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广演品 -- 念僧」 念僧是以对僧团功德、利益的感恩或敬佩来收摄心念,常常想到清净的圣众,自然有 如圣众时常在关心我们的修行。 「念僧」的经文脉络和「念佛」的经文脉络一致: 1. 形象:如来圣众,善业成就,质直顺义,无有邪业,上下和穆,法法成就。 2. (五分)法身,即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 2-1. 戒:戒成就, 2-2. 定:三昧成就, 2-3. 慧:智慧成就, 2-4. 解脱:解脱成就, 2-5. 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成就。 3. 觉他的层面:於此众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复度他人至三乘道。 只是将「念佛」中的佛陀形象改为僧团的形象,也就是僧团清净和合的形象。 经中定义「圣众者,所谓四双八辈」,包含所有证果的贤圣,自然不违背「依法不依 人」的原则。 本经说「於此众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复度他人至三乘道」,表明如来圣众能自 度度人。
「《增壹阿含经》广演品 -- 念僧」 念僧是以对僧团功德、利益的感恩或敬佩来收摄心念,常常想到清净的圣众,自然有如圣众时常在关心我们的修行。 「念僧」的经文脉络和「念佛」的经文脉络一致: 1. 形象:如来圣众,善业成就,质直顺义,无有邪业,上下和穆,法法成就。 2. (五分)法身,即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 2-1. 戒:戒成就, 2-2. 定:三昧成就, 2-3. 慧:智慧成就, 2-4. 解脱:解脱成就, 2-5. 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成就。 3. 觉他的层面:於此众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复度他人至三乘道。 只是将「念佛」中的佛陀形象改为僧团的形象,也就是僧团清净和合的形象。 经中定义「圣众者,所谓四双八辈」,包含所有证果的贤圣,自然不违背「依法不依人」的原则。 本经说「於此众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复度他人至三乘道」,表明如来圣众能自度度人。
sadhu sadhu
在大乘版<大般涅盘经>中「四依」之「依法不依人」的原意是依於佛陀完美的法性, 而不依於声闻乘僧人....
其实「依法不依人」不是大乘版《大般涅盘经》的专利。相反地,这是许多别的经中 就有的义理,《大般涅盘经》只是加以衍生说明,而不是说明其定义 :) 所以属於大乘论的《大智度论》就解释:「「依法」者,法有十二部,应随此法,不 应随人。」(CBETA, T25, no. 1509, p. 125, a28-29) 《阿含经》中的「四大教法」可说是「依法不依人」的原始定义。
「四依」先出於大乘<大般涅盘经>...而此经解释非常清楚四依之义!! 也就是在下所 言,拔除声闻乘僧人於佛教之正法地位。 龙树造论有阐释之。然龙树另立僧团,别制戒律,变僧衣色,破僧和合....故他所解 释之四依当然会以他所创立的佛教後所衍生出的经论、制度..为基,而非声闻乘及原 始佛典矣!!
呵,我们在讨论的好像是不同的事情 :) 如果龙树所解释的四依是以他「所创立的佛教所衍生出的经论为基」,那连龙树都将 「依法不依人」解释为「依十二部经而不应随人」,不就代表大乘经典也主张「依法 不依人」是「依十二部经而不应随人」。 《大般涅盘经》该段并不是在定义「依法不依人」,而是衍生的阐述。就像我如果说 :「Larry Koh 才是真正的强者」,并不是定义说强者都要叫做 Larry Koh,不叫 Larry Koh 的都不是强者,只是阐述 Larry Koh 可以有强者这一个面向 :)
邱大刚 ........ me!!!?? it's frankly nothing to do w/ me... pow! 诚如您所说,四大教法是四依之基??!!! 因为这两样刚好都落款在南传、大乘版之同 名经典。也就是<大般涅盘经>。时间点都在佛陀入灭之前。地点地都在莎罗双树间。 所以如此非常巧合的同经名、同地点、同时间..的开展,为何会有不同的佛陀教法及 故事内容!!?? 在下的意思是从佛陀嘴□说出的法不会二个都有!! 而「四依」若是佛陀说的话,那 「四依」就变成莫听闻声闻圣者所言及其经律,但若依「四大教法」来走的话,则又 得是得以声闻乘佛陀所留下之经律做为判教原则!! 所以,若依四大教法而言,那连龙树所言都非依经依律哟!! 总结而言,「四依」是,诚恳建议,应该从佛教世界中拿掉,不应使用。以免造成更 多的困扰,因为其绝非佛说..就犹如negro此字,不应再使用来说「黑人」了。
「依法不依人」是佛陀的教导喔,不分宗派,《长阿含经》或《长部尼柯耶》所说的 「四大教法」就是一例,其他这方面的经文不管在哪一个部派所传的经文都有。 名字有什麽相干? 我们叫做玫瑰的, 叫任何别的名字, 仍然一样的芬芳。 很多人可能是由於末法时期一些论师的解法而误会了经义,或是看了某位教授自创的 《大般涅盘经》解法,这些不是依经、依律的讲法,在本版就不多作讨论啦 :)
在下不是要来抬□...好吧,「四依」先搁置,那下面这段经文真会是佛说吗? 《大般涅盘经》卷16[梵行品第八之二]:「善男子!彼诸婆罗门等一切皆是一阐提也 。譬如掘地、刈草斫树、斩截死□骂詈鞭挞,无有罪报,杀一阐提亦复如是,无有罪 报。何以故?诸婆罗门乃至无有信等五根,是故虽杀不堕地狱。」 外道皆可杀..!? 如此佛说不就与上帝及真主阿拉之言亦同,外道必杀! 佛陀的无量 慈悲何在?
