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1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以上,谢谢回答 ~
Wed Mar 31 00:54:10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2
BBCALL
※ 引述《enchantedone.bbs@ptt.cc (诺)》之铭言:
> 是什麽呢?
> 对不起精华区的文章有点看不懂....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以上,谢谢回答 ~

缘起。
--
∵☆.。∴★·.∴☆∵
∵.¨千尺鲸喷洪浪飞¨□∴
· 一声雷震清飙起.∵
□□□□ BBCALL □□□□ 
2004年 3月31日 8:34:13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3
一心称名
※ 引述《enchantedone.bbs@ptt.cc (诺)》之铭言: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
>>慈悲.解脱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2004年 3月31日 10:02:29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4
dreamer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enchantedone (诺)》之铭言:
: 是什麽呢?
: 对不起精华区的文章有点看不懂....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以上,谢谢回答 ~
超脱轮回
    见性成佛
Wed Mar 31 20:20:31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5
秋寒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bv4pr.bbs@cbs.ntu.edu.tw (BBCALL)》之铭言:
: ※ 引述《enchantedone.bbs@ptt.cc (诺)》之铭言:
: > 是什麽呢?
: > 对不起精华区的文章有点看不懂....
: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 以上,谢谢回答 ~
: 缘起。

  这"缘起"二字应是指为什麽而出家..
  一切原因总归"缘起"
  在此作者不以因缘或因果之论作阐述..
  缘起二字...言简意深..即已包含一切

  至於中心思想...缘起也是其中之一
  但个人觉得是.中心思想是.."如来"
Thu Apr 1 00:00:38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6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seashare (dreamer)》之铭言:
: ※ 引述《enchantedone (诺)》之铭言:
: : 是什麽呢?
: : 对不起精华区的文章有点看不懂....
: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 以上,谢谢回答 ~
: 超脱轮回
:     见性成佛
大家的回答都好简短啊............

简单的说: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要跳脱出人世间的苦难

因此出家修行(是修什麽呢?)

藉以达到佛(超脱一切事物)的境界搂

那到了佛的境界可以感受到快乐吗?还是没有感受了?


--
       因此我们逼迫自己且愿去履行
        愿望就在我们简□的双手,
     盈满的眼眶以及静默无语的心中.
     我们愿望如此.然而给谁呢?宁愿
          把永久保持......
                                   里尔克<<杜英诺悲歌第九悲歌第二节>>
Thu Apr 1 00:03:1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7
绿茶
※ 引述《enchantedone.bbs@ptt.cc (诺)》之铭言: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目前我看过来,是一样的。
2004年 3月31日 16:28:09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8
BBCALL
※ 引述《enchantedone.bbs@ptt.cc (诺)》之铭言: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佛教无大无小的分别,这是後人分的。

> 那到了佛的境界可以感受到快乐吗?还是没有感受了?

烦恼的止息。

※ 引述《WEINUO.bbs@ptt.cc (秋寒)》之铭言:

> 这"缘起"二字应是指为什麽而出家..

缘起并非指为什麽而出家。

> 至於中心思想...缘起也是其中之一
> 但个人觉得是.中心思想是.."如来"

佛陀觉悟的秘密是什麽?如何纯大苦聚灭?答案绝对不是........"如来"吧。

佛法的秘密,不是什麽形而上的、神秘的,是依於经验的,能直觉体验的。这个秘
密,必须深刻而彻底的体会,切不可离开现实,专从想像中去摹拟的。

这个秘密,佛陀终其一生的在宣说它,如果所谓的佛法离开了它,就不是佛法,而
是外道或是附佛外道。这个秘密,并不是什麽佛法的其中之一,而是所有的说法,
必须以它为准则,才能称的上是佛法,不然,只是邪法,无法真正而彻底的纯大苦
聚灭。

佛陀觉悟的秘密是什麽?当我们能真正的自知不受有後的秘密是什麽呢?只有两个
字→缘起。

《达摩多罗禅经》

「佛告阿难。十二缘起甚深无底难见难知。」

佛早已明言缘起甚深,更是时时刻刻告诉我们这个秘密,就是:

