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 359 经
本经说明,如果有执著心,无法如实知见事物因而产生不实的知见 (distorted
view),会导致攀缘识有安住的根据地,并且逐渐生长增广,如此会导致未来世的受
生,及随之而来的老、病、死、忧、悲、恼、苦,这是苦的聚集。
如果能够消除执著心,如实知见事物,则攀缘识没有安住的根据地,并且不会逐渐生
长增广,如此「未来世的受生及随之而来的老、病、死、忧、悲、恼、苦」都会灭去
,这是苦的息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有未来
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
思量: 思虑量度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
若思量: 南传作「凡意图」,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人之所意图」(what one
intends),并引注释书说,这是「包括三界所有善与恶的意志」。 (庄春江阿含辞典
)
妄想: 梵语 vikalpa。又作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与「妄念」、「
妄执」等语同义。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於心之执著,而无法如
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佛光大辞典])
使: 烦恼。
攀缘识住: 心随外境而转,使得识因而增长。参见卷二第39经的「四识住」。
若不思量、不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无攀缘识住故,於未来世生、老、病、死、
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