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
@Facebook
◎ 增壹阿含经读经班公告

本周进度:力品第三十八第(1)~(4)经

阅读期间:2018.03.18-2018.03.24

线上讨论:2018.03.24 20:30

经文连结:http://buddhaspace.org/agama1/38.html

欢迎对此主题有兴趣的同学一起来读经。

--

狮子吼站现有增壹阿含网路读经会,欢迎一同来探讨佛法原貌!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

◇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南无 伽蓝圣众菩萨 ◇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凡常之力。云何为六?小儿以啼为力,欲有所说,要当先啼;女人以□恚为力,依□恚已,然後所说;沙门、婆罗门以忍为力,常念下,下於人然後自陈;国王以□?傲为力,以此豪势而自陈说;然...

Mon Mar 19 18:52:40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2
@Facebook
阿那律尊者的故事-因过度精进而眼根毁损

大意:阿那律尊者有次听佛说法打瞌睡而被喝叱,後来尊者就过度精进不睡觉导致被
佛陀劝诫,然而尊者依然过度精进导致眼根毁损,之後缝衣服需要穿针,佛陀依然求
福而帮忙穿针,最後说了教诲。

我对经文与偈颂有些问题想提出来跟大家讨论:

1.受法快睡眠,意无有错乱,

贤圣所说法,智者之所乐。....

=>对於接受的佛法,令人心舒畅而有帮助睡眠?我一开始的理解是这样,但又觉得奇
怪,所以想讨论一下。

2.尔时,尊者阿那律达晓不眠,然不能除去睡眠,眼根遂损。尔时,世尊告阿那律曰
:「勤加精进者与调戏□盖相应,设复懈怠与结相应,汝今所?行当处其中□。」

我对世尊回答的理解是:

过度精进本身就与掉举盖相应,懈怠也与众烦恼相应,修行者当行中道。

也可理解为:即过度精进会有掉举烦恼,懈怠会有其他烦恼...

我的综合理解是:过度精进本身与烦恼相应,懈怠也与其他烦恼相应,而不一定是再
产生别的烦恼,但我依然有所不清楚,希望这部分能跟大家讨论

附上原址: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万众而为说法。尔时,阿那律□在彼坐上。是时,阿那律在众中睡眠。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3
@Facebook
Chen Jian 关於第一个问题,「快」的原意是「愉悦顺畅」,比如「愉快」、「快乐
」,偈中的「受法快睡眠,意无有错乱」 意思是佛对阿那律尊者说「听闻领受佛法
是比睡觉更快乐的事,因为受法者意无错乱,但睡眠则是意乱昏沈」,这样的解读能
与後两句「圣贤所说法,智者之所乐」相呼应。

第二个问题,依我所解,过度躁进本身就是掉举的状态,而懈怠则是因为各种心结才
滞碍了修行,比如打坐就想睡觉,睡觉就是最大的几个结之一了:)

修无量心的人都知道,慈心常与贪水乳交融、悲心则容易伴随忧的干扰,同样的道理
,精进也要小心掉举的染污,修行的目的是心的调伏,若使其更加掉举烦恼便是背道
而驰了。
Fri Apr 06 01:53:51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4
@Facebook
非常感谢师兄法布施,尤其是懈怠与其他很多烦恼结相应,让我想到阿□达摩的划分
法,例如:某某心所与贪、痴相应。可以注意的是,躁进本身即是掉举,这点有时候
不容易分辨。
Thu Apr 19 12:38:57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5
@Facebook
Chen Jian 我说的不太对 过度躁进是散乱不是掉举
Thu Apr 19 12:41:13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6
@Facebook
喔喔,所以过度精进是掉举,过度躁进是散乱吗?我有点分不清楚了XD
Thu Apr 19 12:45:30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7
@Facebook
Chen Jian 转贴幼幼班之前的讨论给阿建参考:

念头跑来跑去这是「散乱」 ,而心的觉察能力忽强忽弱才是「掉举」,比喻来说就
像是摇曳的烛光,所照的相也动态模糊。修行者於掉举所持 从忽明忽暗的状况中放
下了之所以忽明忽暗的难查执著 (算是一种极微细的舍心吧) 然後彻底调伏了掉举而
证道。
Thu Apr 19 12:48:19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8
@Facebook
谢谢师兄,我觉得这不容易,但我有个粗浅的理解:

