善相应」正思惟去除烦恼,如五停心:

不净观,贪著心多之人修之。

慈悲观,□恚多之人修之。

因缘观,愚痴多之人修之。

界分别观,我见多之人修之。

数息观,散心多之人修之。
Mon Jan 11 09:29:18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7
@Facebook
再看了一次前後文. 我的解: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如彼生金除
去尘垢、细沙、黑土。

=> 这里的思惟除灭指灭除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
令其纯净。

=> 这里的思惟除灭指灭除善法觉.
Mon Jan 11 12:37:49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8
@Facebook
回陈正哲师兄:

一、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如彼生
金除去尘垢、细沙、黑土。=> 这里的思惟除灭指灭除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

  ※ 这句的看法,我同意。

二、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
垢,令其纯净。=> 这里的思惟除灭指灭除善法觉.。

   ※这句的看法,可能与您看法不同。因为修行如要讲求其次第,修行之初要1.想
办法断或停止粗的烦恼〈贪、□、痴、慢、疑〉相应的行为。再来2. 清净「身、口
、意」三业。再来3.我们要离家属爱,虽现居家,心无所著。对人众要息诸缘务,且
不以升天为最後修行的目的。

 经过前三项努力修行,可能还有微细的烦恼〈贪、□、痴、慢、疑〉存在,及「身
、口、意」三业还不能完全清净,所以要以「善法觉」来对治。也就是如中阿含经所
提「念异相善相应」来对治。就如也可用我前提的五停心对治。

这句的思惟除灭,不是指灭除「善法觉」,反而要用「善法觉」。

   如果这里就要说是「思惟除灭指灭除善法觉.」,那麽本经大可用前面语法说成:
「净心进向比丘《除》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
令其纯净。」,就不会以《有》字代替《除》。

  ※至於「善法觉」要不要舍?当然要舍。

那就在下一步骤6.「如得诸三昧,但「不为有行所持」,则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
一心一意,尽诸有漏。」,也就是如「五停心」善法所修得诸三昧。此「善法觉」所
修得诸三昧,要「不为有行所持」而舍。

那就与大乘佛法的观念会合:念而无念、修而无修、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Mon Jan 11 14:20:3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9
@Facebook
从前後文的语义来看,「金色相似之垢」指的是「善法觉」,这点我同意正哲的看法
。

这里的除善法觉是指修次第禅定中的细微障碍,因二禅为无觉无观三昧,要入二禅不
只八恶觉灭除,连善法觉甚至一切思觉都要止息。
Mon Jan 11 16:13:38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0
@Facebook
师兄:

我在《杂阿含经》三四七经及《杂阿含》「四七四」只看到如下对二禅的定义:

《杂阿含经》三四七经:「……,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离有觉有观
,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

《杂阿含》「四七四」经说:「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
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

但不知师兄从那部经或论有看到「要入二禅不只八恶觉灭除,连善法觉甚至一切思觉
都要止息。」,如此叙述?可否引述来共同学习?

要知:依定力止息一切受与行,而得到寂静的方法,是共世间法,佛世时代的其它宗
教,也修初禅乃至四禅,离欲界之爱欲等烦恼;修四无色界定,离色界之色爱等烦恼
。佛陀成道前所跟随的两位老师,教授的就是无所有定与非想非非想处定,然而定境
虽深,亦不能断生死根,也仍然有非非想处的烦恼。

  强大的禅定力只能暂时止息行业的造作,不能彻底断除烦恼,无明与爱执才是集起
一切苦乐果报的真正原因,始作俑者。
Mon Jan 11 20:43:3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1
@Facebook
师兄好!提供我的观点,参考看看:

先说明一下:八恶觉或善法觉的「觉」和「思觉」(vitakka) 是同义词。「思觉」也
就是觉观的「觉」(vitakka)。或寻伺的「寻」(vitakka)。

由「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得知进入二禅後,「觉(vitakka) 观」 止息了,
也就是任何觉观所产生的心理活动都停止了,这些心理活动当然包含八恶觉或善法觉
。

