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六入处相应 304 经 - 六六法经
六六法 (六入处、六外入处、六识、六触、六受、六爱) 的涵盖□围及因果关系如下
图所示。
如果说眼睛是我,那是不成立的。
因为眼睛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睛是我,眼睛坏死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我们再进一步探讨,当光进入眼睛,产生视觉,经过大脑处理後产生感受,如果说眼
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那也是不成立的。
因为眼见物而起的感受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眼见物而起的感
受消失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同理可证,耳闻声而起的感受、鼻嗅香而起的感受、舌□味而起的感受、身体接触物
体而起的感受、大脑因神经讯号的传导而起的感受,都不是我。
如此,如实观察并了知「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
」而起的感受并不是我,能够开启智慧,趣向涅盘。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後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
梵行清白。
谛听,善思,有六六法。
何等为六六法?
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
身: 不是指「身体」,而是「种类」的意思,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种类」
(class)。 (庄春江阿含辞典)
何等为六内入处?谓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何等为六外入处,色入处、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法入处。
云何六识身?谓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云何六触身?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云何六受身?谓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云何六爱身?谓眼触生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若有说言眼是我,是则不然。
所以者何?
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是故说眼是我者,是则不然。
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 因为眼睛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睛是我,眼
睛坏死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如是若色、若眼识、眼触、眼触生受若是我者,是则不然。
所以者何?眼触生受是生灭法,若眼触生受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说眼触生受
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眼触生受非我。
生灭法: 「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离散而消灭」的事物。
如是耳、鼻、舌、身、意触生受非我。
所以者何?意触生受是生灭法,若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意触生受是我者,是
则不然,是故意触生受非我。
如是,比丘!当如实知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开发神通,正向涅盘。
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 眼的作用 (因缘生灭)、智慧的作用 (灭除因缘相续)、
涅盘的作用 (不受後有)。
云何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盘?
如是,比丘!眼非我,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
乐,彼亦观察非我。
内觉: 内在感受。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盘,是名六六法经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