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杂阿含 287 经
#1
@Facebook
杂阿含 287 经

世尊在未证得究竟智慧 (即所谓的成佛) 之前,在禅定中,思维造成人们生、老、病
、死种种痛苦的根本原因及解决方法。

世尊思维: 缘於什麽,因而有「老、死」?

世尊如实思惟,没有任何间隔地以智慧观察,得知: 缘於「生 (出生)」,因而有「
老、死」。

世尊依序推得: 缘於「有 (导致未来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能牵引当来果报之业)」
,因而有「生 (出生)」。

缘於「取 (执取)」,因而有「有 (导致未来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能牵引当来果报
之业)」。

缘於「爱 (贪爱)」,因而有「取 (执取)」。

缘於「受 (感受)」,因而有「爱 (贪爱)」。

缘於「触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
)」,因而有「受 (觉受)」。

缘於「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人体接收外界讯息的途径)」,因而
有「触 (六根接触六尘)」。

缘於「名色 (认知的对象。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认知的对象为色蕴,意识
认知的对象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因而有「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
、意,六种人体接收外界讯息的途径)」的作用。

缘於「识 (觉知)」,因而有「名色 (生理及心理的作用,主要分为生理、感受、想
法、造作、觉知,即色受想行识五蕴)」。

但由「识 (觉知)」再往前追查 (backtrace),已追查不到除了「名色」之外 ,导致
「识 (觉知)」升起的根因 (root cause)。 (参考杂阿含 288 经: 名色缘识,识缘
名色。名色和识形成了一个 loop,因此无法再往前追查根因。这也是佛法之外其他
宗教的 limitation,认为有一个恒常不变、永生不死的灵魂的存在。)

因此世尊推得: 「识」 → 「名色」 → 「六入处」 → 「触」 → 「受」 → 「爱
」 → 「取」 → 「有 」 → 「生」 → 「老、病、死、忧、悲、恼、苦」 → 「
纯大苦聚」集

世尊又从另一个角度探索: 若没有什麽,就没有「老、死」?

世尊如实思惟,没有任何间隔地以智慧观察,得知: 若没有「生 (出生)」,就没有
「老、死」。

依序,世尊推得: 若没有「有 (导致未来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能牵引当来果报之业
)」,就没有「生 (出生)」。

若没有「取 (执取)」,就没有「有 (导致未来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能牵引当来果
报之业)」。

若没有「爱 (贪爱)」,就没有「取 (执取)」。

若没有「受 (感受)」,就没有「爱 (贪爱)」。

若没有「触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
境)」,就没有「受 (感受)」。

若没有「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人体接收外界讯息的途径)」,就
没有「触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
)」。

若没有「名色 (生理及心理的作用,主要分为生理、感受、想法、造作、觉知,即色
受想行识五蕴)」,就没有「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人体接收外界
讯息的途径)」。

若没有「识 (觉知)」,就没有「名色 (生理及心理的作用,主要分为生理、感受、
想法、造作、觉知,即色受想行识五蕴)」。

若没有「行 (身、口、意的造作)」,就没有「识 (觉知)」。 (因此就连「识 - 一
般所谓的灵魂」也是因缘生灭的。)

若没有「无明 (不如实知、见)」,就没有「行 (身、口、意的造作)」。

因此世尊推得: 「无明」灭 → 「行」灭 → 「识」灭 → 「名色」灭 → 「六入处
」灭 → 「触 」灭 → 「受」灭 → 「爱」灭 → 「取」灭 → 「有 」灭 → 「生
」灭 → 「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 「纯大苦聚」灭

世尊发现经由八圣道,可以:

(1) 观察到「行」、「识」、「名色」、「六入处」、「触 」、「受」、「爱」、
「取」、 「有 」、「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本质。

(2) 观察到「行」、「识」、「名色」、「六入处」、「触 」、「受」、「爱」、
「取」、 「有 」、「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生起。

(3) 观察到「行」、「识」、「名色」、「六入处」、「触 」、「受」、「爱」、
「取」、 「有 」、「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断灭。

(4) 观察到令「行」、「识」、「名色」、「六入处」、「触 」、「受」、「爱」
、「取」、 「有 」、「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断灭的方法。

八圣道:

(1) 正见: 正确的知见。例如因果观、缘起观、无常观。

(2) 正思维: 正当的思维。远离贪欲、□恚、害念等邪思惟。

(3) 正语: 正当的言语。远离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

(4) 正业: 正当的行为。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等不恰当的行为。

(5) 正命: 正当的谋生方式。

(6) 正精进: 正确地勤奋: 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
增长。

(7) 正念: 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8) 正定: 正确的禅定。把心安住於一境而不动。