掉举:心在修行上,但觉察强度不稳定

散乱: 心不一定在修行上,心到处乱跑
Thu Apr 19 13:33:46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9
@Facebook
Russ Wang讲得真的很好:[慈心常与贪水乳交融、悲心则容易伴随忧的干扰,同样的
道理,精进也要小心掉举的染污..];不过,另一方面,如果是对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也
就是还谈不上真正深入修习止观的初学者,浅见以为 先鼓励他们多多培养善心
(metta.good will)还是很有益处的~浅见仅供参考
Fri Apr 06 18:39:33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0
@Facebook
Yen Chung  Lee  您说的没错,但若仔细想想,这也正意味著实际修行止观还是最重
要的,否则对於自己身心的状态毫无觉察力,误把贪心当慈心、□心当出离心、看到
不公义的新闻就悲愤万分却还以为自己菩萨心肠... 那就真是冤大头了:)
Fri Apr 06 23:38:49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1
@Facebook
Russ Wang,我其实是很同意你说的,已经有相当程度的人是很应该依你所说的去自我
检查并且去面对自己微细的杂染心态;而对一般的初学者来说,一点点的善心.一点点
粗浅的慈悲心(包括ㄧ点点对善恶果报的信心)有可能开始是像新生苗芽十分娇嫩
..,我补充的浅见是对後一类的人说的
                                                                 ps诚实的
心态的确十分重要,不管是初学者或是程度比较高的人(印象中,某位尊者好像提到过
几次,佛陀曾跟人说,带诚实(genuine)的人来见我,我会教导他)~浅见仅供参考
Sat Apr 07 00:28:23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2
@Facebook
我不太了解,两者同时鼓励会有何□格 :P  事实上,善心升起时若能返照自心,检
查是否有贪,即使做不到,但这已经是开始觉照的训练了。
Sat Apr 07 13:54:00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3
@Facebook
「受法快睡眠,意无有错乱,

贤圣所说法,智者之所乐。

犹如深渊水,澄清无瑕秽,

如是闻法人,清净心乐受。

亦如大方石,风所不能动,

如是得毁誉,心无有倾动。」

此偈我的解法是:

1.如果对於受闻教法的乐趣比睡眠高,那麽他便能专心一意听讲。〈如果真正乐於受
教法的人,必然专心一意无有昏沈〉

2.贤圣所说的法,是有智慧的人所好乐的。〈有智慧的人,必然好乐听贤圣说法。〉

3.那麽他的心便如深渊的水,那麽澄清而无污染。〈比喻身心清楚,不昏沈〉

4.像这样听闻教法的人,他的心必然是清净的而乐於受教的。

5.他的心也像一块大大的方形石头,连风都吹不动那样稳固。〈好乐听贤圣说法的人
,必然如一块大大的方形石头,不被掉举与昏沈拉走〉

6.这样的人他便能无论是讥毁、赞誉,他的心都能如如不动。
Sat Apr 07 01:07:16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4
@Facebook
增壹阿含力品第三十八  第 11 经 当中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38.html#%E4%B8%80%E4%B8%80

不兰迦叶曰:「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便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
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便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

请问「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便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
沙门不受他语,方[*]便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此句如何解释较为通顺
,方便理解?

注: 其中「方便」校勘为「方更」。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时,王乘羽宝?之车,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阿□世王白世尊言:「唯愿世尊受我请,在罗阅城九十日夏坐。」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5
@Facebook
不兰迦叶说:「大部分的沙门、婆罗门不能接受他人论议时,就不断的斥责论议者:
『这些(指论议者所言)不是沙门、婆罗门法』;但是沙门瞿昙不同,他不同意他人
论点时,即继续质问(直至论议者哑口无言)。我们有谁能辩得过他呢?」
Tue Apr 24 10:34:50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6
@Facebook
大感谢!
Tue Apr 24 10:41:02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7
@Facebook
Kevin Hsu 下面是 David 的回应

From David Chiou

Kevin 的解读也是一种解法,不过看全文的话,因为「致诘」和「致难」意义应该相
同,同样的意义在同句的前後作不同的解法,会有点牵强。另一方面,这几天看了一
些律制缘起,跟这些外道强辩的作为可能有关:

