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杂阿含(三九六)经
#1
@Facebook
杂阿含(三九六)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坏诸□冥,光明显照。如是,圣弟子
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所谓身见、戒
取、疑,此三结尽,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边
。彼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听彼圣弟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
具足住□。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
是故,比丘於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精进修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Q: 其中的「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以及「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
者」应如何理解?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2
@Facebook
《杂阿含396经》是讲断三结的初果圣者,所以「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应是初果
圣者暂时失念,因未断的贪、□二结而起忧苦,这是世俗的忧苦受;或因念及未达究
竟解脱而起忧苦,这是非世俗的忧苦受。

「初禅具足住,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据菩提比丘对应经典
AN3:94注脚#539的解说,由於初果得初禅具足住,即使贪、□二结未断,因得禅那力
故,能往生色界天,并在色界天证得涅盘,也就是在色界天断烦恼,所以不还生此欲
界。菩提比丘AN3:94注脚#539如下:

This phrase normally denotes the attainment of non-returning. Mp. however,
identifies this disciple as a “jh?na non-returner” (jh?n?n?g?m?), that
is, a stream-enterer or once-returner who also attains jh?na. Though such
a practitioner has not yet eliminated the two fetters of sensual desire
and ill will, by attaining jh?na he or she is bound to be reborn in the
form realm and attain nibb?na there, without taking another rebirth in the
sense sphere.
Tue Jun 21 16:58:2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3
@Facebook
Satipatthana Shi 说得很有道理。初果圣者顶多七有天人往生,还是会回来。但若
同时有稳固的初禅,因为初禅是离欲、恶不善法,而能往生色界天。

另外菩提比丘提到的概念,若说是「得初禅具足住的初果圣者」,或许能避免一些误
会?(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初果不是还是可能回来欲界吗?为什麽这边说不还生此欲界
这个三果的程度。)
Sun Jun 26 12:50:1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4
@Facebook
我的感想是:

Satipatthana Shi 学友说的:不见有一法不断而能生此世者,我觉得是:没有一法
可以再让这位证初禅的初果圣者还於此世,但比较於 没有一法不断而让此比丘生於
此世的其他经文,则多是指三果,所以这经我当初理解时,第三段断句我第一时间也
是理解为阿三果。

菩提比丘长老的解读我个人觉得可行,但问题是,这样子定型句:不见彼圣弟子有一
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解释上就要视不同的经文来做不同的解释。

算是比较细致而且容易产生一致性误解的地方。

但我小结觉得可行的第二个证据是: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所以,或许也可以理
解成,初果法眼净也是有机会不还此世的,只是加上其他条件。

突然想到见井水喻,还没证阿罗汉的比丘,却有涅盘知见vs还没证三果的比丘,却因
不同的条件组合而不还此世。

不过这样的结论毕竟是参酌论师跟讨论的想法,还是可以多多从经文里面去发掘更深
的涵意:)。
Sun Jun 26 18:33:0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5
@Facebook
我个人的不负责解读是

【圣弟子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所谓
身见、戒取、疑,此三结尽,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
,作苦边。】(彼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听彼圣弟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
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

前面【】的□围是主句,後面的()是补充。

前面是谈如何尽苦边。後面补充是在尽苦边之前,若有忧苦,可依禅定生起禅悦以润
泽身心。(而修慧解脱的乾观者,因为无禅定润泽,所以才称为「乾」观)

最後的「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我认为是指前面的主句。也
就是只要圣弟子「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
七有天人往生,作苦边」这些都完成了,那就不可能还生此世(也就是七世之後,不
可能再轮回了)。
Sun Jun 26 13:37:59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6
@Facebook
To David, 初果没得禅定的顶多七有天人往返受生,得禅定的可不需来欲界受生,直
接在色界漏尽入涅盘,我的文「由於初果得初禅具足住」,是针对此经来说。若是一
般性的?述,确实「得初禅具足住的初果圣者」,能避免一些误会。Thank you for
your comment.