但只要出了禅定回到日常生活,这些思觉又会活动起来。因为次第禅定是世间共法,
定能伏烦恼不起,但不能断烦恼。
Mon Jan 11 22:13:19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2
@Facebook
我的看法,二禅的觉观寂灭的觉是纯指修禅定方法的(寻),不是指一切思觉。像初禅
早期翻成有觉有观,後来又翻成有寻有伺。我想再仔细看一下杂阿含三四七经,须深
与比丘及佛的对话便可了解。
Mon Jan 11 22:31:3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3
@Facebook
让我试著了解师兄的观点:

师兄是说二禅的「无觉无观」是指放下了「觉」与「观」的修行方法。但还是有一些
思觉(或译为寻)的心理活动吗?
Tue Jan 12 08:59:0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4
@Facebook
所以我想以二禅为「无寻无伺」来解释,会比用「无觉无观」容易清楚、不容易混淆
。有寻有伺 (旧译有觉有观): 「觉」与「观」两者皆有。

「觉」又译为「寻」,是寻找所缘点投向的注意力。

「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

所以我说它是指修禅定方法,在一禅以前包括「欲界定」都是这个修禅定方法。但到
二禅,因喜觉支升起,就不再以较粗「寻」「伺」修禅定方法。因如果还用「有寻有
伺」,会有「寻」与「伺」交互的微细的念头维持著禅定,此种禅定的一境性还不是
很稳细。到二禅,因喜觉支升起,则不用再「寻」「伺」修禅定方法,纯粹以「喜」
便能使禅定维持一境性还更稳细。即使如二禅,都还有「喜」的觉知,又如何说没有
「一切思觉」。即使到三禅,都还有「乐」的觉知。
Tue Jan 12 09:39:2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5
@Facebook
谢谢师兄的回应。我已经了解到我们的差异不大,只在於对二禅的「无寻无伺」的定
义不同而已。

如果师兄有兴趣了解我对「无寻无伺」的理解,我很乐意分享。不然我们的讨论就在
此告一个段落吧。谢谢你! ^_^
Tue Jan 12 21:12:4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6
@Facebook
当然能听Ming-Hong Bai师兄分享是再好不过,这可互相成长。
Tue Jan 12 21:20:4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7
@Facebook
好的!那我首先就针对师兄的说法做个回应  ^_^

周靖山 :「即使如二禅,都还有「喜」的觉知,又如何说没有『一切思觉』。」

「喜」属於「受蕴」,而「思觉」属於「行蕴」,所以「一切思觉」的止息并不会影
响到「喜」的感受,反而因为少了「思觉」的干扰,定心更加深沉,而「喜」和「乐
」的感受也更加明显。
Tue Jan 12 21:53:58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8
@Facebook
或许先提醒一下,好像行蕴到无所有处或非想非非想处定,都还有作用,更何况只到
二禅。
Tue Jan 12 22:14:08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19
@Facebook
谢谢师兄的提醒,这个问题看来非常有趣,「心所」和「四禅八定」之间的关系。有
空再来好好读点书 ^_^

先分享我目前看到的经文,经文中提到四禅八定中,几种心所暂停运作的顺序:

(杂阿含474)

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

「云何世尊以诸{受}[行]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

「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
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
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
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Wed Jan 13 09:05:5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0
@Facebook
要搞清诸「行渐次止息」的意思,此不是说「一切诸行」立即一切行止息而是渐次一
一止息。如三禅就比二禅的「行蕴」造作低,四禅就比三禅的「行蕴」造作低。即使
到非想非非想处都还有极细微的「行蕴」造作。所以二禅无法「一切思觉」的止息。
Wed Jan 13 09:47:4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1
@Facebook
不太了解师兄要表达的意思。我先说明一下我对上列经文的了解。

