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经中世界的定义
#1
@Facebook
「佛经中世界的定义」

今天复查到「小千世界」的注解:「以须弥山为中心,含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
、梵天称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

乍看之下没什麽,好像佛学辞典通常是这麽说的,仔细思考後发现这定义不是佛经中
的精准定义。

首先,个人从来没见到《阿含经》中以「小世界」称呼一个世界。虽然佛学辞典中几
乎都以「小世界」称呼一个世界,好在有CBETA,我查了查,这并非佛经中常用的称
法,直接用「世界」来称呼才是经中的惯例。

当然,要说「世界」是「小世界」,在宇宙的尺度来看,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小世
界」这个词变成佛学辞典的通用词,看来是不必要的。

再者,个人似乎没见过经中对於「世界」的定义一如佛学辞典的说法。经中都是这麽
定义一个「世界」的:

《杂阿含经》卷十九:「日所周行,照於诸方」(CBETA, T02, no. 99, p. 133,
b10-11)

《中阿含经》卷19〈长寿王品2〉:「如日自在,明照诸方」(CBETA, T01, no. 26,
p. 548, a13)

《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州品1〉:「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CBETA,
T01, no. 1, p. 114, b26)

《起世经》卷一〈阎浮洲品1〉:「如一日月所行之处照四天下」(CBETA, T01, no.
24, p. 310, b8)

《大楼炭经》卷一〈阎浮利品1〉:「如一日月,旋照四天下」(CBETA, T01, no.
23, p. 277, a20)

(个人没找到阿含部之外的经典有对「世界」定义,如果有的话也还请大家帮忙补充
。)

很明显地,就个人能找到的经文来说,都是以「一个恒星的光照□围」来定义一个世
界,个人还没找到任何经律中不是以这样来定义一个世界的。

如佛经中用「一个恒星的光照□围」来定义一个世界,就比佛学辞典说「以须弥山为
中心……」来定义一个世界的□围,来得科学得多。个人猜测,因为三藏中有以须弥
山为参考点,说地狱道在须弥山下多少万里、忉利天则在须弥山顶云云,所以编佛学
辞典的人就自己将这些叙述联想起来,作为世界的定义,而不是根据经典原文对於「
世界」的定义。

再者,佛经中说的「日月」,大家都确定知道就是太阳与月亮,但「须弥山」到底是
对应到什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文科的人通常解为喜马拉雅山,学天文物
理的人则可能解为地球自转轴的某种物理量(磁轴一类)或太阳系旋转轴的某种物理
量,在对「须弥山」真实意义没有共识的情况下,以「须弥山」来定义「世界」就不
太实际。

个人猜测,编辑这类佛学辞典的人恐怕缺乏对於天文的最基本知识,所以把原先经中
对於「世界」还蛮科学的定义,以自己的理解加以重组後变成了虽然不能说不对,但
就没那麽精准的定义。

因此对於「小千世界」的注解也更正为:「一个恒星光明所照的□围是一世界,当中
有须弥山、四大洲、各天界等组成。一千个世界的□围,叫做小千世界。」

相信这样不只更贴近经典的原文,也更容易理解。

由於佛学辞典中对这条词的解释有蛮一致性的偏差,为免是个人有没读到的经文有不
同的定义,还请见过经中(而非论中)有不同定义的法师大德多加指正。谢谢!


「佛经中世界的定义」 今天复查到「小千世界」的注解:「以须弥山为中心,含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梵天称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 乍看之下没什麽,好像佛学辞典通常是这麽说的,仔细思考後发现这定义不是佛经中的精准定义。 首先,个人从来没见到《阿含经》中以「小世界」称呼一个世界。虽然佛学辞典中几乎都以「小世界」称呼一个世界,好在有CBETA,我查了查,这并非佛经中常用的称法,直接用「世界」来称呼才是经中的惯例。 当然,要说「世界」是「小世界」,在宇宙的尺度来看,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小世界」这个词变成佛学辞典的通用词,看来是不必要的。 再者,个人似乎没见过经中对於「世界」的定义一如佛学辞典的说法。经中都是这麽定义一个「世界」的: 《杂阿含经》卷十九:「日所周行,照於诸方」(CBETA, T02, no. 99, p. 133, b10-11) 《中阿含经》卷19〈长寿王品2〉:「如日自在,明照诸方」(CBETA, T01, no. 26, p. 548, a13) 《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州品1〉:「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CBETA, T01, no. 1, p. 114, b26) 《起世经》卷一〈阎浮洲品1〉:「如一日月所行之处照四天下」(CBETA, T01, no. 24, p. 310, b8) 《大楼炭经》卷一〈阎浮利品1〉:「如一日月,旋照四天下」(CBETA, T01, no. 23, p. 277, a20) (个人没找到阿含部之外的经典有对「世界」定义,如果有的话也还请大家帮忙补充。) 很明显地,就个人能找到的经文来说,都是以「一个恒星的光照□围」来定义一个世界,个人还没找到任何经律中不是以这样来定义一个世界的。 如佛经中用「一个恒星的光照□围」来定义一个世界,就比佛学辞典说「以须弥山为中心……」来定义一个世界的□围,来得科学得多。个人猜测,因为三藏中有以须弥山为参考点,说地狱道在须弥山下多少万里、忉利天则在须弥山顶云云,所以编佛学辞典的人就自己将这些叙述联想起来,作为世界的定义,而不是根据经典原文对於「世界」的定义。 再者,佛经中说的「日月」,大家都确定知道就是太阳与月亮,但「须弥山」到底是对应到什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文科的人通常解为喜马拉雅山,学天文物理的人则可能解为地球自转轴的某种物理量(磁轴一类)或太阳系旋转轴的某种物理量,在对「须弥山」真实意义没有共识的情况下,以「须弥山」来定义「世界」就不太实际。 个人猜测,编辑这类佛学辞典的人恐怕缺乏对於天文的最基本知识,所以把原先经中对於「世界」还蛮科学的定义,以自己的理解加以重组後变成了虽然不能说不对,但就没那麽精准的定义。 因此对於「小千世界」的注解也更正为:「一个恒星光明所照的□围是一世界,当中有须弥山、四大洲、各天界等组成。一千个世界的□围,叫做小千世界。」 相信这样不只更贴近经典的原文,也更容易理解。 由於佛学辞典中对这条词的解释有蛮一致性的偏差,为免是个人有没读到的经文有不同的定义,还请见过经中(而非论中)有不同定义的法师大德多加指正。谢谢!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佛经中世界的定义
#2
@Facebook
佛教的宇宙观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2008/4h.pdf

