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如何以智心持颂真言?
#1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
如题。
大抵将精华区有关真言的部分都看过。於是产生一个问题:
如何起智心持颂?

因为起慈悲心容易,但启智心我就搞不清楚了。

个人以为这有点像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因为,如果不持颂
真言(注:如「□」),何来智慧?可是,若不起智心似乎又
与真言不契合…

所以,到底该怎麽办呢?
--
十年一觉糊涂梦
一日梦醒方始惊
Thu May 27 14:30:46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以智心持颂真言?
#2
一心称名
※ 引述《images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如题。
> 大抵将精华区有关真言的部分都看过。於是产生一个问题:
> 如何起智心持颂?
> 因为起慈悲心容易,但启智心我就搞不清楚了。
> 个人以为这有点像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因为,如果不持颂
> 真言(注:如「□」),何来智慧?可是,若不起智心似乎又
> 与真言不契合…
> 所以,到底该怎麽办呢?
除了起慈悲心外.还要起智慧心
这不会太乱了吗?
末学认为在持颂真言时
光是要做到一心不乱就已经是不容易了
现在又要把一心再分成慈悲心和智慧心
这....

光持颂真言是无法产生智慧的
光靠嘴巴念念咒就能够生出智慧这是起妄想心

以大悲咒法门为例
第54句真言为[娑婆呵]
译:此句是观世音菩萨再次提示众生要认清〔真理大道〕的真言!

何谓真理大道?
末学认为在学佛人所走的道路有分:
大路.小路.正路.歪路.真路.假路.佛佗所走过的路和魔走的路
孰真?孰假?
孰善?孰恶?
何谓真理?何谓歪理?
何谓大道(善)?何谓魔道(恶)?
这就要学佛人好好的区分清楚

当你在生活中
从所接触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言行.每一个人中
能够清楚的分辨出是非.善恶
把好的对的(善)留下.除去不好不对的(恶)
不断的体悟再体悟
持续的磨练再磨练
心.口.身完全契合[娑婆呵]真言
那时佛菩萨所撒的智慧种子就会在大德的心中开出灿烂的花朵
这时的你已经和观世音菩萨师尊是无二分别了
这才是修持真言的真正涵意

注:
现今的社会会那麽乱
就是因为有许多人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已经偏离了正道还犹不自知
为政者是德不修
为民者是是非.善恶不辨
这样的环境怎麽不引人叹息
2004年 5月28日 16:17:48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以智心持颂真言?
#3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
※ 引述《tty (一心称名)》之铭言:
> 除了起慈悲心外.还要起智慧心
> 这不会太乱了吗?
> 末学认为在持颂真言时
> 光是要做到一心不乱就已经是不容易了
> 现在又要把一心再分成慈悲心和智慧心
> 这....

不是的。每句真言都有它本身的目的,是否
能契合真言之心才是重点。

我所问的起智心是根据冬喔录中这段话;

     念灭定业时, 应以「悲、智」的心来念。


     悲者, 众生不能得脱轮回是因三毒之故。智者, 以灭定业之真言, 借
     地藏菩萨之愿力故, 令其佛光乍显。
     面向南方, 左手持珠样, 并观想向藏菩萨借珠来用(悲), 右手施无畏(智)
     白色月光由珠射向右手, 右手射向前方受回向之对象。

因此,我才会问如何起智心。

> 光持颂真言是无法产生智慧的
> 光靠嘴巴念念咒就能够生出智慧这是起妄想心
> 以大悲咒法门为例
> 第54句真言为[娑婆呵]
> 译:此句是观世音菩萨再次提示众生要认清〔真理大道〕的真言!

我们所认知的,好像不太一样。我所知的「娑婆诃」是结束语,如
日本人常报告完後会说上的「以上」或者有点像耶教祷告完後所说
的「阿门」一样。

请问仁兄的真言翻译是从何而来?

> 这才是修持真言的真正涵意

真言不同,目的也会不同,如药师如来真言、灭定业真言、或者
你所谓的大悲咒,如果真要讲真言所导向的只有一个目的,我认为
那就是解脱入涅盘,不会是成为「观世音菩萨」这个「名称」或
「果位」。

> 注:
> 现今的社会会那麽乱
> 就是因为有许多人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已经偏离了正道还犹不自知
> 为政者是德不修
> 为民者是是非.善恶不辨
> 这样的环境怎麽不引人叹息

我也有这样的感慨,但是仍然对台湾这个社会充满希望和愿景,毕竟
这□是我们的家园,有机会您去外国待个二、三十年,到头来你想的
,还是自己这块土地,您还是会想再回来待的。

如果你对这块土地还抱有那麽一点希望,那麽就学观世音菩萨不舍众
生,闻声救苦的情怀,努力使自己变好,奉献这个社会和国家,如何?
Fri May 28 17:15:4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以智心持颂真言?
#4
月云
建议您