世尊亲自证知、亲自觉悟八正道,而得到无上究竟的智慧。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
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
缘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
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
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
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这识转回,它不超越名与色」(This
consciousness turns back; it does not go further than name-and-form)。菩提
比丘长老解说,可能菩萨一直在寻求奥义书模式的独存识之真我(self),但却发现识
一直依存於名色,而知道那样的寻求是徒劳的,因而显示连感觉为真我之最细微的识
都是条件所成的(is conditioned),因而标记为无常、苦、无我。 (庄春江阿含辞典
)

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
『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

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
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
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
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行: (a)最广义的「行」是一切行,也是诸行无常的「行」。如前所述,是指现象的
一切,因此并不只包含五蕴之中的行蕴而已,而是包含五蕴全体。(b)其次是五蕴中
的行蕴,在这□的行是指「造作」的意思,指的是「心的活动」。可是受蕴、想蕴、
识蕴也全都是心的活动。所以这□的行蕴,是指除去了受、想、识三蕴的其他「心的
活动」而言。包含有作意(唤起注意力的作用)、触(根境识的接触作用)、思(意
志作用)、定(精神统一)、念(不忘)、慧(知的作用)等种。在这□最具代表性
的是善恶的意志作用——思(cetana)。用「思」来说明行蕴就是这个缘故。如果行
只是思的话,这是行的最狭意义,并不恰当。(中华佛学百科全书)

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道迹,古仙人从此迹去,我今随去
。』

譬如有人游於旷野,披荒觅路,忽遇故道古人行处,彼则随行,渐渐前进,见故城邑
、故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木清净。

彼作是念:『我今当往白王令知。』

即往白王:『大王当知,我游旷野,披荒求路,忽见故道古人行处,我即随行;我随
行已,见故城邑、故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流清净,大王可往居止其中。』

王即往彼,止住其中,丰乐安隐,人民炽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
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
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

我於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馀外道沙门、
婆罗门、在家、出家,彼诸四众闻法正向、信乐,知法善,梵行增广,多所饶益,开
示显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http://buddhanote.blogspot.tw/2016/04/287.html