Larry Koh 大德真是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D 《大般涅盘经》里面有很多反话和夸饰法,没仔细看清楚经文的来龙去脉,代志就大 条了。这也造成末世很多人错把涅盘四德「常乐我净」拿来说有为法,负负得正,拿 《大般涅盘经》宣扬婆罗门外道法,的确是很可惜。 像上面这段话,「譬如掘地、刈草斫树、斩截死□骂詈鞭挞,无有罪报。」 咦,原经文的上一段不是才说:「汝诸比丘,於馀焦木,莫生恶心。何以故?一切众 生因恶心故堕于地狱。」 原来,重点是在於「无有恶心」。这恶心不是嘴巴说了算,而是要真有两下子。像是 《杂阿含经》第1265经、《相应部尼柯耶》〈蕴相应22〉第87经等经,都记载跋迦利 等比丘久病後挥刀自杀,刀砍进去前以四圣谛思惟五受阴而证阿罗汉,因此不受後有 。他刀砍进去时已证解脱、没有杀心了,要不然自杀可是堕大地狱的恶业。 所以这段也只是此经反话加上夸饰的极端例子。再者,大家还记得《大般涅盘经》强 调「一阐提」也能怎样?「一阐提也能成佛」!一阐提也能成佛,那又怎麽能杀了却 没有恶报呢? 反话和夸饰没看懂的话,的确会「青蛙跳下水」 -- 不通 :D 闻思修《阿含经》的基础很重要,要不然错解经典实在是很可惜。 至於经典被加料以作为党争的工具,那又是另一个议题了,毕竟不是本版及本篇的讨 论重点,就不多岔题。
邱大刚 大德,此经是说一阐提亦能成佛,没错!! 且在我提的那段经文之上有说若菩 萨无恶心者,则杀无业、无有罪报。经文是如此说没错。 但是这段经文之前佛陀有先定义上中下三杀。 然後再说「若有能杀一阐提者,则不堕此三种杀中。善男子!彼诸婆罗门等一切皆是 一阐提也。」 为何杀诸婆罗门无有罪报、也不堕地狱??!! 因为诸婆罗门「「没有信等五根」」,所以虽杀而不堕地狱。 经文之意是说诸婆罗门皆是一阐提,一阐提是能成佛没有错!! 但诸婆罗门是可杀且杀者无有罪报也不下地狱! 因为诸婆罗门「没有信等五根」!!! 是故,婆罗门信徒可以成佛,但杀他们 without 恶心者,是无有罪报以及下地狱的 !!! 没错吧??????!!!!!!
念僧,是阿,想起出家法师们愿意为了救拔众生的苦难,而忘我的付出这麽多,怎能 不感念呢?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想想自己真的很幸运~! "於此众中,皆同一器, 亦以自度,复度他人至三乘道" 众生尽管根器与习性不同,但同样都有能够成佛的本 质,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很纯净的一面,遇见佛法,便是让我们 有机会显现出这样的特质。自度而度他,提醒了我,学佛要从自己实践起,而不是用 佛法的标准来看待或评断这个世界,过多的评断,也许是另一种执著吧~谢谢师兄的 分享。 初次到来,还请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