1. 进入初禅的时候,言语寂灭: 就是一切和言语有关的心理现象都暂停了,所以说
不出话来,内心的自言自语也停掉了。

2. 进入二禅的时候,觉观寂灭: 就是寻伺有关的思考作用暂停了。

3. 进入三禅的时候,喜心寂灭:就是喜的感受消失了。

4. 进入四禅的时候,出入息寂灭:就是呼吸作用暂停了。
Wed Jan 13 10:22:3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2
@Facebook
或许师兄对「一切思觉」的止息有意见,那麽我改成二禅时「一切『寻』的作用」停
止了如何?^_^
Wed Jan 13 10:27:4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3
@Facebook
Ming-Hong Bai 师兄你原来谈的是:因二禅为「无觉无观」三昧,是「一切思觉」都
要止息。所以我告诉你,二禅无法「一切思觉」都止息,而且你自己也指出「思」就
是「行蕴」。因即使到非想非非想处都还有极细微的「行蕴」造作,所以我告诉你,
较低的二禅更无法「一切思觉」都止息。

而你要改成二禅时「一切『寻』的作用」停止了如何?这切入点是有点不同。

我前面有提过为何要二禅以「无寻无伺」来解释,会比用「无觉无观」容易清楚、不
容易混淆。

因为一般「觉」字意思包括较广,而此处的因二禅为「无觉无观」三昧,的「觉」存
`纯指是寻找所缘点投向的注意力,也就是『寻』。

但如Ming-Hong Bai 师兄要改成二禅时「一切『寻』的作用」来谈也可以。我认为「
一切思觉」是包括寻、伺、觉、观、受、想、行〈思〉…..善法觉、恶法觉。站在二
禅来说是「无寻无伺」,『寻』当然没有,甚至「伺」也没有,但至少受、想、行〈
思〉还有,所以我还那句话二禅无法「一切思觉」都止息。
Wed Jan 13 11:35:3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4
@Facebook
再补充说明:「言语寂灭」。一般我们讲法要进入「想」都认为要有文字名相。所以
你可能会认为既然已「言语寂灭」,那会有「想」与「思」但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一位天生的聋哑盲的人士,那他会不会有「想」与「思」?我的答案,是可以的
,那你呢?
Wed Jan 13 13:47:2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5
@Facebook
抱歉!师兄误解了我的意思了。容我解释一下:

1. 「思觉」是一个词,巴利语是 vitakka,有时翻作「寻」有时翻作「觉」,是一
种思考的心理作用。是52种心所之一,被论分类在行蕴之下。

2. 我前面只说「思觉」属於「行蕴」,并没有说「思觉」的「思」就是「行蕴」喔
!

3. 为什麽「行蕴」并不等於「思觉」呢?因为行蕴还包含其他「心所」,光是欲界
第一善识相应的心所就已经有三十六种心所,而「寻」只是其中一个心所。
Wed Jan 13 14:01:4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6
@Facebook
喔,知道了。
Wed Jan 13 14:06:3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7
@Facebook
Ming-Hong Bai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dharma_talks/Sutra_Selection3/vo
lume43.htm
Tue Mar 01 11:39:0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8
@Facebook
回陈正哲师兄:

一、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如彼生
金除去尘垢、细沙、黑土。=> 这里的思惟除灭指灭除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

  ※ 这句的看法,我同意。

二、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
垢,令其纯净。=> 这里的思惟除灭指灭除善法觉.。

   ※这句的看法,可能与您看法不同。因为修行如要讲求其次第,修行之初要1.想
办法断或停止粗的烦恼〈贪、□、痴、慢、疑〉相应的行为。再来2. 清净「身、口
、意」三业。再来3.我们要离家属爱,虽现居家,心无所著。对人众要息诸缘务,且
不以升天为最後修行的目的。

 经过前三项努力修行,可能还有微细的烦恼〈贪、□、痴、慢、疑〉存在,及「身
、口、意」三业还不能完全清净,所以要以「善法觉」来对治。也就是如中阿含经所
提「念异相善相应」来对治。就如也可用我前提的五停心对治。

这句的思惟除灭,不是指灭除「善法觉」,反而要用「善法觉」。

   如果这里就要说是「思惟除灭指灭除善法觉.」,那麽本经大可用前面语法说成:
「净心进向比丘《除》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
令其纯净。」,就不会以《有》字代替《除》。

  ※至於「善法觉」要不要舍?当然要舍。

那就在下一步骤6.「如得诸三昧,但「不为有行所持」,则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
一心一意,尽诸有漏。」,也就是如「五停心」善法所修得诸三昧。此「善法觉」所
修得诸三昧,要「不为有行所持」而舍。

那就与大乘佛法的观念会合:念而无念、修而无修、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Mon Jan 11 13:39:4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29
@Facebook
如果把下列两段看成两种成就的方式呢?