杂阿含 287 经 世尊在未证得究竟智慧 (即所谓的成佛) 之前,在禅定中,思维造成人们生、老、病、死种种痛苦的根本原因及解决方法。 世尊思维: 缘於什麽,因而有「老、死」? 世尊如实思惟,没有任何间隔地以智慧观察,得知: 缘於「生 (出生)」,因而有「老、死」。 世尊依序推得: 缘於「有 (导致未来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能牵引当来果报之业)」,因而有「生 (出生)」。 缘於「取 (执取)」,因而有「有 (导致未来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能牵引当来果报之业)」。 缘於「爱 (贪爱)」,因而有「取 (执取)」。 缘於「受 (感受)」,因而有「爱 (贪爱)」。 缘於「触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因而有「受 (觉受)」。 缘於「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人体接收外界讯息的途径)」,因而有「触 (六根接触六尘)」。 缘於「名色 (认知的对象。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认知的对象为色蕴,意识认知的对象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因而有「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人体接收外界讯息的途径)」的作用。 缘於「识 (觉知)」,因而有「名色 (生理及心理的作用,主要分为生理、感受、想法、造作、觉知,即色受想行识五蕴)」。 但由「识 (觉知)」再往前追查 (backtrace),已追查不到除了「名色」之外 ,导致「识 (觉知)」升起的根因 (root cause)。 (参考杂阿含 288 经: 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名色和识形成了一个 loop,因此无法再往前追查根因。这也是佛法之外其他宗教的 limitation,认为有一个恒常不变、永生不死的灵魂的存在。) 因此世尊推得: 「识」 → 「名色」 → 「六入处」 → 「触」 → 「受」 → 「爱」 → 「取」 → 「有 」 → 「生」 → 「老、病、死、忧、悲、恼、苦」 → 「纯大苦聚」集 世尊又从另一个角度探索: 若没有什麽,就没有「老、死」? 世尊如实思惟,没有任何间隔地以智慧观察,得知: 若没有「生 (出生)」,就没有「老、死」。 依序,世尊推得: 若没有「有 (导致未来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能牵引当来果报之业)」,就没有「生 (出生)」。 若没有「取 (执取)」,就没有「有 (导致未来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能牵引当来果报之业)」。 若没有「爱 (贪爱)」,就没有「取 (执取)」。 若没有「受 (感受)」,就没有「爱 (贪爱)」。 若没有「触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就没有「受 (感受)」。 若没有「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人体接收外界讯息的途径)」,就没有「触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 若没有「名色 (生理及心理的作用,主要分为生理、感受、想法、造作、觉知,即色受想行识五蕴)」,就没有「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人体接收外界讯息的途径)」。 若没有「识 (觉知)」,就没有「名色 (生理及心理的作用,主要分为生理、感受、想法、造作、觉知,即色受想行识五蕴)」。 若没有「行 (身、口、意的造作)」,就没有「识 (觉知)」。 (因此就连「识 - 一般所谓的灵魂」也是因缘生灭的。) 若没有「无明 (不如实知、见)」,就没有「行 (身、口、意的造作)」。 因此世尊推得: 「无明」灭 → 「行」灭 → 「识」灭 → 「名色」灭 → 「六入处」灭 → 「触 」灭 → 「受」灭 → 「爱」灭 → 「取」灭 → 「有 」灭 → 「生」灭 → 「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 「纯大苦聚」灭 世尊发现经由八圣道,可以: (1) 观察到「行」、「识」、「名色」、「六入处」、「触 」、「受」、「爱」、「取」、 「有 」、「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本质。 (2) 观察到「行」、「识」、「名色」、「六入处」、「触 」、「受」、「爱」、「取」、 「有 」、「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生起。 (3) 观察到「行」、「识」、「名色」、「六入处」、「触 」、「受」、「爱」、「取」、 「有 」、「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断灭。 (4) 观察到令「行」、「识」、「名色」、「六入处」、「触 」、「受」、「爱」、「取」、 「有 」、「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断灭的方法。 八圣道: (1) 正见: 正确的知见。例如因果观、缘起观、无常观。 (2) 正思维: 正当的思维。远离贪欲、□恚、害念等邪思惟。 (3) 正语: 正当的言语。远离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 (4) 正业: 正当的行为。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等不恰当的行为。 (5) 正命: 正当的谋生方式。 (6) 正精进: 正确地勤奋: 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7) 正念: 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8) 正定: 正确的禅定。把心安住於一境而不动。 世尊亲自证知、亲自觉悟八正道,而得到无上究竟的智慧。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这识转回,它不超越名与色」(This consciousness turns back; it does not go further than name-and-form)。菩提比丘长老解说,可能菩萨一直在寻求奥义书模式的独存识之真我(self),但却发现识一直依存於名色,而知道那样的寻求是徒劳的,因而显示连感觉为真我之最细微的识都是条件所成的(is conditioned),因而标记为无常、苦、无我。 (庄春江阿含辞典) 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 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行: (a)最广义的「行」是一切行,也是诸行无常的「行」。如前所述,是指现象的一切,因此并不只包含五蕴之中的行蕴而已,而是包含五蕴全体。(b)其次是五蕴中的行蕴,在这□的行是指「造作」的意思,指的是「心的活动」。可是受蕴、想蕴、识蕴也全都是心的活动。所以这□的行蕴,是指除去了受、想、识三蕴的其他「心的活动」而言。包含有作意(唤起注意力的作用)、触(根境识的接触作用)、思(意志作用)、定(精神统一)、念(不忘)、慧(知的作用)等种。在这□最具代表性的是善恶的意志作用——思(cetana)。用「思」来说明行蕴就是这个缘故。如果行只是思的话,这是行的最狭意义,并不恰当。(中华佛学百科全书) 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道迹,古仙人从此迹去,我今随去。』 譬如有人游於旷野,披荒觅路,忽遇故道古人行处,彼则随行,渐渐前进,见故城邑、故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木清净。 彼作是念:『我今当往白王令知。』 即往白王:『大王当知,我游旷野,披荒求路,忽见故道古人行处,我即随行;我随行已,见故城邑、故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流清净,大王可往居止其中。』 王即往彼,止住其中,丰乐安隐,人民炽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 我於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馀外道沙门、婆罗门、在家、出家,彼诸四众闻法正向、信乐,知法善,梵行增广,多所饶益,开示显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http://buddhanote.blogspot.tw/2016/04/287.html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2
@Facebook
这部分我有些想法,也是从学友启发的:

何以 反面思考可以得出 行 的存在呢?

