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敌军的五种战士: 1. 穿著战袍,手持兵器,进入战场。看到远方风沙卷起,就感到畏惧,不敢迎战。 2. 穿著战袍,手持兵器,进入战场。看到风沙卷起时,并不感到畏惧;但是见到敌 方高挂的旗帜,就感到畏惧,不敢迎战。 3. 穿著战袍,手持兵器,进入战场。看到风沙卷起、敌方高挂的旗帜,并不感到畏 惧;但是见到敌方的弓箭射过来,就感到畏惧,不敢迎战。 4. 穿著战袍,手持兵器,进入战场。看到风沙卷起、敌方高挂的旗帜、敌方的弓箭 射过来,并不感到畏惧;但接战时,被敌方捉住或杀掉。 5. 穿著战袍,手持兵器,进入战场。看到风沙卷起、敌方高挂的旗帜、敌方的弓箭 射过来、被敌方捉住或杀掉,并不感到畏惧;能够摧毁敌军,统领对方的人民。 面对正妹的五种修行者: 1. 听闻到有容貌端正、肤色白里透红、世间罕见的美女,便起色欲,放弃修行。 2. 见到容貌端正、肤色白里透红、世间罕见的美女,便起色欲,放弃修行。 3. 见到容貌端正、肤色白里透红、世间罕见的美女,并不起色欲;但与她交谈後, 便起色欲,放弃修行。 4. 见到容貌端正、肤色白里透红、世间罕见的美女,与她交谈後,并不起色欲;但 身体碰触後,便起色欲,放弃修行。 5. 见到容貌端正、肤色白里透红、世间罕见的美女,与她交谈、身体碰触後,并不 起色欲。修行者观察人的身体中三十六种组成成分(发、毛、爪、齿、皮、肉、筋、 骨、髓、胆、肝、肺、心、脾、肾、大肠、小肠、白□、膀胱、屎、尿、百叶、仓、 肠、胃、脬、溺、泪、唾、涕、脓、血、肪脂、?、髑髅、脑),是污秽不净的,思 维观察:是谁执著著身体?色欲从何而起?色欲会依止於何处?观察过後,找不到色 欲从何而起。思维:色欲是从因缘而生。修行者进行如此的彻底观察後,烦恼彻底消 灭,而得到究竟解脱的智慧。 世尊说偈曰:欲望,我知道你的本质是什麽,你是由思想而缘生的,如果没有思想缘 生,就没有你这欲望了。 延伸思考:并非仅止於以观身不净对治色欲,更以慈悲心来待人。
面对敌军的五种战士、及面对正妹的五种人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样说来,长得太漂亮,坏了修行人,也是恶业。
宁动千江水,勿扰道人心。 :p
难怪回教徒女生要蒙面
比较多因素是动心的人自己啦^^",我个人意见
这只是一种世间的必然现象,如果有足够的善业可供选择下一生的容貌,谁会不想生 的端政人见人爱,而要生的丑陋呢?
还是反求诸己吧 哪里有自己起心动念还怪别人 那何必修行呢 要修不就是修这个吗
谢谢大家,谅解初学者一定是不专业^^
这没关系啊,谁不是从不会,不懂学起的?在没有解脱之前,懂得多一点,少一点, 差别不大,一切以解脱见真章啦 XD
Cathy, love you
了解六根的“流“”源”,在念处的观察,从无常 苦 非我 身死相 世不可乐五出 处思索,疾得离欲 断离 舍,而不是眼不看 耳不听…。五取阴是由三事合和所缘触 缘受 而生爱乐赞叹执著,以为是我我所,而产生攀缘识住,而广大生长。如果能如 理思惟 如实知 苦,知苦集 苦可灭 灭苦八正道,才可能永离忧悲苦恼,现法乐住
其实这卷的第1经就提到了「色不迷人人自迷」的概念,节录读经拾得如下: 同样一个东西,某些人就迷,某些人就不迷。为什麽会迷,而无法放下?《杂阿含经 》卷九第250经说:「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人不一定就会被物所绑住,物也不一 定就会被人所绑住;「於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由於有欲贪的关系,才让 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所以重点不在於女生长得正不正,而在於男生的心是否正。(男女互换亦然。)净土 中所有人都是超级正,也不会有什麽坏事 :)
确实是这样 其实人起贪心未必是外物真的有多美好诱人 而是自己的贪念旺盛 为 贪欲所役使 ;又比方一个爱发脾气的人 未必是真的有什麽值得发火的境缘 不 过是被□恚的业习所役使; 可见连起心动念都是身不由己 . 业习之力随日增长 但究本源仍是凡夫作茧自缚 若要说破缚之法 或可依佛力 都摄六根 净念相 继 若要单恃己力 很难究竟 毕竟坐在椅子上的人很难把椅子举起来呀
也不是这麽说,真正的行者若轻易美色所诱,那有成就者了。若心不随境转,,美丑 又关自心何事呢。。
防守心得:提升作战速度的重要
外界的名, 利, 受, 养 亦如是对待.....
佛教一贯由印度种姓下的男人观点看法界 是令我很不舒服的地方 (别拿大爱道 龙 女 光目女那少数几则女性出头的经文来避重就轻)
您说得没错,很多人(比如我自己)也和您有一样的感觉。不过後来我想,有些事我们 可以持平来看就好,不需要太过以现代的眼光来评论二千多年前的印度,尤其他们还 有很严重的种姓制度。一方面这和我们求解脱关系不大,二方面,就好像我们一直强 调二性平等,可是在自然情况下,男人就是不能怀孕一样无奈啊~??
其实这经的重点不在男人的观点,套用在女人的角度也一样适用,只是召集经典结集 是大迦叶尊者所以用男人为例而记下 :-) 这经的重点并不在於美色,而在於出家人是否能掌握好自己的心,还是心随境转然後 就还俗去了。强调一下,这经是以出家男众为例,所以要求在一般人来看较为严格。
男女平等是一种现代社会追求的理想~但~如果以佛法的宇宙观,男女真的平等吗?或者 ,男女平等真的很重要吗?若佛教徒体认因果的流转,了解因果法则造成六道轮回。 既然人都不一定能够世世为人,每个人的男女身份每次轮回也不一定相同,执著於某 次轮回中的男女是否平等,意义应该不大吧?若我对佛法理解有误,还望诸位大德予 以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