1.『复次,比丘得诸三昧,不为有行所持,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一心一意,
***尽诸有漏***。如□金师、□金师弟子*陶□生金,令其轻软、不断、光泽,屈伸
随意。』

2.『复次,比丘离诸觉观,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如是正受,纯一清净,离诸
烦恼,柔软真实不动。***於彼彼入处,欲求作证悉能得证***。如彼金师*陶□生金
,极令轻软、光泽、不断,?任作何器,随意所欲。如是,比丘三昧正受,乃至於诸
入处悉能得证。』
Tue Jan 12 10:32:5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0
@Facebook
我把我较完整的「修行要次第去芜存菁」看法再贴一次:

如何才是真正修行?杂阿含(一二四六)清楚告诉我们修行要如何去芜存菁,其修行
次第整理如下:

修行的次第:

1.《「净心进向」去?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

  所以我们要受「三皈五戒」,先止息与贪欲、□恚、愚痴、我慢、疑惑等不善业烦
恼及不皈依外道邪见之行为。

2. 《「净心进向」去?垢,欲觉、恚觉、害觉。》

  所以我们要「身、口、意」三业清净,使其不生起贪欲、□恚、伤害众生的想法。

3. 《「净心进向」去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

  所以我们要离家属爱,虽现居家,心无所著。对人众要息诸缘务,且不以升天为最
後修行的目的。

4. 《「净心进向」以「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

 以「念异相善相应」正思惟去除烦恼,如五停心:

不净观,贪著心多之人修之。

慈悲观,□恚多之人修之。

因缘观,愚痴多之人修之。

界分别观,我见多之人修之。

数息观,散心多之人修之。此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之善法,
可对治贪著、□恚、愚痴、我见、散心故为「善法觉」。

5. 《 即使得诸三昧,但「有行所持」,则犹如池水周匝岸持,为法所持,不得寂静
胜妙,不得息乐,尽诸有漏。》

  也就是说被修行方法所困及「法执」,虽得诸三昧,但如执著三昧,就如池水为四
周岸所困,不能尽诸有漏。

6. 《如得诸三昧,但「不为有行所持」,则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一心一意,尽
诸有漏。》

   至於「善法觉」要不要舍?当然要舍。就是如「五停心」善法所修得诸三昧。此
「善法觉」所修得诸三昧,要「不为有行所持」而舍。那就与大乘佛法的观念会合:
念而无念、修而无修、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也就是说能得诸三昧,但不执著於三昧、不住三昧,则才能尽诸有漏。

7. 《要离诸觉观〈第一禅〉,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如是正受,纯一清净,
离诸烦恼,柔软真实不动。於彼彼入处,欲求作证悉能得证。》

