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香港佛诞假期,但,
自己於昨天才想起所谓「佛诞」存在。
一生,都未试过浴佛仪式,若有机会,
我的心只当作尊重传统习俗。
若我是所谓「佛」,宁愿善信们持戒求智慧,
将佛像原材料,造成生活所需,帮助穷苦百姓。
言行一致,实践色空不二。明确地,佛教:
重「每天」生活实践,多於「某天」的尊重。
问题在於,尊重佛像,迷恋色相。但佛像,
并不会予修行人智慧。
就算没佛寺、没佛像、没僧衣,佛法亦存在。
就算没佛诞,对修行者来说根本没影响。
佛法,原本就从生活(生老病死)而来。
了解「苦」这种感觉,面对问题,追求幸福。
---
但没金身、宏伟建□,世人就不知佛教「伟大」,
当佛教没「权威性」,就没有市场。
因我们再没法以智慧,令群众信服,
手起刀落的法,本让身心得以喜乐,
渐演变成指甲钳……,吃之无味,弃之可惜。
後世所谓佛法,不可思议地,
反令人类增加烦恼,而非幸福。
只剩下「色」,去诱度人心。
高高在上的「佛法」,不再解决人类生活困苦。
口中说「佛法」的人,却是最顽固的众生。
爱辩论,爱名气,却不爱佛法。
---
回望自己,也没後悔放弃以佛学作 Ph.D,
与其自我欺骗,宁愿辛苦些捱下去。
於名校写一篇佛学博士论文,取得教授资格,
但,但,但,对众生痛苦,却没一点儿帮助。
如果我要靠学位(相)来装饰自身领悟,
世间又盲目相信学位,咱们不过在苦中迷途……
标榜「空」,却是顽固地「有」。
这就是红尘,沉默比说话,会更加幸福。
尘世迷恋「相」而不自知,就算释迦牟尼再生,
可能於佛学亦不合格,二千多年来,法变烦 ^^
苦中迷溺不自知,自满相中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