To Heaven,「後面补充是在尽苦边之前,若有忧苦,可依禅定生起禅悦以润泽身心。
」这里我的疑问是:若起身忧苦,病痛缠身,未得定者很难入定,已得定者通常会因
此而退失禅定,又如何依禅定生起禅悦以润泽身心?若起心忧苦,贪盖、□盖障碍心
,未得定者难以得定,已得定者难以再入定,又如何依禅定生起禅悦以润泽身心?
Sun Jun 26 15:25:0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7
@Facebook
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这一句....一果前到得法眼,.....(彼圣弟子(中间)虽
起忧苦).....比较赞成Chou兄的解释
Sun Jun 26 15:50:1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8
@Facebook
我想大概也不是所有的苦皆能对治,但禅悦生起的确可以减少忧苦。

或许精进是一个重点,世尊也以身作示□了。

《长阿含经》卷2:「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隐
,无有恼患。」(CBETA, T01, no. 1, p. 15, b4-5)
Sun Jun 26 15:50:58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9
@Facebook
根据大家多年来的讨论,目前在「读经拾得」小结如下:

有同学问:「初果仍会七有天人往生,三果才不再还生此世,为何本经在解说初果後
说不还生此世?」

有两种合理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初果圣者若有稳固的初禅,因为初禅是离欲、恶不
善法,不和欲界相应,而能往生色界天,甚至可能在色界天继续证得涅盘,成为本经
说的「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第二种解释是本经的「彼圣弟
子中间虽起忧苦……具足住」一句是补充在尽苦边之前,若有忧苦仍能以禅悦润泽,
而「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这句则是接著前面的「作苦边」,
已解脱了,自然不会还生此世。

其实这问题以前阿哲就提出过了 :D 一并收录至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7%A0%94%E8%A8%8E_%E9%
9B%9C%E9%98%BF%E5%90%AB%E7%B6%93_%E7%AC%AC396%E7%B6%93%E7%9A%84%E4%B8%89%E
5%80%8B%E5%95%8F%E9%A1%8C
Sun Jun 26 15:57:09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10
@Facebook
再看一下经文....得法眼=初果.....^^
Sun Jun 26 16:04:1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11
@Facebook
原来我以前就讨论过了,而且我还看不太懂当初我在说什麽? :v
Sun Jun 26 16:09:2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12
@Facebook
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这是阿罗汉了阿
Sun Jun 26 16:12:4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13
@Facebook
通常用来形容阿那含,《杂阿含经》卷21:「如世尊所说五下分结,不见一结而不断
者,若一结不断,当复还生此世。」(CBETA, T02, no. 99, p. 152, b13-14)

不过阿罗汉当然也符合。
Sun Jun 26 18:36:3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14
@Facebook
得法眼=初果....应该是看到目标了,只是还没走到(好像有一次我开车走苏花,还在花
莲新城乡看到一个路牌到宜兰还有98km)
Sun Jun 26 16:18:4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15
@Facebook
To Chen Jian学友: 你说到 :「Satipatthana Shi 学友说的:不见有一法不断而
能生此世者,我觉得是:没有一法可以再让这位证初禅的初果圣者还於此世,但比较
於 没有一法不断而让此比丘生於此世的其他经文,则多是指阿罗汉,所以这经我当
初理解时,第三段断句我第一时间也是理解为阿罗汉。」

这里《杂阿含396经》:「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在经中通
常非指阿罗汉,而是指三果不复还生此世如下:

《杂阿含573经》:「如世尊所说五下分结,不见一结而不断者,若一结不断,当复
还生此世。」」(CBETA, T02, no. 99, p. 152, b13-14)

《杂阿含815经》:「有比丘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般涅盘,不复还生此世。」
(CBETA, T02, no. 99, p. 209, c25-26)

所以《杂阿含396经》:「初禅具足住。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
,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南传注释书和《瑜伽师地论》都解说为得初禅的初果
投生色界断贪、□二结,得不还果不复还生此世,而终在色界入涅盘。

《瑜伽师地论》解说此段经文如下:「又如有一。已证谛智永断三结。从此无间由失
念故。暂为欲贪□恚所染。彼於尔时。依不放逸入初静虑。由触谛智。得不还果。」
(CBETA, T30, no. 1579, p. 844, a26-29)
Sun Jun 26 21:05:4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三九六)经
#16
@Facebook
感谢学友回复,我把三果记成四果了,不好意思
Mon Jun 27 03:03:5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