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昼四时、夜四时
#1
@Facebook
「昼四时、夜四时」

以前 Ab Tsai 曾分析过佛经中通常是将一日区分为昼四时、夜四时,虽然印度有一
日八时和一日六时的两种计时方式。

因此经中说修行人「昼夜六时」修行,不是要修行人不睡觉,而是只睡六小时,这样
也是合理的要求。

今天细读讲给孤独长者见佛因缘的那经,见到更明确的证据,显示在《杂阿含经》中
的确是采用一日八时的计算。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2经:「行向城门,至城门下,夜始【二更】,城门未开
,王家常法,待远使命来往,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
欲令行人早得往来。」(CBETA, T02, no. 99, p. 157, c14-17)

二更是晚上九点至十一点。

如果将一夜分为三时,那麽「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会完全和
「夜始二更,城门未开」对不起来。像庄居士的辞典中是采夜三时的看法,因此在「
二更」的注解就表示有矛盾。

如果将一夜分为四时,就完全没问题了:

●二更:晚上九点至十一点。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约晚间六点至九点。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约九点至十二点。

经中所说完全合理。

可见最少在《杂阿含经》中,是采用一夜分为四时的计时方式。


「昼四时、夜四时」 以前 Ab Tsai 曾分析过佛经中通常是将一日区分为昼四时、夜四时,虽然印度有一日八时和一日六时的两种计时方式。 因此经中说修行人「昼夜六时」修行,不是要修行人不睡觉,而是只睡六小时,这样也是合理的要求。 今天细读讲给孤独长者见佛因缘的那经,见到更明确的证据,显示在《杂阿含经》中的确是采用一日八时的计算。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2经:「行向城门,至城门下,夜始【二更】,城门未开,王家常法,待远使命来往,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欲令行人早得往来。」(CBETA, T02, no. 99, p. 157, c14-17) 二更是晚上九点至十一点。 如果将一夜分为三时,那麽「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会完全和「夜始二更,城门未开」对不起来。像庄居士的辞典中是采夜三时的看法,因此在「二更」的注解就表示有矛盾。 如果将一夜分为四时,就完全没问题了: ●二更:晚上九点至十一点。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约晚间六点至九点。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约九点至十二点。 经中所说完全合理。 可见最少在《杂阿含经》中,是采用一夜分为四时的计时方式。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2
@Facebook
详细讨论可见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4%BB%80%E9%BA%BC%E6%9
8%AF_%E6%99%9D%E5%9B%9B%E6%99%82_%E5%A4%9C%E5%9B%9B%E6%99%82
Sat Nov 05 01:44:29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3
@Facebook
如果中夜是「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约九点至十二点。」经文又写「中夜已尽,
辄复开门」,表示十二点开城门,感觉不合理...@@"
Sat Nov 05 01:54:2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4
@Facebook
这句是有点复杂,要仔细数 :)

「至城门下,夜始二更,城门未开」是指给孤独长者到城门下,这时是二更(晚上九
点至十一点),城门还没开。

「王家常法,待远使命来往,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欲令行人
早得往来」是说初夜末关城门,中夜末开城门,也就是说一整天只有这段期间城门是
关的。

以一夜四时的计算:

初夜末是八点多快九点,关城门;

中夜末是十一点多快十二点,开城门。

二更的确是在这个时间区段中 :)
Sat Nov 05 02:02:5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5
@Facebook
我的意思是不合常理,怎会半夜十二点开城门,这时怎会有人需要进出?
Sat Nov 05 02:05:30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6
@Facebook
因为这是大城,所以城门一晚只关闭约三个小时。

经中说原因是「待远使命来往」、「欲令行人早得往来」。古代没有电灯,人们睡得
早、起得早,尤其要远行或半夜抵达大城的情况很常见,和现在我们还在打字的状况
不一样 :-D
Sat Nov 05 02:08:1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7
@Facebook
「欲令行人早得往来」,半夜十二点算早起的话,也真得太早了

 :)
Sat Nov 05 02:10:2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8
@Facebook
没办法,作守门人很辛苦,7/11 一天开二十四小时更辛苦啊 :P

这边不管是用一夜三时或一夜四时的解法,都是只有半夜那几小时关城门,远早於一
般人起床的时间。

古印度往返城市间,常须要经过荒郊野外,很危险的地方。通常在大城的附近比较安
全,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特别早出发,这样子在天亮前还是走在大城市附近,比较不
危险的地方,然後整个白天有日光可以在蛮荒之地赶路,等到日落时已经走了很长的
距离了。

也因为这些路上很危险,所以在一些中间点的山里休息的旅人就一点一滴开凿了石窟
,一方面刻佛像求心安,二方面作为让以後其他人能略为停留的地方。像这张照片就
是孟买附近 Kanheri Caves 的照片。
Sat Nov 05 02:18:22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9
@Facebook
算是有夜市的城...
Sat Nov 05 06:11:4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10
@Facebook
这二更有待□清,照我个人看法,这二更不是中国的时辰,而是指第二次敲钟,若以
六时而言,初夜敲第一次钟,第二次敲钟则是中夜,所以这"夜始二更"句话,就变成
这意思,中夜才刚开始,也就是城门刚关闭之意思。
Sat Nov 05 08:41:09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11
@Facebook
谢谢 YC Chiang 的点子。经典翻译时,通常一天内的时间单位是用初夜、中夜、中
夜後、後夜这一类佛典当中通用的时间单位,常读阿含经的人都会对这类句子有所印
象:「有一天子,容色绝妙,於後夜时来诣佛所。」(CBETA, T02, no. 99, p. 153,
c6-7)