  也就是说要「欣上厌下」离诸觉观〈第一禅〉,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有如
此的正受禅定力,才能达助其起观慧而到纯一清净,离诸烦恼,能真正柔软真实不动
。如此才能欲求作证而都能得证。
Tue Jan 12 10:42:1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1
@Facebook
水喔,第6点的方式既然能尽诸有漏,也算解脱道?以及第六和第七的差别在何处呢
?也就是得三昧和入诸禅其异同?
Tue Jan 12 10:58:0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2
@Facebook
「俱解脱阿罗汉」是否要四禅具足?第6.所讲的是尽诸有漏的基本条件未必证得二禅
以上禅定就如慧解脱阿罗汉。最後当然要以证得「俱解脱阿罗汉」为目标,所以也要
勤修禅定第二、第三、第四禅。得三昧和入诸禅是有所不同,可能就由你自己找答案
,我不再缀述。
Tue Jan 12 11:11:18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3
@Facebook
拍随看不大懂,意思是不到二禅就能"尽诸有漏"?
Tue Jan 12 11:20:4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4
@Facebook
另外请找一下慧解脱阿罗汉的经文OK?
Tue Jan 12 11:21:2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5
@Facebook
不用再找现在在谈二禅就有引述《杂阿含经》三四七经须深盗法的字句。此经就有谈
到慧解脱阿罗汉。
Tue Jan 12 11:27:3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6
@Facebook
那个是慧解脱,自行解释成慧解脱阿罗汉(虽然这可能是大师的意见)?。慧解脱阿
罗汉经中是有的,CBETA找一下便知。
Tue Jan 12 11:29:3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7
@Facebook
这个有人研究过。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s/08/chbs0802.htm
Wed Jan 13 10:50:4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8
@Facebook
谢谢Moya Tseng师兄提供资料让大家参考,Linus Hsao 师兄提出慧解脱阿罗汉的疑
问,在各种说法不一,且以前老版的狮子吼网站已讨论非常多。所以我没继续回
Linus Hsao 师兄,因有人自会供资料让大家参考。
Wed Jan 13 11:12:2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39
@Facebook
沈默是正常的,因为只要找出CBETA就会找到慧解脱阿罗汉的理论。我很少看到愿意
去面对的,结局通常都是贴出那篇论文。我推荐继续去以『刹那定或如电三昧』去搜
寻会有更多支持该论文的论文。

至於上述的连结该论文存在已久,里头正反两边皆有描述(有禅那/无禅那阿罗汉),
有兴趣的人可以仔细看看。

有无禅那本来就都可能解脱,就是现证和当证的差别而已,阿含中都可见,以前讨论
过就不再缀述。只是同学得仔细了解其细节才是。
Wed Jan 13 15:53:4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40
@Facebook
另外,说到温老师的研究,依据『内观修行的起源 - 温宗?』该论文所示,『

...讽刺的是,唯独密教传统esoteric tradition)的传承,可证明是比这种内观修行
还要古老的修行方法。这传统的一个分枝在十八世纪时,由暹罗(Siam)王所派遣的
僧人传入锡兰。此实践方法似乎在十九世纪期间已在锡兰灭绝。但是,如上提到的,
它仍存於柬埔寨。在过去它必然更普及,[42]无论如何,它显然与仍存於泰国的某些
禅法有关。过去的确很可能存在著一个修习多种「止修」方法的传统。...

』

宗教如政治,很尴尬~
Wed Jan 13 16:06:0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41
@Facebook
这是我2015年6月发的文,贴来给方便参考看看。

有个问题想问问,佛有没有说入定证相对应果位要多久时间。一天,一年还是 1
second。我查到最快刹那可证阿罗汉果。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2/0130_001.htm

《阿含部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上》

是时有一□刍,名昆努?陀那,为众中上座,已证须陀洹果,然未得神通具足而亦受
筹。时尊者阿难即作是言:「上座□刍!今此舍卫国去彼福增城,一百六十由旬,佛
敕各令现诸神变而可往彼。」时,上座□刍闻此语已,便自弃置先所受筹,以清净心
如实而住,於刹那间即得阿罗汉果,还执其筹起六神通,譬如力士屈伸臂顷踊身空中

这比丘证果後应还得禅定,否则没有神通, 而且禅定没有退失。要是退失禅定那按照
定义系不系就成了没有四禅定力的"慧解脱"圣者。

这位比丘先是以清净心如实而住,於刹那间即得阿罗汉果。要是证果後禅定很快就因
生理因素退失,漏尽通也不会跟这退失,这才符合阿含。

台湾印顺导师有文谈"电光喻定"或"电光定",话佛法常说依定发慧,所依的定不必是
极深的,多少能集中精神就可以了。所以不得「根本定」的,或但得「未到定」的,
但是一念相应「电光喻定」的,都可以引发胜义慧,离烦恼而得解脱。

这是他的看法,自己关键一下,不作喇叭手啦!

在《中阿含大品请请经第五》500比丘中三种人数,三明达90人,俱解脱90人,慧解脱
320人。慧解脱人数不少(反而是最多的)。

123#
Mon Feb 29 19:51:5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善法觉
#42
@Facebook
昨天刚好看到此篇论文: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09527.htm ,此篇论文第三节
在讲止观次第
Mon Feb 29 20:41:08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