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以电脑的运行说明八识的运作 (二)
#1
key
二、八识的运作

(一) 八识的运作可以电脑运作模型类比说明,如下图所示:
原始佛教分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但意识是非常复杂,为将功能说明清楚,
祖师大德们将其细分为三部分,分别称为第六识(意识)、第七识(意或末那) 及第八识(心
或阿赖耶)。
1, 前五识缘外境产生了知作用,好比输出、入装置(如显示器、网路、摄影机、喇叭、键
盘、扫瞄器、印表机等)接受外界讯息,或将结果输出。
2, 第六识对接收到的讯息作分别、分析、决断、最後发动行为,类似中央处理器,做逻
辑分析、计算、决策处理。
3, 第七识恒审思量执著第八识以为「我」,像是始程式启动装置,从磁碟机 / SSD固态
硬碟中,载入初始程式启动记录,并执行作业系统,因此独占整个电脑。
4, 第八识执藏先世引业,能藏有漏种子(善、恶、无记业),所藏将一天之中眼、耳、
鼻、舌、身、意等起惑造业,转化成种子,含藏於第八识中,忠实记录一生所造之业。如
记忆体、磁碟机可以如实储存并读写程式与大量资料一样。

八识运行模型如下图所示:


                          转大圆镜智       转平等性智
             (不起心、不动念、自性清净)     (不执著)
|□□□□□□□□|
|引业、          |     |----------   -|    |--------------|
|累世善、恶业、  |--------|第八识   |------|第七识       |
|累世无记业、    |     |  (阿赖耶)-|       |---(末那)----|
|                |     |  (心)-    |       |---(意)---  -|
|本世善、恶业、  |     |-------  -----|    |----------  ----|
|本世无记业      |    执藏   |  恒审思量我执 |
|(种子)           |    能藏   |    (自我中心) |
|                |    所藏   |               |
|                |(薰习/染著) |               |
|□□□□□□□□|           |               |
 -----------------------------------------------------------------------------
-------
                                    |
                            |--------------------|
           分别、分析、    |    第六识           |    转妙观察智
           决断、发动       |----(意识)----------|   (不分别)
                            |-------------     --|
                                 |
         转成所作智 (智慧运作)   |
---前五识----------------------------------------|-----------
    |       |       |    了知       |       |
|□□| |□□| |□□| |□□| |□□| |□□|
|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
|□□| |□□| |□□| |□□| |□□| |□□|
    |       |       |       |       |       |
|□□| |□□| |□□| |□□| |□□| |□□|
|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意根|
    |       |       |       |       |       |
|□□| |□□| |□□| |□□| |□□| |□□|
|色尘| |身尘| |香尘| |味尘| |触尘| |法尘|
|□□| |□□| |□□| |□□| |□□| |□□|

|□□| |□□| |□□| |□□| |□□|


(二) 人的生死与电脑开关机类似,一旦父精母血结合,形成受精卵(电脑硬体),这只是
物质的部分,还要引入第八识的引业(作业系统初始程式启动记录)相结合,才能成为胎
儿。正如光有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硬体,无法运作,尚需作业系统及软体系统支援,才
能发挥效能。
电脑一旦启动某一种作业系统,它就只认得的这种作业系统的指令,无法辨认其他作业系
统。它是独占、执著的。正如第七识一直坚执第八识(执藏)为我,这是「我执」的根本,
也是生死的关键。
第七识常与四大根本烦恼相应:
1, 我痴□指第七识不明白无我之真理,迷於自心所变之我相,以为真实。
2, 我见□指第七识邪推度,妄执第八识为我。
3, 我慢□指第七识仗恃所执之我,高高在上,陵蔑他人。
4, 我爱□指第七识耽著所执之我,无一时舍离。

这种状况,要到人死亡後,前七识停止了,第八识最後离开身体後,「我执」才放下,正
如电脑关机後,作业系统最後才消失一样。
第八识离开身体成为中阴身,就成为未来世的识蕴,因缘和合时进入母胎,开始另一生命
的循环。正如电脑的一次开关机,如果一天开关机数十次,人就生死轮回数十次了。

