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因缘相应 294 经 - 内有此识身
#1
@Facebook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因缘相应 294 经 - 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

杂阿含 298 经定义了名色 (name and form): 「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
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

搭配 294 经的说明: 「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在十二因缘的思
维中,把名色归在外境,可以让我们更完整了解名色的意涵。

色 (form) 指的是色尘 (可见光)、声尘 (声波)、香尘 (分子)、味尘 (分子)、触尘
(物质),等有形的物质。

名 (name) 指的是法尘,包含受阴 (感受)、想阴 (取相)、行阴 (意念)、识阴 (认
知),等无形的概念。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
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

识: 十二因缘中的「识」,指精神作用。

识身: 具有精神作用之主体。

名色: 认知的对象。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认知的对象为色,意识认知的对
象为受、想、行、识。

六触入: 「六触入处」的略称。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
摇、产生贪爱。六触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
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

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如是内有识身,外有名色,此二缘生六触入处,
六触所触故,智者生苦乐受觉,因起种种。

何等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愚夫、黠慧,彼於我所修诸梵行者,有何差别?」

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
受奉行。」

法根、法眼、法依: 法的根源,法的导引,法的依归。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
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受身: (陷於轮回而) 投生。又译为「受生」。

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身坏命终,还复受
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
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
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於我所修诸
梵行,种种差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http://buddhanote.blogspot.tw/2016/04/294.html
Sun Apr 24 14:47:1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因缘相应 294 经 - 内有此识身
#2
@Facebook
感恩分享 南无阿弥陀佛 _/|\_
Mon Apr 25 12:14:5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