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目前正在进行一项「空海与高野山」的特展。这是历来相关展览中,规模
最为盛大的一次。包括日本文化厅、关西地区各地政府,以及NHK都提供了大幅的
资源协助。展期至五月廿五日。
最大的特色是,此项展览集结了包括总本山金刚峰寺之外,高野山上其他著名寺院
的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收藏。
非常值得一看!我极其有幸能恭逢其会。
日本密教从空海大师赴长安,得法归日的历程来看。许多方面都类似玄奘三藏大师
西行求法的过程。包括後来帝王(皇室)所提供的资源协助,奠定日本佛法发展的
基础。
而日本密教发展的严谨(相对於藏密体系而言),由於空海在修行体系与架构上有
完整把关,因此,始终没有受到目前密宗流弊里,特别在男女性爱悦乐混淆於修行
之中的问题所扰。
日本密教涉及复杂的仪轨与咒术,也同样受到後来佛教内部与外部合理主义的批
判。到了镰仓时期,密教也逐步推动了「易行化」的改革。例如阿字观,以及对亲
人死者往生供养的仪轨,都是让在家人也能普遍修行的改良作法。
当然,一般民间大多也同样还是选择後来发展,较易於入门的诸如「禅、净土」的
修行方式。密教特殊的仪轨,部分则融入了日本以山岳信仰为主的「修验道」当
中。但这样的发展在日本佛教中,并不被视为一种门派取代的竞争,而是佛教往民
间充分拓展的过程。
日本各教门,包括修验道在内,都同样尊崇空海与密教的地位。不同信徒也对前往
高野山、比□山等佛教圣地,视为一种必要与光荣。
日本密教在此获得了皇室与民间共同推崇的最高位置。大日如来为中心的诸佛曼荼
罗的配置,普遍确立於人们的概念中。在尊於佛法僧的前提下,各方土著神□,乃
至神佛习合的思想,并没有混淆原有佛教的体系概念;反倒被视为丰饶於後代子孙
繁荣的一种「分工机制」。
即使此间在日本,一般大众即使年轻情侣或学生,假日到各地寺院旅行参拜,都是
非常自然的事。佛教与佛法的气氛,与日常生活的接轨,全无刻意凿痕。日本中学
甚至有课程,要求学生三天两夜结伴成行,自行拿著地图前往文化宗教的胜地参
访。而日本街头巷尾,随处冒出的地藏菩萨(经常被戴著可爱的帽子、怕他头冷)
小像,尤其让人倍感温馨。
日本密教史的发展,通常被分为初、中、後三期。初期以杂密称呼,以真言、陀罗
尼的咒力为型态,并没有圣典(经典)的理论辅助。
中国大乘佛教的盛行,促使日本密教进入中期。空海(日人尊称为弘法大师)是关
键人物。以「华严经」的毗卢遮那佛发展出来的大日如来与释迦佛的一体宇宙观,
加上「大日经」「金刚顶经」的大部经典,发展出以八世纪中国佛教当时为思想、
修行主体的日本佛教内涵。
空海以後,也是八世纪以後的日本密教进入後期。除了密教本身开枝散叶的派门,
著重不同的修行重点。另外包括「天台密」最澄大师由中国参学回来後,於比□山
同时提倡的「法华经」,以及「苏悉地经」修持的分野。至於随後的净土、禅门,
尤其是日莲一系也促使了日本佛教由皇室信仰为主,广向民间流传而去的新势力。
研究日本密教特别需要了解空海的思想体系。他独创的思想,包括「辨显密二教
论」「即身成佛义」「声字实相义」「□字义」「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般若心
经秘键」「秘藏宝钥」,当算其重要论述,至於诗文集则有「性灵集」。
空海的思想最重要的在其「即身成佛义」。惟其中心思想不同於现今口述的泛泛理
想,而是指一套完整的修行体系,包括
1)「六大无碍(地水火风空识)无我瑜珈相应」。
2)「四种曼荼罗(大曼荼罗、三昧曼荼罗、法曼荼罗、羯摩曼荼罗)现观庄
严」、
3)「三密加持速疾显证」,其中口密的观点涵摄在其「声字实相义」论述中,叙
述真言惟心,而究竟真言为五大、十界、六尘的法身实相开显。
4)「重重帝网佛身无量即成」。
一般对於日本密教的修行,往往卡在「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大部经典的内容揣
思,迷乱於其庞大体系中。事实上当从空海的思想入手,特别是其「秘密曼荼罗十
住心论」以及「秘藏宝钥」中,从十住心的「人」的修行基础与发展上,才能稳定
踏实的理解日本密教体系架构中,同於原始佛教中简□的佛法生活精神。
事实上,日本密教基於空海的思想,即使在与皇室的密切关系中,仍始终强调选择
离於群众的深山,「於阿兰若的伽蓝修行」,便可看出他的核心精神。也唯有透过
与「大自然」深密相处的修行体会,才能成就广大、寂静,却又丰盛的心量,来思
维深证诸佛曼荼罗中,所有最微细的秘密诸法。
而时至今日,日本密教的灌顶仍旧要求非常严谨。即使「结缘灌顶」,每年也各只
一次(金刚界十月份、胎藏界三月份),同时为期三天,必须全程参加圆满才行。
这和现今在台湾传得乱七八糟的藏传佛教灌顶,形成强烈对比。(按:藏传佛教原
有灌顶修法,亦十分严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空海早年曾专修五大虚空藏之「虚空藏求闻持法」。对於修行
密法前,成就一个虚空般的平等心量,以涵摄法界诸法,无疑也是入曼荼罗的基本
条件。
此次到京都参观展览,人潮汹涌,即使老人小孩虽非佛教徒,也都是细细观察每样
文物。包含一字金轮佛顶,十公尺高的两界血曼荼罗、八公尺高全木刻毗沙门天王
及其胎内佛、地藏曼荼罗等等文物雕像,以及各类法器、经卷,是我看过最惊人数
量的公开展览。展览的纪念文册厚达三公分,就知其规模如何雄伟了。
日本人对文物的保存与考据,都付出相当的精神。环顾世界,实居首位。身为佛弟
子走览其间,不禁会想起经典中所述及,所有供养佛法僧及塔像舍利经典的诸般功
德。也难怪日本在文化与科技上的深远发展之际,依然能保有历史与伦理的特质。
固然军国主义者一度翻腾,招致原子弹与美国占领的过去,但人心深远的稳定与密
实,却始终是日本社会最大的力量。密严之力,是佛法最大的加持。对於人心社会
亦然。这也是台湾佛教界空有法会活动及喧腾事务,却始终未能注入人心的遗憾所
在。
--
所谓南谟圣者。千光眼尊。
代苦观自在。与智观自在。施满观自在。除戟观自在。除愚观自在。
进道观自在。观正观自在。施无畏观自在。施光观自在。与甘露观自在。
见天观自在。施妙观自在。见乐观自在。降魔观自在。静虑观自在。
作文观自在。见禅观自在。愍定观自在。调直观自在。空惠观自在。
护圣观自在。清净观自在。正法观自在。离欲观自在。不动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