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教一事
#1
然然
请问...
若做完功课之後
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然後我都会在後面加上
愿xxx(如一切众生,家人父母...等)
福慧增长,业障消除
将来皆能有因缘修持佛法,出离三界证无上菩提.
我想问的是....
愿xxx业障消除这一句话
是否会帮xxx背业呢...?

Q某自认为道行微末没有什麽智慧,
还烦请各位同修不吝指教...
Q某不胜感激,谢谢!!
                      qtolong 合十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一事
#2
绿茶
※ 引述《qtolong (然然)》之铭言:
>> 我想问的是....
> 愿xxx业障消除这一句话
> 是否会帮xxx背业呢...?

不会!业是很难消的,只能靠自己,别人无法代劳。
愿xxx消业障,是自己对xxx的祝福,不是担业。
2004年 3月31日 17:48:33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一事
#3
邱大刚
※ 引述《qtolong (然然)》之铭言:
> 请问...
> 若做完功课之後
> 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然後我都会在後面加上
> 愿xxx(如一切众生,家人父母...等)
> 福慧增长,业障消除
> 将来皆能有因缘修持佛法,出离三界证无上菩提.
> 我想问的是....
> 愿xxx业障消除这一句话
> 是否会帮xxx背业呢...?

    如果愿xxx业障消除会帮xxx背业的话,那麽愿众生出离三界,
这 "业障" 一背下去,该不就会让我们永世不得超生了? :Q 那麽
除了地藏菩萨外还有谁能回向? :Q

    简言之,回向是点灯,灯灯相燃,无穷无尽,不会因为多点
一盏灯而自己的光明减少,也不会因为点甲灯结果甲灯的瑕疵跑
到自己的灯上面。

    当然,回向的心态是要以慈悲心、无染著心为之,祝福之意,
而不是强求甚至想打架。若有帮助,也是诸佛菩萨诸天护法的恩
德,而不是我们自己有任何能力。既然是菩萨去帮他们,那麽当
然纵使有业障也不会跑到我们身上来。您如果怕的话,大不了回
向时就说「请菩萨帮忙,回向xxx及其冤亲债主业障消除」...「
可许则许」。

    纵使有任何业障,是自己造的业,而不是帮某甲「背」的业
障。因果有如洪流是很难阻挡的,执意一定要某甲如何才会造成
问题,但这不是帮某甲背,而是自己造的业。特定修法的注意事
项则自然要奉行。

    就佛法来说,如果要回向某甲与他人的恶缘消除,是一起回
向给某甲及其所有冤亲债主的,让大家都高兴、自然恶缘渐除,
而不像外道自以为能回向某甲、然後唱衰其冤亲债主,那才会打
起来,自找麻烦,解决不了问题。

    发心还是最重要的。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Fri Apr 2 01:50:19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一事
#4
fakung
※ 引述《qtolong (然然)》之铭言:

> 愿xxx(如一切众生,家人父母...等)
> 福慧增长,业障消除
> 将来皆能有因缘修持佛法,出离三界证无上菩提.
> 我想问的是....
> 愿xxx业障消除这一句话
> 是否会帮xxx背业呢...?

先请前面两位先进见谅!

後学有一点点不相同的看法:
一般来说,我们都认同『障消慧明』,所以,感到疑虑,
那就保留前句「福慧增长」,後一句「业障消除」省下。
想一想,福慧增长了,那麽,下一句说不说的重要性,
聪明的您应当可以意会。

回向与发愿,都要虔诚!祝福您 好乐佛法!
2004年 4月 5日 19:50:48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一事
#5
振法师
※ 引述《qtolong (然然)》之铭言:
> 功德回向

qtolong:
冒昧请问,您为何认为他们有「业障消除」的必要?
第一、经典的记载是让读经者身体力行来内化,来精进修持,而非认定他人。
第二、回向与发愿,後学比较倾向於祝福,也就是「说好话」。

往往,希望他们由 A 向 B 前进时,我们已经认定他们处在 A 的状态,
这种心量不太像「大菩萨」。有些人傻傻地付出,他们大多不会把别人认
定在某一状态。

给每一个有情祝福 随时重新认识他人 
经教的可贵 在於建构内在的稳定 自利利人
2004年 4月 5日 20:02:36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一事
#6

※ 引述《zhenfa (振法师)》之铭言:
> ※ 引述《qtolong (然然)》之铭言:
> > 功德回向
> 冒昧请问,您为何认为他们有「业障消除」的必要?

