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剪报]秋季食疗 让芝麻赶走忧郁心情
#1
macho
【2002/10/08 联合报】

秋季食疗 让芝麻赶走忧郁心情

申一中/台北市立中医医院医师

老祖宗的养生之道乃根据节气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以「春生养肝、夏长养心、秋收养
肺、冬藏养肾」为原则。

寒露在廿四节气中排列十七,於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
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於寒
露是热与寒冷交替的季节,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人体的正常生理活
动也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开始转变。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古代认为秋为金令也,此时因为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伤
津耗液,而产生眼乾、眼涩、口渴、口乾、鼻燥、皮肤乾燥等症状,也就是所谓的秋
燥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认为秋季饮食应以「润其
燥」为原则,而寒露之後人体亦随节气变化,阳气微减,所以亦要温养阳气,以达「
阴平阳秘」,因而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以滋阴润燥辅以微辛微温养阳为原则。

食物「适辛多酸」,元代医家忽思慧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 (见《饮食正
要》 )。除了芝麻,还有许多食物具有滋阴润燥的功能,例如莲藕、蜂蜜、梨、柑桔
、柿子、枇杷、杏仁等。「酸」味能收能涩,有健脾生津、收敛固涩的作用,如山楂
、乌梅。「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宣开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如一般所谓的五辛—
葱、姜、蒜、韭、辣椒,以及胡椒、酒类等。

另外,《法天生意》有载:「立秋後十天,瓜宜少食。」立秋之後,夏日多产的瓜果
,虽然有生津润燥的功效,但性味偏於寒凉,不宜多食,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心神
调养也是秋季养生应注意的一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说:「秋三月,此谓容
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秋风叶落,易引一些人心中□沧之感,寒露之後气候明显转凉,更易产生伤感的忧郁
心情。此时若出现情绪不稳时,可以试著换个角度与看法,如此事情虽依然存在,但
是由於心态的改变,也就能够让自己的情绪更好。另外,静坐、冥想、散步均有助於
情绪的放松。

对於秋燥的治疗,中医则从滋补五脏之阴著手,辅以调肝、益肾、补气、养血之法,
常用的方剂如桑杏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杞菊地黄丸等。中药则
以西洋参、沙参、红枣、麦门冬、天门冬、茯苓、枸杞、黄耆、冬□夏草、玉竹、石
斛、菊花、杏仁、山药、川贝母等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常有秋燥的患者在就诊之前,觉得自己是「火气大」,自行服用黄连
等苦寒药或喝青草茶「降火」,结果燥症未消,却因寒凉太过导致肠胃不适。


在此推荐一份寒露药膳「百合银耳莲子粥」,其中百合性味甘微苦平,功能润肺止咳
,清心安神。银耳性味甘淡平,具润肺生津、提神养胃等功效,可改善乾咳或咳嗽痰
中带血。莲子性味甘涩平,功能养心安神,健脾止泻。粳米性味甘平,功能补中益气
,健脾益胃,止烦止渴。

作法为:百合 20 克、银耳 40 克、莲子 15 克、粳米 80 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洗
        净用清水发胀後,先煮莲子,再放入百合、银耳、粳米煮沸後,加入冰糖即
        成。

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说明人体若能够根
据大自然变化的法则,适应四时季节气候的变化,加以调息养生,则身体的功能当可
在天地之间维持一定的健康。
Tue Oct 8 10:52:29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