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修学佛法一段时日後,自己的亲朋好友会渐渐知道你在学佛,在有意
无意间,会有人对你询问佛学的问题.(无论是有需要或只是顺口找话题).俗语说:
初学佛者不如老外道!指的是初学佛者回应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在家居士在学佛
了解经文的过程中,必须要思考这一段经文可以解答什麽样的问题.用以充实自己
说法的资粮!进而可用以打动外道众生的心.
对外道众生说法时,要了解机缘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包含三个要素.1.对方的理解
程度与需要.2.可以讲法的时与地.3.自己的功德力(自己的平日行为,造成对方的
信仰度).如果机缘不具足,强行法施,反易造成不好的结果,不可不慎!而其中最大
的不确定是第一个要素.因此首先要知道对方可以接受的程度.
打个比方,如果对方是读书不多的大婶,那麽教导念佛号及回向法门(自己修福後又
可帮助他人,转福德为功德.),作为入门会较有成效!如果对方是知识份子,排斥念
佛,拜佛,那麽以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作切入点,较易引起注意!当然也可以用反问的方式,使对方的思考与重视.譬如有
人问”佛教常说种因得果,那第一个因起於何时?”你可以反问”请说明先有鸡还
是先有蛋?”(藉此说明语言文字的有漏性及无法圆满解释证悟者的知见.)…..等
等方式,以对方可接受的知识作为引人注意的提示!而不是八股的说法.
又机缘要素能够完全俱足的机会不多.若有,则应善加把握!但大多无法三样都俱足
,因此使用[说法如撞钟,不撞不响!]的方式从事法施,是常用且适切的方法.譬如在
桌上放[八正道]以自勉,若同事长官看到,而当话题,则可先说是自励的文句即可.
若对方再问,则再回答是佛法的基础….等等一次一句就好.学佛是一辈子的事,不
用急.机缘俱足时,外道众生会以你的一句话,打动他的心,结缘入佛门的!
再提醒一次,在家居士在研读经文时,须要思考可用此经文解答何种问题;行法施时
更要注意机缘的重要,不急於一时;又[说法如撞钟,不撞不响!].如此行法施,容易
有四两破千斤的效果产生! 愿大家说法自在顺利.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