《中阿含经象迹喻经》

「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
∵☆.。∴★·.∴☆∵
∵.¨千尺鲸喷洪浪飞¨□∴
· 一声雷震清飙起.∵
□□□□ BBCALL □□□□ 
2004年 3月31日 21:19:51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9
佑佑
※ 引述《enchantedone.bbs@ptt.cc (诺)》之铭言:
> 是什麽呢?
> 对不起精华区的文章有点看不懂....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以上,谢谢回答 ~
 是什麽呢?
> 对不起精华区的文章有点看不懂....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以上,谢谢回答 ~
1.很多人有很多出家的原因,但最正确出家的本意却是在佛的慈悲下容易断诸般的
情,出生入死究其因是"情'其中又以亲情最是难断,因此在佛的慈悲下出家比较容易
断亲情,要修得阿罗汉必先懂得断情,但是现在很多比丘,比丘尼却是断了旧情来了
新情,有的是贪图供养,有的是与同修之间又染起了新情感或是与人相争或□痴或仇
恨,六根不得清净怎修得漏尽通,不得漏尽怎麽成就阿罗汉道呢?人因离不开生老病
死,所以小乘必须修"四谛"其实生老病死即是苦集灭道,简单的说生即是苦,老是一
分一秒慢慢集成,病则终将入灭,死即是成道.小乘之顶即是声闻菩萨之阿罗汉,然而
虽证声闻仍不能成为大乘菩萨.
2.大家都知道菩萨道是六度万行,当ㄚ罗汉有所成就之时,他知道回到本心佛性之
不易,同时不能弃其累世之有缘众生於六道轮回,是故金刚经中须菩提才会说:世尊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如此大家应可知道贵
如阿罗汉都还是愿意再来,所以说菩萨皆是趁愿而来悲悯众生然而缘觉菩萨与八地
以上之大菩萨仍有差别,八地以上如四大菩萨均能不动不退不转,般若相当坚固,要
知道来世间是肉身来,所以人间所受之诸般苦都得承受,但他&#20204;都可再修回原来的境
界.理由无它,实乃方以□聚,物以群分,是故师度徒来徒度师.
3.即使是大菩萨仍未臻佛之境界,因为仍是有馀涅盘,所谓有馀涅盘就是还有馀性
举例来说好比吃素守戒皆是佛的慈悲并不是修持者真正的意思,如果还有一丝丝想
吃荤的意念那就是还有馀性,所以阿难才会说"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
4.小乘.中乘.大乘都是一种修持的境界,实在只有一佛乘是真的.看看妙法莲华经中
之方便品.譬喻品就可真实了解.
5.禅宗与密宗是显教与密教之别简言之禅是渐法密是顿法.
6.佛的境界是众生最後都得成就的,有思想就是有为法也有所知障,无馀涅盘就
是"0"也是灵,佛心如如,佛授记众生都会成佛,若无过去现在未来那麽大家都已是
佛,如何回归本心佛性是众生该走的路.
2004年 4月 1日 1:54:17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10
BBCALL
※ 引述《superT (佑佑)》之铭言:

> 1.小乘之顶即是声闻菩萨之阿罗汉,然而
> 虽证声闻仍不能成为大乘菩萨.

[澄清] 阿罗汉可是大菩萨,大菩萨可是阿罗汉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aHelp&num=12180

> 2.所以说菩萨皆是趁愿而来悲悯众生然而缘觉菩萨与八地
> 以上之大菩萨仍有差别,八地以上如四大菩萨均能不动不退不转,般若相当坚固,

[补充] 菩萨果位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aHelp&num=12559


> 3.即使是大菩萨仍未臻佛之境界,因为仍是有馀涅盘,所谓有馀涅盘就是还有馀
> 性举例来说好比吃素守戒皆是佛的慈悲并不是修持者真正的意思,如果还有一丝
> 丝想吃荤的意念那就是还有馀性,所以阿难才会说"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
> 上觉"

[澄清]切勿强分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陀圣者之高低差观点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aHelp&num=12157

> 4.小乘.中乘.大乘都是一种修持的境界,实在只有一佛乘是真的.看看妙法莲华经
> 中之方便品.譬喻品就可真实了解.


[澄清] 一乘之道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dhism&num=3483


> 6.佛的境界是众生最後都得成就的,有思想就是有为法也有所知障,无馀涅盘就
> 是"0"也是灵,佛心如如,佛授记众生都会成佛,若无过去现在未来那麽大家都已是
> 佛,如何回归本心佛性是众生该走的路.

