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ipatthana Shi 真是细心!感谢您指出这个议题,回顾经文的用意就是要找出这
类不够精确的注解。
看来这边远离的不只是世俗的欲求,而是对三界一切有漏的希求、执著。
我查了查经,先讲结论:
□离四衢:远离种种的希求、执著。「四衢」是十字路口,《杂阿含经》卷十第
265经将「识无坚实」比喻为幻师在四衢道头变出各种幻境,其中「四衢」可对应到
卷二第39经所说的「四识住」。
由於「四衢」就是十字路口,不算什麽专有名词,因此在经中通常没有特殊的意义。
但在经中最常见的关於「四衢」的譬喻,就是以下这则:
《杂阿含经》卷10:「譬如幻师、若幻师弟子,於四衢道头,幻作象兵、马兵、车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
坚固。所以者何?以彼幻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
在,若内、若外,若?、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
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
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识无坚实故。」」(CBETA, T02, no. 99, p. 69,
a7-16)
不只是《杂阿含经》有这则譬喻,在种种的经典中都转用了这则譬喻,可见这在佛世
时是非常普遍的一个譬喻:
《五阴譬喻经》卷1:「幻师与幻弟子於四衢道大人众中,现若干幻,化作群象群马
车乘步从。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不有、虚无、不实、无形、化、尽。所以者何?
幻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识去来现在,内外?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此当熟省视
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
者何?识之性无有强。」」(CBETA, T02, no. 105, p. 501, b9-16)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1卷-第200卷)》卷81〈诸天子品23〉:「如巧幻师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幻作四众及一佛身处中说法,於意云何?是中有实能说、能[圣>听]、能
解者不?」
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现告言:「如是,天子!一切法皆如幻故,般若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都不可得。
」」(CBETA, T05, no. 220, p. 454, c3-8)
《放光般若经》卷6〈无住品28〉:「譬如绝工幻师於四衢道化作如来及四辈众而说
於法。诸天子!於意云何,宁有说、有教、有受者不?」
诸天子报言:「实无所有。」」(CBETA, T08, no. 221, p. 40, a4-7)
《光赞经》卷6〈无缚品15〉:「明达幻师、若慧弟子,於大四衢化无数众不可称计
,为诸化人讲说经法,建立十善,三十七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
共诸佛之法。於须菩提意云何,宁有众人住十善乎?及三十七品、十种力、四无所畏
、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CBETA, T08, no. 222, p. 186, a14-20)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庄严品17〉:「譬如幻师、若幻师弟子,於四衢道中化
作大众,以十善道教化令行,又以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
法教化令行。须菩提,於汝意云何,是幻师实有众生教令行十善道乃至行十八不共法
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CBETA, T08, no. 223, p. 248, a14-20)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菩萨明难品6〉:「亦如大幻师,在彼四衢道,
示现种种色,业性亦如是。」(CBETA, T09, no. 278, p. 427, c12-14)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5〈依空满愿品10〉:「譬如幻师及幻弟子善解幻术,於四衢
道,取诸沙土草木叶等,聚在一处作诸幻术,使人睹见象众、马众、车兵等众,七宝
之聚种种仓库。若有众生愚痴无智,不能思惟,不知幻本,若见若闻,作是思惟:『
我所见闻象、马等众,此是实有,馀皆虚妄。』於後更不审察思惟。有智之人则不如
是,了於幻本」(CBETA, T16, no. 665, p. 425, c24-p. 426, a2)
《瑜伽师地论》卷84:「云何识如幻事。言幻士者。随福非福不动行。识住四衢道者
。住四识住。造作四种幻化事者。谓象马等。如象身等虽现可见。而无真实象身等事
。如是应知随福非福不动行。识住四识住。虽有作者及受者等我相可见。然无真实我
性可得。又识於内隐其实性。外现异相犹如幻像。」(CBETA, T30, no. 1579, p.
769, a1-8)
《瑜伽师地论》解释「四衢」可对应到「四识住」,是蛮合理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