这可能是认知不同哦
毕竟严格来说
每个人都有业障

除非已三业清净
那真是逍遥解脱的无染人生啊~

因此qtolong这样回向是很好的呀~

> 往往,希望他们由 A 向 B 前进时,我们已经认定他们处在 A 的状态,
> 这种心量不太像「大菩萨」。有些人傻傻地付出,他们大多不会把别人认
> 定在某一状态。

如不才在上面讲ㄉ
被回向的人不是已解脱的阿罗汉
因此没有不适合啦~

> 给每一个有情祝福 随时重新认识他人 
> 经教的可贵 在於建构内在的稳定 自利利人

系呀系呀
我也要祝福及认识qtolong
希望我没有误解他唷~
Mon Apr 5 21:17:10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一事
#7
不知道
  不知道有没有记错  听一位法师的开示时

  师父是说  功德  也就是  功夫德行

  问问我们自己的功夫德行有没有增长了呢

  如果有  一定是自利利人

  那由自身的好  扩大出去周遭所认识的人

  那肯定是很欢喜的  :)

  可能我的冤亲债主是甲  而乙的冤亲也是甲

  如果由於利益了甲  使之心开意解

  那乙的套牢不也应该会减轻许多  ^ ^

  发心立愿  誓助大地众生一切有情无情共成佛道  :)
Mon Apr 5 21:45:1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一事
#8
fakung
>>是否会帮xxx背业呢...?
针对这个问题 首先 有没有必要这一句话

※ 引述《fox (净)》之铭言:
> > 冒昧请问,您为何认为他们有「业障消除」的必要?
> 这可能是认知不同哦
> 毕竟严格来说
> 每个人都有业障
> 除非已三业清净
对此 我们首先应当自观 是否有「高己卑人心」

> 那真是逍遥解脱的无染人生啊~
> 因此qtolong这样回向是很好的呀~
如果 内心有挂碍的回向 您真的认同吗?

> > 往往,希望他们由 A 向 B 前进时,我们已经认定他们处在 A 的状态,
> > 这种心量不太像「大菩萨」。有些人傻傻地付出,他们大多不会把别人认
> > 定在某一状态。
> 如不才在上面讲ㄉ
> 被回向的人不是已解脱的阿罗汉
> 因此没有不适合啦~
您和qtolong是孰识吗? 要不,前辈有神通?
怎麽知道对方合不合适?或者果位如何?

> > 给每一个有情祝福 随时重新认识他人 
> > 经教的可贵 在於建构内在的稳定 自利利人
> 系呀系呀
希望 我们都想到安定对方的心 而非处在三界 无缚无著的说法或可保留些
> 我也要祝福及认识qtolong
> 希望我没有误解他唷~
希望您重新认识 希望您清清明明地认知
2004年 4月 8日 10:34:46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一事
#9
fakung
※ 引述《DontKnow (不知道)》之铭言:
>   不知道有没有记错  听一位法师的开示时
佛法重视的是「修为」 在家、出家的身分并不具有「权威」
>   师父是说  功德  也就是  功夫德行
>   问问我们自己的功夫德行有没有增长了呢
>   如果有  一定是自利利人
>   那由自身的好  扩大出去周遭所认识的人
>   那肯定是很欢喜的  :)
您提的很好 很有菩萨精神
qtolong的问题不是不自利利人 而是 回向文的问题
>   可能我的冤亲债主是甲  而乙的冤亲也是甲
>   如果由於利益了甲  使之心开意解
>   那乙的套牢不也应该会减轻许多  ^ ^
您们 怎麽都有神通??? 还是假设而已???
洗耳恭听qtolong的亲友宿因 愿乐欲闻
>   发心立愿  誓助大地众生一切有情无情共成佛道  :)
普:那就别设定周遭所认识的人
贤:就随缘成德 体无不遍 尽形寿而无惧 
很高兴 认识您们两位功力高深的前辈
2004年 4月 8日 10:43:21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一事
#10
zhenfa
※ 引述《fox (净)》之铭言:
> 因此qtolong这样回向是很好的呀~

> 如不才在上面讲ㄉ
> 被回向的人不是已解脱的阿罗汉
> 因此没有不适合啦~

感谢先进指教 後学受教 在此说明此文重点:
「第二、回向与发愿,後学比较倾向於祝福,也就是『说好话』。」

另外,感谢fakung的声援 先进也是好意
希望 我们都以三界状态运作 只是 我们两人都受生死束缚
所以 没法体证先进前辈的好意 不过 还是 感谢您认同
2004年 4月 8日 11:20:14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