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8经说:「有觉、有观名为口行」。 有同学问:「为什麽这里觉、观属於『口行』而不是属於『意行』?」 有投向的注意力(觉,新译为寻)、持续的注意力(观,新译为伺),因此而能说话 。 这里指出,只要「有觉(寻)有观(伺)」,例如打字、打笔战,虽然嘴巴没有说一 句话,也是口行,也会造口业。
回这段有点心虚,还请大家帮忙看一下是否完全正确。呼叫 Heawen Chou :-)
原经文见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4%B8%80#五六八
看来,我口业造不少X D~
生而为人难免口业 :p
网路 媒体 可载舟 亦可覆舟。不可不慎
守护根门是对的,但部份讲错了 身法讲的出入息不是指呼吸的出入是指进退前後 这我有掉入文字陷阱 眼耳鼻舌与口有相关性遂以口代之,再想七孔流血 符合答言:「长者!入灭正受者,先灭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身法讲的出入息不是指呼吸的出入是指进退前後”,这是什麽意思呀?我都不了解 。能否指引出原始经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