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下 Chen Jian 的心得。有关於杂阿含 435 须深经中「先得法住智 後得涅盘 智」的顺序,就我所解或也可从四圣谛的观点来阐述。 第一,四圣谛是次序性的。 杂阿含 435 经中,佛陀佛告诉须达长者:「四圣谛渐次无间,非顿无间等。」,也 就是说苦、集、灭、道是次第而证。而四圣谛的终点与目标,则是获得解脱的智慧而 解脱。 第二,四圣谛是观察缘生法而对於缘起法如实了知。 无论是苦谛的五蕴、五受阴、集谛的三毒、灭谛的六内外处十八界、道谛的八正道 ... 等等,都是世间的因缘集灭,也就是杂阿含 53 经中说的「有因有缘世间集、有 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有因有缘灭世间」。以上这四个「世间因缘集灭」 ,佛陀广以四因缘、十二因缘来解说,其底蕴总说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 缘起法。 第三,缘起法是法住法界的常然本质,这个常然本质称为「法住」(Dammattha : Damman法 + thita住立)。 第四,先证法住智,後证涅盘智。 藉由观察诸缘生法,如实了知缘起法与四圣谛,「确定後把握诸缘而生起『法住智』 《清境道论大疏钞》」,最後证得「涅盘智」而得入於涅盘。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html#五三 另外关於「法住」的探讨: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1/12/2962.html
尔时,聚落主□大姓□婆罗门闻沙门□释种□子,於释迦□大姓,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成无上等正觉,於此拘萨罗国人间游行,到?萨?罗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又彼沙门瞿昙?如是色貌名称,真实功德,天、人赞叹,闻于八方,为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於诸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中,大智能自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为世说法,初、中、後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演说妙法。善哉应见!善哉应往!善应敬事!作是念已,即便严驾?,多将翼从?,执持金瓶、杖枝?、伞盖,往诣佛所,恭...
後话,就这个观点来讲是不存在「先证涅盘智 -> 再证法住智」这个逻辑的
写得非常深入 赞,尤其是渐入苦集灭道那边,是很好的连结, 然後我自己想到一个实修的切入点: 是否要先知道 因缘果是怎麽生起的,了知生起的法则後, 再去掉因、缘,这样果就不会生起了。 先知 此有故彼有,再知 此灭故彼灭。如果连有 是什麽都不知道,那是要灭个什麽 呢? 这样子思考,就可以把实修上1.次序跟2.要专注的点抓出来了 也跟佛陀正觉之夜的心理历程有关,从老死推回识,了知生的历程,再继续问:什麽 没有了,老死也就没有了? 两次的逆推,第一次是知道生起的过程,也是因为知道如 何生起,导致同时知道如何让生起不再生起,也就是知道了 灭的因。
这几天看了一部分杂阿含後,又回头重看了!发现其实佛经里面不只是文字,连法相 出现的顺序都与修行序有关(法次法依?)!比如 无常的体认,过去未来无常,况现在 !苦,若无常是苦,非我,若无常是苦,比丘宁於眼中是我,异我,相在! 厌,离欲 ,断,尽爱,无欲,解脱,解脱知见!乃至四圣谛,知苦,之苦所集所缘,之苦要灭 ,知苦味苦患苦离,厌不乐断尽爱取,心解脱! 阿然後我的杂阿含就一直留在五阴与六处相应!何时才能前进阿!南无佛法僧!
多念《心经》最後的那个咒语,或许有帮助。
"缘起法是法住法界的常然本质,这个常然本质称为「法住」-Dammattha" 而"知道" 或 "胜解" 者不一定就是 "实证" 者是吗?
Helen Wan 先解释一下「胜解」的意思,「胜解 adhimokkha 」是杂心所之一,adhi 是殊胜卓越、mokkha 是放开,胜解的意思是"将心放开让其投入於所缘的目标而没有 犹豫",用现代化来说就是决意专注於此,这里的「解」是解开的解、而不是了解的 解。 再来关於您的问题,"知道" 是不是等於 "实证" ?转贴狮子吼导读中的这句话:严 格说来,概念上的「知道」,和禅定的「如实知」是有距离的,必须要透过实证而确 实证知了,才是如实知。另外,当下有智慧,就可能去除当下的一些无明,不过若要 解脱,必须有实修的功夫,每个当下都能够洞察(「无间等」),那麽就真的能断除 无明了。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0.html#导读_无明_阴相应_2_5
这不是萦法目键莲经中应知当知,应灭当灭,应修当修,应证当证所揭示的吗?
Hello Russ, 谢谢您的说明. 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盘 。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於我见,心善解脱。」 最後一句中,佛陀说:不论你知不知道,就是要先知道法住智,才能得涅盘智。
这里佛陀对须深说法: 先知"法住"的[法住], 并不等於"法住智"是吗?(因当时须深还 没"知法住", 别说证得法住智。) 如果是的话, 解释经文时, 加上"法住智", 是不 是和原经文不十分相当了呢?因佛陀只对须深提要先知法住,後知涅盘;并非说先证得 法住智? 未学只想知道自己体会经文如法否? 谢谢。
Helen Wan 依我所解,比起解释为「法住智」,反而只解释为「知道」会有问题,我 大概想到几种思维辩证方式,随举一种如下:首先,「法住」其实就是缘起法、十二 因缘,当佛陀在其他经中提到十二因缘作为解脱的条件时,都是说「於十二因缘如实 知」。其次,所谓的「於十二因缘如实知」,换句话说即是「证得法住智」,这两者 讲的是同样一个状态。所以由这两个辩证推演,在这里说「知法住」即是「於法住如 实知」即是「得法住智」。
谢谢-Russ, 您的心得分享。 了解了 !
