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 288 经 - 「名色」及「识」展转相依而生
尊者舍利弗 (以智慧第一而闻名的比丘)、尊者摩诃拘□罗 (以「得四辩才,善於回
答别人的问难」第一而闻名的比丘) 讨论导致生老病死的根本原因。
首先从「老、死」开始探讨。
舍利弗问道: 「老、死」是由恒常不变的「我」造作;是由「造物主」所造作;还是
部分是由恒常不变的「我」造作,部分是由「造物主」所造作;还是没有原因而偶然
发生?
摩诃拘□罗答: 「老、死」并非由恒常不变的「我」造作;亦非由「造物主」所造作
;亦非部分是由恒常不变的「我」造作,部分是由「造物主」所造作;亦非没有原因
而偶然发生。而是因为有「生 (出生)」,因此有「老、死」。
依此类推,因为有「有 (导致未来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能牵引当来果报之业)」,
因此有「生」。
因为有「取 (执取)」,因此有「有」。
因为有「爱 (贪爱)」,因此有「取」。
因为有「受 (感受)」,因此有「爱」。
因为有「触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
境)」,因此有「受」。
因为有「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人体接收外界讯息的途径)」,因
此有「触」。
因为有「名色 (生理及心理的作用,主要分为生理、感受、想法、造作、觉知,即色
受想行识五蕴)」,因此有「六入处」。
因为有「识 (觉知)」,因此有「名色」。
因为有「名色」,因此有「识」。
舍利弗问道: 因为有「识」,因此有「名色」;因为有「名色」,因此有「识」。那
麽,「识」及「名色」究竟是因何而生呢?
摩诃拘□罗答: 犹如三支芦苇立在空地上,彼此支撑,才能直立。同样地,「识」及
「名色」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罗在耆□崛山。
尔时,尊者舍利弗晡时从禅觉,诣尊者摩诃拘□罗,共相问讯庆慰已,於一面坐。语
尊者摩诃拘□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尊者摩诃拘□罗语尊者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尊者舍利弗问尊者摩诃拘□罗:「云何?尊者摩诃拘□罗!有老不?」
答言:「有。」
尊者舍利弗复问:「有死不?」
答言:「有。」
复问:「云何?老死自作耶?为他作耶?为自他作耶?为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自作: 自己所作。认为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造作了一切。
他作: 他人所作。认为大梵(造物主、大我)造作了一切。
自他作: 部分自己所作,部分他人所作。
非自非他无因作: 不是自己所作,不是他人所作,没有原因而偶然发生。
答言:「尊者舍利弗!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
生缘故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
自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
色缘识生。」
复问:「彼识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自非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识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识
缘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复问:「尊者摩诃拘□罗!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
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而今复言名色缘识,此义云何?」
尊者摩诃拘□罗答言:「今当说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芦立於空地,展转相依
,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
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尊者摩诃拘□罗!世尊声闻中,智慧明达,善调无畏
,见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证者,谓尊者摩诃拘□罗,乃有如是甚深义辩,种种
难问,皆悉能答,如无价宝珠,世所顶戴,我今顶戴尊者摩诃拘□罗亦复如是。我今
於汝所,快得善利,诸馀梵行数诣其所,亦得善利,以彼尊者善说法故。我今以此尊
者摩诃拘□罗所说法故,当以三十种赞叹称扬随喜。」
尊者摩诃拘□罗说:「老死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说生、有、取、爱、受、
触、六入处、名色、识,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若比丘於老死厌患、离欲、
灭尽向,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若比丘於老死厌患、离
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漏,
心善解脱,是名法师。」
尊者摩诃拘□罗语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於世尊声闻中,智慧明达,善调无
畏,见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证者,谓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种种甚深正智之问
,犹如世间无价宝珠,人皆顶戴,汝今如是,普为一切诸梵行者之所顶戴、恭敬、奉
事。我於今日快得善利,得与尊者共论妙义。」
时,二正士更相随喜,各还所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