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分享-善恶观如月
上周读经班讨论到《增壹阿含》安般品第 8 经时,读到佛经上关於善恶知识的譬喻
。
一开始是有个婆罗门跟世尊请法,请教世尊要怎样看待善恶知识。佛陀则很简单的回
答「当观如观月」。
因为还是不明白,再请佛陀解释後,佛陀接著才说:
善知识犹如月初的月亮,随著时间到十五日时,便会成为满月;亦即善知识随著时间
修行,增益信、戒、施、闻、慧後,最终将往生善趣,有个圆满的结果。
相较於善知识,恶知识则是像满月过後的月亮,随著时间,慢慢的减损,慢慢被遮蔽
;恶知识因为无有信、戒、闻、施、智慧的缘故,慢慢地走向恶趣。
--
在这一经读完後,有同学提出三个问题,或许也是其它同学的疑问,兹记录於下,供
大家参考。
Q1.本经讨论的善恶知识与安般有何关系?
A1.安般品的命名是以本品的第1经来命名。「增壹阿含经」的品名都是根据该品第一
经的主题,本品第一经是讲安般,因此称为安般品,和第二经开始的内容无关。而这
几品在「增壹」中都是属於「二」一类的(一、二、三、四……)。
Q2. 善恶观如月,月有阴晴圆缺,故一个人有可能是善知识也是恶知识吗?
A2. 此问题没有正确解答,但大家一致认同应当要学善知识,并视每个人为善知识为
佳。
Q3. 为何经末生闻婆罗门只说「尽形寿不杀生」?
A3. 经文中常见的是皈依三宝後便受持五戒,故生闻婆罗门不会只持不杀生戒,而是
尽形寿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只因五戒广为人知,故经文上以
不杀生起个头,而省略其它四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