郑锡聪别灰心啊,就我个人的看法,四部阿含中以杂阿含义理最深,杂阿含的前几卷 又特别不易读,只要这部分弄清楚了,後面相对上就容易多了。如果真的很挫折,或 许先跳到别的相应主题、甚至以较有故事性的另外几部阿含去看看也不错。
继续努力蜗行中!!
看不懂杂阿含435经^^"
Russ Wang 和大家的讨论很精采! 藉由这串精采的讨论,我也发现一个潜在问题: 这边的「法住智」看来是指如实知因缘,也就是「集无间等」。而卷十六第435经表 示四圣谛「无间等」的次序是苦、集、灭、道,也就是会先证「集无间等」(法住智 ),才会证「灭无间等」(涅盘智)。 就定义来看,「先知法住」、「法住智」、「集无间等」的定义是「彻底了解因缘法 」,是否同为「初果」(得法眼净)的程度? 第347经中没有四禅(或四无色定)的比丘是「先知法住,後知涅盘」,连「涅盘智 」都还没有。是否能推论这些比丘其实只是初果?(而不是大多论师解读作的「慧解 脱阿罗汉」!?) 当年 Ab Tsai 提过一个论点,认为此经中的比丘只是有信心能证涅盘的「慧解脱」 ,而不是已证阿罗汉。我还没见到论中有这种主张,但若从以上的逻辑来看,则此论 点似乎不会比各论中的推论来得不合理 ;) 这经的洞还蛮多的,各种排列组合之下,难怪几千年来基於此经的争议这麽多 :P
从四圣谛的观点来看先知法住,後知涅盘也是有意思的切入。
杂阿含435经,无间等..绵绵密密因果相续,无间指中间无任何疑惑,无不当的认知 ,恒知道它的因果紧密,一个连一个无跳开
我有个感觉,说出来,请大家原谅。 我感觉,大家把435经的经文意涵,讨论太深了,有点过了,也因此引发了一些疑惑 。哪里过了呢?就是435经,我感觉,并不是再讲「证」的层次,倒是436经、437经 ,可以说是在讲「证」的层次。
师父,435经真是好难喔~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说四圣谛是次第而证,指苦圣谛无间等後,才能集、灭、道无间等。卷 十五第397经也提到苦、集、灭谛无间等後,才能道谛无间等。 相当的南传经文则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灭、道都无间等,才能得到苦的完全 结束。
上面这个差异就想破头,还是不会。。。快要跟四圣谛投降了
哪里不会?
(苦、集、灭)谛无间等後,才能道谛无间等。。。。苦才结束 相当的南传经文则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灭、道)都无间等,才能得到苦的 完全结束。
你是觉得这两段不同翻译的经文,除了文字上有所差异之外,有些地方感觉有「矛盾 」吗?
上文,下文的"最後一句"都是苦才结束
难道上文是"苦集灭"无间等,接著是苦结束。。接著是道谛无间?。。。我知道上文 不是这样写啦
没有呀,上文没有这麽写呀。
□再看仔细点
下文是"苦集灭道"无间等。。苦才结束
□把上文看错了吧?
没看错啊~上文是(苦集灭)无间等,接著是道无间等,最後是苦结束。。。。。。 所以上文和下文有什麽差别?反正苦都是排最後一个
嗯,在整段经文中,有些差异,但单独抽出来看,讲的是一样的呀。 我把【读经拾得】整个复制在下面: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说四圣谛是次第而证,指苦圣谛无间等後,才能集、灭、道无间等。卷 十五第397经也提到苦、集、灭谛无间等後,才能道谛无间等。 相当的南传经文则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灭、道都无间等,才能得到苦的完全 结束。 ---------------------------- 看喔,第一段,最後没有讲 「苦才结束」。
@@那第一段的苦是在哪里结束的??
上面这个不会。。看起来都是苦集灭道不见了。。苦才消失啊~
我觉得我应该是读经拾得这整段都是不清楚的,否则若清楚了,就应该可能清楚表达 了
435经,讲的对象,是一位有钱的居士。他听到四圣谛就有点疑惑,什麽疑惑呢?就 是一个人如果顺顺利利、快快乐乐、幸幸福福的,可以「跳著」修学四圣谛,也把苦 难终结掉吗?佛给的回答是,「不行呦,如果(你)连苦存在都不清楚的话,就没有後 面的事情了。」所以接著就讲这四个之间关系的譬喻了。 397经,讲的对象,是对出家的比丘法师们来说的。佛对这些法师们说,你们如果没 有确实知道苦,没有确实知道苦的原因,也没有确实知道灭苦的观念和方法,然後要 能确实地做到灭苦,这样子讲,是有问题的喔。 这两经,最大的差异就是在,说法的对象不同,佛强调的「重点」不同。 就这样子。希望有帮到□。
师父,您快要打板起床了,晚安。。您整晚没睡呢~
晚安,我没事。不用打板。
”灭谛的六内外处十八界"? 请教此句的来源或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