佛经中一般不用中国的几更的时间单位,所以这经对於比对《杂阿含经》译经师所认
定的印度时间单位,就很有参考价值。个人认为是因为这段经文中时间区分得较细或
复杂,求那跋陀罗法师在译经时为了让读者容易了解,才破例引入「二更」这个中国
时间单位。

以592经本身为例,都已用了「初夜」、「中夜」等时间单位,「二更」并非字型或
字音容易和「中夜」混淆的词汇,宋、元、明、圣、大正藏各本也都一致为「二更」
,可见本经的译者是有意在这边用「二更」这个词以方便解说,而没有用印度的时间
单位来翻译。

佛经的时间单位可详见《华严经》等经典,大唐西域记等也都有记载。

Ps. 原则上古代印度不会半夜敲钟,也没有电动钟,像暮鼓晨钟不是每一更敲一次
:-)
Sat Nov 05 09:57:1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12
@Facebook
继续补充给 Alice Chou 的回覆。在时空来看,佛世时是约二千六百年前,地点在热
带地区的印度,融入这个时空,对於理解当时的一些习惯或许会有些帮助。

二千多年前的灯烛照明没有後世方便,穷人家也没有钱每天燃灯,因此大多是日出(
约6am)而作、日落(约6pm)而息。

热带地区的白天很热,在大热天赶路会一直流汗,到了晚上可能虚脱了。因此要长途
跋涉赶时间的话,会偏向提早起床赶路,这样在太阳起来前先在荫凉的天气下赶几个
小时的路,比较不累,黄昏时就找个地方歇脚就寝;相反地,如果是日出而起後才赶
路,晒了一整天、流了一整天汗,晚上继续赶路的话身体较为虚脱而光线又暗,较为
危险。

所以我们如果是当时的赶路人,要走18小时的路程到邻近城市,其中12小时当然利用
白天(6am-6pm)较为安全,剩下的6小时就利用凌晨前的时光。在前一天提早在日落
(6pm) 时即就寝,睡了六小时到了半夜 (12am) 起床开始赶路,是一种合理的赶路规
划 :-)

当然,这种开门、关门的时间,应该是老板说了算,看那城的城主或国王的想法,所
以不见得有标准,这里提的只是根据这段《杂阿含经》经文来看对於王舍城当时开关
城门的时间的一种解释。

後世人们作息的时间越来越晚,还可以夜夜笙歌,开关城门的时间和佛世相较就会有
不小的差异了。
Sat Nov 05 10:43:3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13
@Facebook
谢谢 :)
Sat Nov 05 11:46:06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14
@Facebook
古印度应有完整的报时方法,底下经文夜里只有三更,且阿难尊者是如何得知夜更初
分、夜更中分、夜更後分已过?



汉译南传大藏经第26册

No.10 自说经 (1卷)

尊者阿难於更初分已过之时,即从座起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作如是言:「大德!今夜
更初分已过,诸来之比丘等久坐。大德!请世尊与诸来比丘等共言说!」虽如此云,
而世尊默然。尊者阿难再於夜更中分已过时,即从座起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如是白
世尊言:「大德!今夜更中分已过。诸来比丘等久坐。大德!请世尊与诸来比丘等互
共言说。」世尊再次默然。三度尊者阿难於夜更後分已过,夜明日升之时,即从座起
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今夜更後分已过,夜明日升。诸来比
丘等久坐。大德!请与诸来比丘等互共言说。」时,世尊即从三昧起如是言尊者阿难
曰:「阿难!汝若有所知,当无所答。阿难!我今与五百比丘等俱坐入不动三昧。」



http://tripitaka.cbeta.org/mobile/index.php?index=N26n0010_001
Sat Nov 05 11:23:3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15
@Facebook
(大约)初夜=18:00-22:00,中夜=22:00-02:00,後夜=02:00-06:00。经云「初夜、後
夜,亦勿有废...」

佛陀僧团[中夜]休息是合理且正确的,不能因为僧团活动(如诵戒)而影响民间百姓的
坐息休眠...
Sat Nov 05 12:05:01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16
@Facebook
就昼四时、夜四时的分法来说,判断时间很简单,就看天象。月亮在行进轨道正中央
时,就是「中夜」和「中夜後」的切换时间。「晡时」结束於日落。「晨朝」开始於
天亮、鸡鸣。

在这中间看月亮及太阳的轨道,加以一切为二,就能区分出昼四时、夜四时了。
Mon Nov 07 23:17:25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昼四时、夜四时
#17
@Facebook
Larry 说的时间是一天算六时的算法,虽然南传以此说为主,但在大正藏中仔细推敲
,会发现多数经典中应该是采一天算八时的算法。

举例来说,佛陀要比丘们「初夜」末就寝,「後夜」开头就起床,如果是用一天算六
时的算法,则比丘一天只能睡四小时。若是一天算八时的算法,则比丘一天睡六小时
,比较合理。

详情可参考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4%BB%80%E9%BA%BC%E6%9
8%AF_%E6%99%9D%E5%9B%9B%E6%99%82_%E5%A4%9C%E5%9B%9B%E6%99%82 讨论并查
CBETA。
Mon Nov 07 23:21:07 2016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