看到眼睛花花、头晕晕。

长阿含30经/世记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DA/DA30.htm

"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

这是从千世界反推一世界有一日月。
Sun Aug 21 10:08:59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佛经中世界的定义
#3
@Facebook
这个长阿含经里面的叙述如果是真的,那麽10亿个有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构成一个佛刹
,令人难解的是释迦牟尼佛在2500前忙著教化当地的弟子都来不及了,哪里有空□去
管理剩下的999999999个地球呢?也许一个佛刹里面有很多佛同时存在,大家一起来
各管各的地球?就像佛说阿弥陀经里面讲的东西南北上下到处都是佛?
Sun Aug 21 20:03:2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佛经中世界的定义
#4
@Facebook
经中表示,每三千大千世界,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位佛,因为佛的定义就是在没有佛的
三千大千世界第一位觉悟而且教化众生的人。其他的世界就是「无佛世界」,经上也
载众生要能听闻到佛法,如同盲龟在大海中,浮上水面时好穿过一个浮木上的孔,真
是难得。

另外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可能有另外的佛,但那已是别的佛刹了,在浩瀚的宇宙来看,
绝大多数的众生仍然是盲龟浮木。

《阿含经》有提到释迦牟尼佛有化身能教化其他众生,只是不见得为地球人所知,因
此倒不见得「忙著教化当地的弟子都来不及了」 :p 圣者都是随缘度化,并不会想要
管理哪个地方,所以佛陀放弃了王子的身分,不当转轮王,而是出家成就等正觉。

[南无大慈大悲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中阿含、九、五、三六>

<<<<<<<<<<<<<<<<<<<<<<<<<<<<<<<<<<<<<<<<<<<<<<<<

阿难!我往诣无量百千刹利众,共坐谈论,令可彼意。共坐定已,如彼色像,我色像
亦然;如彼音声,我音声亦然;如彼威仪礼节,我威仪礼节亦然。若彼问义,我答彼
义。复次,我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
欢喜已,即彼处没。我既没已,彼不知谁?为人?为非人?阿难!如是甚奇!甚特!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成就功德,得未曾有法,如是梵志众、居士众、沙门众。

「阿难!我往诣无量百千四王天众,共坐谈论,令可彼意。共坐定已,如彼色像,我
色像亦然;如彼音声,我音声亦然;如彼威仪礼节,我威仪礼节亦然。若彼问义,我
答彼义。复次,我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
成就欢喜已,即彼处没。我既没已,彼不知谁?为天?为异天?阿难!如是甚奇!甚
特!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成就功德,得未曾有法。如是三十三天、[火*佥]摩天、
兜率哆天、化乐天、他化乐天、梵身天、梵富楼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晃昱天、少
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挂碍天、受福天、果实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
善现天。

「阿难!我往诣无量百千色究竟天众,共坐谈论,令可彼意。共坐定已,如彼色像,
我色像亦然;如彼音声,我音声亦然;如彼威仪礼节,我威仪礼节亦然。若彼问义,
我答彼义,复次,我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
,成就欢喜已,即彼处没。我既没已,彼不知谁?为天?为异天?阿难!如是甚奇!
甚特!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成就功德,得未曾有法。」

>>>>>>>>>>>>>>>>>>>>>>>>>>>>>>>>>>>>>>>>>>>>>>>>
Sun Aug 21 21:32:3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佛经中世界的定义
#5
@Facebook
我刚才读了这中阿含36经,“释迦摩尼佛往诣无量百千色究竟天众,共坐谈论”,这
些天众是其他世界的?还是仍然在我们这世界呢?不过我觉得後面文意跟前面不能呼
应,比较像是两个不同主旨内容的经被凑成一对,难道释迦摩尼佛的意思是说他般涅
盘後的工作就是隐身在这个世界为大家说法?那就太好了!:-)
Mon Aug 22 17:05:1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佛经中世界的定义
#6
@Facebook
经中没有说是哪个世界,不过我猜通常是指这个世界的吧。

这段和前段经文的呼应处在於是描述佛陀的神足通能力超乎一般,而不是说佛陀涅盘
後还辛苦工作 :D 的确不无可能是别的经文片段凑成一对,毕竟古代不管是贝叶或竹
简,都容易有经文次序一不小心混在一起的情况。
Mon Aug 22 22:21:2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