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nchantedone.bbs@ptt.cc (诺)》之铭言:
> 是什麽呢?
> 对不起精华区的文章有点看不懂....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以上,谢谢回答 ~
是什麽呢?
> 对不起精华区的文章有点看不懂....
> 常见的出家人是为了什麽而出家呢?
> 佛教好像有分禅宗.大乘小乘.
> 各个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吗?
> 以上,谢谢回答 ~
1.很多人有很多出家的原因,但最正确出家的本意却是在佛的慈悲下容易断诸般的
情,出生入死究其因是"情'其中又以亲情最是难断,因此在佛的慈悲下出家比较容易
断亲情,要修得阿罗汉必先懂得断情,但是现在很多比丘,比丘尼却是断了旧情来了
新情,有的是贪图供养,有的是与同修之间又染起了新情感或是与人相争或□痴或仇
恨,六根不得清净怎修得漏尽通,不得漏尽怎麽成就阿罗汉道呢?人因离不开生老病
死,所以小乘必须修"四谛"其实生老病死即是苦集灭道,简单的说生即是苦,老是一
分一秒慢慢集成,病则终将入灭,死即是成道.小乘之顶即是声闻菩萨之阿罗汉,然而
虽证声闻仍不能成为大乘菩萨.
2.大家都知道菩萨道是六度万行,当ㄚ罗汉有所成就之时,他知道回到本心佛性之
不易,同时不能弃其累世之有缘众生於六道轮回,是故金刚经中须菩提才会说:世尊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如此大家应可知道贵
如阿罗汉都还是愿意再来,所以说菩萨皆是趁愿而来悲悯众生然而缘觉菩萨与八地
以上之大菩萨仍有差别,八地以上如四大菩萨均能不动不退不转,般若相当坚固,要
知道来世间是肉身来,所以人间所受之诸般苦都得承受,但他们都可再修回原来的境
界.理由无它,实乃方以□聚,物以群分,是故师度徒来徒度师.
3.即使是大菩萨仍未臻佛之境界,因为仍是有馀涅盘,所谓有馀涅盘就是还有馀性
举例来说好比吃素守戒皆是佛的慈悲并不是修持者真正的意思,如果还有一丝丝想
吃荤的意念那就是还有馀性,所以阿难才会说"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
4.小乘.中乘.大乘都是一种修持的境界,实在只有一佛乘是真的.看看妙法莲华经中
之方便品.譬喻品就可真实了解.
5.禅宗与密宗是显教与密教之别简言之禅是渐法密是顿法.
6.佛的境界是众生最後都得成就的,有思想就是有为法也有所知障,无馀涅盘就
是"0"也是灵,佛心如如,佛授记众生都会成佛,若无过去现在未来那麽大家都已是
佛,如何回归本心佛性是众生该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