(三) 八识在日常生活之中如何运作?
假设有人责骂或夸奖你,这是外(耳)尘,耳根缘取声境而生起耳识(前五识),了别声境,
责骂或夸奖声,如风、雨声,是无分别的。
但经过第六识,从第八识过去的经验,「分别」出此人在责骂或夸奖我,如果心不够安
定,就会随情绪而反应。对於责骂立刻「分析」到我的名声、面子等(第七识的我执)受
损,而「决定」骂回去,接著就「发动」身体、语言,处理当前的境界。对於夸奖则沾沾
自喜,自大起来。这些现行能造善、恶引业,所勋种子,如实储存第八识中,待因缘成熟
时,能招六道总报。
第六识乃有情生死轮回的造业主,有业招果,又令第八识於三界九地受苦,所以平时起心
动念,不可不慎。
2012年12月17日 10:52:25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以电脑的运行说明八识的运作 (二)
#2
hank
※ 引述《sonoma (key)》之铭言:
> 二、八识的运作
> (一) 八识的运作可以电脑运作模型类比说明,如下图所示:
> 原始佛教分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但意识是非常复杂,为将功能说明清楚,
> 祖师大德们将其细分为三部分,分别称为第六识(意识)、第七识(意或末那) 及第八识(心
> 或阿赖耶)。

世尊说,根对尘而生识,若有第七、第八识的话,那麽他们的根是什麽呢?

在看板《BudaHelp》搜寻标题 阿赖耶,有很多相关讨论,例如
abstsai      ◆ 捅一个阿赖耶

或是

==误以为觉是我、是自性、是本性==

其实「觉」在人的脑部中存有一个觉的功能,也就是所谓说脑部有一
个觉的器官的功能,一旦有根对尘,这个「觉」自然就会生起来,因
此才会有眼觉、耳觉、鼻觉、舌觉、身觉、意觉。

有觉才有觉知,无觉何来觉知呢,「觉知」就是名相中所说的「识」
,如果没有觉的器官功能,那麽就不会有觉知。但有觉知的器官功能
,如果没有对象也产生不了觉知的作用,一般人误解觉,因此才会误
以为觉是我、是自性、是本性、是我的觉性等等,所以一心一意想要
找一个自我的觉性,或是自我的自性觉,或是自我的本性觉,他以为
这是学习开悟、解脱,因此浪费一辈子,实在太可惜又可怜了。

有六根的器官,再由六根的器官对六尘,产生六种觉知的功能,这都
是有因有缘而生、有因有缘而灭,没有一个不灭的自我觉性、自我本
性,或是自我的自性存在,有六根对六尘才会生起六识。虽然具备有
六根器官的功能,这是因,但如果没有六尘可对的缘,哪来有觉知的
六识呢…
~引用自  http://www.tzulien.org.tw/?p=1932



==修过受念住,就不可能对识误解==

对识误认为识是我和我所有,这是比将身体误认为我和我所有更有严
重性…《中阿含□帝经》里面,□帝比丘错误观念以识为常,因此才
误认识是不变的、是过去世、今世、未来世轮回的主体。

对识的误解在佛教中是很严重的,这都是没有修行受念住的缘故所引
生的,所以才会将识误认为常、断或是无因生。如果曾经修过受念住
,那麽就不可能对识会误解的,因为受是来自於触;触是来自於识;
识是来自於根对尘。这些现象在修受念住第二阶时,就能够观察得一
清二楚了,因此不可能会误以为识是常、识是我、识是我所、我在识
中、识中有我,或是断见的无因生。
~引用自 http://www.tzulien.org.tw/?p=1939