因为 名色跟 识 是有共通的 特点:存在、了别,这两者 都是被造作(行) 而产生的
,有其隐含的 共通点,但是 若只是在 存在、了别这两点找,将会找不到而变成回
圈,唯有 从更高的视野思考, 这两者 同为什麽原因而存在? 就会发现行。

不过,只到识而已的发现,不一定等同於上述的观点,诸大论师们有许多的讨论,也
牵扯到 修行要不要观 过去世的 方式,这题面向很广阔。
Sat Apr 23 16:45:2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3
@Facebook
请问无论从何□视野思考,行和识的不同又如何区分?
Sun May 08 07:49:0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4
@Facebook
定义上来看,

行:造作。

识:识知;觉知。

用比较口语的讲法,识比较是被动的去觉知,行则是主动的去造作。

生活上的例子,识是视觉、听觉、嗅觉等等觉知,行则是意志力、说话、行动等等。
Sun May 08 08:22:1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5
@Facebook
行:造作    识:了别、储藏(储藏概念 依大刚提示,还有可以保留的地方)。

 其实是很难完全划分的,识跟名色互缘,而行是两者之共同前因,但 名色的名其实
也含有 行蕴。

用狮子吼站的架构理解是=>前一瞬间的行 导致下一瞬间的行,是不同的行。

而这个说法,主要是 经由 邱大刚 大刚学友的启发,并非全来自我自己的理解,所
以我的解释上还有模糊空间。

而 本经菩萨为何只停留到观察识? 经文中如何从识与名色推出 行与 无明者,有很
多种解释。大刚的解释 也是提出来的其中一者, Helen Wan 学友理解上可视为参考
答案,并持续探究有无更适合您逻辑的解法。

其中一个不同的解释,印顺老法师所提示:在287经的特定脉络下,佛陀证悟的时候
就观察到识而已,但佛陀也在经文中其他处处提到行跟无明(感谢大刚提醒)。

所以经文编辑者参考其他经文後,将提到无明与行的概念,融合到 287经的後段。不
过这部分也是参考答案之一,还是可以再去参究更适合您的答案。
Sun May 08 08:25:4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6
@Facebook
一般「识」的定义不会加入「储藏」,这种概念是後代论师引申的看法,认为既然神
识能往生,那大概也包含了储藏业识的功能,以在各世轮回之间作为衔接。但实际上
依佛经当中的因缘论,不需要有任何东西帮忙储藏,业力本身就会造成念念生灭、念
念相续 :)

如果从《阿含经》等经、律来看,我个人不觉得「行跟无明是後来经文编辑者参考其
他经文加的」是合理的主张,经典当中佛陀N次解说无明和行。个人觉得印老若有这
种说法,则只是用学术上的口吻作描述(就像近代学术上认为不可能有人能记忆那麽
多的经典,因此经典一定是「发展」出来的。这不是佛教的看法,而是学者以自己的
认知而作的自我推论,学术界的人也要用这种口吻才不会被排斥,也不可能承认什麽
天界的存在乃至轮回。)
Sun May 08 08:38:4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7
@Facebook
可能是我转述的没很清楚,大致上澄清:印顺老法师的意思并非 无明、行是後来加
的,而是在特定杂阿含经287的特定脉络中,菩萨只观察到 识而已,所以在 名色缘
识、识缘名色的循环中,不再往上追无明与行,因为这样就会再观察到 前世,而解
脱是否要观到前世,或观察到此世即可,学界尚有争论。

附上老法师原文,避免因为我的转述而造成误解XD

http://yinshun-edu.org.tw/en/Master_yinshun/y37_05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五章 法之施设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法与结集

第一项 法与方便施设

===================================

十支缘起说,为了说明爱的因缘,推求到识;这或是认识的开始,或是一期生命自体
的开始,都已[[充分说明]]了,所以『杂阿含经』卷一二(大正二.八□中——下)
说:

「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
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20)。

缘起的观察,到达「识」,已不能再进一步,不妨到此为止。

但缘起的说明,是多方面的,如『杂阿含经』卷一二(大正二.八三下——八四上)
说:

「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
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
鼻、舌、身、意触入处」(21)。

