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勉励大家,修习戒、定、慧,是先苦而後乐。 增壹阿含经 声闻品第二十八 第 6 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尔时,王波斯匿清旦集四种兵,乘宝羽之车,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 时,世尊问大王曰:「大王!为从何来?又尘土坌体,集四种兵,有何事缘?」 波斯匿王白世尊曰:「今此国界有大贼起,昨夜半,兴兵擒获。然身体疲□欲还诣宫 ,然中道复作是念:『我应先至如来所,然後入宫。』以此事缘,寤寐不安;今以坏 贼功劳有在,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故来至拜跪觐省。设我昨夜不即兴兵者,则不获 贼。」 尔时,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王所说。王当知,此有四事缘本,先苦而後乐。 云何为四?清旦早起先苦而後乐;设服油酥先苦而後乐;若服药时先苦而後乐;家业 娉娶先苦而後乐。是谓,大王!有此四事缘本,先苦而後乐。」 尔时,波斯匿王白世尊言:「世尊所说诚得其宜,有此四事缘本,先苦而後乐。所以 然者,如我今日观此四事,如掌观珠,皆是先苦而後乐义。」 尔时,世尊与波斯匿王说微妙之法,发欢喜心。王闻法已,白世尊言:「国事猥多, 欲还归所在。」 世尊告曰:「宜知是时。」 时,波斯匿王即从坐起,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 王去未久,是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此四事缘本,先苦後乐。云何为四?修习梵行 先苦而後乐;诵习经文先苦而後乐;坐禅念定先苦而後乐;数出入息先苦而後乐。是 谓,比丘!行此四事者,先苦而後乐也。其有比丘行此先苦而後乐之法,必应沙门後 得果报之乐。 云何为四?若有比丘勤於此法,无欲恶法,念持喜安,游心初禅,得沙门之乐。复次 ,有觉、有观息,内有喜心,专精一意,无觉、无观,念持喜安,游於二禅,是谓得 第二沙门之乐。复次,无念游心於护,恒自觉知,觉身有乐,诸贤圣所喜望者,护念 乐,游心三禅,是谓获第三沙门之乐。复次,苦乐已尽,先无有忧戚之患,无苦无乐 ,护念清净,游心四禅,是谓有此四沙门之乐。 复次,比丘!若有比丘行此先苦後获沙门四乐之报,断三结网,成须陀洹不退转法, 必至灭度。复次,比丘!若断此三结,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来至此世,必尽苦 际。复次,比丘!若有比丘断五下分结,成阿那含,於彼般涅盘,不来此世。 复次,比丘!若有比丘有漏尽,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於现法中身作证而自游戏 :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是彼比丘修此先苦之法 ,後获沙门四果之乐。 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成此先苦而後乐。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个人读後感: 1.先抓贼,现在才能安心 ...波斯匿王白世尊曰: 「....此事缘,寤寐不安,今以坏贼功劳有在,欢喜踊跃不能自胜,....设我昨夜不 即兴兵者,则不获贼。」 2.先苦而後乐是佛陀赞许的: 清旦早起先苦而後乐, 设服油酥先苦而後乐, 若服药时先苦而後乐, 家业娉娶先苦而後乐。 修习梵行先苦而後乐, 诵习经文先苦而後乐, 坐禅念定先苦而後乐, 数出入息先苦而後乐。 初禅:勤於此法,无欲恶法,念持喜安,游心初禅,得沙门之乐。 二禅:有觉、有观息,内有喜心,专精一意,无觉、无观,念持喜安。 三禅:无念游心於护,恒自觉知,觉身有乐,诸贤圣所喜望者,护念、乐。 四禅:苦乐已尽,先无有忧戚之患,无苦无乐,护念清净。 最後是沙门四种果位之乐。 个人观察:由禅定而先苦後乐;禅定、读诵经文以及持守戒律都有雷同的先苦後乐规 律。 3.次第说法:世俗人四乐、对比丘说四种乐、沙门四(禅定)乐、沙门四种果位之乐。 从世俗事务、比丘的修行、禅定,到最後的证果,逐渐拉高层次。
"诵习经文"是比较奇怪的, 如果"经典"是世尊死後才集结的, 那世尊还活著的时候, 会说要诵习经文???????
背诵世尊所开示的话,後来的经典集结记载,亦是佛陀住世时的话语集,题外一谈, 其实一直以来印度人都不擅长作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