以上提供参考~
Wed Dec 19 00:15:53 201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以电脑的运行说明八识的运作 (二)
#3
大愚若智
※ 引述《hank (hank)》之铭言:
> ※ 引述《sonoma (key)》之铭言:
> > 二、八识的运作
> > (一) 八识的运作可以电脑运作模型类比说明,如下图所示:
> > 原始佛教分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但意识是非常复杂,为将功能说明清楚,
> > 祖师大德们将其细分为三部分,分别称为第六识(意识)、第七识(意或末那) 及第八识(心
> > 或阿赖耶)。
> 世尊说,根对尘而生识,若有第七、第八识的话,那麽他们的根是什麽呢?
> 在看板《BudaHelp》搜寻标题 阿赖耶,有很多相关讨论,例如
> abstsai      ◆ 捅一个阿赖耶
> 或是
> ==误以为觉是我、是自性、是本性==
> 其实「觉」在人的脑部中存有一个觉的功能,也就是所谓说脑部有一
> 个觉的器官的功能,一旦有根对尘,这个「觉」自然就会生起来,因
> 此才会有眼觉、耳觉、鼻觉、舌觉、身觉、意觉。
> 有觉才有觉知,无觉何来觉知呢,「觉知」就是名相中所说的「识」
> ,如果没有觉的器官功能,那麽就不会有觉知。但有觉知的器官功能
> ,如果没有对象也产生不了觉知的作用,一般人误解觉,因此才会误
> 以为觉是我、是自性、是本性、是我的觉性等等,所以一心一意想要
> 找一个自我的觉性,或是自我的自性觉,或是自我的本性觉,他以为
> 这是学习开悟、解脱,因此浪费一辈子,实在太可惜又可怜了。
> 有六根的器官,再由六根的器官对六尘,产生六种觉知的功能,这都
> 是有因有缘而生、有因有缘而灭,没有一个不灭的自我觉性、自我本
> 性,或是自我的自性存在,有六根对六尘才会生起六识。虽然具备有
> 六根器官的功能,这是因,但如果没有六尘可对的缘,哪来有觉知的
> 六识呢…

唯识的问题不在有第七第八识,有人需要透过这些假名(注一)来了解心识的作用,
并非一定就有问题,问题的□结是在学唯识的若错把阿赖耶执以为自性,那才是认
贼作父。同样的,现在很多学佛者把科学当作解释经典的重要依据,在很多地方与
传统解释相比可以收到清楚而易懂的效果,可是在根本核心上却可能是危险的,例
如把意根对应为脑,虽然可以得到简单的对比,可是这样的对应中所推导出的却是
断灭论,这也不是佛陀所说的。
Wed Dec 19 10:47:29 201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以电脑的运行说明八识的运作 (二)
#4
邱大刚
我觉得 sonoma 有认真思考,先按个赞!(抱歉,cbs 还没上
facebook XD)

sonoma 有指出一个重点,就是不管是用什麽方式解构人的身心
运作,在佛法的框架下,身心都是可以拆解而分析的,而没有
一个永恒不变的「神我」,因此而可符合三法印。

其实光是在《阿含经》,佛陀就有说过很多种方法来分析,例
如把人拆解为过去现在未来的身和心、拆解为五蕴、拆解为六
入处,不管怎麽拆,人就是人,而不同的拆解法,无非是为了
如实分析人的身心运作,是符合三法印的,因此才有解脱的可
能。当然,之後还须搭配禅定的如实观。

并不是说人是五阴构成,因此人就不能被拆为六入处、或是被
拆为身心了。所谓六七八识的争论,是历史上不同宗派在不同
背景下的解读,是不同的拆解识的方法,这里我们尽量不淌浑
水加入斗诤。当然,每个宗派都自认为正统,不过若就佛陀讲
的重点来看,有几个识都仍是要符合三法印。

像是「识」是「一」个东东吗?其实不是,识也可以拆成六种,
眼识、耳识……意识,而且不管拆几种,识都是念念生灭又因缘
相续的。光就经典来看,偶尔还可以拆成心、意、识,在大多
经文中这三者是同义复词,在少数经文是强调不同的功能。