《根本说一切有部□奈耶杂事》卷二十六以及其他的律中(还有杂阿含经卷二十三的
阿育王传引用的事迹)有提到,佛教受到欢迎後,外道六师因得到的供养变少而嫉妒
。他们知道佛教不随便现神通(佛陀制戒禁止弟子向未受大戒者前现上人法),就跟
各国王说他们的神通比佛陀强,佛陀如果真有神通,就该公开接受比赛神通。只要佛
陀到了一个国家,这些外道就先下手为强,用这一招抹黑佛陀,说佛陀神通都是假的
,真有神通的话就来跟我比。而佛教通常不为这些事现神通,就一直处於被挨打的分
。

每一次佛陀知道了都只说时机未至,而未回覆。直到有一次佛陀到舍卫城时,外道六
师重施故技,波斯匿王询问佛陀後,佛陀表示时机已到,而愿意在七日後接受比赛。
七日後,由於佛弟子不想显露自己的能力,只默默地让场地出现种种瑞相,此时外道
六师则说现场的人这麽多,怎麽能说不是外道的神通造成的瑞相?後来佛陀进房舍中
入定,以火光三昧让房舍都在大火中,外道六师见到失火,幸灾乐祸地说这大火一定
是佛陀的神通,没想到火光过後房舍更为乾净,完好无缺。後来佛陀以手触地,地上
现出许多大莲花,一一花上有化佛示现神通,花上有花直到色究竟天,外道六师则没
有神通可现,佛陀也藉机宣说四圣谛,度了许多人。

我们的解法(指读经班),也有点呼应这种外道狡辩抹黑佛陀的方法,因此也合理:

□ 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
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许多出家、在家的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
话,更进而质问,这不是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该有的行为;而这位叫乔达摩的出家修
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更进而质疑,我们又怎麽能和他议论?(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
脱说释迦牟尼佛不愿意谈,不是我不愿意谈。)

(就像外道片面推脱说是释迦牟尼佛没有神通所以不敢公开比神通,不是我没有神通
。)

------------------分隔线---------------

现在好读上面的注解是这样的

□ 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
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许多出家、在家的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
话,更进而质问,这不是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该有的行为;而这位叫乔达摩的出家修
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更进而质疑,我们又怎麽能和他议论?(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
脱说释迦牟尼佛不愿意谈,不是我不愿意谈。)
Wed Apr 25 14:31:25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8
@Facebook
随顺David Chiou  的部分观点,另提出一个版本;但这样就不能把「方便」校勘为
「方更」了。当然「致诘」、「致难」,是论议者质疑六师?或六师质疑论议者?不
同观点会有不同解读。

不兰迦叶说:「许多的沙门、婆罗门不能接受他人话时,可权巧的(方便)斥责他们
这不是沙门、婆罗门应该有的行为;但是沙门瞿昙和我们不同道,在他不同意吾等论
点时,再这样质问就难了。我们该怎样才能跟他辩论呢?」

接下来的经文说明六师不是不辩了,而是在热烈讨论怎麽辩後,因输卢尼比丘尼跳出
来代佛陀出头才止诤。简述於後:

    六师外道因在□舍离城得不到供养而牵拖佛陀,所以提议找佛陀论议比较输赢。

这时,不兰伽叶才说:「(彼此主张的教法不同)我们怎样才能跟他辩论呢?」

    这下热闹了。阿夷专、瞿耶楼、波休迦□、先比卢持四人都认为以自己的主张能
折服佛陀,倒是尼□子自认主张接近佛陀的,没有太大差异(当然是他自以为是,实
则不然),辩也是白辩,所以提出与佛陀较量神通,且夸口能以倍数取胜。

    当他们在那儿夸夸其谈时,佛陀弟子输卢尼比丘尼听到了,有点小不爽,即施展
神通凌空来到六师处所上空,对其下战书:「你们没有资格向吾师挑战,要斗先过我
这关;条件随开,奉陪到底。与汝等较量如同狮子扑杀鹿子一样容易。」这下六师整
个吓到,连抬头看来者是谁都有问题,遑论较量。只得黯然失色,垂头丧气地离开□
舍离城。
Thu Apr 26 14:42:08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9
@Facebook
我很同意 Kevin 的看法,但是 David 的逻辑很完备,真的是很全面性的解读。

尤其「致诘」、「致难」这二个词,我也认为是不一样的意思。

不过这句话无关法义就是了。

再者,如果将方便校勘为「方更」成立的话,这个「方更」要如何解释才好?