[澄清]什麽是涅盘?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dhism&num=2232

五阴灭则知涅盘 <增一、二十八、三十六、五>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dhism&num=1073

灭苦之道-灭圣谛-涅盘〈1〉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dhism&num=5784

灭苦之道-灭圣谛-涅盘〈2〉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dhism&num=5785

灭苦之道-灭圣谛-涅盘〈3〉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dhism&num=5786

灭苦之道-灭圣谛-涅盘〈4〉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dhism&num=5787

灭苦之道-灭圣谛-涅盘〈5〉

请参阅如下:
http://cbs.ntu.edu.tw/find_result_read.php?board=Buddhism&num=5788



--
∵☆.。∴★·.∴☆∵
∵.¨千尺鲸喷洪浪飞¨□∴
· 一声雷震清飙起.∵
□□□□ BBCALL □□□□ 
2004年 4月 1日 8:42:06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11
秋寒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bv4pr.bbs@cbs.ntu.edu.tw (BBCALL)》之铭言:
: ※ 引述《WEINUO.bbs@ptt.cc (秋寒)》之铭言:
: > 这"缘起"二字应是指为什麽而出家..
: 缘起并非指为什麽而出家。
: > 至於中心思想...缘起也是其中之一
: > 但个人觉得是.中心思想是.."如来"
: 佛陀觉悟的秘密是什麽?如何纯大苦聚灭?答案绝对不是........"如来"吧。
: 佛法的秘密,不是什麽形而上的、神秘的,是依於经验的,能直觉体验的。这个秘
: 密,必须深刻而彻底的体会,切不可离开现实,专从想像中去摹拟的。
: 这个秘密,佛陀终其一生的在宣说它,如果所谓的佛法离开了它,就不是佛法,而
: 是外道或是附佛外道。这个秘密,并不是什麽佛法的其中之一,而是所有的说法,
: 必须以它为准则,才能称的上是佛法,不然,只是邪法,无法真正而彻底的纯大苦
: 聚灭。
: 佛陀觉悟的秘密是什麽?当我们能真正的自知不受有後的秘密是什麽呢?只有两个
: 字→缘起。

  你以你这种方向去解释..当然不会觉得"缘起"是为什麽而出家...
  因为我是以...一切行为皆是因缘和合....所以我看到"缘起"会认为是出家原因..
  而你又以你所□觉的佛法去解释佛法的中心思想...当然不会觉得"如来"是中心思想..
  你说的"绝对"..是对你自己□吾而言吧....
  对於你提到的"佛陀终其一生的在宣说它(指"缘起")"...的目的是什麽...
  是为了要让众生了解到什麽....我认为这是佛陀最想说却又不能直接说的..
  这是个人看法....这也不是"绝对"..

: 《达摩多罗禅经》
: 「佛告阿难。十二缘起甚深无底难见难知。」
: 佛早已明言缘起甚深,更是时时刻刻告诉我们这个秘密,就是:
: 《中阿含经象迹喻经》
: 「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你欢喜这样解经或欢喜接受这种解法...
  我不反对....
  解释佛法没有绝对..
Thu Apr 1 22:29:43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12
rlai000
※ 引述《enchantedone.bbs@ptt.cc (诺)》之铭言:
> 是什麽呢?
> 对不起精华区的文章有点看不懂....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以上,谢谢回答 ~

真是难答!诸前贴文中所说的皆是佛说或佛意。举例说缘起、如来,在晚辈来看是
没有矛盾的。怎麽说?

缘起是说一切法如何而有,而如来则说一切法如其显现而有。

要明白佛陀的教法实为一道次第,一层一层,前前的是後後的基,前前所证之果便
是後後的见地。正因为有每层的观修现证,所以便有一配合的名言见地,来给修者
容易理解。

缘起一语,我们很易理解,如栽花要阳光、肥料、水等才能花开结果。或如十二缘
起般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前者可说於物缘何而有,後者则说生命流转缘何而成
立。

如来一词,则於缘起义上深入。试举例(但这不是如来的正解),水因人而如人而认
知为水,水因饿鬼而如饿鬼而显现为浓血,水因天人而如天人而显现为甘露。这麽
便由外境而转入内心;由人扩展到六道轮迥。

所以於如来义缘起便是甚深。也因此强求以一名言来理解佛教的中心思想,不是没
可能(或者用菩提心来贯串),但可要很多的笔墨和注脚才没有纷诤。

这只是末学的一点看法,还望诸前辈指正。
2004年 4月 2日 14:56:00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13
BBCALL
※ 引述《WEINUO.bbs@ptt.cc (秋寒)》之铭言:
>   你说的"绝对"..是对你自己□吾而言吧....
>   对於你提到的"佛陀终其一生的在宣说它(指"缘起")"...的目的是什麽...
>   是为了要让众生了解到什麽....我认为这是佛陀最想说却又不能直接说的..
>   这是个人看法....这也不是"绝对"..

