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1
@Facebook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禅定有各种别名,像「三昧」、「正受」都是禅定的别名,这些名词通常可以互用,
但各名词间又有些细微意义的差别,《杂阿含经》卷三十一第883经即指出「三昧」
和「正受」的差别:

「三昧」指心定於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

「正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

根据定力的深浅,可以将禅定区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入处定、识入处定
、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灭尽定等,不外乎欲界层次的定、色界层次的
定、无色界层次的定,以及解脱的定。

依据修定的方法,则可以将禅定区分为非常多种法门,例如安那般那(观呼吸)、三
三昧、四无量心、十遍处、不净观等,即是各种不同的三昧。除此之外,像《增壹阿
含经》〈弟子品 4〉记载各比丘分别精通金光三昧、金刚三昧、日光三昧、雷电三昧
等各种三昧。各种三昧除了修定外,还能达成不同的功能,像金光三昧就可以将任何
物质暂时转换为黄金。《十诵律》卷八则记载波斯匿王有官兵修习了慈心三昧後,曾
以慈心三昧折伏了叛贼。《杂阿含经》卷十九第505经则记载大目□连入三昧,而以
脚趾就震动了天帝释的天宫。这些是由定力引发神通的作用,不须要多深的定境,甚
至是在欲界定的层次就能发起一些神通。

同一种「三昧」可以修到不同的定力深浅,例如修慈心三昧可能入初禅、二禅、或更
深的定境。符合佛法解脱的目标而达成的「正定」,则称为「正受」。

举例来说,金光三昧可以将任何物质暂时转换为黄金,这是一种「三昧」,但由金光
三昧将心力专注在所缘境,以证得初禅至四禅,甚至获得解脱,则称为「正受」。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禅定有各种别名,像「三昧」、「正受」都是禅定的别名,这些名词通常可以互用,但各名词间又有些细微意义的差别,《杂阿含经》卷三十一第883经即指出「三昧」和「正受」的差别: 「三昧」指心定於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 「正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 根据定力的深浅,可以将禅定区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入处定、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灭尽定等,不外乎欲界层次的定、色界层次的定、无色界层次的定,以及解脱的定。 依据修定的方法,则可以将禅定区分为非常多种法门,例如安那般那(观呼吸)、三三昧、四无量心、十遍处、不净观等,即是各种不同的三昧。除此之外,像《增壹阿含经》〈弟子品 4〉记载各比丘分别精通金光三昧、金刚三昧、日光三昧、雷电三昧等各种三昧。各种三昧除了修定外,还能达成不同的功能,像金光三昧就可以将任何物质暂时转换为黄金。《十诵律》卷八则记载波斯匿王有官兵修习了慈心三昧後,曾以慈心三昧折伏了叛贼。《杂阿含经》卷十九第505经则记载大目□连入三昧,而以脚趾就震动了天帝释的天宫。这些是由定力引发神通的作用,不须要多深的定境,甚至是在欲界定的层次就能发起一些神通。 同一种「三昧」可以修到不同的定力深浅,例如修慈心三昧可能入初禅、二禅、或更深的定境。符合佛法解脱的目标而达成的「正定」,则称为「正受」。 举例来说,金光三昧可以将任何物质暂时转换为黄金,这是一种「三昧」,但由金光三昧将心力专注在所缘境,以证得初禅至四禅,甚至获得解脱,则称为「正受」。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2
@Facebook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8%89%E5%8D%81%E4%B8%80#八八三
Mon Oct 31 17:32:5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3
@Facebook
「修慈心三昧可能入初禅也可能入四禅。」我印象中好像只到三禅?
Mon Oct 31 17:37:5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4
@Facebook
Alice Chou 说得没错,南传有论主张慈三昧最高只能到三禅,舍无量心才能到四禅
。另一方面,也有南传法师提出若慈无量心是打破界限的散发,不须要有对象,因此
也可到四禅。北传智者大师则是另一个方向的看法,主张三禅易修慈无量心,四禅易
修舍无量心,不过不是绝对的。另外《成实论》、《大智度论》等则认为修四无量心
也可能获得无色界定。

总之不同宗派或不同的修法前提下,各三昧的最高境界为何,答案会不太一样,不同
论中主张的也不太相同。

以导读来说,为避免读过不同论的同学觉得奇怪,我将文中的叙述改成「修慈心三昧
可能入初禅、二禅、或其他定境」一类的好了,可避免宗派争议。谢谢 Alice 的提
醒!
Mon Oct 31 18:27:4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5
@Facebook
请问:「三昧」与「正受」哪个层次较高?
Mon Oct 31 20:10:0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6
@Facebook
这刚好和上次与 Russ Wang 讨论到慈心禅的次第有关,所以还有一些印象。

在清净道论中,慈心禅的生起次第是:

如是破除界限的同时,而此比丘亦得(破除界限的)相与近?(定)。破除界限时,
而於彼相修习多作者,依地遍所?的同样方法,即?难证得安止(定)。

也就是要升起禅定,破除界限是必要的修件,但在这个条件修下去,也只能到三禅。
论中的原因是:

(四梵住与色界诸禅的关系)如是无?之境虽然为此等(四梵住)的同一特相,但前
面三(梵住)仅属於(四种禅中的前)三禅及(五种禅中的前)四禅。何以故?彼等
与喜相应故。怎麽与喜相应呢?因为出??自忧等而起的□恚等之故,而後者(舍梵住
)则仅属於其馀的一禅(第四禅或第五禅)。何以故?与舍受相应故;因为(舍梵住
)是对诸有情以中?的?相而起,所以梵住舍?无舍受则?起。

简单来说,论中的慈心禅也是要破除界限,没有特定对象,但只到三禅,是因为与喜
(乐)相应。

所以不知大刚说的南传法师说可到四禅是有什麽特别的理由吗?
Mon Oct 31 20:10:3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7
@Facebook
Heawen Chou 不愧是细心又头脑清楚 (y) 谢谢 Heaven 提出这点。

细节我记不清楚了,印象中法师是回答为何南北传的论中对於四无量心的最高境界的
看法不同。我印象中有人提到南传的论主张慈无量心只能到三禅,其中一个原因是慈
要以有情为所缘,而四禅既然「舍」就没对象了。法师则表示慈无量心在开始是要有
对象,但在高阶来说是无量的发散出去,不必然要有对象。

由於该讨论是高手间短暂的英文讨论,我对这部分也不熟悉,也可能我转述得不精确
,更可能是我自己脑补了 :-) 如果有人对此议题知道比较多的,也欢迎多加补充、
指正。
Mon Oct 31 20:50:3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8
@Facebook
谢谢大刚,其实慈心禅我也不熟,只是刚好看过这部份的讨论。 ^^
Mon Oct 31 20:58:2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9
@Facebook
我常常觉得您太客气了.......

只有地震时另当别论
Mon Oct 31 21:04:2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10
@Facebook
不是客气, 我真的没在修慈心禅啊. ^^
Mon Oct 31 21:04:53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三昧和正受的异同
#11
@Facebook
另外像《杂阿含经》这段也是和南传不同的看法:

《杂阿含经》卷27:「心与慈俱多修习,於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
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CBETA,
T02, no. 99, p. 197, c11-13)

有可能不同的经论是在讲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解读。
Fri Nov 04 20:08:04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