另外「比较输赢」用台语来读真的是很传神 XD。
Thu Apr 26 21:03:13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0
@Facebook
我觉得诘难这两字常常并用,「致诘」、「致难」这二个词理解为一样意思也很通顺
呀!   我是这样理解「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
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

许多出家、在家的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哪有办法更进一步质问? 这不是出家、
在家的修行人该有的行为;而这位叫乔达摩的出家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哪有办法
更进一步质难,我们又怎麽能和他议论?

在《佛典与中古汉语研究》中,「方」的意思是办法、谋略。
Tue May 01 21:15:30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1
@Facebook
哇 ~ 这看法和 DC 几乎完全一样,谢谢 Shi Sunyata ??

所以,「方更」的意思是:那有办法(质难)?

原来如此,谢谢 :D
Tue May 01 21:23:10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2
@Facebook
会这样理解是因为:经文中的文法常常是顺著前一句的否定词而来的□“不受他语,
方更致诘”不接受他人的话,没有办法可以进一步质问呀?
Tue May 01 21:31:07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3
@Facebook
正在看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 觉支相应。看到(743)经时闪过一念:这不就可旁证外
道对与佛陀论议时心理上的无形障碍吗?

    杂阿含经文中常见比丘与外道相议论被问倒了,悻悻然地回去禀报佛陀。这时佛
陀总会教他们怎麽地反问回去,让他们一刀毙命。在话语之末会有个总结,自信的说
:「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随顺【乐者】,
唯除如来及声闻众者。 」

    没有被追问的人还能充满自信愉快的口吻回答(#乐者),大都「…心则骇散,
或说外异事,或□慢、毁□,违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头,失辩思惟而住。」(#不
乐者),此即「致难」。
Fri Apr 27 11:54:20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4
@Facebook
哈哈哈 ~推「一刀毙命」。是啊是啊,但若被问倒的外道若能够放下慢心执念,立
即证果的也不在少数,这也间接证明了佛法的理论。
Fri Apr 27 21:31:45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5
@Facebook
此讨论串暂存(未整理) 於增壹力品三十八, 第 11 经 的进阶辨正。

https://ppt.cc/f6FNkx
Sun Apr 29 13:30:33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6
@Facebook
关於增壹阿含力品第三十八 第 11 经 当中这句「不兰迦叶曰:「诸有沙门、婆罗门
不受他语,方便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便致难,
我等那得与彼论议?」

在大正藏原为:「不兰迦叶曰:「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便〉致诘,此非
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便〉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

而宋、元、明三本为:「不兰迦叶曰:「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
,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
议?」

依个人看法,在大正藏那句我比较认为较通顺且易解释。在宋、元、明三本宋、元、
明三本那句我比较认为较不通顺且不易解释。

因为我查了一下佛学大辞典、丁福保字典的解释,方便:是善巧、巧妙的意思。方更
:是不〈回〉向的意思。佛光大辞典的解释,方更:是不〈回〉向的意思。

因此如果把「方更」:是不〈回〉向的意思套到版上所提的增壹阿含力品第三十八
第 11 经这一句,我真的不晓得如何解释?

但从另一个方向思考,除非把标点符号移动一下。把版上所列宋、元、明三本此句改
成「不兰迦叶曰:「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
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如此或许就
容易解释了。

当然在大正藏的句子与宋、元、明三本的句子解释也会有些微不同,大家可思维一下
。
Sun Apr 29 19:19:10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7
@Facebook
嗯,我也想过 方便校勘为 方更的问题。我也是不知道如何解释「方更」,看有没有
其他在校勘上比较熟悉的同学有没有想法?