【转贴】

原作:佛使比丘

●缘起是佛教的核心

------------------------------------------------------------------------
--------

    对一般人来说,缘起这个名词还是很陌生,但是我们无法用别的字来替换,
因此尽力去理解缘起这名词是各位的责任,要不断地去领悟这个名词,直到它能
成为一个惯用的字眼。曾经出家或研究过佛学的人可能听过缘起这个词,但是一
般在家人可能会感到困惑而不去注意,因此就无法理解佛教中最重要的法。我觉
得必须要解释,让它能被接受并成为最平常的一件事。

◎缘起即是圆满的圣谛

    我必须要把它提出来,因为这是佛教的核心。

    一提起佛教的核心,大多数的人会联想到四圣谛。在此希望大家能明白,缘
起是最圆满、最究竟的圣谛,所以请称之为「摩诃圣谛」(大圣谛)。。缘起是
「摩诃圣谛」,是佛教的核心,因此必须先来讨论,一直到能完完全全地了解缘
起。

    接著应该要知道的是,这难以理解的缘起几乎时时刻刻存在於每个人的身心
之中,然而我们却不知道。这可说是我们自己的过错,而不是「法」的错,因为
我们没有去注意,就不知道它几乎时时刻刻存在於我们的身心。接下来就为各位
讲解,到底它如何常存於我们的身心呢?

    能理解缘起的人就有本事自己修行,进而止息自己的苦。另一方面,我们必
须把它当作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必须要去了解和帮助别人,让大家都能了解缘
起。这是佛陀的心愿,若我们能做到这一点,那麽佛陀觉悟缘起才不会徒劳无功
。

    就好像四圣谛一样,如果没有人理解,那麽佛陀所觉悟的「法」便会徒劳无
功,没有任何用处。实际上缘起比四圣谛更重要,它可以说是最圆满、最究竟的
圣谛。在此做个结论:我们必须要互相帮助来理解缘起,并把它推广到每个佛教
徒身上,这就是为何我们要讨论「摩诃圣谛」——缘起的首要原因。



--
∵☆.。∴★·.∴☆∵
∵.¨千尺鲸喷洪浪飞¨□∴
· 一声雷震清飙起.∵
□□□□ BBCALL □□□□ 
2004年 4月 2日 15:49:20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14
了义法
※ 引述《enchantedone.bbs@ptt.cc (诺)》之铭言: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善哉!善哉!
「您常见的」和「我常见的」或者「其他人常见的」应该有一点点不同吧!
您都在哪儿出入???

另外,大小乘和宗派的问题是何时开始流行的?是实际?还是学术纸张的幻象?
以往的大师是通宗,道场也非子孙庙,同一道场里面有各种人修各法门。
学术会引导认知,但,身为人的特点是,我们能够认知和选择,请珍惜!
2004年 4月 5日 18:55:19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佛教的中心思想
#15
nick
※ 引述《enchantedone.bbs@ptt.cc (诺)》之铭言:
> 是什麽呢?
> 对不起精华区的文章有点看不懂....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以上,谢谢回答 ~

佛教的中心课题(说思想好像是一种理论 可能产生错误印象) 是了解生命实相 然
後自己亲证 亲证之後 依次第精进 目标是佛地

佛陀依他所亲证的生命实相 依众生的根性的差别 次第宣说他所亲证的 令众生也能
和他一样 亲证生命实相 经进修学 以到达佛地

所以佛陀演说四十九年的都是有活生生的 充满生命力的 都是很亲切的 而非枯燥无
味 艰深难懂的

就像地心引力或万有引力一样 随时随地 和我们行影相随 所以才说 日用而不知 因
为把方向搞错了

nick供养
2004年 4月29日 11:32:33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