在识、名色、触入处、受以前,提出了无明与爱。经上又说:「众生无始生死,无明
所(覆)盖,爱系其颈,长夜生死轮转,不知苦之本际」(22)。

从无限生死来说,无明的覆蔽,爱的系著,确是生死主因。解脱生死,也唯有从离无
明与离爱去达到。

我以为,十二缘起支,是受此说影响的。在缘起支中,爱已序列在受与取的中间,所
以以行——身口意行(与爱俱的身语意行)来代替爱,成为十二支说。

说到「此识身」以前,是三世因果说。以三世因果说缘起,应该是合於当时解脱生死
的时代思想的。缘起的说明,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为原则,阐明生死苦蕴的因缘,也就是苦与集的说明。

===============================
Sun May 08 08:51:1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8
@Facebook
谢谢阿建的□清。「无明」及「行」是通常时时刻刻都有的,不一定归在「前世」啦
:) 印老该文似乎只是顺带提到三世因果说,而不是主张「无明」及「行」不在十二
因缘或是逆观十二因缘的脉络中。
Sun May 08 09:53:5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9
@Facebook
嗯嗯,12因缘支是包括无明、行的,这大概没有问题,只是说 若限制在 287经的观
法的话,追到 此识身,有些说法是说:追到识就是当生的极限了,而尚未观到过去
生。理解上 限定在287经的话,南传本身也很多争论,因为会牵涉到  解脱的观境,

附上此争论的温宗?老师文章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3&cad=rja
&uact=8&ved=0ahUKEwjyrL_psMnMAhVCoJQKHUzlDmQQFggnMAI&url=http%3A%2F%2Fenli
ght.lib.ntu.edu.tw%2FFULLTEXT%2FJR-AN%2Fan148768.pdf&usg=AFQjCNGg93Jw6YhFQ
UswEBULYhKg7jLjlQ

当代缅甸□婆舍那修行传统之间的一个诤论

——观察过去、未来的名色
Sun May 08 10:01:2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10
@Facebook
感恩分享 南无阿弥陀佛 _/|\_
Mon Apr 25 12:17:18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11
@Facebook
谢谢两位的解说。
Sun May 08 12:34:3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12
@Facebook
未学所了解的是 无明"造成"了"无知的行",但 "是" 透过 "染著的识" 而推动了"无
明的行", 而此"无明的行"又回头去缘已染著的识; 又加深此染著(也许又造成新的概
念)的识, 又再去缘名色...如此好像是有个"无明的行"将"色"与"明"牢牢的系在一起
, 解不开。 请更正未学的概念, 如果不如法即不正确。 感激大德们的指引。
Sun May 08 12:52:2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13
@Facebook
先不管名词的话,Helen Wan 大致概念上缘来缘去的现象算是OK,毕竟轮回就是因为
贪染执著而一再轮回,只是名词上佛教的十二因缘的名词定义和 Helen 目前的想法
不同,这就要靠以後多了解佛经上的名词定义了 :)
Sun May 08 15:46:1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14
@Facebook
从十二因缘的专有名词的角度来看,Helen Wan 是将整串十二因缘当中种种的造业都
纳入「行」,有种种(无明之下)的造业而会有下一世的识及身心,再继续种种的造
业而有更下一世的识及身心。这个看法OK,算是尺度较大的粗略看法,只是一般谈十
二因缘的专有名词又更细致些。

十二因缘第一支至第十二支的直线的次序只是因缘的一种简化的表达。实际上十二因
缘并不是每支只和前一支、後一支连动,而是多支一起连动,详见《杂阿含经》卷二
、三的相关经文。

例如对尚未证道的凡夫而言,十二因缘的每一支都带有「无明」,所以不只是「无知
的行」,还有「无知的识」、「无知的名色」…… :)

而通常经中是说「识」和「名色」辗转相生,这也是有另外的经文。总之除了卷十二
外,还有其他的经文,对於以後了解十二因缘多支连动的关系会有帮助。对於初学来
说就先了解大意即可,毕竟太复杂的逻辑对修行也没有直接帮助。

另外,「如此好像是有个"无明的行"将"色"与"明"牢牢的系在一起」这句话好像有错
字,可能 Helen 是想写「如此好像是有个"无明的行"将"色"与"识"牢牢的系在一起
」?
Sun May 08 16:03:5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15
@Facebook
谢谢师兄的指正。确实是错字。 本意是无明的行将 "色" 与 "名" 牢牢的系在一起
。感恩,再感恩。
Mon May 09 13:53:1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16
@Facebook
□色□与□名□系在一起,也可说"色"与"识"牢牢的系在一起 ?
Sat Nov 05 13:30:3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287 经
#17
@Facebook
详细过程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因为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以色自然会引起识,同时升起受、想、行。
Sun Nov 06 13:53:18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