另外一个问题是致诘和致难,请问靖山师兄认为这二个词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请问一下 Daniel Liao  在这边的方便,校勘如果改为「方更」要如何解释?
Sun Apr 29 21:09:22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8
@Facebook
我的看法,致诘、致难的意义是有些许差别。

在辞典中认为追问、诘责、谴责、质问、斥责、责问、驳诘、非难、诘难为近义词。
但我认为致诘、致难之间的语气的强弱是有差别。

「致诘」:是偏向是追问,质问的意思。语气比较在互相质问的语气。

「致难」:是偏向非难的意思,比较是单方在责问对方的语气。

因此大正藏那句「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便〉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
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便〉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我解释为:「
这些的沙门、婆罗门不能接受他人论议时,就不断的依论议者各种不同问题提出追问
。说这不是沙门、婆罗门应说的法;而沙门瞿昙则不认同他人的论议时,则是以单方
非难、责问的方式,那麽我们要如何与他来议论?」

  这句话是外道们以褒扬自己如何公正辩法,而以贬抑佛陀为以强势非难辩论者来从
事辩法。这不也跟我们现今社会一样,充满著自己本无理,但却硬说自己有理,来说
对方是无理的。

至於宋、元、明三本我就暂不说明。
Sun Apr 29 22:01:26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19
@Facebook
Cathy Kao 我建议可以向 yifrtw 请教,他好像有在幼幼班。要严谨的校勘的话其实
要从很多方面去找查了,可能要翻阅底本还要去查字意,甚至还有很多的的学问在内
,yifrtw 先生在这方面很专业可向他问问。

另外我觉得或许看这类文言文时,把现代标点去掉,然後去读,有时真的会觉得一个
句读放哪就会造成意义的不同。

我在网路上看到一个对於「方更」的解释:

1.重又;重新。

? 晋干宝《搜神记》卷五: 「又俱梦蒋侯亲来降己,曰:『君等既已顾之,实贪会
对。克期垂及,岂容方更中悔。』」2.反而。指连接的前後动作与情理不合。

? 《後汉书?度尚传》: 「尚见胡兰馀党南走苍梧,惧为己负,乃?上言苍梧贼入荆
州界,於是徵交□刺史张磐下廷尉。辞状未正,会赦见原,磐不肯出狱,方更牢持械
节。」

? 《北齐书?後主幼主纪》: 「於是土崩瓦解,众叛亲离,顾瞻周道,咸有西归之志
,方更盛其宫观,穷极荒淫,谓黔首之可诬,指白日以自保。」

另外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方「更」这个字的音,大家怎麽念?「亘」还是「庚」(
我用同音字来替代可能比较好懂),不知道在音不同下会不会有不同意思?
Sun Apr 29 23:29:44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20
@Facebook
Daniel Liao在网路上找到一个对於「方更」的解释,很棒。
Mon Apr 30 06:46:40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21
@Facebook
周靖山 请问您说很棒的解释是指

2.反而。指连接的前後动作与情理不合。 这一个吗?
Mon Apr 30 13:55:45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22
@Facebook
Daniel Liao 我自己是念「庚」。:P
Mon Apr 30 13:56:03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23
@Facebook
Cathy Kao 我指重又或反而,我感觉套上去可解释通。
Mon Apr 30 13:59:42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Re: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
#24
@Facebook
刚刚看到,学人也想整理一下。

------------------分隔线---------------

现在好读上面的注解是这样的

□ 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
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

许多出家、在家的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更进而质问,这不是出家、在家的修行
人该有的行为;

而这位叫乔达摩的出家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更进而质疑,

我们又怎麽能和他议论?(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脱说释迦牟尼佛不愿意谈,不是我不
愿意谈。)

------------------分隔线---------------

学人比较喜欢方更多一些,

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
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更致难(),...

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

(ans)谤责他语改议他语最後到问谴他人的罪、错误,

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

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

(ans)谤责他语改订他语最後到是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

()方

O通“谤”( b?ng)。指责别人的过失 [vilify;defame;slander]

子贡方人。□□《论语·宪问》

O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世说新语》

()更

O改,改正 [make correction]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国语·越语上》

既云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是与天下断,当许其更新(改过自新)。□
□《旧唐书·孙伏伽传》

O又如:更订(改订;修订);更议(改议);更窜(窜改,改动)

()诘

问也。谴也,问罪也。

O《说文》问也。《广雅》让也,责也。《玉篇》治也,谴也,问罪也。《书·立政
》其克诘尔戎兵。《传》治也。《礼·月令》诘诛暴慢。《注》谓问其罪,穷治之也
。《老子·道德经》此三者,不可致诘。《注》问也。《史记·平津侯传》汲黯庭诘
弘。《注》责让也。

()难

排难解纷

解释: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O《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
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PS.?□这些符号要怎麽打字如果我用的是注音输入法。
Mon Jun 18 10:31:47 2018
回覆 | 转寄 | 查分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