《阿含经》讲的六识,已包含了後代论师常讲的末那识和阿赖
耶识的功能,而且更容易观照念念生灭,因此很多人认为没必
要另分七、八识;而论师强调的七、八识,算是在功能上的细
分,原始的用意是让人注意到消灭「没断乾净的」识。因此我
同意bachida说的,问题是在於「若错把阿赖耶执以为自性」,
比较不在於识的分类法。

中土法相唯识宗的创办人是谁?玄奘大师。玄奘大师怎麽看阿
赖耶识的?可从他翻译的经典看出来:

======================================================
大藏经经集部《本事经》
【三法品】

云何汝等,应以正慧如实随观,出无色有?

谓正了知,是为寂静,是为微妙,谓离□慢,息诸渴爱,
灭阿赖耶,断诸径路,空无所得,爱尽离欲,寂灭涅盘。
^^^^^^^^
如是汝等,应以正慧如实随观,出无色有。

(要超出无色界,就要灭阿赖耶。所以不灭阿赖耶可能是
错误体认无色境为涅盘。)

... ...

於一切施设法门,世出世间、为无为等,诸法门中,涅盘最胜。

诸离□慢,息诸渴爱,灭阿赖耶,断诸径路,爱尽离欲,寂静涅盘。
                    ^^^^^^^^
若於如是涅盘法中,起净信心,於诸信中,最为第一。如是净信所感
果报,於天人中,最为第一。

(要证涅盘就要灭阿赖耶。)

======================================================

大藏经经集部《说无垢称经》
【法供养品】

法供养者,谓於诸法如法调伏,及於诸法如法修行,
随顺缘起离诸邪见,修习无生不起法忍,悟入无我
及无有情,於诸因缘无违无诤、不起异议。离我、
我所,无所摄受。

依趣於义不依於文;依趣於智不依於识;依趣了义
所说契经,终不依於不了义说、世俗经典而生执著。
依趣法性,终不依於补特伽罗见有所得。
          ^^^^^^^^^^^^^^^^^^^^^^^^
如其性相悟解诸法,入无藏摄灭阿赖耶,息除无明
                          ^^^^^^^^
乃至老死,息除愁叹忧苦热恼,观察如是十二缘起,
无尽引发常所引发,愿诸有情舍诸见趣,如是名为
上法供养。

(阿赖耶不灭,则无明未灭。)

