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杂阿含 475 经
#1
@Facebook
杂阿含 475 经

七佛观察诸受的方法:

观察「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


杂阿含 475 经 七佛观察诸受的方法: 观察「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

Sat Jul 16 23:13:5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2
@Facebook
为什麽特别提出「受患」?
Sun Jul 17 07:46:5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3
@Facebook
有个建议,在「受」後面加一个逗号,大家以为如何?

若於受断欲贪、越欲贪→若於受,断欲贪、越欲贪
Sun Jul 17 08:17:1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4
@Facebook
如此语意是会比较清楚
Sun Jul 17 17:47:0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5
@Facebook
「断欲贪」和「越欲贪」的差别在哪?
Sun Jul 17 08:23:0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6
@Facebook
若「离」字作脱离、解离之意,则「越欲贪」的「越」字,就需解释为超越、越过之
意,才能符合前後一致的意义脉络?
Sun Jul 17 08:52:0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7
@Facebook
ㄟ,这里有点逻辑的前後关系要说清楚,经文说,「若於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
离。」所以这里(受)离是被定义的词,我们不能另外拿其他的解释来把它撕开。
Sun Jul 17 08:56:2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8
@Facebook
是否能够完整说明「受离」的意义?
Sun Jul 17 11:10:0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9
@Facebook
经文的定义很清楚呀。「於受断欲贪越欲贪」就是把它称作「受离」。
Mon Jul 18 17:51:3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10
@Facebook
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475.html

注解3,受集道迹:使受集起的方法?? 受集道迹 vs 受集

对照《佛遗教经》来看,「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
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馀道。」

受集道迹,不是「使受集起的方法」,而是指「有受皆苦,苦因为集,灭苦因之道,
这种种一连串的历程,叫做迹。故称受集道迹。」
Sun Jul 17 08:30:5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11
@Facebook
白话说明:

1. 受: 有三种主要的感受 - 苦、乐、不苦不乐。

2. 受集: 导致感受升起的原因 - 六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境 (色、声、香、味、触、法)、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接触,导致产生各种感受。

3. 受灭: 导致感受消灭的原因 - 六根、六境、六识不接触。

4. 受集道迹: 使感受升起的途径 - 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於感受。

5. 受灭道迹: 使感受消灭的途径 - 不「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於感受。

6. 受味: 感受带来的满足与快乐 。

7. 受患: 感受导致的过患 - 因为感受是因触而生,而触变化无常,因此感受也是随
之变化无常的,因而导致苦的升起。

8. 受离: 深刻体会感受导致的过患,设法出离於感受 - 断除对於感受的欲望及贪爱
。
Sun Jul 17 17:48:0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12
@Facebook
可以帮你修文字吗?  ^_^  你参考参考看看

7. 受患: 感受会有的过患 - 感受是因触而生,触会变化无常,因此感受也随之变化
无常,进而导致苦的升起。

感受,不一定导致过患,这在凡圣差别的讨论中已经有看到,但处理不好,是会有其
过患,所以觉得改成「会有」似乎比较符合实际状况。
Sun Jul 17 18:51:5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13
@Facebook
3. 受灭: 导致感受消灭的原因 - 六根、六境、六识不接触。

这里有讨论的空间,我的看法如下:

经文是「触灭是受灭」,这里的问题是,如果把「触灭」解释成「不接触」,那会有
问题。甚麽问题呢?对正常的六根来说,不可能不去「接触」六尘,因为那就是六根
的基本功能。如果这里把「触灭」解释成「触(受)灭」,那会比较合理,就是说,接
触了以後,不会升起种种的受(情绪),这样子叫做「触灭」。也就是说,六根虽然接
触了六尘,却不会引起情绪的起伏变化,这样子叫做触灭。你觉得呢?

同时,直接看经文的意思,可以白话说成:「触灭的意思就是受灭」。
Sun Jul 17 18:59:0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14
@Facebook
这个当下的根境识生则触生则受生,有生法必有灭法,这个当下的根境识生即灭则触
灭则受灭;下个当下亦如是。
Mon Jul 18 16:54:3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15
@Facebook
无生命事物的生灭法,容易理解。但是有生命的生灭现象,会有爱取的影响而变得复
杂,例如在触受之後接著是爱取。阿罗汉就是透过修行,在触受之後不启动爱取的反
应过程,所谓的对境不起烦恼、无住。
Mon Jul 18 22:00:0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16
@Facebook
感谢阿哲的心智图,有个想法是:对受的爱乐会引生更多的触吗? 因为受爱是受集道
迹,因为爱是导致受集产生的方法,而受集又是触。

我的解释是:因为爱,会导致之後的六入处身,导致更多的触
Thu Jul 21 00:58:5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17
@Facebook
不知可否将受爱乐、?叹、染著、坚住等视为受患,因受患集才造成无止的轮回?
Thu Jul 28 11:58:4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18
@Facebook
一般说来,会对受「爱乐、赞叹、染著、坚住」,就是因为对於感受觉得愉悦,快乐
得不得了。因此是「受集」,会造成更多的轮回。

当然,如果间接地、广义地来说,凡夫对於受爱乐,但智者却会觉察其中隐含的後患
,因此从究竟的角度来说这些对受的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将导向後患的。
Sun Jul 31 20:33:5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杂阿含 475 经
#19
@Facebook
根尘识三者和合(集)=触(集),根尘识三者和合瓦解(灭)=触(灭)。触集则
受集,触灭则受灭。受味=对三受起味著、粘著,也就是对乐受起贪,对苦受起嗔,
对不苦不乐受起痴。受患=因三受而衍生三毒(爱),贪嗔痴(爱)带来祸患(烦恼
/苦)。(十二支里的~受缘爱)
Fri Jul 29 22:45:1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