1先持戒

2专心照仪轨持咒

3专心到一心不乱

4就这样,不要想太多,做就对了



※ 引述《images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如题。
> 大抵将精华区有关真言的部分都看过。於是产生一个问题:
> 如何起智心持颂?
> 因为起慈悲心容易,但启智心我就搞不清楚了。
> 个人以为这有点像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因为,如果不持颂
> 真言(注:如「□」),何来智慧?可是,若不起智心似乎又
> 与真言不契合…
> 所以,到底该怎麽办呢?
Sat May 29 00:10:49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以智心持颂真言?
#5
邱大刚
    大家说得都很好。我来补充一下。

    诸佛菩萨的心量,无非慈悲与智慧。慈悲成就福德,智慧终证菩提,
佛就是福慧俱足的两足尊。

    咒愿的效力,就看一心。心越与菩萨相应,越能映出咒愿的力量。
因此持咒若欲修学有成,最好要有智、悲的心。

    什麽是智慧? 《中阿含》载:「知此苦如真。知此苦习.知此苦灭.
知此苦灭道如真」就是佛法所谓的智慧。越与佛法的圣谛相应、知道事
物的真相,得具不被五阴所惑的智慧。

    要怎麽成就智慧? 自然就是依戒定慧三增上学啦!

    因此咒愿时没有贪执、没有嗔心、没有愚痴,自然就是与智相应。
要彻底达成是不容易的,最少我们能薄贪、薄嗔、薄痴,而不要像外道
由持咒而更贪、更嗔、更痴。

    就初学来说,先空掉贪嗔痴,专心的持,就很好了。其他的,就让
戒定慧的次第自然发生吧。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Sat May 29 02:05:53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以智心持颂真言?
#6
一心称名
※ 引述《images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我所问的起智心是根据冬喔录中这段话;
>      念灭定业时, 应以「悲、智」的心来念。
>      悲者, 众生不能得脱轮回是因三毒之故。智者, 以灭定业之真言, 借
>      地藏菩萨之愿力故, 令其佛光乍显。
>      面向南方, 左手持珠样, 并观想向藏菩萨借珠来用(悲), 右手施无畏(智)
>      白色月光由珠射向右手, 右手射向前方受回向之对象。
> 因此,我才会问如何起智心。
对不起
末学误解大德的意思了
深深一鞠躬

> 我们所认知的,好像不太一样。我所知的「娑婆诃」是结束语,如
> 日本人常报告完後会说上的「以上」或者有点像耶教祷告完後所说
> 的「阿门」一样。
> 请问仁兄的真言翻译是从何而来?
末学的陀罗尼经
是一位修持大悲咒十多年的师兄送的
书内的每一句真言都有一位天人师尊的法相
还有该句真言的含意解说
末学依书修持後没觉得甚麽地方不对

> 你所谓的大悲咒,如果真要讲真言所导向的只有一个目的,我认为
> 那就是解脱入涅盘,不会是成为「观世音菩萨」这个「名称」或
> 「果位」。
学佛发心发愿能成佛.成菩萨这是值得鼓励赞扬的
地藏王菩萨师尊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药师佛及阿弥陀佛二位佛祖的誓愿内都有"愿我成佛後.....
末学看著佛菩萨师尊们的成佛誓愿
除了有敬仰心.还升起了效法学习之心

佛性是人人予生俱来皆有
所以人人皆可成佛
2004年 5月29日 13:20:32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以智心持颂真言?
#7
观心自在自在无碍
※ 引述《dannes0325.bbs@ptt.cc (善解)》之铭言:
> ※ 引述《images.bbs@cbs.ntu.edu.tw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 如题。
> : 大抵将精华区有关真言的部分都看过。於是产生一个问题:
> : 如何起智心持颂?
> : 因为起慈悲心容易,但启智心我就搞不清楚了。
> 慈悲与智慧实一非二,要诀在於把重心往後移:不执著有无两边,将立场往本空本寂、
> 具足万德的真心沉移,令般若智慧的本性自然拨云见日,即可^___^
            晚辈很好奇dannes0325你说的,请问可以再解释
          清楚点吗?



--



      戒律为佛法的基础若言学佛须常自律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教X档案 - 世界搜奇, □谈梦、奇谭、外星、新知                 BudaXfile
◆ 修改: 04/05/29 15:32:21 <203.133.94.251> 
Sat May 29 15:31:18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以智心持颂真言?
#8
小弗
※ 引述《arkii (观心自在自在无碍)》之铭言:
> ※ 引述《dannes0325.bbs@ptt.cc (善解)》之铭言:
> > ※ 引述《images.bbs@cbs.ntu.edu.tw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 : 如题。
> > : 大抵将精华区有关真言的部分都看过。於是产生一个问题:
> > : 如何起智心持颂?
> > : 因为起慈悲心容易,但启智心我就搞不清楚了。
> > 慈悲与智慧实一非二,要诀在於把重心往後移:不执著有无两边,将立场往本空本寂、
> > 具足万德的真心沉移,令般若智慧的本性自然拨云见日,即可^___^
>             晚辈很好奇dannes0325你说的,请问可以再解释
>           清楚点吗?
不管是持咒修行
启妄心皆为假相,落是应是想以慈悲心还是起智心来修行
还是事倍功半
应以正心正念而修
应以无为而住无为而求而修
应以恒顺众生而修
智慧的本性自然拨云见日
Sun May 30 07:54:1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