======================================================

这二部经都是玄奘大师译的,他是唯识宗创办人,又是
《成唯识论》作者,他对相关译词的掌握应该是很精确
的,起码能反映正统唯识宗的看法。

我认同法师所说的,必须如实分析六识,如实修习受念
住,才能体会当中的细微分别。「识是念念生灭的」是
经中一个很大的重点,有这个认知,才有断十二因缘锁
链的可能,修习起来也会比较得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Wed Dec 19 11:35:58 201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以电脑的运行说明八识的运作 (二)
#5
key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我觉得 sonoma 有认真思考,先按个赞!(抱歉,cbs 还没上
> facebook XD)
> sonoma 有指出一个重点,就是不管是用什麽方式解构人的身心
> 运作,在佛法的框架下,身心都是可以拆解而分析的,而没有
> 一个永恒不变的「神我」,因此而可符合三法印。
> 其实光是在《阿含经》,佛陀就有说过很多种方法来分析,例
> 如把人拆解为过去现在未来的身和心、拆解为五蕴、拆解为六
> 入处,不管怎麽拆,人就是人,而不同的拆解法,无非是为了
> 如实分析人的身心运作,是符合三法印的,因此才有解脱的可
> 能。当然,之後还须搭配禅定的如实观。
> 并不是说人是五阴构成,因此人就不能被拆为六入处、或是被
> 拆为身心了。所谓六七八识的争论,是历史上不同宗派在不同
> 背景下的解读,是不同的拆解识的方法,这里我们尽量不淌浑
> 水加入斗诤。当然,每个宗派都自认为正统,不过若就佛陀讲
> 的重点来看,有几个识都仍是要符合三法印。
> 像是「识」是「一」个东东吗?其实不是,识也可以拆成六种,
> 眼识、耳识……意识,而且不管拆几种,识都是念念生灭又因缘
> 相续的。光就经典来看,偶尔还可以拆成心、意、识,在大多
> 经文中这三者是同义复词,在少数经文是强调不同的功能。
> 《阿含经》讲的六识,已包含了後代论师常讲的末那识和阿赖
> 耶识的功能,而且更容易观照念念生灭,因此很多人认为没必
> 要另分七、八识;而论师强调的七、八识,算是在功能上的细
> 分,原始的用意是让人注意到消灭「没断乾净的」识。因此我
> 同意bachida说的,问题是在於「若错把阿赖耶执以为自性」,
> 比较不在於识的分类法。
> 中土法相唯识宗的创办人是谁?玄奘大师。玄奘大师怎麽看阿
> 赖耶识的?可从他翻译的经典看出来:
> ======================================================
> 大藏经经集部《本事经》
> 【三法品】
> 云何汝等,应以正慧如实随观,出无色有?
> 谓正了知,是为寂静,是为微妙,谓离□慢,息诸渴爱,
> 灭阿赖耶,断诸径路,空无所得,爱尽离欲,寂灭涅盘。
> ^^^^^^^^
> 如是汝等,应以正慧如实随观,出无色有。
> (要超出无色界,就要灭阿赖耶。所以不灭阿赖耶可能是
> 错误体认无色境为涅盘。)
> ... ...
> 於一切施设法门,世出世间、为无为等,诸法门中,涅盘最胜。
> 诸离□慢,息诸渴爱,灭阿赖耶,断诸径路,爱尽离欲,寂静涅盘。
>                     ^^^^^^^^
> 若於如是涅盘法中,起净信心,於诸信中,最为第一。如是净信所感
> 果报,於天人中,最为第一。
> (要证涅盘就要灭阿赖耶。)
> ======================================================
> 大藏经经集部《说无垢称经》
> 【法供养品】
> 法供养者,谓於诸法如法调伏,及於诸法如法修行,
> 随顺缘起离诸邪见,修习无生不起法忍,悟入无我
> 及无有情,於诸因缘无违无诤、不起异议。离我、
> 我所,无所摄受。
> 依趣於义不依於文;依趣於智不依於识;依趣了义
> 所说契经,终不依於不了义说、世俗经典而生执著。
> 依趣法性,终不依於补特伽罗见有所得。
>           ^^^^^^^^^^^^^^^^^^^^^^^^
> 如其性相悟解诸法,入无藏摄灭阿赖耶,息除无明
>                           ^^^^^^^^
> 乃至老死,息除愁叹忧苦热恼,观察如是十二缘起,
> 无尽引发常所引发,愿诸有情舍诸见趣,如是名为
> 上法供养。
> (阿赖耶不灭,则无明未灭。)
> ======================================================
> 这二部经都是玄奘大师译的,他是唯识宗创办人,又是
> 《成唯识论》作者,他对相关译词的掌握应该是很精确
> 的,起码能反映正统唯识宗的看法。
> 我认同法师所说的,必须如实分析六识,如实修习受念
> 住,才能体会当中的细微分别。「识是念念生灭的」是
> 经中一个很大的重点,有这个认知,才有断十二因缘锁
> 链的可能,修习起来也会比较得力。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末学写此心得的本意说明如下:
一 末学於教学时, 常有学员於小组讨论中, 为捍卫自己的想法, 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常常争的眼红耳赤, 停顿而无
法往下讨论, 因此, 藉此说明, 破学员我执.
二 由於学员皆为电脑专业背景, 因此以电脑为例说明, 较易理解. 正如佛见农民说因缘法, 以稻秆为例. 见佛说稻秆
经.
三 诚如前辈所说, 此为方便说, 不可执著. 正如金刚经所说: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感恩诸位大德指教.


sonoma
2012年12月30日 11:49:45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